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安银行拉开A股银行财报季序幕商业银行拓展中收提振非利息收入

2024-03-28吴海珊

证券市场周刊 2024年10期
关键词:利息收入息差中间业务

吴海珊

在这一财报季,最受关注的无疑是过去一年持续走窄的净息差给银行业绩造成的影响。一般而言,在净息差收窄的背景下,银行通常会通过提升非利息收入占比来“补足”业绩,但从已披露2023年财报数据来看,部分商业银行非息收入不增反降。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四季度,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为19.93%。这一数据在过去五年的20个季度里倒数第三,仅高于2021年和2022年的四季度。

招商银行在业绩快报中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底,招商银行非利息净收入1244.54亿元,同比减少20.94亿元,降幅1.65%;平安银行财报也显示,2023年全年,平安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为467.08亿元,同比下降6.1%。

在业内人士看来,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下滑主要受中间业务之外的“其他非利息收入”影響。

净息差收窄非利息收入担商业银行稳营收重任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情况表(季度)显示,过去三年(2021年~2023年)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相较于2019年和2020年都出现了比较大幅度的下滑。

从过去五年季度走势来看,一季度是全年的高点,之后三个季度逐步走低。2023年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也体现了这一特点,从一季度的22.42%走低至四季度的19.93%。但去年四季度的非息收入占比数据,在过去五年的20个季度里排名倒数第三。(见表1)

表1 过去五年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情况(单位:%)

数据来源:wind 本刊编辑部整理

但2023年的特殊之处在于,全年净息差持续走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2023年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情况表(季度)显示,2023年商业银行净息差从一季度的1.74%走低至1.69%。其中四季度降幅最大,从三季度的1.73%直接走低至1.69%。

净息差收入一直是中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净息差走低,会影响到银行的息差收入。银行要想维持营收稳定或增长,往往会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

但从表1数据来看,2023年度银行净息差出现了较大幅度下滑的同时,非利息收入占比也出现了下滑。

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又该如何来保持业绩的稳定增长呢?

中国市场学会金融委员、允泰资本创始合伙人付立春对本刊表示,对于银行的息差收入来说,净息差并不是一个决定性因素,“息差收入跟资产的规模以及存贷款的比例都相关,尽管净息差收窄,但是存贷款规模增长速度较快,息差收入也会相对比较稳定,相比之下中间业务收入可能受到资本市场的影响会多一些,特别是在资本市场出现波动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这样的局面。”(见表2)

表2 部分银行业绩快报公布的存贷款总额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wind 本刊编辑部整理

从表2已经公布的业绩快报和年报中可以看出,大部分银行的存贷款实现了10%以上的增长,宁波银行的存贷款增长甚至达到20%左右。

此外,贷款增量高于存款对于息差收入更有利,上表中杭州银行、长沙银行、齐鲁银行等贷款总额的增长幅度都大于存款总额的上涨幅度。

同时,在过去一段时间,银行也在努力推动存款结构的调整,缩短存款期限,甚至增加活期存款,以降低存款成本,扩大净息差、增加息差收入。

如平安银行在最新财报中表示,该行在2023年“延续高成本长期限负债管控策略,缓解存款定期化的影响”,“引导负债久期调整”,“优化负债成本”等。

就非利息收入而言,在不同银行的具体结构各有不同。一般而言,非利息收入包括手续费、佣金等中间业务收入以及其他非利息收入。

除了上述资本市场的表现,对于过去几年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的下滑,某银行业内部人士对本刊表示,长期来看,对非利息收入的影响有多个因素影响,主要包括减费让利政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银行竞争更加激烈、银行理财规模变化等。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商业银行通过调整拨备覆盖率来对业绩进行短期调节。本刊在2月21日发布的《大“降息”:房贷月供普降,银行业绩依然向好,长沙银行“领跑”》中指出,根据当时已经发布业绩快报的9家银行的数据来看,拨备调整成银行净利润最大助推力,多家银行调整了拨备。

“其他非利息收入”影响非利息收入

目前,招商银行在业绩快报中公布了非利息收入。招商银行业绩快报显示,全年非利息收入同比减少1.65%,为1244.54亿元,在营收中占比为36.7%,2023年年中,这一占比为38.9%,也是最近3年新低。

平安银行3月15日公布的业绩显示,非利息收入467.08亿元,同比下降6.1%,非利息收入占比为28.4%。平安银行2023年报中显示,对非利息收入造成主要影响的是其他非利息收入。

其他非利息收入主要指除了中间业务以外的收入。年报显示,2023年非利息收入中,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294.3亿元,同比降低2.6%,而其他非利息收入为172.78亿元,同比下滑了11.7%。

事实上其他非利息收入对平安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影响,在去年前三季度就已经明显体现出来了。2023年1~9月平安银行非息收入同比降低11.3%,至363亿元。净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2.5%,至近230亿元,华创证券在研报中分析增速较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前三季度的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减少28%至133亿元,主要由于交易性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减少以及汇率波动导致汇兑收益下滑等因素。

其他尚未发布年报的银行2023年前三季度的数据也体现了同样的趋势。

平安证券在研报中表示,招商银行全年非利息收入下滑预计主要与金融市场业务相关。

光大证券在研报中分析,邮储银行2023年前三季度非息收入同比下降6.2%至483亿元,非息收入占营收比重较2023年中报下降0.6个百分点至20.7%。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0.3%至237亿元;其他非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11.8%至246亿元,增速较中期下降11.8个百分点。主要受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增速回落、汇兑损益变动等因素影响。

不难看出,上述银行的“其他非利息收入”是影响银行非利息收入的重要因素。

不过也有例外,东兴证券研报指出,常熟银行2023年前三季度的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长45.3%,增速环比增长37.7个百分点,主要贡献来自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前三季度公允价值变动增加了271亿元,同比多增374亿元。

从业务构成来看,其他非息收入跟股市、债市、汇市等资本市场的表现相关。

“减费让利”背景下银行中间业务收入韧性凸显

在非利息收入中占比更高的中间业务收入主要指的是银行收取的各种费用,包括财富管理、保险等业务。因中间业务收入不占用银行自身资金,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小,一直是银行想要拓展的业务,“拓中收”三个字频繁地出现在银行的财报中。

对于部分零售龙头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在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中占据重要地位。以刚发布财报的平安银行为例,中间业务收入在非利息收入中的占比为63%。全年来看,中间业务同比下滑2.6%。

最近几年银行的中间业务也在经历变革,主要因素就是近年来从监管到市场一直呼吁的银行“减费让利”。

如2021年,原银保监会同人民银行推动降低ATM跨行取现的手续费。当年6月25日,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联合发布《关于降低自动取款机(ATM)跨行取现手续费的倡议书》,实施后,ATM跨行取现手续费显著降低,同城业务降幅10%以上,大额异地业务降幅达80%以上。据初步测算,预计降费让利规模约为每年40億元。

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也与银行理财产品规模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2022年底,由债券市场波动引发的“破净潮”之后,银行理财陷入赎回潮,在负反馈下银行理财规模一度下跌至25万亿元,在2023年中被公募基金超越。之后随着逐步回暖。截至2月理财产品存量规模为27.2万亿元。包括中信证券等多家金融机构预测2024年银行理财将重回30万亿元规模。

除了监管和市场方面的因素,行业竞争格局也影响到了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互联网的发展,拉平了不同银行之间在服务方面的差距,与银行相关的大部分操作在手机实现之后,银行的服务差距开始缩小。之后在不同银行之间的竞争中,尽管价格不是惟一的竞争方向,但是最直接的竞争方式。”某银行内部人士对本刊表示。

就基金申购费而言,支付宝、天天基金等平台的手续费在过去多年里大幅低于银行,甚至只有银行的10%。为了应对这一竞争,银行也逐渐开始降低申购手续费。

2023年10月,农业银行发布公告称,某基金A类份额优惠期内享受申购费率1折优惠的公告。民生银行、厦门银行、兴业银行等2023年也都发布过类似的公告手续费率一折优惠公告。

事实上早在2021年,几家零售头部银行就开始降低基金费率。如平安银行在2021年7月宣布,线上全面主推的C类基金份额0申购费,大部分A类份额,1折申购费。招商银行也宣布其代销的权益基金A类份额申购费费率降至1折,并将加大C类份额基金布局。

尽管如此,在基金销售方面,银行的市场地位在过去三年也出现了下滑。

中基协数据显示,2023年四季度,基金销售机构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前100中,银行仅有24家,而在2023年一季度有26家,在2021年一季度,前100名中有31家银行,三年间7家银行掉出前100。招商银行一直保持着第一位。之后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

上述银行业内人士对本刊表示:“尽管净息差大幅收窄,中间业务费率持续走低,但是截至目前银行之间的竞争才刚刚开始,银行业的出清过程也刚刚开始。”他表示行业内预期的出清终点是,跟其他行业一样,部分银行会开始出现亏损。

(文中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猜你喜欢

利息收入息差中间业务
中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现状及发展建议
国内外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的比较分析
非利息收入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保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间业务收入情况表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北省分行中间业务收入情况表
非利息收入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5—2012年的数据分析
河北省各城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情况表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北省分行中间业务收入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