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半部《论语》治天下”谈起

1964-08-29李禹兴

中国青年 1964年10期
关键词:书箱赵普广博

李禹兴

我国宋朝时代,有个名叫赵普的人,当过太租和太宗统治时期的宰相。赵普原来学识不多,当了宰相之后,宋太祖劝他读书,于是赵普就开始用功了。他手不释卷,每次从外边回到家里,就关起门,打开书箱,成天地读书,果然很见成效:处理政事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赵普曾对宋太宗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赵普死后,家里人打开他的书箱,果然只有一部《论语》。于是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传之于世。(见《宋史·列传》十五)

当然,赵普一生所读的书不会只是一部只有一万一千七百零五个字的《论语》。但他精读了《论语》,却是真的。

我们知道,《论语》是孔子的门生记述孔子言论的一部书,讲了很多关于封建统治阶级为人治世的基本思想和道理。作为封建统治者的赵普,选定了《论语》来精读,不是偶然的。

赵普之所以精读《论语》,要从《论语》中学习和吸取的,是如何统治劳动人民的知识和才能。这固然是我们要看到的。但是,如果从治学态度、读书方法上来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却有某些可取之处。这就是:读书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所谓“少而精”,就是要抓住精华、精髓,最根本、最必需、最重要的东西,也就是耍抓住事物的核心和实质。这些精华,量虽少,而质却高。掌握了它,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一通百通,运用自如。正因为这些是最基本的、精华的,数量虽少,掌握起来却很不容易,必须精读、熟读,反复地揣摩。所以,这“精”字不但是指知识中的精华,而且还意味着要“精读”。

谁要获取某方面的知识,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学习时都必须善于贯彻少而精这个原则,即学会抓主要矛盾的方法。不然,他们就会像毛主席所说的那样:“万千的学问家和实行家,不懂得这种方法,结果如堕烟海,找不到中心,也就找不到解决矛盾的方法。”

衡量一个青年读书的效果,不在于读书数量的多少,而在于他是不是真正学有所得,能不能学以致用。坚持“少而精”,学的数量虽不多,然而真正学好了,实效却很大。如果违反这个原则,企图什么都学,其结果就会“博而寡要,劳而少功”,什么也学不好。俗话说:“贪多嚼不烂”,过了量,读的越多,结果适得其反,学懂的东西反而越少。这也是个多与少的辩证法。人的头脑毕竟不像装一般物品的仓库,读了书,必须经过理解、消化、实践,才能真正有所得,才能变成自己的。如果一味贪多,以为愈多愈好,多到过了量,就会在读书上引起“消化不良”的恶果。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就是这个意思。

有些青年担心学习上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就不能做到广而博,学得丰富的知识。这是不必要的。少而精与广而博两者是矛盾的统一。只有少而精,有了真知的积累,才能做到广而博。就一个人来说,一方面,所谓广博的知识,是说学习不要孤陋寡闻,但也不是没有中心,没有重点;他往往是以某一个问题或专业为中心,围绕中心,涉猎到有关知识,不断扩大,以至博览群书(这“群”也仍然是有中心的有限的),具有广博的知识。另一方面,人们广博的知识,又是一个问题一个问题、一个见解一个见解长期积累的过程,积无数次的少而精,才能有整体上的博而广。

由此可见,我们提倡读书的时候要少而精,绝不是说越少越好,更不是说不要广而博。

由此可见,少而精并不意味着学习很轻松、容易,更不能成为懒汉不学习的借口。相反地,它要求:抓住精华后,就不断地学,反复地学,理论联系实际,边学边用,边用边学。它需要勤奋地学,艰苦地学。

猜你喜欢

书箱赵普广博
爸爸的书箱
勤奋进取 知识广博
——福建省晋江市池店镇金山小学简介
赵普读《论语》
“随意书箱”
“随意书箱”
“行走的书箱” :用7天种下一颗阅读的种子
贤相赵普
不可替代
广博上海大众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