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生活 实践养德
——生活实践彰显小学道德与法治育人功能

2024-05-17吴雪梅上海市日新实验小学

教育 2024年11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生活

吴雪梅 上海市日新实验小学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要以正确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和法治观念引导儿童,使儿童成为有道德的人、有法律意识的人。如何才能更好地达到课程目标?关键在于实现知识学习的意义化。知识学习的意义化意味着知识学习不能游离于儿童的生活之外,而要与他们的真实生活相联系,在知识与儿童生活经验的互动中,获得新的认识。

回归生活,突出实践,是实施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教学理念。对于小学生来说,教育要以身边的日常生活为基础,才有利于理解。生活本身就具有道德教育的意义,道德与法治教育植根于生活,可以塑造更加道德、更加规范的生活。因此,道德与法治课程要走向学生的生活,在生活中进行,最终改变生活,提升生命;要与生活实践相连,使教育落到实处。

一、回归生活,以心育德

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来说,内容与案例是教学的实践问题,也是教学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针对学习内容,教师选择贴近生活的案例并适切的分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对于小学生来说,贴近生活的案例决定感知的程度、感知的广度;而分析的高度决定了理解的高度,分析的深度决定了理解的深度。教材内容再好,只是间接经验。学生亲身经历的体验,才是实实在在的经验,这样的直接经验更宝贵。学生“知”之不清,难以自觉的“行”。

(一)社会生活激发兴趣感受

从知识学习本身来看,小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主要来自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生活体验。为了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需要联系具体的生活场景,体现内容的直观性、生动性和生活性。当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中的情境和经验相融合时,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真切体会,引发真情实感,形成真正的经验。这样的学习将会变得更有效,对于学生的影响也会更牢固。现行的教材中,几乎每一课都有社会生活实例,但由于是全国教材,教材中一些事例虽然也来自社会生活,可是离学生的真实生活较远,学生很难从中找到共情点,引发思考。例如,四年级上册第15 课“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教材选用了学生调研农村焚烧秸秆易引发火灾及危害环境的案例,但这对于城市孩子的理解有较大距离,他们对于由此造成的社会环境影响没有切实体会。照本宣科讲解距离学生很远的案例,学生难以入脑入心,也难以改变学生的认知。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脱离了学生自己的生活世界,即使学习内容也来自‘生活’,但是由于这种生活不是学生自己真正观察、感受、体验的生活……对于学生而言,只能是一些符号、事件。”因此,老师要调整教材中的案例,使之与更为真实的社会生活接轨。新的调研内容为调查小区居民楼让电瓶车进电梯,进房屋,居家充电引发火灾的突发事件,从而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提升学生作为社会小主人的责任意识。把知识嵌于社会生活的案例之中,在案例中获得知识,能够丰富学生认知结构,生成真正的经验。学生能就此解决新的问题,可以充分说明教学的有效性。

(二)校园生活触发体验交流

道德与法治课程强调借用鲜活的生活事件,培养学生整理生活的思想图式,要求教师要善于捕捉、珍视学生真实的生活经验,创设生活的学习情境,引发学生体验与反思。美国教育家朱迪斯·哈里斯曾指出: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最大的社会环境是由同龄人组成的社群,并不是父母。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体会到同伴间互学互助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三年级上册第1 课“学习伴我成长”,这节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的学习获得本领。其中,如何引导学生从同伴相处中获得知识呢?教师特地请学生讲述发生在班级中的“钢琴”风波。通过学生讲述自己和同学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以及之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妥善解决这一突发校园事件的过程,让学生从自身经历中了解与同伴产生分歧时应试着换位思考,具有同理心,同伴之间应友好相待,进而引导学生在与同伴相处的过程中有所收获。事实证明,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在与同伴之间的冲突中、在自己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中,蕴藏着宝贵的教育时机,教师要敏锐地发现问题,择机而动,引导学生集体交流讨论,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相互理解、关心、帮助、合作,从而使学生在群体中健康成长。

(三)真实生活引发真情实感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为了建构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去做一个道德的人、一个遵守法律的人;为了构建学生的价值观,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提供指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背后,蕴含深刻的情感体验:我们究竟爱什么?我们到底要追求什么?我们要成为怎样的人?这最终都要归结到情感。思想教育的本质,是情感的培育,要“以心育德”。我们德育课程不能天天讲大道理、讲逻辑、讲理性、讲论证,而不去触及情感。这是德育课程的误区。教材主编鲁洁老师深刻指出:“情感不仅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间环节,而且在个体道德形成的完整过程中,始终具有特殊的地位、特殊的价值。”只有在教学中面对真实的生活,才会激起学生的真情实感。要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必须在“知”与“行”之间增加“情感”这一环,否则学生即使“知”了,也未必会自觉地去“行”。

二、突出实践,以行养德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提出了“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的基本原则,其中指出:“加强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结合,充分发挥实践的独特育人功能。”

道德与法治课程必须突出实践育人。强化课程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强调知行合一;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开展跨学科实践,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让知识基于实践、通过实践得到提升,克服知识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

(一)综合实践引导全面理解

实践活动是突破学科边界的全面综合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对事物进行分类整理与整体分析,以一种更深入、更全面的实践方式关注以前没有注意到的内容,探寻事物背后的整体联系与相互关联,从而得到正确的认知,做到内容综合性与生活实践性的统一。以教学五年级上册“15 地球——我们的家园”为例,老师组织学生课前进行一次小范围的社会调查,寻找社会生活中的环境问题。一组学生在社会调查中发现一商场广告灯整夜不歇,既浪费能源又造成光污染;另一组学生发现公园里垃圾箱不足且没有垃圾分类等。回到课堂,老师组织各小组交流分析,引导学生运用课上学到的知识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那些开放性的、接近学生生活的现实问题,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与社会实际的联系,对教学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出真知”。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感知、理解和把握不仅是大脑的活动,还是不同感知觉通道共同形成的身体经验的结果。综合实践可以促使学生与自然、环境、社会交互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改造世界,发展批判精神,完善人格。

(二)探究实践引发思维碰撞

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提出有助于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问题,引发学生思维碰撞。例如,在“地球——我们的家园”社会调查中,一组学生发现居民用自来水浇花,认为此举浪费宝贵的水资源。于是老师组织学生开展“用自来水浇花是否合理”的小辩论,一部分学生提出可以用淘米、洗菜后的污水浇花,节约水资源;但另一部分学生指出污水浇花会生虫发臭,产生新的环境问题。充分的辩论使学生明白环境问题往往是两难问题,需要考量各方面因素,权衡利弊;需要长期关注,思考对策。这些社会综合性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力和批判力。探究实践能将课程知识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在真实情境中加以整合,在不同事物之间建立复杂、多元的联系。聚焦复杂问题的解决,促使学生从解决问题的各个方面来思考、辨析,有利于学生跨学科理解与提升核心素养。这体现了多元价值观、复杂认识论和实践方法论的统一,是培养信息时代学生的必要课程形态。

(三)社会实践活化知识应用

道德与法治课程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把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和社会范围作为建构课程的基础。为此教师积极拓展内容,思考怎样让小课堂连接大社会,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充实学生的社会生活。以教学四年级上册第15 课“自主选择课余生活”为例。老师发现学校所在社区为学生生活提供了许多课外活动选择,学生不仅能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更能在活动中磨炼意志,开发潜能,陶冶情操,促进自主发展。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一方面能把原本松散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把知识活化起来,还能在实践应用的场景中将知识与社会生活中的经验相互作用,在认识与实践的同时得到来自社会的反馈与修正,进一步提升对社会的认识。

道德与法治是一种实践之知,要避免以说教、灌输的方法割断它与生活和实践的联系,走上单纯教授知识之路。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但要从“知”入手,要真“知”、乐“知”;更要树立“知行合一”的重要观念。教师要把实践活动作为课程的主导内容,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验感悟,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紧密交织在一起,加强实践是发展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良好的品德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体现和养成。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生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