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缓释肥与种肥同播技术对夏玉米影响试验分析

2024-03-28商水县农业农村局陈永显訾芳菊

河南农业 2024年5期
关键词:同播种肥夏玉米

商水县农业农村局 陈永显 訾芳菊

河南省现代农业科普基地课题组 陈东义

河南省土壤肥料站 褚小军

为在豫东地区高标准农田探索绿色玉米简化生产技术,商水县农业农村局采取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缓释肥对夏玉米产量、经济效益及抗逆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缓释氮占比25%的专用缓释肥有利于提高夏玉米的千粒质量和穗粒数,比习惯性施肥,千粒质量提高27.5 g,穗粒数增加15.6。缓释肥促进了夏玉米对养分的吸收利用,延长了土壤氮素有效供应的时间,增产增收显著。比较习惯性施肥,绿色玉米应用缓释肥与种肥同播技术,每667 m2产量增长11.6%,增效161.5 元。

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材料

试验于2023 年6 月,安排在商水县高标准农田练集镇杨庄村,GPS 定位东经114°42′34.0″,北纬33°32′5.0″。土壤类型为潮土——两合土,质地为轻壤土,肥力均匀,地势平坦,田间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有较好的代表性。试验地交通便利,适宜展示观摩。耕层土壤养分为:pH 为7.1,有机质13.6 g·kg-1,全氮1.1 g·kg-1,有效磷14.5 mg·kg-1,速效钾115 mg·kg-1,缓效钾980 mg·kg-1,有效铜1.6 mg·kg-1,有效锌1.8 mg·kg-1,有效锰28.5 mg·kg-1,容重1.38 g·cm-3。前茬作物为小麦,每667 m2产量520 kg。供试作物为玉米,品种为裕丰303。

试验用缓释肥系正规厂家生产。本试验由商水县农业农村局和陈东义劳模创新工作室实施,河南省现代农业科普基地(商水)项目支持,河南省土壤肥料站技术支持。

(二)试验示范方法

本试验设3 个处理,3 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60 m2,小区间设田埂,重复间留1 m走道,四周设置保护行。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本示范设3 个处理,无重复。处理1、处理2 面积各为667 m2;处理3 为对照(CK),面积1134 m2。除按要求施肥不同外,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生产。

处理1,施用专用缓释肥40%(N:P2O5:K2O=26:5:9,缓释氮25%),每667 m2施用基肥50 kg,采取种肥同播。

处理2,施用与处理1 等养分的普通肥料,由尿素(46%N)、有效磷(12%P2O5)、钾肥(60%K2O)调配。采取播种后当天开沟均匀施入。

处理3(CK),当地农民习惯施用的普通40%复合肥(N:P2O5:K2O=30:5:5),每667 m2施用基肥50 kg,种肥同播。

指定1 名技术员负责试验点的观测记录事宜,及时调查记载玉米的生物学性状、发育情况和抗逆性状。试验、示范田玉米于6 月10 日播种,每667 m2播种量为5 kg。6 月27 日定苗,行距60 cm,株距28 cm,每667 m2为4000 株。7 月10 日喷施胺鲜·乙烯利化学调控1 次,8 月17 日喷施25%丙环唑防治南方锈病1 次。9 月28 日取样考种,并且一次性收获。收获时,对各处理小区除去两个边行和两端各1 m 后,以小区为单位,单收单打分别计产。对示范区各个处理,采取沿该区对角线收获具代表性的3 个样方,每个样方10 m2,实打计产。

二、结果与分析

(一)应用缓释肥与种肥同播技术对玉米生育期的影响

试验示范过程中认真调查玉米生育期,并记录调查结果(见表1)。处理1 较处理3(CK)玉米出苗期无差异,而拔节期推迟2 d,抽雄期推迟1 d,成熟期延迟3 d。棒三叶持绿时间延长,有效增加了灌浆时间,有利于玉米的干物质积累,为增加产量夯实了基础。处理2 与处理3(CK)无明显差异。

表1 不同处理生育时期调查记录

(二)应用缓释肥与种肥同播技术对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每个处理随机选取5 个点,每个点调查10 株,统计平均数。调查生长期间明显时段的青枯病病株率、南方锈病病株率等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记录收获时的株高、穗位、穗长、穗粗、秃尖情况,及第一层气生根数量和第九叶节的茎粗、茎壁厚度、茎髓部密实度。由表2 可知:处理1 较处理3,株高降低10 cm,穗位降低9 cm,穗长增加2.4 cm,穗粗增加0.12 cm,秃尖情况明显好转减少1.1 cm;第一层的气生根增加4 条,调查时还发现毛细根数量明显增多;第九叶节的茎粗增加2.52 mm,增粗13.2%;茎壁厚度增加0.2 mm,增厚23.7%;用手指按压茎截面髓部,很容易感觉到较紧实。缓释肥处理区较习惯区,病虫害减轻,青枯病病株率明显下降,降低56%;南方锈病病株率明显下降,降低61%。另外,2023 年玉米生长后期,多日阴雨天气,造成一些地块玉米棵上发芽,而试验田缓释肥区玉米因棒三叶枯黄慢、成熟晚,生芽程度明显减弱。据调查,缓释肥区较习惯区的夏玉米生芽率降低80%。总之,缓释肥处理区较对照区的夏玉米生物学性状明显改善,抗逆性增强,为优化成产三要素创造了条件。

表2 不同处理生物学性状调查统计

处理1 与处理2,尽管施肥养分总量、比例相同,但其生物学性状指标相比,说明缓释肥的供肥性能与作物生长的需求更契合,较好肥料利用率也会更高。同时,处理2 与处理3(CK)相比,其生物学性状又有好的表现,说明处理2 的养分配比有优势,习惯施肥用的复合养分肥配比需要优化。

(三)应用缓释肥与种肥同播技术对玉米成产因素的影响

由表3 可知,处理1 较处理3(CK),穗粒数平均增加15.6,千粒质量增加27.50 g;处理1 较处理2,穗粒数平均增加11.5,千粒质量增加20.50 g。处理1应用缓释肥与种肥同播技术的小区,双棒株率稍高一些。缓释肥区较习惯施肥区的成产三要素有明显的优化,亩穗数有所增加,穗粒数增长3.18%,千粒质量增长7.33%。

表3 田间调查与考种统计

(四)应用缓释肥与种肥同播技术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应用缓释肥并种肥同播技术的处理玉米产量增产效果明显。由表4 可知,试验小区处理1 较处理3(CK),每667 m2产量增加71.8 kg,增产长为11.6%。处理1 较处理2,每667 m2产量增长63.6 kg,增产率为10.2%。

表4 各处理每667 m2 产量结果统计

对各处理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见表5),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采用PLSD 法进行多重比较(见表6),处理1 与处理2 之间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处理1 与处理3 之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处理2 与处理3(CK)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表5 产量结果统计分析

表6 不同处理产量结果多重比较

(五)应用缓释肥与种肥同播技术的增效情况

据调查,当地市场玉米、普钙、尿素、进口氯化钾、40%普通复合肥、40%缓释复合肥价格分别为2600元·t-1、1000 元·t-1、2800 元·t-1、3600 元·t-1、3300 元·t-1、3800 元·t-1;每667 m2种子、农药(2 次)、浇水费用、播种、收获、施肥用工价格分别为60 元、30 元、100 元、30 元、40 元、40 元。在试验示范过程中,详细记录各项投入成本,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见表7)。在种子、农药相同的条件下,处理1 较处理3(CK),每667 m2增收161.7 元。

表7 不同处理投入与产出统计

三、小结与讨论

在豫东高标准农田潮土区,夏玉米应用缓释肥与种肥同播技术,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穗粒数、千粒质量分别提高3.18%、7.33%,增产11.6%,每667 m2纯收益增加161.7 元;与等养分的掺混肥料相比,穗粒数、千粒质量分别提高2.32%、5.36%,增产10.2%,每667 m2纯收益增加143.3 元。研究表明,应用缓释肥与种肥同播技术,省工、节肥、增效,建议示范推广。

缓释肥促进了玉米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可延长时维持土壤氮素的有效水平时间,能促进玉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降低株高与穗位,抗倒伏能力增强。有效调控玉米生长中后期对养分的需求,延长了棒三叶的功能期,有利于玉米后期灌浆和养分的传输与积累,改善了玉米的成产因素,能够有效提高产量。

高标准农田玉米应用专用缓释肥与种肥同播技术,是解决劳动力短缺、实现简化生产的重要措施。然而,优质缓释肥价格偏高,部分农户有点难以承受。建议企业改良工艺,降低价格;同时加强农机农艺融合,供应实用智能的种肥同播机械,加快玉米简化生产技术的推广。

针对肥料养分配比和缓释氮比例的问题,还需要在不同土质和不同产量水平地块上进一步试验。期望肥料企业改进生产工艺,降低缓释肥市场价格,尽快普及专用缓释肥,为实现化肥减量化作出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同播种肥夏玉米
种肥施用关键技术与原则
种肥施用关键技术与原则
小麦收割之后 如何种植夏玉米才能高产
山东省农科院小麦种肥同播技术节肥效果明显
夏玉米高产的关键栽培技术措施
小麦高产不可忽视种肥
荷兰创新的种肥形态实现精准施肥
掀起种植方式变革
——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技术扎根山东滕州
良种良法结合 加码推广种肥同播
心连心种肥同播 让种小麦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