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提升科技馆管理水平的研究与思考

2024-05-18黄伟

大科技 2024年16期
关键词:潍坊市科技馆展品

黄伟

(潍坊市科技馆,山东 潍坊 261061)

0 引言

科技馆是人类科学智慧的集散地,是将科学知识转变为大众文化的大平台。当前,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正向纵深开展,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一起成为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1]。科技场馆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如何加强管理、发挥效益,成为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结合潍坊市科技馆的实际情况,笔者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全面提升科技场馆管理水平作了一些研究和思考。

1 坚持理论先导,明确建馆立馆的价值取向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科技馆管理者必须有高点站位意识,经常思考管理工作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等理论问题。

1.1 明确科技馆管理的地位作用

管理工作是科技馆建设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根本性工作。科技馆作为公益性服务机构,管理工作更为重要,作用更为巨大,任务更为艰巨。尤其是一线展教服务岗位承担的安全管理、展品讲解和公众服务,都需要加强科学管理,需要通过管理来协调、来组织、来规范、来增效。管理工作是科技馆提升服务力的“倍增器”,是科技馆各项工作的“守护神”。实践证明,越是多极化社会公众需求,越是多元化展教服务格局,越是需要高效管理,这是确保群众满意的基础和前提。

1.2 明确科技馆管理的目标任务

方向明则思路清,目标明则步履坚。潍坊市科技馆紧紧围绕“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四项任务,以展览教育、研究、服务为主要功能,以参与、互动、体验为主要形式,确保实现“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科普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浓厚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四个目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

1.3 明确科技馆管理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是科技馆建设发展的“灯塔”,是科技馆管理的行动指南。科技馆管理不能多元思想指导,更不能多条路线实施。科技馆管理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族科学素养”“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指示精神,以国家法律法规和科技馆制度体系为依据,以“讲规矩、守纪律”为核心,确保命令指示顺畅和全馆上下集中统一,为建设名牌科技馆、品牌科技馆提供强有力保障。

1.4 明确科技馆管理的主要原则

掌握原则对实现管理目标至关重要。立足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科技馆管理必须坚持公益性质,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原则。工作中,潍坊市科技馆叫响了“公益性是科技馆的本质属性”和“科技馆永远姓科”的口号,馆干部职工心无旁骛抓管理、搞服务,得到了社会公众的普遍好评。尤其在展教服务方面,坚持“人人是展教环境、事事是展教服务”,从严从高要求,树立了良好的窗口形象。

2 突出重点难点,明确建馆立馆的实践内容

新形势下科技馆管理面临着诸多考验和问题。随着多种服务途径综合运用和服务空间范围延伸拓展,管理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可以说,公众脚步走到哪里,管理服务就要跟进到哪里,管理工作不能滞后于科普服务发展脚步。立足潍坊实际,我们坚持抓住主要矛盾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相结合,突出加强四个方面的管理,形成“四位一体”的科技馆管理潍坊模式。

2.1 保障服务管理

潍坊市科技馆始终坚持程序办事、按秩序办事、按规矩办事,着力构建制度管人、制度管权、制度管事的保障服务格局。馆领导率先垂范,倡导并建立监督管理机制,让别人监督自己,既对自己负责,更对科技馆建设发展负责。坚持“阳光办馆”,馆里事项能公开的就公开,切实把权力置于阳光之下,决不看重三瓜俩枣的利益,决不计较芝麻大小的事权。馆办公室作为服务领导决策、推动工作落实的“第一方阵”,坚持用力必先用心、任劳还需任怨,秉承精益求精、臻于至善的事业追求,为科技馆正常运转提供了高效服务,让广大干部职工放心、安心、顺心、暖心。

2.2 展教服务管理

展教服务是科技馆的窗口形象,相关部室人员时时服务、处处“作战”。潍坊市科技馆探索采取了半军事化管理模式,切实把展厅辅导员培育成“战士”。注重搭建展教服务组织框架,参照部队“班长”的标准,加强班组长队伍建设,切实挥发好骨干示范引导作用。坚持高于严于馆内其他岗位的要求,营造讲规矩、守纪律的工作氛围,充分激发每位展教服务人员的“正能量”,形成展教服务整体发展的良好态势。有效落实展教服务岗位补贴,让一线人员有满足感和获得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更好地服务社会公众。

2.3 技术维修管理

科技馆最吸引人的东西就是展品[2]。展品使用率高、互动性强,存在易损坏、易折旧、可靠性差、更新周期长等问题[3]。因此,技术维修是科技馆健康良好发展的基础。潍坊市科技馆注重培养锻炼展品维修人员的真本事、硬功夫,形成“用技能讲话、靠本事发展”的良好氛围。工作中,经常性开展维修技术培训、竞赛和比武,让维修人员亮相比试、互学共促。教育引导技术人员时刻与展品零距离,做到对展品情况如数家珍,对技术原理了然于胸,对展品展项真爱深爱。建立展品展项维修维护计件管理体制,综合衡量展品展项完好率与展品展项维修率,建立等级有差别、待遇有差别的技术人员考核管理模式,推动创先争优。

2.4 安全生产管理

科技馆每天接待社会公众数以千计,安全生产管理必须秉持日乾夕惕的态度,以“一失万无”的责任感确保工作“万无一失”。潍坊市科技馆将安全生产作为“一票否决”事项,树牢安全意识,建立安全机制,落实安全检查,推进安全问责,真正形成习惯、形成自然,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果;深入研究“危险点”管理模式,紧紧抓住重点时段、重点部位和重点人群的安全管理;采取“抓纲带目”的办法,将更多精力投放于风险点,确保将危险消灭于萌芽状态。潍坊市科技馆安全管理的难点部位是悬空扶梯、儿童乐园和体验区域,坚持“把最放心的人放在最不放心的部位”,并配套建立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科技馆作为开放型场所,参观人员的年龄、身体状况、精神状态等各不相同,其中不少为自我保护能力差的青少年和体弱多病的老年人,我们坚持“对重点人群进行重点服务”,成立了12 个志愿服务点和36 支项目化志愿服务队,落实360°无死角服务措施,切实把特殊群体安全放在心上、抓在手上。

3 立足长远长效,完善建馆立馆的体制机制

科技馆管理工作体系建设是一个事关长远的战略问题。潍坊市科技馆按照“着眼免费开放、服务社会公众,三线一体作战,上下关系顺畅”的要求,着力完善机制、明确职责、便捷程序,最大限度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3.1 健全内部机构

科技馆工作点多线长面广,优化内部机构设置是改进管理工作的基本前提,也是整个科技馆管理的中心环节。免费开放新形势下的科技馆工作,协调更为精细,管理更为艰难,没有坚强有力、衔接良好的内部机构绝对不行。创新实行矩阵式管理法,在设立办公室、展览教育部、技术数字部、青少部、安全服务部5 个常设内部机构的同时,建立诸如政策法规、纪律检查、组织实施、服务保障等8 个非常设专业性工作小组,形成上下一贯、左右衔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网络,实现科技馆各项工作齐心协力和齐抓共管的态势。

3.2 深化管理层级

管理层级与管理效率密切相关。在免费开放的新形势下,潍坊市科技馆坚持管理工作不拖科普服务后腿,做到既跟着走围着转,更走在前管在前。我们探索创建了馆领导班子负责组织领导、中层部室负责规划监督、专业班组负责执行落实的三级管理体系。这是对原有两级管理体系的深化和具体化,突出了执行落实的“尖锐之矛”,让管理工作更趋于立体化,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3 完善管理制度

科技馆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必须完善制度规范,形成“磨不推自转”的良好局面。管理制度是科技馆管理的基本依据,也是科技馆干部职工的行为准则。制度不健全是管理工作的最大软肋,没有制度就没有管理。

潍坊市科技馆坚持“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先后建立健全了《考勤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33 项规章制度、24 项岗位职责和9 项工作流程,形成衔接配套、健全完善的“制度群”,促进了科技馆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程序化。同时,着力增强制度执行力,确保制度执行到人到事,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

3.4 强化党建统领

党建工作本质是人的工作,人的工作做好了,其他工作就有了动力和保障。潍坊市科技馆坚持把党建工作当成业务工作的“基石”,积极主动抓党建、理直气壮抓党建、尽心尽力抓党建,有效推动了干部职工战斗力的生成释放。首先,优化组织设置。采取公推直选方式组建馆党支部领导班子,并按便于活动的原则和网格化要求,以部室和展厅为单位建立若干党小组。其次,推行“一岗双责”。坚持业务之中有党建、党建之中有业务,两者一体推进,把部室作为党建和业务的“联结点”,舍得把业务骨干放到党务岗位上,让业务骨干懂得党建,会做党建工作。目前,潍坊市科技馆5 名部室负责人、6 名展区负责人全部担任了馆党支部、工会领导班子成员或党小组组长。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打通了党建与业务之间的隔墙,真正将党建工作优势转化为破解业务难题的手段。

4 改进方式方法,激发建馆立馆的源头活水

随着科技馆免费开放工作深入发展,科普服务模式不断变化,必须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和方法措施,激活科技馆建设发展的“一池春水”。

4.1 多维管理法

深入研究科技馆发展规律,切实打破旧有管理模式,变平面管理为立体管理,变区域管理为整体管理,变单一管理为综合管理,变局部管理为系统管理,形成多维格局下管理工作创新发展的新态势。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大胆探索新方法、新手段、新措施,促使管理工作向服务公众靠拢。深入研究科技馆免费开放新实践,促进管理工作与之相适应相协调。

4.2 动态管理法

科技馆由于进馆人员数量众多,服务事项复杂多变,必须在强化静态管理的同时,突出动态管理。要依据进馆人员的意见建议,研究思考优化科技馆管理的办法措施,对符合群众要求的继续坚持下去,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立刻改正,切实做到“群众的意见提在哪里,管理者就研究思考到哪里;管理的缺陷在哪里,改进的措施就跟进到哪里”,做到“管理跟着服务走、服务围绕公众转”。畅通群众意见反馈渠道,激励群众为科技馆发展献计献策,筑牢科技馆管理的群众基础。

4.3 内部联合法

免费开放形势下的科技馆管理工作,必须克服现行管理体制下内部机构职责条块分割、联系横向受阻的困局。潍坊市科技馆注重增强内部管理运行的同一性,严禁各部室出现独立主义、保护主义倾向,创新部室联动新路子,引导干部职工各司其责、各尽其责,齐心协力做好管理工作。自觉把管理工作看成系统工程,不留管理“空白区”,不设管理“自留地”。把所有人和事纳入管理范围,综合运用“法”的约束力、“管”的强制力、“理”的说服力、“物”的保障力,保证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和各个部位相互衔接,实现科技馆管理运行一体化。统筹谋划实体科技馆建设和科普大蓬车、数字科技馆、流动科技馆、中小学科技馆等项目运行,强化倍增效应。

4.4 开放协同法

即联系社会各界,实现合作创新,达到1+1>2 的理想效果[4]。潍坊市科技馆坚持“向上学、横向联、外向引”,三措并举。①通过挂职锻炼、跟班学习等形式,学习借鉴中国科技馆和山东省科技馆的管理经验。②加强与国内地市级科技馆的横向交流,做到互促共进。③与潍坊市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青少年宫、工人文化宫、大剧院、音乐厅乃至驻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协同联动和资源共享,扩大单位合作“朋友圈”。④组织邀请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邓兴旺等中外科学家、科技工作者进馆开展宣讲报告会,既使社会公众进一步了解科技事业发展背后的感人故事,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又扩大了潍坊市科技馆的影响力和美誉度[5]。

5 结语

总之,科技馆管理者必须一以贯之坚持“政治引领、党建统领,人才支撑、展教融合,活动为王、服务为本”,不断增强研究思考的深度、展品展项的鲜度、为民服务的温度、探索创新的力度和党建统领的强度,全面提升科技馆管理水平,努力将其打造成新时代科学传播中心、科技教育中心、文化交流中心、科普旅游中心和文明实践中心。

猜你喜欢

潍坊市科技馆展品
科技馆一日游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展品被盗了
潍坊市工商资本下乡赋能机制构建
基于层次聚类法的潍坊市新城区公共绿地建设
潍坊市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我在四川科技馆
灾难来临,我不怕——科技馆一日游
CIM T2017部分展商主要展品预览(一)
参观诚毅科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