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亲怀里的歌

1986-11-01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6年4期
关键词:蓝花陕北民歌

燕 民

我国的民间音乐,同我国的文学、绘画、戏剧等一样,是一座绚烂多姿的艺术百花园。民歌,就是根植于中华民族丰润的艺术沃土中的一枝灿烂奇葩。

民歌源于生活。自古以来,广大劳动人民用民歌的形式艺术地反映生活,表达自己的爱憎,抒发内心感情。正如我国古代音乐专著《乐记》的《乐本篇》概括的:“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我国的民歌繁花锦簇,丰富多彩。远自先秦,近至如今,各地区各民族劳动人民在对本地区本民族产生的民歌不断丰富、不断再创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同自己的生活习俗、地域特点、风土人情相适应的艺术风格,从而构成了我国民歌千姿百态、万卉争芳的艺术特点。从诗经、楚辞、乐府诗歌到散曲、小曲,直至近代民歌,我国民歌已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艺术传统。随着对文化艺术遗产的不断挖掘和文艺“百花齐放””方针的深入,民歌艺术一定会带着其本地区本民族的特色,走遍全国,走向世界。

歌唱自己家乡的山川大地,描述日常生活的景致情趣,是我国民歌的一个突出特点。我国劳动人民具有热爱自己的故乡、赞美自己故乡的传统,这在民歌中有充分的体现。如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歌曲那悠长舒展的旋律——优美动听地倾吐出人们对“青山绿水实在好,风吹草地见牛羊”的沂蒙山由衷的赞颂。再如陕北民歌《赶牲灵》,歌曲风趣、诙谐,生动地勾勒出一个顽皮、天真、多情、活泼的小姑娘形象。

控诉旧社会的罪恶,揭露剥削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残酷压榨,揭示旧社会广大劳苦大众的悲惨生活,是我国民歌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如流传在我国陕北、山西、内蒙一带的民歌《走西口》,其中一段唱道:“咸丰整五年,山西遭年限,有钱的粮满仓,受苦人真可怜。”歌曲的旋律如泣如诉,凄凉哀婉,描绘出陕北山西一带的穷苦百姓,灾荒年间无以为生,纷纷到内蒙河套地区一带谋求生路、颠沛流离的悲惨情景。又如江苏民歌《月儿弯弯照九洲》,陕北民歌《水淹西包头》等等,也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

我国民歌中大量的、具有代表性的,是一些追求美好的爱情生活、反抗封建礼教,歌颂纯贞爱情的歌曲。如陕西民歌《蓝花花》,歌曲以奔放的旋律,执著的语言,歌颂了敢于反抗封建婚姻,大胆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的青年女子蓝花花。歌曲产生于封建礼教严重束缚妇女、摧残妇女身心的时代,蓝花花的形象无疑已成为人民群众渴望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思想寄托。

随着我国民主革命斗争的发展,在革命根据地产生了大量的革命民歌。这些革命民歌紧密配合我们党的战略部署,起到了成为鼓舞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的作用。如根据江西民歌中的“小调”、“锦歌”改编的《送郎当红军》,根据鄂豫皖民歌“八段锦”改编的《八月桂花遍地开》,根据陕北民歌“打黄羊调”改编的《拥护解放军》,陕北道情《土改翻了身》等等,已经成为革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民歌艺术世代相传,对后代人不断进行着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也为其后的音乐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古今中外,莫不如此。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说过:“我从儿童时代就装满了一肚子俄国民歌的出奇的优美的音调,因此我极端爱好俄国灵魂的每一种表现。”“我开始写的时候,往往打定主意要利用一两首民歌。”我国伟大的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的许多不朽之作,如聂耳的《大路歌》,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中的《河边对口唱》、《黄水谣》、《保卫黄河》等等,都从民歌中汲取了丰富的素材。有些由民歌取材创作的音乐作品已经深入人心,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

我国的民歌内容极其广泛,风格多种多样。表现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诉诸生活哲理的,描绘生活小景的,抒情的,欢快的,悲凉的,高亢的……就象一座琳琅满目的艺术宝库。

猜你喜欢

蓝花陕北民歌
明清之际陕北民间信仰与自然灾害调查研究
畲族民歌:《朋友,请你喝杯酒》
题蓝花楹
陕北民歌的地方风格与艺术特征
《陕北老人》
表姐变成了紫雪公主
好好地吃一朵西蓝花
穿花衣 唱民歌
莫文蔚:民歌也可以很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