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班新年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2024-04-15徐志慧

文理导航 2024年9期
关键词:课程开发

徐志慧

【摘  要】中华文化里有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传统节日,而这些节日又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种极具教育性的文化资源。在目前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对幼儿全面素质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因此,要把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科学地融入到幼儿园教学活动之中,使之与幼儿园的课程相结合。我园基于古镇资源进行幼儿园地方文化大课堂建构,将新年课程作为园本课程研究的重点并进行开发利用,构建全面、适宜、有效的园本课程体系,以点带面,有机联动,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家乡历史文化的兴趣,进而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关键词】古镇资源;新年课程;课程开发

记忆中小时候过年,孩子们大都是从过了腊月就开始盼着过年,对于春节这个节日特别期待,为什么小时候那么喜欢过年呢?仔细想了一下,应该是出于这样的原因:过年才能有一家团聚;过年才能有新衣服;过年才能有很多好吃的东西;过年大人才会不提作业事情,可以没心没肺地玩……而到现在,过年的过程逐渐简化,因为环境的问题,不允许燃放烟花爆竹,自然也就少了一些过年的感觉,孩子也就越来越对过年无感。另外,孩子的东西越来越多,不需要过年才能实现,还有现在的孩子,可能放假之后也要接着上辅导班,跟同龄人一起疯玩的时间毕竟是少数的,所以让孩子彻底放松的时间还是短暂,自然也就少了很多的快乐。所以现在的孩子对过年没有太大的感觉了。

一、课程缘起

新年即将到来,为了让幼儿感受沁在中国人骨血里浓浓的年味儿,在幼小的心灵播下一颗关于“年”的种子,大班年级组开始了《我的年,你的年》新年主题活动,跟随幼儿兴趣,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与满足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通过多种学习方式,不断积累新年的知识经验,并将这些学习方式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我们预设了三个实施路径:我的年(一样的年)、你的年(不一样的年)、我们的年(分享我们的年)。

二、探索历程

为了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一)我的年(一样的年)

通过晨间谈话以及孩子们的表征记录,我们整理了孩子们过年的兴趣点,发现他们对过年比较感兴趣的是放烟花、压岁钱、过年美食等。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喜欢的活动排序,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孩子们最喜欢过年的原因是放烟花,自己放小烟花,看大烟花。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我们农村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是可以适当燃放一些小烟花。为什么喜欢放烟花,孩子们说烟花很漂亮,像星星;放烟花很有趣;在外婆家过年,如皋不可以放烟花。如何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到燃放烟花爆竹的利弊,我们审议后开展了班级辩论赛《过年应不应该燃放烟花爆竹》。

孩子们喜欢过年,还因为过年可以拿到压岁钱。压岁钱可以挖掘的点很多,从了解压岁钱是什么、什么時候给、谁给、为什么给开始,到调查我的压岁钱去哪里了,认识人民币,最后是规划自己的压岁钱,年后也可以有相关的后续活动开展。

过年有各种各样的美食,小朋友心中的过年美食有哪些呢?孩子们调查后分小组讨论记录了:炒米糖、砂糖橘、猪头肉、年糕、腌鱼、水饺、糖果、香肠、桃酥、云片糕、馒头、香果、糕条、火锅。如果我们一起来制作这些美食,你会选择哪些呢?大部分的孩子选择了糖果、桃酥、水饺、火锅,同时开展了相关活动。

调查的时候,孩子们有因为哥哥姐姐回家、回老家、吃年夜饭这些原因喜欢过年,这些都是团圆。我们就从哥哥姐姐回家和年夜饭这两个角度开展这方面的课程,回老家放到不一样的年里。我们根据孩子们的意愿,如果在幼儿园里开展吃年夜的活动,应该怎么准备。

提到年的由来,孩子们都会说到“年兽”,就有孩子是因为各种有趣的年俗故事而喜欢过年,于是我们到各班搜集了各种有关“年”的故事。集体活动、餐前准备、睡前故事,都是我们用来讲述这些绘本故事的最佳时机。

关于春晚,孩子们说:“春节联欢晚会是在过年那天”,“春节联欢晚会就是表演节目,有唱歌、跳舞、魔术、小品”,“我不喜欢看,因为没有小朋友的节目”……于是,我们的线上春晚活动就拉开了序幕。线上春晚应该在什么时候开展,怎么进行线上春晚,需要什么呢?通过小组讨论,我们确定了最终方案。

(二)你的年(不一样的年)

挖掘不一样的年,孩子们提到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过年习俗,但都是模糊的认识,因此空间上我们研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新年。每个人关于年的故事都不一样,因此时间上我们从元旦和除夕、不同年龄的年进行研究。围绕不同年龄、不同地域讲述关于年的故事,在喜庆的同时,带来更多的温暖。同时,鼓励因为疫情不方便回家的幼儿,去本地幼儿家里过年,感受我们如皋的年俗,大家一起过一个快乐年。

孩子们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展开了讨论,和其他幼儿分享着自己家的过年习俗。关于年,孩子们还想了解更多,追随着幼儿的兴趣,我们制作了调查表,展开了关于年俗的探索:不同的年俗。

我们研究了元旦和除夕的不同,这在我们本学期计划的班本课程《认识日历》中会进一步体现。我们还发放了家长调查表:家长小时候的年,收回的调查表中有爷爷奶奶提到“只有过年那天才能吃饱”。

现在的孩子们过年是多么的幸福,有各种各样的美食、新衣服、玩具,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过去过年的场景,我们邀请了老、中、青不同年龄阶段的家长入园讲述他们小时候的年。活动后,孩子们说:杨思涵妈妈小时候过年杀猪真有趣,糖果爸爸讲的有个小孩拿着财神爷去别人家说要王宝糕有意思,张敬泽外公小时候过年真可怜,过年也没有好吃的。

(三)我们的年(分享我们的年)

延续年前的课程,如压岁钱是如何使用的,年夜饭、放烟花的体验,线上春晚的感受,通过晨间谈话、绘画表征记录等形式和孩子们继续开展。元宵节孩子们在家和家长一起制作手工灯笼,提前送被子的时候将灯笼带来,我们一起布置元宵节环境迎接正月十六开学的孩子们。石庄凤鸣桥沿街元宵节晚上也会有烟花会和拉兔灯活动,鼓励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去体验元宵节的氛围。在和孩子们的分享交流中,孩子们对老师带来的家乡分享“黄河阵”倍感兴趣。应孩子们要求,一起听故事了解黄河阵的由来(百度、抖音)。

三、实践成效

(一)孩子的收获

本次新年课程的开展,孩子们在各式各样的年俗、年味里感受着中国新年文化的独特魅力,深切感受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之美、团圆之美,体验了“年味”里蕴含的万象更新、家国同心的力量。以儿童为主体,充分挖掘孩子们的兴趣,让孩子们通过辩论赛、各种体验调查、线上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愉悦的氛围中,自由探索、发现、学习、积累相关知识经验,在做做、玩玩中感受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让中国传统文化走进孩子们的心里。并将在活动中内化的学习方式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二)教师的收获

正如杜威所说:“儿童所关心的事物,由于他的生活所带来的个人的和社会的兴趣的统一性,是结合在一起的。凡是在他的心目中最突出的东西就暂时对他构成整个的宇宙。”孩子在活动的过程中,都全身心地参与其中,真实的情境和真实的问题推动着孩子们去体验、探索、思考、交流,让我们看到孩子们的课程来源于他们自己真实的生活中,源于对活动的兴趣,孩子们的学习与发展是靠他们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件达成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探索欲望强烈、好奇心超强的孩子们来说,最喜欢做的事是他们感兴趣的事情。作为引导者,我们给予孩子们最好的教育就是跟随儿童的想法和兴趣,相信儿童是有能力的主动学习者,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科学引导他们学习与探索,发掘每一个孩子的优点,从而引导孩子们主动思考、拓展思维、从兴趣出发,给孩子们更多领域的能力培养。

四、总结反思

回顾这段关于年的课程实施,一路思索着、感悟着,有诸多的成长,也有诸多的启发。

(一)实施后的反思与总结

在“我的年(一样的年)”中,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感知中国传统佳节独有的魅力,了解了关于“年”的传统文化、传统习俗,增加幼儿的民族认同感以及归属感。虽然由于突然的疫情放假,我们一些活动开展得很仓促,甚至很多活动还没来得及开展,但是我们相信在已经开展的相关活动中,孩子们获得的经验,能在他们漫长的人生中,给他们带来一段时间的记忆。

幼儿园的课程活动要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践行课程游戏化精神的同时,让孩子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认知水平。课程开展中,我们始终着眼于孩子的视角,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了解孩子的兴趣需要。从各方面探究压岁钱的秘密,理解传统节日赋予的文化内涵;在腌制食物活动中,引导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了解传统的储藏方式……孩子与环境产生互动中,潜移默化地将中华传统文化浸润根植幼儿的内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利用民间游戏、传统节日等,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主要民族与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帮助幼儿感知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理解人们之间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友好相处。”通过“你的年(不一样的年)”线索孩子们感受到了世界的多元化,也體验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新年习俗,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如今的过年方式相对于以往,变化确实很大,但过年的味道,不会因人而异,因事而变。千年的春节文化,内涵和意蕴依然在,无论怎样,都是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憧憬。审议前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一样的年,不一样的年,那最后的高潮活动就是我们要在一起过年。突然的假期,以及大众的阳康,我园外地幼儿纷纷回老家了,虽然最后没有实现外地幼儿去本地幼儿家过年的计划,但是大家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过了个好年。

在“我们的年(分享我们的年)”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与老师们因为疫情虽没能按照共同的预设发展进行,但也生发出了各种小意外、小惊喜,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加深对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的认识,增加了孩子们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感受到了我国传统节日所带来的快乐。在开心、好玩、有意义的“我的年,你的年”以及年前延续的活动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再度激发了孩子们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二)实施后的调整与建议

1.疫情的原因,很多预设的活动都没有开展起来,如亲子辩论赛(邀请家长进校园)、新年画展(业琛广场举办)、走进养老院(新年礼仪活动)、在园吃年夜饭。这部分资源都梳理了,但是未用起来,疫情开放后,要积极利用起这些资源,发挥幼儿园、家长、社区三效合一的作用。

2.为了带孩子全面了解过年习俗,追随幼儿兴趣,我们的课程都开展得很仓促,一些活动还可以更深入地进行探究,让幼儿获得更多有益的经验。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课程开发
深度校企合作下高职院校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研究
《跳绳速度训练——30秒单摇》教学案例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开发初探
基于Y世代学情下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研究
应用技术大学背景下课程开发初探
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英语课程开发
《电子商务网站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