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鹿寨县麓岭茗韵林中茶业示范区创建经验分析

2024-05-16韦书远

南方农业 2024年3期
关键词:示范区茶叶广西

韦书远

(广西国有黄冕林场,广西鹿寨 545600)

根据《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增点扩面提质升级(2018—2020 年)三年行动方案》,广西鹿寨县狠抓资源要素整合,充分利用广西国有黄冕林场板勒华侨茶场生态茶园的林中空间,推广林中生态茶业先进栽培技术,促进茶业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品牌化发展。鹿寨县按照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标准,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导、多元投入等建设路径,由地方政府、林场、入驻企业等多方通力合作,完成了鹿寨县麓岭茗韵林中茶业示范区创建工作。2021 年,该示范区被认定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四星级)。

1 建设背景

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建设,结合金山银山工程、壮美广西、美丽乡村建设,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增点扩面提质升级(2018—2020 年)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厅发〔2018〕24 号)。截至2020 年,广西累计建成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300 个,其中五星级70 个、四星级100 个、三星级130 个[1]。柳州市、鹿寨县也制定了相应工作方案和目标任务,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柳州市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增点扩面提质升级工作任务分解的通知》(柳政办〔2018〕182 号)。鹿寨县委、县政府成立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领导小组,出台《鹿寨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增点扩面提质升级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 年)》,层层抓好政策落实。参照《广西壮族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标准》,鹿寨县麓岭茗韵林中茶业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农业分为种植业、畜禽业、林业、水产业和及休闲农业五大产业类型[2]。

以此为契机,广西国有黄冕林场充分发挥林业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以示范区建设为发展现代林业的重要抓手,成立鹿寨县麓岭茗韵林中茶业示范区创建工作小组,制订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全力打造龙头带动、林农跟随、科技跟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助力乡村振兴。

2 创建目标及意义

2.1 服务乡村振兴

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将示范区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大力开发林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促进林农就业增收致富。同时,努力推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态循环方式,切实加强示范区周边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推进示范区周边村容村貌改造,持续增强示范带动能力,实现林农全面增收、林区全面和谐、乡村全面振兴,把示范区打造成林业生态和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

2.2 促进产业升级

示范区在保护生态优先的前提下进一步强化“三产”融合、强链补链、丰富业态、多元经营[3]。通过林地租赁、流转、委托管理等方式,构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林农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提高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引进繁育新品种,推广应用先进技术,改进提升生产工艺,创新产业发展业态,不断优化示范区主导产业结构,推动传统、同质化的林业产业向名、特、优、新多元化现代产业升级,推动生产粗放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集约化、精细化、机械化、智能化方向转型。

2.3 提升品牌质量

示范区大力推进林产品标准化生产,抓好病虫害防控,强化林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加强对产品质量监督与监测,建立林产品生产、运输、销售全过程质量监控和追溯制度,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全面提高示范区及其产品的品牌效应、信用等级和服务能力。提高商标品牌意识,加大品牌培育力度,着力打造林业产业特色品牌、知名品牌。加强品牌运用能力,积极参加区内外各类林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网络,开展网上销售服务,畅通产品销售渠道,丰富产品物流配送方式。

2.4 展示产业文化

根据示范区实地条件,建设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文化展示、体验场所及标志物,通过图、文、物、非物质等多种形式展示丰富的示范区产业文化内涵,将产业文化与民俗文化、企业文化相融合。同时,通过生态课堂开展自然科普体验教育活动,向全社会宣扬森林生态文化,不断传承和深化生态理念。

3 建设规划内容

黄冕林场委托业内专业技术能力较强、成果通过率高的设计单位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负责《鹿寨县麓岭茗韵林中茶业示范区建设规划》的编制,并通过鹿寨县人民政府组织的专家评审。示范区位于黄冕林场板勒分场生态林区,茶园四周森林环抱,距离泉南高速出口7 km,苏鹿二级路可直达,自然条件优越,地理位置交通便利。示范区规划面积383.3 hm2,其中核心区163.3 hm2,拓展、辐射区220.0 hm2。2018—2020年,规划建设“五园一带一中心”(种苗繁育展示园、标准化种植示范园、设施化高产种植示范园、精品生态茶园、茶叶加工展示园,林下茶花推广展示带,综合服务展示中心),打造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示范引领、生产培育、科普文化、森林康养于一体的林中茶叶产业园。

4 建设成效

示范区建设项目于2018年上报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获备案同意后,采取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的方式开展建设,按规划建成标准化种植示范园112.0 hm2、设施化高产种植示范园18.7 hm2、精品生态茶园8.7 hm2、种苗繁育展示园0.4 hm2和茶叶加工展示园、综合服务展示中心。示范区管理机制健全完善,建设规划科学合理,基础设施满足园区的生产生活需要,产业发展达到相应规模,各项支撑保障措施健全,带动周边居民发展关联产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具有较强的区域影响力,成为当地茶叶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和茶旅胜地,在安置侨胞、服务茶农、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4.1 经营环境明显改善

示范区完成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建成园区主干道5.50 km、游览步道3.69 km、生态停车场5 000 m2以上、展览室413 m2、服务中心5 000 m2,茶叶加工厂电力设施进行全面更换。示范区经营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4.2 产品质量与品牌影响力明显提升

1)茶园和加工设备改造升级。安装水肥一体化装置,引进绿色防控和质量追溯系统,建成133.3 hm2生态绿色高产茶园。投入300 多万元购置了一批先进生产设备、产品检测设备,建成6 000 m2现代化茶叶生产加工厂,茶叶产品产量、品质明显提升,示范区管理治理能力明显提升。

2)产品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示范区品牌“麓岭”茶叶获得中国国际“林博会银奖”、中国-东盟博览会林木展“金奖产品”、“广西地方名品”等10多项荣誉称号。示范区除通过实体店销售产品外,还与淘宝、京东、微信网络线上销售平台合作,紧跟时代潮流,广泛应用网络直播带货销售模式。通过各大网络电商平台销售,“麓岭”茶叶年营业额可在100万元以上,品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产品销售已经辐射到全国各地。

4.3 科技兴茶力量明显增强

鹿寨县人民政府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广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积极培育示范区经营主体科技人才队伍。截至2021 年底,黄冕林场拥有高级职称15 人、中级职称146人,每年开展业务培训超过500人次,为示范区建设提供人才、技术等服务。示范区先后与广西林科院、广西茶科所建立产研合作关系,聘请高级林业、茶业专家指导示范区建设,为茶园精细化经营、绿色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促进示范区茶产业良性发展。同时,示范区引进黄金芽、安吉白茶、乌牛早等8 个优良茶叶品种,进行适地选优培育,提高茶叶良种培育和栽培技术水平,为低产茶改造和新茶园扩建提供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

4.4 综合效益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2020 年,示范区主导产业经营收入超2 000 万元,受益林农5 000 余人。四季如画的茶园景色和优越的森林生态环境,吸引了众多游客到示范区游览观光、组织开展各类活动,促进了茶旅融合和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周边茶农共同发展茶产业,有效增加茶农收入。2020 年,示范区实现核心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 625元。

5 存在问题

鹿寨县麓岭茗韵林中茶业示范区创建工作虽已完成,发展成为当地生态、经济、文化最具代表性茶叶企业,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示范区经营主体为林场,主业是森林资源培育和管护,在林业与农业的有效衔接上,产业融合乡村振兴发展和辐射带动能力有待增强。

2)产品品牌效应不强,知名度不高,销售市场开拓力度不够,以致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偏弱,示范区经济效益提升缓慢。

3)示范区建成后还需要抓好后期运营管理及设施维护工作,但目前林场工作人员主要为林业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导游、茶艺师、园艺师、旅游管理、网络营销等方面的人才,长效管理协调机制有待完善。

4)现阶段示范区产业功能拓展略为单一,与高水平、高标准示范区仍有一定差距,游览接待条件有待加强,示范区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6 对策建议

1)示范区应继续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积极将周边村屯生产社会化服务引入经营主体,挖掘与示范区产业相符的村集体经济项目,让更多茶农受益,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提高辐射带动能力。

2)加大产品品牌塑造力度,聘请专业策划公司拓展品牌文化、开发文创产品、讲好品牌故事,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强化茶叶生产全过程监管和加工工艺的技改升级,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推动茶叶精深加工转化增值,提高产品综合开发率,延长产业链。此外,要加强产品在一二线城市大型商超的布局和促销。通过塑品牌、提品质、强营销,提升示范区经济收益。

3)加强示范区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根据示范区主导产业特色,着重引进旅游开发、制茶鉴茶、网络营销方面的人才,在不同的运营管理岗位配备相应的专业人才,打造良好的宣传、生产、体验、接待环境,建立健全示范区长效管理机制。

4)依托示范区建设成果,将示范区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相结合,挖掘地方特色乡土文化,强化产业联动,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4]。结合旅游业发展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景观效果的打造,对茶园进行花化彩化,合理搭配色彩,丰富景观层次。充分利用和开发示范区的休闲、观光、文化、生态、科教等功能,大力培育农旅、林旅融合产业,与周边旅游产业相得益彰,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开辟新通道[5]。实现特色示范区内产业互补发展,逐步形成层次递进、产业互动、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一区一品”“一区一业”或“一主多辅”的产业发展模式,不断拓展产业功能。

猜你喜欢

示范区茶叶广西
《茶叶通讯》简介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香喷喷的茶叶
广西广西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广西尼的呀
着力打造“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升级版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