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

2024-03-19谢玮

中国经济周刊 2024年5期
关键词:高质量监管金融

谢玮

去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这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今年,“五篇大文章”首次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列入货币政策工作之下。

会内会外同频共振,线上线下凝聚共识。《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注意到,今年全国两会,锚定建设金融强国目标,扎实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成为代表委员和专家学者们热议的焦点之一。

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的金融工作指明了哪些方向?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有哪些重要抓手?金融工作者应如何为实现金融强国这一宏伟目标“添砖加瓦”?

扎实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去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货币政策将从哪些方面发力?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当前国内外形势依然复杂多变,需要发挥政策合力,加大宏观调控政策力度。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箱依然丰富,货币政策仍有足够空间。”潘功胜表示,在货币政策的调控中,将更加注重平衡好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着力提振信心、稳定预期、稳定物价,为经济运行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主要有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在总量上保持合理增长;二是在价格上继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三是在结构上更加注重提升效能;四是汇率将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潘功胜表示,人民银行将以做好“五篇大文章”为重点,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持续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科技创新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一系列金融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显著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激活新质生产力创新动能,金融大有可为。”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创新是一个从0到1、从无到有的过程,具有周期长、不确定性大、失败率高的特点。从金融角度看,激励创新需要容忍失败的文化氛围,需要崭新的创投组织形式,需要正确的人力资源政策,需要由“不太积极”的二级市场、健康开放的资本市场和稳定的宏观政策导向组成的一整套“组合拳”。

他认为,应从政策供给端营造稳定、连续、精准的投融资生态。引导对科创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资本支持,提振科创行业整体信心,进一步激活创新市场活力,营造企业更有获得感的投资服务环境,引导长期资金流向小微创新企业。

“金融高质量发展要处理好与实体经济、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实现‘四合一的一體化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说。

杨成长建议,要加快构建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标和评价体系。金融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要着力于推动金融机构转变发展理念,要落实在提升金融业服务质效上。金融机构要更多从实体企业的需求出发进行业务创新,推进融资金融向风险金融转变;要主动将公司战略融入国家战略大局,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挖掘新机遇。

出新招硬招实招,做细做实“五篇大文章”

对金融业而言,做好“五篇大文章”是必须答好的时代命题,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更是金融业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两会期间,与会代表委员围绕做细做实“五篇大文章”畅所欲言——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天府银行董事长黄毅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围绕做好“五篇大文章”,四川天府银行将坚守“服务中小”的市场定位,依托数字化转型深化特色化、专业化发展路径,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政策导向,重点聚焦科技、高端制造、医疗健康、消费养老、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垂直领域进行深耕,持续优化资源配置、创新金融服务产品,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贡献力量。

“作为一家数字原生银行,微众银行始终重视科技能力建设,将科技作为驱动业务发展的核心引擎和坚实底座,并自成立以来始终保持高水平的科技投入,历年IT投入占营收比重超过9%。”微众银行行长李南青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白涛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去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数字金融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这要求金融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提高金融服务便利性和竞争力。保险业应持续实施数字化转型,依托数据和技术优势构建数字金融生态,为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守护人民美好生活提供支撑。

“数字金融是一个生态系统,单靠金融机构自身积累很难取得根本性突破,迫切需要监管以及社会各界同题共答、同向发力。”白涛建议,应建立健全公共数据集中开放共享等法律法规,明确数据合规流转实施细则,支持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进行产品服务创新。同时,完善数字金融监管体系与监督评估机制,加快研发基于数字技术的监管工具和监管平台,对大模型算法、应用场景等加强监控和防范。

养老金融不仅是“五篇大文章”中的重要篇章,更是构成我国养老体系第三支柱的关键要素。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全国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这意味着个人养老金将正式在全国铺开。

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太保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周燕芳看来,在中国当前的老龄化社会背景下,推动年轻人群积极配置个人养老金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周燕芳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加强个人养老金的宣传,推广养老金融知识,提升年轻人参与积极性;二是加大税收激励、差异化设计,引导长期参与;三是针对年轻人差异化设计产品,提升个人养老金吸引力和灵活度;四是优化服务流程,降低个人养老金的选择门槛。

从严加强金融监管,提高金融风险防控能力

强大的金融监管是金融强国的关键核心金融要素之一。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健全风险防控长效机制”中强调,要“健全金融监管体制,提高金融风险防控能力”。

在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局长王俊寿看来,金融本身是经营风险的行业,防控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风险体现在两个层面:一种是市场内生的、天然的风险,对此要尊重市场规律,最大限度做好对冲和缓释;另一种是外在的、人为的、多有风腐一体特征的风险,更应予以防范处置。

针对防控金融风险,王俊寿认为,必须对症下药、多管齐下、综合施治,至少涉及三个层面、六大责任的落实。第一层面,股东、高管责任是“内环”;第二层面,机构、行业责任是“中环”;第三层面,监管部门、地方政府责任是“外环”。

“通过落实属地责任、兜底责任,强化‘五大监管,织密兜牢风险防控的安全网。”王俊寿直言,过去一段时期,金融监管部门与地方政府间条块化监管协作不足,存在监管盲区,“防火”不够有效,“灭火”过于冗长,风险处置耗费大量资源。

为此,王俊寿提出三项建议:一是落实好体制,加快形成适应金融强国建设需要的监管体制。二是健全好机制,稳预期、树信心、促合规。具体而言,健全监管全覆盖机制,健全行业自律机制,健全对第三方机构监管机制,健全消保机制。三是完善好法制,填补空白,减少掣肘,提升实效。围绕“管住金融事、管好金融人、管到关键处”的立法意图,“于法周延,于事简便”,及时推进法律法规“立改释”。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证监会主席吴清说,中国资本市场监管将突出“强”“严”二字。

他解释称,“强”就是要强本强基。要从法律上、制度上、监管执法和司法上进一步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增强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和信任,吸引更多投资者特别是中长期资金参与市场。同时,也必须聚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让企业更好发挥主体作用,提升投资价值。

“关于‘严,就是严监严管,就是依法从严监管市场,依纪从严管理队伍。”吴清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实现监管全覆盖,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证监会要认真对标对表,针对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等各领域、各主体、各环节,全面检视并加快补齐监管存在的短板弱项。将瞪大眼睛,对问题机构、问题企业强化早期纠正,对各类风险及早处置,对各种违法违规行为露头就打,对重点领域的重大违法行為要重点严打,特别是一些触碰底线的,比如造假欺诈、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都要严厉打击。在队伍管理上,证监会将刀刃向内,严抓严管,真正在政治上、专业上、作风上、廉洁上过得硬,打造一支监管铁军。

责编:杨琳  yanglin@ceweekly.cn

美编:孙珍兰

猜你喜欢

高质量监管金融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监管
P2P金融解读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