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144是怎样解体的

1974-01-19

航空知识 1974年1期
关键词:超音速客机苏联

本栏编译:陆青;黄桦

在第三十届巴黎航空空间展览会上,苏联新研制的“图-144”型超音速客机参加展出。在一九七三年六月三日的飞行表演中,“图-144”当着布尔歇机场三十五万法国和其它国家的观众,在空中解体了。这次机毁人亡事故在国外航空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外国通讯社和报刊杂志对此广为报道评论,现将其中一部分介绍如下。

据外刊报道,早在五十年代末,苏联为了争夺超音速民航领域的霸主地位,就着手研制超音速旅客机。其第一架超音速客机,即“图-144”的原型机在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首次试飞。西方专家评论说,“图-144”的外观很象英法合作研制的“协和式”超音速客机,是抄袭了“协和式”,还给它起了个绰号——“协和斯基”。

为了在世界上争生意、抢买卖,苏联对“图一144”飞机作了许多修改,这次展出的已经不是原型机了。法国《航宇杂志》一九七三年六月载文介绍说:“我们这次看见的是一种新的飞机,它比原型机更大、更重。发动机布局,机翼以及起落架等主要构件都作了重大修改,机头还增装了前置操纵面……这是第二架予生产型飞机。”(图一)

外刊引自苏联材料中所介绍的这架“图一144”的主要几何尺寸和性能是:机长六十五点七米,翼展二十八点八米,机高十二点八五米。装有四台库兹涅佐夫NK-144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近二十吨。飞机空重八十五吨;最大起飞总重一百八十吨。载客一百四十人。最大速度约为音速的二点三五倍;最大总重时的起飞速度为每小时三百五十公里;着陆进场速度为每小时二百八十公里;着陆速度为每小时二百四十至二百五十公里。巡航高度一万八千米;升限二万米。载重十点九吨时的计划航程约六千五百公里,实际上载一百四十人时航程不到六千公里。

苏联原计划在一九七四年底或一九七五年初,将“图-144”投入国内航线使用。

事故经过及原因

据报道,在飞行表演中,苏联竭力炫耀“图-144”飞机的性能,以压倒“协和式”。“图-144”是在规定的十分钟的表演结束后,再作其它动作时在空中解体的。法国《航空杂志》一九七三年七月在题为《图一144失事》一文中写道:“从我们提供的‘图-144航迹图可以知道:

1.表演结束时,‘图-144放下起落架作最后一个左转弯,然后对准零七跑道(A)而不是零三跑道(C)。塔台通知驾驶员对错跑道了,飞机便向右转弯。

2.‘图-144作机动飞行以对准零三跑道。有人发现飞机向左拐时掉下一些东西。事后在直升机停机坪(B)找到了两块长四十厘米、宽十至二十厘米的蜂窝板材。是不是‘图-144的,正在进一步鉴定。

3.‘图-144对准零三跑道后,塔台通知驾驶员还有许多分钟可供表演,可顺跑道再转一圈。飞机继续下滑,好象要着陆。

4.机在看台(D)前超低空飞行,没有着陆,随后便打开加力作大迎角爬升。

5.驾驶员收起落架,继续爬升至八百至九百米。

一些目击者似乎看到飞机在X点时坡度减小,甚至略微掉了一点高度。

这些目击者还说,看见飞机在Y点时以比原来更大的迎角又爬升了一段。

6.到航迹的顶点(约一千二百米)后,飞机开始俯冲。

7.飞机保持四十五度姿态继续俯冲。

8.从左机翼冒出了一股象征漏油的白烟。这时,驾驶员是否因离地越来越近或为了避开古森维尔镇居民区,而向后拉杆,以使飞机改出俯冲,这很难断定。

9.在这段飞行中,可能由于飞机的过载系数很大,导致了发动机以外的一段左机翼断裂并脱离机身。

10.左机翼燃油碰到发动机后着火。机翼折断后飞机失去平衡向左滚转。

11.因机体滚转,垂尾突然受到强大的气动载荷,致使机尾脱落。

12.机身从前起落架处断开。

13.机头脱开。

14.解体后的飞机部件,主要分两次在古森维尔镇(F)坠毁。坠地位置和零三跑道正好在同一直线(E)上。”(见图二)

图二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一九七三年六月四日报道了失事现场:“从布尔歇机场可以看见滚滚浓烟从古森维尔镇升起,十多架救护直升机立刻起飞,几十辆救护车和救火车沿狭窄的道路奔向小镇”。“在古森维尔镇,残骸落下的地方都遭到破坏”,“一些房屋被摧毁,成千的金属碎片和导线散落满街和空场”,“红、黄色座椅被皮带缠绕吊在街道的电话线上”,“村子里到处可以嗅到强烈的油味”。“当一只烧坏的鞋、两个降落伞和烧焦的飞行帽放在苏联航空工业副部长华西里·卡扎科夫的脚前时,他用两只手擦眼泪”。据美国《航空周刊》一九七三年六月报道的调查结果,这次事故亡十三人,包括六个机组人员和七个村民,伤二十八人。毁房十四间,一百零九间遭受破坏。”

事故发生后,法苏双方组成了一个联合调查组,于六月四日开始工作,但至今对事故原因尚无定论。目前外刊对事故的分析仍仅是些推测。

美国《航空周刊》一九七三年六月十一日推测:“观看了用高速摄影机拍摄的坠毁影片的官员们,一致相信‘图-144越出了它的飞行包线,这是坠毁的主要原因。”

法新社莫斯科六月十二日的一则电讯,报道苏方人士的看法时说:“这里的航空界人士今天普遍认为,一位苏联高级航空官员应对苏联‘图-144超音速客机在巴黎航空展览中坠毁一事负道义上的责任。这里的看法是,这位官员出事那天在布尔歇机场曾对驾驶员说,要作一次比英法‘协和式更壮观的表演,‘协和式飞机是‘图-144在超音速客机中的唯一对手。”“航空界人士普遍认为,驾驶员是奉了上级违反安全规程和飞行计划的命令,在不足以加速的高度作了低速飞行的机动动作。”

法国《航空杂志》一九七三年七月十五日分析:“目前对事故原因有以下几种推测:一、发动机故障。引起这种故障可以有两个原因,一是发动机在过负载状态时供油中断;再是大迎角爬升时发动机进气口气流分离,这种气流分离通常会造成压气机超转和发动机炸裂。二、飞机操纵系统发生故障或损坏。三、飞机迎角过大引起前置操纵面失速。”

一些国家的反应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一九七三年六月四日报道:“莫斯科六月三日在等了将近六个小时后,才宣布它的一架‘图-144在航空空间展览会上坠毁。塔斯社发表了五行字的报道,说该机在作了几次飞行表演后坠毁,并说据报道乘员们已死亡。这则急电没有提飞机坠毁在居民区引起的伤亡。”

法新社莫斯科六月四日的一则电讯说:“《真理报》和《苏维埃俄罗斯报》今天在里页的一个角上,刊登了昨晚塔斯社发的‘图-144在巴黎坠毁的简短报道。苏联电台和电视台还没有报道这次事件,但是发生这场灾难的消息,只有两小时就传遍了整个莫斯科。莫斯科人在地下铁道、公共汽车、出租汽车和街头巷尾,就苏联工业所生产的最有权威的飞机爆炸成一团火的结局议论纷纷”。这则电讯还说:“外国观察家认为,苏联宣传机器比较沉默,这反映出苏联领导人对这架飞机在国外电视摄影机的面前坠毁。感到特别难堪。”

日本《每日新闻》六月四日登载特派记者从莫斯科发回的题为《超音速运输机事故也给苏联外交投下阴影》的电讯说:“正值巴黎航空展览的高潮之中,苏联超音速客机‘图-144在大庭广众面前坠毁的悲剧,不仅是对苏联炫耀的航宇技术的严重打击,对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勃列日涅夫的外交来说,这一冲击也严重降低了国家的威望”。

图一

法国《巴黎竞赛》杂志一九七三年七月在一篇文章里说:“可以肯定,在苏美新贸易中,‘图-144不会成为出售到美洲的商品。如果说俄国人早就想战胜美国,那么这个想法已在古森维尔镇上升起的滚滚浓烟中毁灭了。”

日本《航空情报》一九七三年八月在一篇评论中说:“苏联所受的打击达到了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程度,它不但失去了宝贵的人命和原型机,失去了对‘协和号的优势地位,而且大大降低了对苏联航空技术的评价和信任。……要想恢复这种威信,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猜你喜欢

超音速客机苏联
东航失事客机第二部黑匣子抵京
客机变货机
“百灵”一号超音速大机动靶标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
超音速流越过弯曲坡面的反问题
民用飞机设计参考机种之一图-144超音速运输机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
关于苏联解体:你所了解的一切都是错的
发达交通之大型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