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乡工作不要带着主观的“框框”

1964-08-29陈文冬

中国青年 1964年23期
关键词:框框贫农清河

陈文冬

要了解情况,唯一的方法是向社会作调查,调查社会各阶级的生动情况。

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现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

毛泽东

我这次下乡蹲点,出发之前,领导上一再嘱咐:下去不要先有框框,一切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要先经过调查研究。经过几个月的实践,我越来越体会到领导上这几句话的重要意义。

什么是框框呢?就是没有经过认真的、深入的调查研究,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而是只从别人介绍的情况出发或只凭过去的老印象办事。先有个主观的框框,就不可能正确地认识问题,找到问题的关键。我这次下乡,就吃过先有框框的亏,使工作走了一段弯路。

和往常一样,我进村之前,先找“熟悉情况”的人给我介绍情况,想了解一下,哪些人老实可靠,可以作为我们今后开展工作的依靠对象;哪些人不可靠,应该注意不要过多和他们接近。这位“熟悉情况”的同志,就把社员的基本面貌一一向我作了介绍。给我印象较深的,是他介绍李清河时,特别提醒我注意,说这个人虽然是贫农,但不可靠,因为他自私自利,觉悟不高,又好跟人吵架。于是我对李清河就有了个先入为主的成见。

说来也巧,我进村那天,头一个碰到的就是李清河。那天已经是黄昏了,他正从地里干完活回来,由于我对他的印象不好,也就没有热情地和他打招呼。

我在村里工作了一段以后,发现有一些贫农下中农不大愿意和我说心里话。有一次开社员会,散会回家,我偶尔听到两个老贫农在议论,一个老贫农刘廷大爷低声地对另一个老贫农刘厚大爷说:“……真是有眼不识金银玉,分不清好赖人……”听了他们的议论,我觉得话里有话。我回想了下乡的这段工作情

况,为什么群众不大愿意接近我?为什么工作了一个时期情况了解得不多?莫非是我脱离了群众?于是我决定去访问这两个老贫农。

第二天,我就上刘廷大爷家里,正巧,刘厚大爷也在这里。进门,我就笑呵呵地打招呼道:“大爷都吃过饭啦!”其中一位冷冷地反问我一句:“啥时候了,还不吃饭?”而另一位老大爷却一声不吭地抽他的旱烟。看到这种情景,我心里真难受。聊了一阵子,什么问题也了解不出来。最后,我问道:“大爷,明天干什么活?”那位不说话的老贫农回答说:“上西南角那块地推粪去。”我说:“明天干活我们一块去。”这次谈话就这样结束了。

隔天一清早,我就到场院等着下地推粪。这次干活,我有意和这两位老贫农一起,而且干得很卖力气。歇晌的时候,我就和他们聊天、拉家常。看到他们对我的态度有些改变,愿意和我谈了,我才问他们:“李清河这位大爷怎么样?我总是摸不透他的心思。”“怎么样?他可是十八般武艺都精通的人,庄稼活那样离得了他!”“可是有人说他自私自利,好吵架。”“那要看吵的是什么架,”经他们介绍,我才知道,原来,这位好吵架的李清河大爷,是个可靠的贫农。他的所谓好吵架,完全是为了集体的事儿。因为他对农活的质量要求高,不满意那些干活毛毛草草、只图工分不求质量的人,他就是看不惯这种现象才和人吵架的。而他的所谓自私自利,那是因为有一次干部要借他家里开会,他不同意,因为他家孩子多,过去曾经在他家开过会,吵吵嚷嚷,弄得他一家不得安宁,孩子睡不了觉。人家有实际困难,这怎么能说是自私自利呢?后来事实也证明,李清河的确是忠实可靠的老贫农,他热爱集体,劳动积极,大公无私。有一次,生产队要育白薯秧,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地皮挖回笼炕,他知道了以后,便主动把自己院里的菜园借给队里使,把园里的大葱立刻拔掉。这件事情教育了许多群众。通过这次和两位老贫农的交谈,不但使我了解到真实的情况,而且也教育了我,使我认识到这一阶段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原因,还是由于自己的头脑里先有了个框框,轻信别人的介绍,不作深入的调查研究。

从这里我体会到,我们下乡工作往往先通过当地“熟悉情况”的同志了解情况。他们对当地的人和事有比较长时间的接触,他们所介绍的情况,有一部分可能是符合实际的,应该注意倾听;但是另一方面,这些“熟悉情况”的同志可能本身就有框框,他们熟悉的情况也往往只是一些老印象,而事情已经变化了,这些老印象却没有变;特别是有些人所介绍的情况是带有很大的片面性的,而我们听了这些人的介绍,不加分析地全部接受下来,成了框框,不到实际中去印证,就会脱离实际,脱离广大贫农下中农,就会了解不到真实的情况,工作就会走弯路,那是很危险的。特别是,今天农村阶级斗争形势有了很大变化,我们对任何情况和任何提供情况的人,都更应该坚持阶级分析和阶级路线。当然,我并非说,进村之前不可以先听听情况介绍,更不是怀疑所有的介绍都不可靠,而是说不要把别人的介绍当成不变的框框。更重要的是进村以后,要深入群众,坚持“三同”,作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

从老印象出发,自己的认识不能随着客观实际斗争的发展而发展也会成为框框。

前两年我到过一个生产队,有一个生产队长老李,他成分好,出身好,是土改时期的贫农积极分子,为社员办了不少好事。公社化以后,社员的生活逐步改善了,他忘记了阶级斗争,滋长了享受思想。他认为:自己工作多少年了,现在生活改善了,也应该“安居乐业,享受享受”了,所以有一段时期,他的工作就比较消极。这一次,我又到他的生产队蹲点。我带着认为他有“退坡”思想的老印象去看他,对他说的今年秋收保证会及时完成,就不免有些怀疑。但事实证明,今年他们的秋收任务,在他的领导下,真正作到了快收快打,成为全大队完成任务最好的一个队。为什么老李有这么大的改变呢?经过了解才知道,他们队去年冬天经过了一段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以后,老李的阶级觉悟提高了,工作非常积极,充满朝气,把生产队的工作搞得很出色,现在是社员信得住的好干部。但是,我从老印象出发,没有从实际出发,没有看到随着实际斗争的发展,随着党的教育,广大劳动人民、广大干部的觉悟都已有了很大的提高。我把对别人的印象变成了框框,因此,对生产队长老李的积极性不是鼓励而是泼了冷水。

带着框框看问题、处理问题,是一种主观主义的形而上学的有害顽症。要治疗这一顽症并不太难,只要我们有强烈的革命责任感,象毛主席所教导的那样,肯于眼睛向下,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一切从实际出发,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我们下乡工作,都是为了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根据人民的利益来解决当地实际问题的。只有去掉主观框框,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来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才能保证党的方针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指针,这是必须把握住的。

猜你喜欢

框框贫农清河
和框框玩文字游戏
清河堡考略——明朝防御建州女真及后金的前沿堡城
承传统振百年清河 重实践育清正少年
框框
黑岛传治为贫农发声
小精豆爆笑校园
土改中贫农阶层内部的形势判断与行为选择
苏区贫农团的权能演变及其与苏维埃关系考察
框框
人生的“框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