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料之外

1991-01-01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1年1期
关键词:幽默感差错郑板桥

契诃夫说:“不懂得开玩笑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人!这样的人即使额高7寸——聪敏绝顶,也算不上真正有智慧。”

“跌宕生奇”

某厂的职工大会开了两个多小时,大家早已厌倦不堪。此时,轮到厂长发言。他劈头第一句就是,“今天是全厂大会,我要讲很长很长的话——”大家一听,摇头叹息,相对苦笑。谁知厂长紧接着说:“各位肯定是不欢迎的。所以,我只想讲一分钟。”听到此处,全场鼓掌,一片笑声。厂长的话十分幽默,使用了“跌宕生奇”法。第一句话故作姿态,形成跌宕,使听众误会。听到后来才明白,厂长以“要”作假设,表达“要是”之意。后半句话一出,误会顿消,在“生奇”之中使听众皆大欢喜。

运用“跌宕生奇”法,一要“造假象”。如上例中的“要讲很长的话”,即为故意“作假”,使听众形成“心理期待”。没有“假象”,“生奇”便无所依傍。二要“生奇兵”。紧接前句,说出截然不同的内容,在“生奇”中消释误解。三要“巧联系”。“假象”和“奇兵”间要巧妙关联。上例中“要讲很长很长的话”里的“要”字,函意为要是、“如果是”,作用就在于把前后的话串在一起。如果前后没联系,听众便不会有“情理之中”的感觉,笑声也不会出现。

“阴阳差错”

国外某山村来了一群旅游者,其中一位老太询问当导游的小姑娘:“出生在这儿的大人物多吗?”小姑娘瞪大眼睛,困惑万分,忽然,她灵机一动,说:“没有!一个也没有!出生在这儿的都是小小的婴儿。”

上列两例都是“阴阳差错”中形成的趣味。也有利用时间的差错,制造不协调而产生奇趣的:

几位观众对舞台上古装戏边看边讨论。甲说:“那台上的唐太宗怎么戴着块手表?”乙答:“人家是皇上,弄块表还不容易?”——舞台上的唐太宗戴手表,是演员的失误,明眼人一看就清楚。但乙故作糊涂,引出“皇上弄块手表还不容易”的幽默之言。令人发笑的原因是时代的差错造成的不协调。

讲话中使用“阴阳差错”法,一般如上例中的乙那样,故作糊涂,即故意对对方所讲的人物、地点、时间或其他事物理解错误,作出“表面合理,实质大谬”的答话,就会在鲜明的反差中形成幽默感。

“首尾蝉联”

清代文人郑板桥,有一次冒雨去一位姓陶的朋友家祝寿。一进客厅,他就拱手说道:“陶公大寿,无以为敬,仅赋小诗一首。”主人喜出望外,立刻送上文房四宝,恭请挥毫。

郑望着窗外滂沱大雨,出神了一会儿,捉笔就写:“奈何奈何又奈何”,一连三个“奈何”,众贺客大惊失色,主人也窘态毕露,不知如何是好。郑板桥看看大家的尴尬神色,好似木然不觉,换了一行,落笔又是大大的“奈何”二字,主人简直哭笑不得。正当此时,郑板桥笔走龙蛇,接写三句。大家一看,原来是一首即景吟成的贺寿诗:

“奈何奈何又奈何,奈何今日雨滂沱。

滂沱雨祝陶公寿,寿比滂沱雨更多。”

此法可称为“首尾蝉联”法,修辞上称为“顶真”。

很多人爱用这种方法。从前,有个读书人炫耀自己的文章天下第一,就说:“天下文章数三江,三江文章数故乡,故乡文章数舍弟,舍弟跟我学文章”。结句情出意外,令人捧腹。

以“首尾蝉联”法求取幽默效果,第一要求实。要从事物实际出发。假如事物本身没有连锁相承的关系,就不能勉强为之,否则容易流于形式,非但不幽默,反而显得生硬、做作。第二要紧凑。前后部分紧得愈紧,形式上的特异性就更明显,幽默感也更强。

(党刚强摘自《美化生活》1990年第4期)

猜你喜欢

幽默感差错郑板桥
幽默感拯救计划
丁是丁,卯是卯
幽默感在爱情中的重要性
为什么幽默感很重要?
基于组织行为学对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必要性分析
郑板桥劝学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及时雨
小宠真是太有幽默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