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波特钻石模型的中国小家电行业分析及其对小熊电器竞争力提升的启示

2024-04-26周华东

中国市场 2024年11期

摘要:小家电行业是一个竞争激烈、市场需求旺盛的行业,其中小熊电器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之一,拥有着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文章通过波特钻石模型的分析方法,从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分析、产业发展与协同、企业战略与竞争、政府与机遇因素五个方面对小熊电器在小家电行业中的竞争地位进行研究。小熊电器在小家电行业中具备着优越的竞争地位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小熊电器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保持其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关键词:小家电行业;波特钻石分析;小熊电器

中图分类号:F4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4)011-0000-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4.11.026

1.引言

中国小家电行业是指各种家用电器中,体积较小、功率较低、价格相对较低的家电产品,如电风扇、电热水壶、电吹风、电磁炉等。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小家电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陈仁梁,2023)。据前瞻经济网统计,截至2019年,中国小家电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2300亿人民币,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4000亿人民币。中国小家电行业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功能和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小家电行业也在不断创新,推出了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产品,进一步拓宽了市场需求。中国小家电行业的品牌竞争日益激烈。在中国小家电行业中,国内品牌和国际品牌的竞争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国内品牌在价格和服务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而国际品牌则在品质和技术方面更具竞争力(孟悦,2022)。同时,一些新兴品牌也在不断涌现,加入品牌竞争中。小家电产品因其体积小、功率低的特点,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2.小熊电器发展概况

2.1小熊电器介绍

小熊电器成立于2006年3月,是一家以自主品牌“小熊”为核心,运用互联网大数据进行创意小家电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并在产品销售渠道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创意小家电+互联网”企业,不断向消费者推出创新多元、精致时尚、小巧智能的创意小家电。公司秉承“创意让生活更美好”的核心价值观,深入研究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及市场需求变化,精准把握消费者需求快速响应并进行新品研发、设计,通过运用较强的技术创新实力、完善的采购管理体系实现产品量产,以及先进的测试标准体系严控产品品质,利用成熟的互联网销售体系快速推广产品,并及时获取线上消费者产品体验反馈信息,对产品进行优化升级,让用户轻松拥有生活品质,不断探索用户场景,从提供小家电产品升级到为年轻人提供全场景精致生活解决方案,以实现公司生产经营的良性循环。

2022年小熊电器实现营业收入41.18亿元,同比增长14.18%;实现归母净利润3.86亿元,同比增长36.31%。2022年锅煲类厨房小家电实现营业收入10.05亿元,同比增长30.91%,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由21.28%提高至24.40%。此外,壶类、西式电器厨房小家电营收占比分别为18.28%、16.63%,同比增速均高于10%。 电动类、电热类厨房小家电的营收则基本与2021年持平,营收分别微增1.01%、微降3.56%。

2.2小熊电器发展PEST环境分析

2.2.1政策环境(P)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来支持鼓励小家电行业的发展。在2022年发布的《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行动方案(2022—2025年)》中,就提出要提高清潔类家电产品的消毒除菌、清洁净化性能,提升厨房电器一体化、智能化和能效水平,发展便携式小家电。在2019年发布的《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推动家用电器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改善空气净化器等新兴家电产品的功能和消费体验,优化电饭锅等小家电产品的外观和功能设计。这一系列政策的发布,给小家电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此外,政策还提出要加大监管力度,保证小家电产品的安全。

2.2.2经济环境(E)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小家电产品作为高生活品质的象征迅速进入消费者家庭且普及率仍然偏低,为小家电品类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带来了较为充足的空间(于宗旭,2022)。据统计,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2017年的83.2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121.02万亿元,人们的收入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将有能力从必选家电向可选家电延伸,为可选小家电市场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体呈上升趋势,2021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40823亿元,同比增长率为12.46%。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小家电数量和品质的需求不断增长。

2.2.3社会环境(S)

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有助于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和促进消费升级。近年来,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1.83万元增长至2021年的3.51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带动了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2013年的1.32万元增长至2021年的2.41万元,消费升级为小家电产品发展注入强大推动力。

2.2.4技术环境(T)

从专利申请数量上来看,小家电在2020年以前整体处于小幅稳定增长的趋势,2020年随着小家电的爆火,专利申请数量飙升到1705项,后续市场回归平稳,专利申请数量开始有所下滑,2022年中国小家电专利申请数量为629项。

3.小家电行业波特钻石分析—结合小熊电器分析

3.1生产要素条件

现阶段,中国小家电产业链已经逐渐形成,从原材料采购、产品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渠道到售后服务,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张南雪,2018)。小熊电器是一家专业从事小家电生产的企业,其生产要素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才队伍。小熊电器拥有一支专业的研发团队和技术人才队伍,他们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技术能力,能够不断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第二,通过供应链端精益制造,深加工+自动化、数字化提升效率,多数品类自产量可达到95%以上,2022年核心零部件电机和模具实现自制,电源线生产也实现自制,打造深加工能力。目前公司拥有5大智能生产基地,70余条生产线,并拥有2条国内顶级水平自动化生产线,2022年科技园区新生产基地正式投入使用,进一步提升制造产能,此外在公司信息化建设框架下,制造主体投入了注塑MES及品质管理OMS系统,进一步完善制造信息化系统,提升了制造效率。

第三,产品设计和研发。小熊电器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量及薪酬整体呈提升趋势,研发费用率由2018年的2.32%持续提升至2021年的3.60%,2022年小熊电器的研发费用为1.37亿元,同比增长5.76%。2022年小熊电器研发费用为1.37亿元,同比增长5.76%,在小家电行业中排名前列,为其构建产品核心竞争力、破解同质化竞争、实现营收利润双增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第四,小熊电器公司主营业务为创意小家电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公司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规格型号众多,按类别划分主要包括塑料原料、五金制品、电机、陶瓷、玻璃、电子电器和包材等。公司直接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较高。受宏观经济环境和需求影响,公司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存在一定的波动。Wind数据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期间沪铜指数、沪铝指数、塑料指数分别同比下降8.2%、下降7.7%、下降16.0%,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

3.2需求条件分析

中国小家电市场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其市场规模和需求结构在过去几年中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市场规模方面,中国小家电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数千亿元人民币的规模,在这个大市场中,厨房小家电、个人护理小家电、清洁小家电等产品是最受欢迎的(陶渊明,2022)。

中国小家电行业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功能和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消费者对品牌、服务和售后支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王镜,2019)。面临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小熊电器通过提升经营效率把握市场机遇,其产品质量得到了广泛认可,消费者对其品牌的信任度较高。小熊电器的产品不仅在外观设计和功能上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同时还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可靠性,从而提升了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这有利于扩大小熊电器市场份额。

3.3产业发展与协同

小家电市场的发展离不开产业协同的支持,从生产到销售,从设计到研发,每个环节都得到了相应的支持和发展,小家电产业链的销售渠道也非常多样化,包括了线上和线下渠道(龚盛鹏,2021)。线上渠道包括了电商平台、自营网站、社交媒体等;线下渠道则包括了实体店、超市、专卖店等(解现文,2019)。小家电线上的零售额和零售量比重逐渐增长。线上销售额比重从2017年的45%增长到2022年的77%。

在产业发展与协同方面,小熊电器需要参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产业链竞争力。

第一,小熊电器注重供应链管理。小熊电器与国内外优质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的及时性。同时,小熊电器还建立了完善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了对供应链的全面管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第二,小熊电器注重销售渠道建设。小熊电器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完善的销售网络,包括线上和線下渠道,线上渠道包括官方网站、电商平台等,线下渠道包括专卖店、超市、商场等。2022年公司有将近500个SKU,以前部分SKU主要用于电商平台引流,经济效益较低,随着传统电商平台获客成本加大,引流型产品效果降低,公司淘汰了此部分低效益的SKU。

3.4企业战略与竞争

目前国内小家电企业众多,头部企业注重规模优势,布局完整的产业链发展战略。部分企业无法获取规模优势的情况下,更加注重小家电智能化发展,强化差异化竞争战略,小熊电器公司规模处于行业前列,在差异化竞争的基础上追求规模化效益。中国小家电行业的市场竞争激烈,竞争对手众多,国内外许多知名品牌都在这个领域进行竞争,如美的、格力、苏泊尔、飞利浦等,小熊电器在行业内属于规模相对较大的企业,具体对比情况如表1所示。

在小家电行业中,技术创新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此小家电企业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从而赢得消费者的信赖(邓丽君,2019)。小熊电器注重产品研发和创新,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研发团队,致力于开发新产品和改进现有产品,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的产品,如智能电饭煲、多功能榨汁机等,以满足消费者对品质、功能和设计的需求。

3.5政府与机遇因素

为了促进小家电行业的发展,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首先,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税收减免政策,鼓励企业增加投资,提高生产能力。政府加大了对小家电行业的研发投入的支持,帮助相关企业提高了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品质水平。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对小家电行业的监管,严格控制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标准,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邓雅静,2023)。

现阶段,小熊电器具有较好的发展机遇:首先,中国小家电市场的不断扩大为小熊电器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小熊电器作为国内知名家电品牌,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可以利用这一机遇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其次,智能家电的快速发展给小熊电器带来了新的机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小家电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智能家电作为一种新兴的产品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小熊电器可以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加快智能家电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张鹏飞,2023)。

4.对策建议

中国小家电产业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生产、制造和销售网络,涵盖了众多的企业和供应商。随着消费者对小家电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个产业链也在不断壮大和发展。中国小家电市场的发展呈现出规模庞大、需求多元化、需求结构变化的趋势。未来,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小家电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将不断增加,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因此,小家电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提高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根据分析,文章提出小熊电器发展策略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产品策略方面。以技术创新为驱动,通过引进各类差异化人才,构建技术规划能力,强化中长期技术研发,进一步优化产品开发流程,打造精品及敏捷模式。聚焦核心战略品类,从用户和场景需求出发,通过用户研究,抓住用户痛点,针对性做技术研究及技术创新,以消费者为中心,依托工业设计优势,着重在节能、环保、健康、养生、智能化概念点方面,不断开拓新品类。

第二,供应链策略。小熊电器应当依据多品类、多渠道的特点,关注客户体验,打造差异化、数智化的高效集成供应链运营体系,实现流程一体化,内部集成各种运营要素,形成合力。持续创新,运用领先的数智化系统作为支撑,增强供应链的协同性、可视性、分断能力和反应速度,打通內部各系统支撑业务运作,利用数据驱动管理改善,引入智能化系统驱动业务发展,支撑小熊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市场营销策略方面。小熊电器要推进建立企业全域营销能力,强化线上传统渠道运营能力的同时,继续强化新兴电商渠道布局,线下打造标杆试点区域,出口自主品牌、ODM 和跨境电商共同发力;拉通全价值链,构建产品快速上市能力;提升内部运营精细化,优“以客户为中心,以产品为基础”,做好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打造极致客户体验。

5.结论

现阶段国内小家电产业快速发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产品结构也发生变化,产业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文章聚焦小家电行业波特钻石分析,选取小熊电器为例展开分析,国家政策支持小家电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则为小家电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技术革新为小家电发展提供了创新支撑。从波特五力模型来看,小熊电器具有较好的人才队伍、供应链端精益制造、产品设计和研发等生产要素优势,这也为小熊电器抓住市场需求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小熊电器也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因此需要充分提升自身竞争力,尤其是要抓住国家政策支持机会,推进智能家电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仁梁.泛家电产业的现状及未来趋势[J].现代家电,2023(3):12-17.

[2]孟悦,劳晓丹.广东省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发展及招商研究[J].日用电器,2022(12):105-109.

[3]于宗旭.新发展格局下广东省白色家电产业发展路径研究——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J].特区经济,2022(9):82-86.

[4]陶渊明,王镜,陈伟民.家电产业集群注塑产业链推进工业互联网路径探索[J].机电工程技术,2019,48(8):135-137.

[5]解现文. 产业集群发展中地方政府职能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9.

[6]邓丽君,刘志迎,丰志培.合肥市家电产业发展现状与升级对策——基于波特-邓宁模型的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9(2):28-33.

[7]邓雅静.MCU,破解厨房烹饪小家电智能化的密码[J].电器,2023(4):6.

[8]张鹏飞. 差异化智能化成小家电行业趋势[N]. 中国证券报,2023-04-08(A5).

[9]龚盛鹏,龚琬迤.基于SWOT-AHP模型的小家电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研究[J].当代经理人,2021(2):17-25.

[10]范群林.小家电差异化营销策略研究  以小熊电器为例[J].上海企业,2021(4):62-70.

[11]王莉莉.小家电产品逆市破局[J].中国对外贸易,2021(2):60-61.

[12]张南雪.佛山小家电企业跨境零售出口业务发展策略研究[J].现代营销,2018(11):125-126.

[13]孙芳,孔美阳.我国小家电发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J].家电科技,2018(6):28-29.

[作者简介]周华东(1970—),男,汉族,广东深圳人,工商管理博士,深圳市东发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方向: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