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渴望》和《围城》的旁白

1991-09-27余木张安

中国青年 1991年4期
关键词:围城普通人名著

余木 张安

1如果评选1990年最热门话题的话,渴望》无疑应占据一席之地。作为我国自己制作的第一部大型室内连续剧,《渴望》一炮而红。自从播出以来,不仅观众反响空前热烈,对于剧中情节和人物的讨论也已超出了一部电视剧通常所能承担的“负荷”:人们在谈论慧芳、大成等剧中人物的同时,似乎已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文化、社会乃至伦理道德的范畴。与《渴望》造成的轰动效应相比,去年岁末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连续剧《围城》,却显得有点受冷落。以上现象已引起了不少电视研究者们的兴趣。

2近年来,电视观众的眼光日益挑剔,不仅对国内的多数电视剧深表失望,甚至对前些时候曾轰动一时的香港、台湾以及国外的肥皂剧也不那么“感冒”了。因此《渴望》的轰动很有点出人意料。恐怕连创作者和评论家们也未曾料到,一部长达50集的室内剧,不但吊住了那么多挑剔“顾客”的胃口,其影响竟然超出了电视剧本身。这一点在最初的谨慎而后又日渐高昂的舆论的调子上即可看出。随着剧情的发展,人们仿佛自己也进入了角色;随着人物的喜怒哀乐,观众也体验到了情感的共振。

3有人颇具道理地把《渴望》的成功归结为以下几个原因,即题材的当代性,情节的戏剧性,以及普通人观看普通人所造成的情感效应。在此前提下展开故事和安排情节,正是抓住观众的良好开端。剧中情节的复杂、人物命运之多变,尽管属室内剧创作的陈套,但旧瓶装新酒未始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这也是事实。剧中神态各异的普通人形象,使观众很容易与剧中人认同并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4与《渴望》相比,《围城》虽改编自名著,收视范围显然要窄得多,反响远不如前者,大概这也是名著常有的遭遇吧。这既有题材上陌生的缘故,也有小说改编成电视剧常常出现的困难,如语言、心理活动等等。而名著中蕴含的哲理和智慧,对于电视这一通俗文化现象来说的确过于沉重了些。然而《围城》之“热”却很有耐力,播出期间和播出后都有大量观众前往书店求购原著,出版社紧急加印的数千册书也转眼即告售罄。这倒是电视为普及名著作出贡献的例证了。

猜你喜欢

围城普通人名著
普通人的梦
向这些普通人致敬
《围城》围住的从来都是心
普通人的“美好生活”
国外名刊名著
“围城”内外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围城”之战
读《一个普通人》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