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排坛飞起的鹰

1981-08-20何慧娴

中国青年 1981年9期
关键词:南朝鲜排球

何慧娴

(一)

五颜六色的纸花瓣,接二连三地撒进暮春的微风中,化作一阵彩雨,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把前来北京大学联欢的中国排球健儿们笼罩起来。汪嘉伟透过这五彩缤纷的雨帘,看到的是一张张朝气蓬勃的脸,向他们涌来的是当代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潮……

“别挤了,挤坏我不要紧,可千万不能挤坏我们的‘国宝啊!”有人大声喊着。于是,一双双坚强有力的手不约而同地把汪嘉伟高高地抬起来。在手的波涛上,他象一叶扁舟,缓慢地、颠簸着向前驶去……

这对26岁的汪嘉伟来说,是从来没有做过的梦。在他看来,只有叱咤风云的战斗英雄才是当之无愧的。可他呢?他是不相称的。他似乎觉得人们赞扬的、抬起来的不是他,而是别的什么人。他,还是原来那个汪嘉伟——一个普普通通的当代青年。一位具有时代气息和个性色彩的当代青年。一位对自己的事业有着执著的追求,对生活有着广泛的情趣,用简捷明快的方式思考问题、面对人生的当代青年。

(二)

从香港比赛归来,汪嘉伟的日程表排得满满的:开会,联欢,取行李,接待记者,训练,还得抽时间读那些雪片般飞来的信……

这时候的汪嘉伟简直成了一部“高速马达”,分分秒秒都在飞快地运转。夜深了,他还饶有兴味地伏案读信。这些用各色纸、各种字体表达的诚挚的心,有祝贺、有赞扬,也有批评,而更多的则是期望……他真没想到自己在球场上的一得一失,竟会象投石入水那样,在人们的心里荡起不平静的涟漪。一位素昧平生的观众,在信中是这样和他谈心的:

“你们终于打败了南朝鲜队,真让人感到痛快。可是,前两局你们没打几个好球。赛前听人家说你是一员大将。开始一看你那眉头不展的‘尊容,叫人心里没底了。我想,你很可能是个情绪浮躁而又傲气的人吧。看来这场球是一定完了。谁知后三局你们还挺做脸,你越打越好。我错怪你了,你原来是个肯动脑子、又不肯服输的人哩!”

爸爸的来信,早在儿子凯旋之前就从福建寄到了北京。三张纸的正反面都写满了,整封信就像一篇比赛述评。可是信一开头,儿子就挨批评了:“第二局一只球没有传好,你的气可不小啊!……”但是,笔锋一转,爸爸又表扬起他来了:“神奇的精神,终究从第三局出现了,时来机转,什么都变了,拦网、扣杀、起球,都频频奏效,而且越来越好,首先精神胜过南朝鲜了。看到这里,妈妈为你流下了热泪……”

母亲的泪,是为心疼儿子而流吗?是的——“看你那一身汗,出那么大力气打那个球,肩膀上的老伤哪能不发作?”但又不是——“好孩子,你没有给母亲丢脸!”儿子为母亲带来的自豪往往是随着泪水涌出来的。

正是这股不服输的“牛劲”,使他和排球结下了不解之缘。原籍上海的汪嘉伟,自幼随父母来到福建南平山城。15岁时,一下子长成了1米80出头的小伙子。体育老师出于发现人才的热心,两次推荐他到省青年排球队去。但是,这根“长竹竿”基础太差了,体重刚80斤。乍看,风一吹就会倒。推荐一次,被打回来一次。汪嘉伟有点光火了。“你说我不行,我非要打出个名堂来。”过去,他变换着花样玩,打鸟摸鱼,骑车兜风,哪样开心玩哪样。现在,他发狠学起排球来,甘愿泡在咫尺天地的排球场上,驯服那只傲气的排球,连招工的机会竟也自作主张地放弃了。

排球的大门终于被他叩开了,而且成为一名节节而上的强将。这种不服输的精神始终陪伴着他,所不同的只是,当他穿上佩有金灿灿国徽的运动服出现在比赛场上时,他想到的已经不只是自己不服输了,而是中国不服输。这次香港角逐,对南朝鲜决战,前两局他的进攻受阻,多少人为他捏一把汗。身处逆境,他暗暗自问:“难道就这样输给南朝鲜队了吗?不!祖国人民需要我们去‘搏,走向世界需要我们去‘搏,哪怕还有一线希望,也要拚死拚活夺回胜利。”他和其他两名老队员一起,终于稳住了全队阵脚,力挽狂澜,连扳三局,英雄杀出中华豪气。

(三)

看中国男排进行网上对抗训练,就象看顽童打架一样——动手又动口,你扣死我一个,我非拦回你一个不可,谁都不肯甘拜下风。

教练戴廷斌和容植聪摸透了小伙子们的脾气,常常故意给他们火上浇油,规定一些刺激性的指标,让他们一比到底。每遇这样的训练,汪嘉伟就特别来劲。他是自信的,总是想出种种办法来对付铜墙铁壁般的拦网。他扣球前冲力大,滞空时间长,能在网上6米的范围内变化击球点。一次训练,他高跳猛扣,打来得心应手,只见他又一次凌空跃起,刚刚挥臂劈杀时,网上突然树起一块标语牌似的大木板,严严实实地挡住了他的球路。“叮咚”一声,球被闪电式地反弹回来,落到他的脚跟头。“再来一个!”他又像一只轻捷的鹰,呼地在网上“飞”起来了,使出了十拿九稳的绝招,可是球还是被拦了回来。他瞪起眼睛发怒了。“哪有这么拦法的!”他想嘀咕,却又没敢说出声来。戴教练一言不发地看着他,手中仍然拿着那块大木板。“来就来!”汪嘉伟习惯地掠了掠垂下来的额发,拔地而起,用出全身的力气,奋力一击,球击在板上,劈出界外。“好!”戴教练只吐出了一个字,又高高地举起了挡板。汪嘉伟憋足了劲,又是一个奋力劈杀,只听见“哗啦”一声,挡板被劈成了两半,球反弹到空中,划出一道白色的弧线,从本方底线出界。汪嘉伟的脸上这才露出了浅浅的微笑。

要在比赛中赢球,就要在训练中处处不服输。五年前,汪嘉伟刚进国家队时,第一次代表祖国参加世界杯预选赛,就出师不利,以0:3惨败给南朝鲜队。他一时难过得抬不起头来,沉默不语了好几天。回来后,他和其他队员一起铭骨雪耻,奋发苦练,在一年后的世界杯决赛中就以3:0操回胜券。就在这一年里,汪嘉伟在教练指导下,不断探索进攻的新武器,终于练出了一种错位快球,这就是后来被称作为“飞”的绝招。他打出来的“前飞”、“背飞”使拦网手一筹莫展:明明判断他会在这里击球,等到网上“手墙”筑起,他却忽而“飞”开去,从一个不设防的空挡把球猛击过去。从起跳到落地,他在空中飞行距离达3.01米,这是一般运动员难以达到的。一些世界强队,为重点防范汪嘉伟,专门把他扣球的连续动作录了相,分析研究。日本排球杂志说:如果组织环球队的话,汪嘉伟将是不可多得的当选者之一。

(四)

电视屏幕上的汪嘉伟,经常是微微斜着肩膀、弯曲着双臂站着,好象随时都能凌空跃起扣球得手一样;他的另一个习惯动作是,扣完球落地后总要捋一捋头发。“他真傲!”有些陌生的观众喜欢通过这些细枝末节来揣度他的人品。

对他了如指掌的领队孙志安是怎样看的呢?他说:“看一个运动员是否骄傲,主要看他是否自满了,是否在炫耀自己。汪嘉伟就象山里的竹笋,总想拔尖尖,他对自己掌握的技术、战术是从不满足的,现在他又在琢磨练习新招了。没有好胜心和自信心,不是一个有出息的运动员。”

排球,集中着汪嘉伟的主要兴趣。他眷恋着排球,就象白云眷恋着山峦;他离不开球场,就象生命离不开空气。然而,这一代青年人的胸怀是那样宽阔,汪嘉伟的心里哪能只容得一只排球。他喜欢音乐,爱看小说,乐于交际,朋友遍“四海”,有球友,也有各种喜欢看球的人。他不自视高人一等,与人和睦相处,乐意与朋友海阔天空闲聊,甚至带几分稚气。他热爱集体,只要是队里的事,无论大小繁杂,都乐于承担,当作是一种锻炼。

当然,他也渴求爱情。精湛的球技和堂堂的仪表,使他赢得了不少姑娘的心。她们有的试探着作了微妙的暗示,有的干脆大胆地用火辣辣的语言披露自己的心。然而,汪嘉伟懂得,观众的心意是可贵的,真正的爱情是庄重的。他没有拿人家的求爱信炫耀自己,而是默默地收藏起来,埋在心底。现在他已经有了一位志同道合的姑娘,她也是驰骋在排球场上的名将。

谁说他们不争气,干不了大事;谁说他们翅膀不硬,搏击不了长空;汪嘉伟,这位普普通通的青年,不是一只冲向云霄的鹰吗?

在人生的道路上,怎样对待祖国,对待事业,对待友谊,对待爱情……当代青年自有自己的回答。

猜你喜欢

南朝鲜排球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抗美援朝纪念日,为什么是10月25日
狭路相逢勇者胜
抗美援朝1951年夏季防御战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小学排球教学策略刍议
现代排球技术的发展趋势探究
文在寅执政百日朝鲜批其“不及格”
气排球的大众文化属性探析
广西高校气排球和硬式排球公体课教学的价值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