APP下载

“文化沙龙”与“侃大山”

1998-03-18

知识窗 1998年9期
关键词:左拉普法沙龙

咏 洁

“沙龙”是法语SALON—词的译音,最初为卢浮宫画廊的名称,后来指法国上层人物住宅中的豪华会客厅。

巴黎的名人(特别是名媛贵妇)常爱把客厅变成著名的社会交际场所。进出“沙龙”的人,多为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政治家和评论家等等。他们志趣相投,会聚一堂,或作诗绘画,或欣赏典雅的歌舞,一边呷着饮料,一边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促膝谈心,无拘无束,各抒己见。

在欧洲文化发展史上,“沙龙”有着重要的功能和地位。比如1879年夏天,以著名作家左拉为首的六位杰出的文人,在左拉的别墅梅塘聚会,畅谈以1870年普法战争为题材的创作问题。他们的这次“沙龙”还互相约定:以普法战争为背景,各写一部中篇小说。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的莫泊桑,正是因为依约创作了描写法国人民在普法战争中的爱国情感的不朽名著《羊脂球》及其他作品而名声益盛的。俄国音乐史上著名的“五人强力集团”,便是19世纪中叶彼得堡“音乐沙龙”的产物。肖邦、李斯特、乔治桑、巴尔扎克和一大批法国学者、文学家、画家和作曲家,都曾在巴黎的“沙龙”度过了许多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的难忘之夜(定期举行的“沙龙”,时间多为晚上,因为灯光能造出一种朦胧的、浪漫主义的美感,更能激起与会者的灵感、兴趣及谈锋)。

如今,报刊上常借“沙龙”一词来表述某项活动(如文学“沙龙”、音乐“沙龙”、经济“沙龙”等等),就是取其志同道合、自愿结合、随意抒发之意。这种定期开展的“沙龙”,既不同于严肃的讨论会,又带着浓郁的文化氛围,因此通称作“文化沙龙”。

与西方的“文化沙龙”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中国的“侃大山”。

刚兴“侃大山”这个词儿时,人们用过“坎”这个字。后来就用“侃侃而谈”的“侃”取代了“坎”,因为“侃侃”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颇合“侃大山”之态,“侃”便被约定俗成为动词使用了。在“侃大山”流行过程中又被简化为一个字:“侃”。

“侃大山”一词首先在中国的文化中心北京兴起。在北京的土语中曾有此说。“大山”的概念,给人以气象万千、深邃莫测的感觉。“侃大山”犹如“说山”、“山说海说”之意,也就是漫无边际的神聊。如今的“侃大山”或“侃”也注入了时代的新意,就是两个人、或三五人、十几人会聚在一起滔滔不绝地“谈天说地”,互为讲者,也互为听者,声同则合,意歧则争,无拘无束,痛快淋漓。所谈内容,不拘题材,不限范围,往往是兴之所至,恣意发挥,随意性和即兴特征比较强,天文地理、名胜古迹、宗法礼俗、饮食宫室、文学哲学、影视娱乐……几乎人类生活中的各种话题都可以大“侃”特“侃”。比如报纸上就有过《再与聂卫平侃足球》的文章,文中说:“咱们还是侃侃足球吧,我刚在上海参加了一个足球座谈会呢!”

“侃大山”若侃得好,侃得精,则可以取得联络感情、加深友谊、获取信息、求得知识的良好效果。有些文化人或艺术家们“侃大山”,由于不拘形式,洒脱自由,侃起来虽无单一、固定的目的,但往往在情感的带动下,引发出灵感,触发了悟性,调动了知识与思维,竟产生出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这样的“侃大山”就与西方的“文化沙龙”毫无二致了。

“侃大山”尽管内容宽泛、形式多样,但侃起来也有层次高下之不同,有高雅之“侃”,也有粗俗之“侃”,更有“胡侃乱侃”。如果真要“侃”出味道及品位来,那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和涵养了。

(责任编辑/林超)

猜你喜欢

左拉普法沙龙
ABC ENGLISH SALON
左拉的牛仔裤
沙龙
普法
普法
普法
左拉的“两分半钟”
消失的沙龙兔
爱是系在手腕上的红绳
健康沙龙:姜水烫脚治感冒(健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