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人的现代化》/补充一句话

1988-08-23曲炜于金陵

中国青年 1988年3期
关键词:废纸悖论体制

曲炜 于金陵

废纸一堆与废物一个

有一个朋友,是博士。他学识渊博,进取心和创造意识很强,已有不少研究成果问世。我敢说,他比一般人具备更多的现代人素质。但他现在的境遇并不算好。

据说,他所在单位是为了“壮门面”才招收他的。不要说住房、爱人调动等困难无法解决,最使他懊丧的是,那个单位的科研体制和管理方式太陈旧了。

他写过一篇在学术界颇有影响的论文,并且还有一位知名学者为该文作了评语。恰逢单位评选科研成果,他便慎重地推出了。平心而论,按质论文,他的论文是可以获奖的,但第二轮就被刷下来了。相反,一些质量并不太高,且早已过时的东西却荣登奖坛。究其原因,原来该单位是由行政领导裁决学术奖,并规定了许多莫名其妙的评选“原则”。群众很为此鸣不平,可也无可奈何。他本人亦只有苦笑以对,叹息“投错了胎”。此类事情并不新鲜。

看来,《人的现代化》一书中提出的“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中变成废纸一堆”的命题,大有补充一句话的必要,就是再现代化的人在不完善的传统制度、管理方式面前,也可能变成废物一个。这个命题不同样也是合理的吗?

把两个命题加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悖论—岂止是逻辑的悖论,恐怕更是一个现实的悖论。这个悖论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的现代化与体制的现代化是密不可分的矛盾统一体。

动大手术与打小算盘

于是,我们便经常能听到这么一种呼吁;必须对现行的体制动一番“大手术”,不改变制度便无法实现人的现代化。我并不怀疑这个呼吁的合理性,但不禁要问:体制的现代化由谁来推进呢?体制既是为人的,同时又是人为的。如果没有具备了现代素质的人,制订并推行现代化的制度也只能是一种美好的空想。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我们确实能看到这样的事实:有的人一方面大讲人的现代化如何重要,另一方面又死守着落后的东西不放;一方面高谈改革、开放,另一方面又小心翼翼地盘算着自己在改革中将丢掉什么,捞到什么。换句话说,思想僵化、目光短浅的人,照样能喊出十分时髦的现代化口号。由这样的人搞现代化,结果可想而知。看来,造就一大批具有现代化理想、观念、素质的人又成为体制现代化的前提。

改革的目标既是体制又是人

走出这个魔圈的唯一途径就是改革。改革的魅力在于:它造成了人的现代化与体制的现代化双向沟通和良性相互促进的“契机”。

改革的目标既是体制,也是人。对体制来说,它的最大功能是促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对人来说,它的最大功能是实现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调整和重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人的思想观念,使之适应那变化中的利益关系,实现观念的现代化。可见,人的现代化和体制的现代化都统一于改革。

在中国这个封建文化影响很深的国度里,加快和深化改革,意义显得格外深远而伟大,这是因为我们的民族和体制离现代化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这样说:改革是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的结果将是创造出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化中国,而在其中活动着的人,则将是充满了现代气息的、大写的人。

猜你喜欢

废纸悖论体制
视神经炎的悖论
用我一世轮回 换你一生苍翠 废纸再利用 节能第一步
海岛悖论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卖废纸
“帽子悖论”
宁波口岸去年进口废纸200万吨相当于少砍3400万棵树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