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新质生产力,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2024-03-19侯隽

中国经济周刊 2024年5期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民营企业

侯隽

2024年全国两会,“新质生产力”成了当仁不让的高频热词。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民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大有作为。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民营经济如何向“新”求“质”?2024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畅抒己见,建言献策。

新质生产力为民营经济带来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的‘新主要體现在新劳动力、新劳动对象、新劳动工具和新型基础设施等维度。”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他告诉记者,新质生产力不仅包括通过颠覆性技术、前沿性新兴技术催生新产业、新动能,还包括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随着传统产业进入深度转型升级,以及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诞生,现代化的产业体系会最终形成。这既是经济动能的结构性调整过程,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形成过程。新质生产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是要素—结构—功能的关系。”黄群慧说。

当下,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在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面临一些挑战。

黄群慧分析,传统产业概念范围广,大量支柱性产业都可以归入传统产业。大量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可能面临需求要素和供给要素不匹配、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科技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2023年他跟随全国政协、全国工商联去各地调研发现,部分民营企业在调整结构、改变增长方式、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上存在困难,制约了企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一些企业在发展上过于依赖单一业务,其他业务发展明显滞后,比重偏低,在发展上遇到了转型难题;还有些企业过于注重短期利益,在技术创新方面投入少,造成核心竞争力缺失。因此,新质生产力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新质生产力为民营经济带来新动能,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民营企业要紧跟时代潮流,加快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步伐,才能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民营经济活力是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是近年来,受内外部环境影响,民营经济活力承压不小。

究其原因,刘永好认为主要有三:一是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转型换挡阵痛明显,惯性增长方式失灵;二是一些支撑行业的增长受转型、周期等因素影响,业绩明显下滑,部分企业资产负债率上升,经营面临较大困难;三是预期分歧较大,部分民营企业观望情绪有所蔓延。

刘永好表示,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新质生产力将为撬动行业蓬勃发展提供新支点。

“我今年的一份提案有关粮食安全和新质生产力,题目是《关于利用数字技术为畜牧业节粮提效注入新质生产力》。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猪是食粮大户,作为养猪行业从业者,我希望通过数字节约提效,为行业注入新质生产力。”刘永好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质生产力可以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制造业要迈向产业链中高端,必须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在更多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等方面取得突破,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

黄群慧建议,从政策扶持层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把产业变革作为产业扶持的重点方向。同时,企业自身也要主动担当,要发扬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能动性,在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大背景下,积极推进资源整合、要素重组,把握企业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推进企业创新发展。

民营经济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人们常用“56789” 这5个数字来形象描述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

全国政协委员、新大陆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晶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民企是贴近百姓需求和社会痛点的创新力量。

2023年9月,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和《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民企500强入围门槛达到275.78亿元,比2022年增加12.11亿元;有414家企业的关键技术主要来源于自主开发与研制。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也显示,民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贡献了全社会70%的技术创新成果,涵盖了80%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和90%的高新技术企业。它们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上可以大有作为。

齐向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之一,也是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升级的主要力量,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可以发挥三大作用。

“第一,民营企业是突破重大科学技术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能敏锐感知市场环境变化,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有大作用。同时,民营企业可以通过‘走出去拓宽海外市场,反哺国内科技创新,形成市场开拓与科技创新的‘正向循环。第二,民营企业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例如科技类龙头民营企业可以通过与中小企业协调联动来发展新业态,增强科技产业链韧性。第三,民营企业是汇聚创新人才的蓄水池。民营企业具有不拘一格用人才的特点,是储备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力量,可以通过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新经济新技术发展注入人才的‘源头活水。”齐向东表示。

王晶也对记者表示:“创新,企业家很重要。民营企业家勇于探索、敢于冒险,非常具有创新精神。”

“企业家是企业创新领导者,也是社会稀缺资源、宝贵财富,会千方百计带领企业克服困难。改革开放初期,民营企业家们尤其是创新型企业领导者,以‘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闯出了一片天地。如今,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民营企业会注入新质生产力人才动能,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王晶说。

全国人大代表、盐津铺子董事长张学武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建议,政府要鼓励民营企业创新,可以在四个方面出台政策:第一,设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计划。中小企业更倾向于颠覆性、原创性创新,但在现有科技计划机制中,中小企业无法与大型企业同台竞技。第二,设立中小企业技术转让资金,促进成果转化。建议设立中小企业专项财政资金,支持科研单位和高校向中小企业转让技术和开展技术创新合作。第三,在财政资金科技计划中引入充分竞争机制。第四,加大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風险投资。建议优化政府引导基金管理和运作,提高资金支持技术创新的使用效率,并通过详尽的事前审查和优先受偿权设计等降低投资风险。

民营经济促进法备受期待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

2024年全国两会,民营经济立法也是热点话题。

全国政协委员、成都市工商联主席俞建表示,今年全国两会,自己最关注的是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的问题,希望以法治力量进一步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长期以来,部分鼓励政策“看得见、摸不着”,形成“政策玻璃门”,给企业造成了一定困扰。广大民营企业迫切期待能把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政策,由法律加以规范化、定型化,以保证稳定性。

“期待能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持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一致性、稳定性,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从法律制度上把平等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的要求落实下来。”俞建说。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田轩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关键的还是优化营商环境和公平对待民营企业。目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这些政策很多是硬支持,包括直接给政策、给项目,甚至给资金,但民营企业家更需要的是软支持。所谓‘软支持,即首先要有稳定的预期。连续性、稳定性和一致性的政策才能给市场稳定的预期。其次,民营经济需要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在权益保护上要公平对待。另外,还要有法治化的保证。”

全国政协常委、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兴海表示,日前,许多企业家期盼的民营经济促进法起草工作正式启动,立法进程正加快推进,相信国家将进一步释放刺激经济、增强民企活力的政策利好。

“但民营企业不能坐等政策,必须拿出实际行动和创新举措,实干争先,于变局中开新局,以新质生产力支撑高质量发展。”张兴海说,“挑战再大、困难再多,有了党和国家作最坚强的后盾,有了良好的政策牵引和制度支撑,有了创新实干的新时代企业家精神,中国经济大航船一定能劈波斩浪,阔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猜你喜欢

新质生产力民营企业
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助力
形成新质生产力要先锻造新质思维
构建训练伤一体化防治模式 为新质战斗力生成提质增效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基于体系仿真试验床的新质作战能力评估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展望2014: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第一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