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化养鸡场寄生虫病的中西医防治方案

2024-03-19尹绪贵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2期
关键词:寄生虫病驱虫小肠

尹绪贵

(山东省平邑县畜牧兽医局平邑畜牧兽医站 山东临沂 273300)

随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家禽养殖业已逐步向规模化和集约化模式发展,且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收入,其中养鸡业在家禽养殖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极大地促进了畜牧经济的发展。在养殖过程中由于饲养环境和管理技术的影响,鸡只在生长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禽类疾病,其中寄生虫病日渐严重,严重影响了鸡只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生长。当鸡群免疫抵抗力较低,同时养殖环境卫生较差且外界环境湿度较大时,则容易诱发鸡寄生虫病。寄生虫病更易与其余细菌性或病毒性疾病混合感染,进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科学防控寄生虫病可促进规模化养鸡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对规模化养鸡场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中西医防治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养鸡场科学防控寄生虫病提供参考。

1 鸡球虫病

1.1 流行特点

15~45 日龄左右的鸡只更易感染球虫,且可以寄生于盲肠和小肠。鸡球虫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与环境气候有一定关系,球虫卵囊喜好湿度和温度较高的环境,在高温高湿的环境里容易进行孢子化生殖[1],因此若该地区降雨较多且环境温度较高,导致鸡舍长期处于潮湿状态,伴随天气较为闷热,更容易暴发鸡盲肠球虫病,因此南方多发于3—11 月份,北方多发于7—9 月份,但并无明显季节性,主要传染源为发病和带虫感染鸡只,通过将感染性虫体排出体外进而使鸡群患病。

1.2 临床症状

患病鸡只精神沉郁,羽毛杂乱,采食量逐渐下降或废绝,患病初期排出稀粥样粪便,呈黄白色,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排出粪便颜色逐渐加深最后呈深红色,且粪便中掺杂血液或坏死组织碎块,泄殖腔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病情严重的鸡只泄殖腔周围羽毛脱落,粪便污染严重。

1.3 病理变化

盲肠型球虫病病例剖检可见其盲肠显著肿大,肠壁明显增厚且呈暗红色,肠管内含血液或凝固血块,偶尔可见干酪性物质,肠黏膜发生溃疡性糜烂现象。小肠型球虫病病例剖检可见其小肠发生增粗肿大现象,小肠黏膜肿胀且覆盖麸皮样物质,肠管内含血液或大量凝固血块,肠道表面偶尔可见大小不一的出血点和坏死性病灶。

1.4 中西医治疗

可采用中西兽药治疗方法,西药需进行交替用药。西药:选择盐酸氯苯胍、尼卡巴嗪、盐酸氨丙啉磺胺喹噁啉钠等有效药物进行拌料饲喂,每吨饲料添加剂量分别为40、125、200 g,1 次/d,连续用药3 d。或者使用0.5%地克珠利溶液、2.5%托曲珠利溶液进行混饮,每升饮用水添加剂量分别为0.2、0.3 mL,1 次/d,连续用药3 d。中药:使用常山2 500 g、苦参1 850 g、青蒿1 000 g、柴胡、地榆炭、白茅各900 g,煎煮3 次后浓缩药液至2.5 L,4 倍稀释后每千克饲料加入267 mL 药液,1 次/d,连续服用3 d,或者选择白头翁30 g、常山25 g,煎煮750 mL,每千克体重加入15 mL 药液进行饲喂,驱虫效果较为理想。

1.5 预防措施

保持鸡舍的卫生清洁和通风干燥,及时清理鸡舍粪便进行集中处理,定期对鸡舍环境和生产用具进行全面消毒,并制定科学合理的驱虫计划,可选择球虫弱毒疫苗通过饮水进行免疫接种,在球虫疫苗免疫接种前3 d 和后20 d,禁止使用抗球虫药物,同时可选择驱虫散并按饲料量的0.5%加入药粉,可有效预防该病发生。

2 鸡蛔虫病

2.1 流行特点

该病一年四季皆会发生,尤其多见于夏秋两季。3 月龄的雏鸡较其他年龄段鸡更易感染,且表现出的疾病症状更为明显,致死率也更高,其虫卵对外界环境因素和常用消毒药物抵抗力较强,不耐高温干燥,感染性虫卵在土壤中可保持至少半年的活性[2],极易对养殖环境造成污染,导致该病广泛流行。

2.2 临床症状

患病鸡只发病初期症状并不明显,随后表现精神沉郁,翅膀下垂,可视黏膜苍白,生产发育明显变慢,间接性出现腹泻和便秘症状,偶尔可见粪便中掺杂黏性血液,蛋鸡产蛋率下降且蛋壳变薄,病情严重者衰竭而亡。

2.3 病理变化

对病死鸡只进行解剖可见小肠黏膜发炎肿胀,且存在多处出血点,肠管明显发生扩张,肠壁出现颗粒状化脓灶或结节,内部存在黄色的血性黏液,病情严重时小肠内有大量蛔虫缠绕,形似豆芽,从而发生肠道堵塞,甚至导致肠破裂和腹膜炎。

2.4 中西医治疗

西医:选择盐酸左旋咪唑、阿苯达唑等进行交替口服用药,使用剂量分别为15 和20 mg/kg·bw,1 次/d,连续服用3 d。中药:竹叶花椒15 g,文火炒黄进行研磨成粉,进行拌料饲喂,0.02 g/只,1次/d,连续服用3 d;牵牛子和苦楝树根皮各9 g,使君子和槟榔各6 g,此为10 只鸡的服用剂量,研磨成粉进行拌料饲喂,1 次/d,连续服用3 d;饲料中加入饲料剂量的2%烟草粉末,2 次/d,连续服用7 d 即可,驱虫率极高。

2.5 预防措施

及时清理鸡舍粪便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可选择堆积发酵处理方式,定期进行严格消毒和驱虫工作,采取笼养的管理方法,防治污染粪便感染鸡只并及时将成年鸡群和雏鸡进行分栏饲养。

3 鸡绦虫病

3.1 流行特点

该病的感染与发生需要蚂蚁、苍蝇等中间宿主的参与,散养鸡更易感染发病,17~40 日龄雏鸡更易感染,且病死率极高,该病多发于环境湿度较高的夏季和秋季,7—8 月份为发病高峰期,绦虫虫卵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低温环境下存活时间较短,任何年龄品种的鸡均可受到绦虫感染。

3.2 临床症状

患病鸡只翅膀下垂,鸡冠萎缩,腿部皮肤发白,排粥样或水样粪便,呈黄白色,且掺杂黏性液体和米粒状白色绦虫节片,偶尔发生便秘症状,病情严重时可表现出头歪颈斜、震颤或瘫痪等神经症状。

3.3 病理变化

对病死鸡只进行解剖可见小肠黏膜增厚,表面分布大量出血点和炎症坏死性病灶,或者可见绦虫虫体,肠道内含有大量恶臭气味的黏液以及大量的绦虫虫体和节片[3],病情严重时可发现肠管被虫体堵塞甚至发生破裂,造成腹腔炎症病变。

3.4 中西医治疗

西医:选择吡喹酮片、氯硝柳胺、阿苯达唑片进行交替拌料用药,使用剂量分别为10~35、50~60、20 mg/kg·bw,1 次/d,连续服用3 d,间隔一周后再进行用药一次。中药:取槟榔粉5 g,加入100 mL水煎煮至75 mL 药液,口服剂量为1 g/kg·bw,1 次/d,连续服用3 d;取石榴皮与苦楝皮各10 g、15 g,研磨成粉进行拌料饲喂,2~3 g/只,1 次/d,连续服用3 d。

3.5 预防措施

勤于打扫养殖鸡舍,及时清理并堆积发酵粪便,同时选择使用双链季铵盐类消毒类药物进行定期消毒,预防性驱虫并尽量采取网上饲养模式,重点措施为中间宿主蚂蚁、苍蝇、金龟子等昆虫的消灭工作,可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

4 鸡羽虱病和螨虫病

4.1 流行特点

不同种类羽虱和螨虫均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且主要寄生部位不同,均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进行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其中鸡螨虫病多发于夏季,羽虱病多发于鸡羽毛浓密且体表温度较高的秋冬季,在此种外界环境下,相对密闭的鸡翅膀环境为其提供了发育和繁殖的舒适环境。同时鸡群饲养密度较大可加快两种寄生虫病的传播速度。

4.2 临床症状

两种寄生虫病的临床发病症状极为相似,患病鸡只表现瘙痒不安,经常啄咬羽毛与皮肉,进而导致羽毛大量脱落,皮肤出现损伤与多处出血,病情严重时鸡皮形成结痂,鸡冠发白,机体贫血消瘦,母鸡产蛋率明显下降。

4.3 中西医治疗

使用12.5%双甲脒溶液或25%二嗪农溶液进行喷洒,1 次/d,连续用药3 d,间隔7 d 再喷洒2 次;同时将1%阿维菌素粉10 g 拌入20~30 kg 沙子中,任鸡自行沙浴;使用伊维菌素进行拌料饲喂,添加剂量为0.2 mg/kg·bw,连续用药3 d,间隔10 d 后进行再次拌料饲喂

4.4 预防措施

勤于消毒和通风,保证鸡舍环境清洁,可用12.5%双甲脒溶液定期进行喷洒鸡舍。对于散养模式养殖鸡群可建立砂浴池,并投入硫黄粉,添加剂量为40 mg/kg·bw,然后搅拌均匀,使鸡群进行沙浴,可有效预防两种体表寄生虫病。

5 结语

综上所述,规模化养鸡场寄生虫病的传播与流行均与饲养环境卫生、养殖密度以及饲养管理方式密切相关,且其综合防治措施均多采取抗生素进行治疗并实施定期驱虫计划,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寄生虫病。应以预防为主要方案,注重优化鸡舍环境,保证其干净卫生,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及时调整饲养密度,根据养殖场的情况制定科学的驱虫计划进行定期驱虫,在流行高发期可适当增加驱虫频率。若规模化鸡场发生寄生虫病,应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给药进行对症治疗,同时防止耐药性的产生,减少病鸡死亡率,促进养鸡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寄生虫病驱虫小肠
灌肉
用好小肠经,可整肠除湿热
给猪驱虫的小经验
一根小肠一头猪
香榧驱虫述古今
鸭体内三种寄生虫病及诊治
猪场防暑与驱虫
鸡场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治
寄生虫病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