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亲的债箱

1995-01-01黄淑贞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5年11期
关键词:借条母亲

黄淑贞

几年前,一位老人拿了2000元来店里,说是还钱。

母亲请客人稍坐,随即进房拿出一张泛黄的纸,交给老人。老人欠了欠身,说:“年景不好,拖了这么久才来。”便离去了。

母亲望着老人似乎挺直了些的背影,缓缓说出那一箱满是借据、欠条的故事。

我看了看箱里的票据,最多的是芭乐票。从1972年的一张56元的直式支票,到前两年的一张20万元、堂哥拿来调头寸的客票,足有厚厚一撂;还有正式画押的文言文借据,也有文句不通的便条借单;互助会会首立下的重誓还款书也不少。一张张或黄或白的纸,规规矩矩地躺在一起,金额有大有小,票主有男有女。那些至亲好友,当初诚心签下姓名,如今大都行踪不明,生死未卜。

那些记载了父母开店30年的历史,除了证明人善被欺,留下被背叛的记忆,我实在想不出它有任何珍藏的价值。

母亲说:“留下这些,并不是期待这些人会来还钱,而是期待它的信誉。”

“每一张纸都代表着当事人当初的一个难关,既然有能力帮他,就表示当时我们比他好过;如果他至今不还,则可能生活还差;若真是恶意欺骗我们,或因倒闭而无力偿还,我们也没因此而少块肉。这些人不是来偷、来抢,他们是拿信用来换。人一生的情债是还不清的,只有钱债,虽易忘,却也易还。”

“像刚刚那位老人,该算是你祖父辈,20年前上台北跟你父亲借钱,那时家中米都没有,你父亲把结婚戒指当掉,又把数月该交的货款先凑给他,他当场写下借条,说隔两天就还。这一隔就是20年。今天,他才分文不差地全额还清啦。”

老人在他发苍之年还记得这件事,母亲也将他亲手写下的借条原封不动地交还。

我想,母亲会更坚定地好好保存那只责任重大的债箱。

(摘自《讲义》1995年第5期)

猜你喜欢

借条母亲
母亲的债
一张红军借条
收高利贷
收高利贷
借条丢啦
给母亲的信
借条
多了或少了的岁月
悲惨世界
真假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