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的困境及应对策略

2024-03-19贾建昆德州市水利局

财会学习 2024年3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事业单位管理工作

贾建昆 德州市水利局

引言

市场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逐渐加大预算控制力度,使得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迈向了新的台阶。事业单位发展环节,需要强化预算管理改革,对以往管理理念及模式进行更新与优化,获得更加完善的管理流程,提升自身预算绩效管理水平。但当前一些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时,仍面临一些困境,影响到了此项工作的科学化实施。为此,各单位应积极探究,形成多样化的应对策略。

一、预算绩效管理概述

具体而言,预算绩效管理表示的是,单位以绩效目标为依据,全面分析内部财政资金的活动。通过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可对单位目标达成情况进行掌握,形成更加完善的约束激励机制。此项工作实施中,包含以下内容:(1)通过绩效评估的方式,对财政资金具体应用情况加以了解。此项工作的实施,同国民资产密切相关,应确保各项财政资金的科学应用,严格控制财政资金使用不合理问题的出现。(2)针对政府部门,开展绩效评估工作。主要是重点考核资金管理部门,进而了解其资金运用合理性,进一步规范其资金使用行为。事业单位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时,主要流程为: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绩效评价目标的科学选定。随后将其细化,构建出完善的绩效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严格监控单位绩效管理情况,实施全面评价。

二、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意义

首先,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与普通企业不同,事业单位工作目标是使社会获得更好的服务,利用有效的政府资金,开展更有价值的工作。而通过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则能够实现这一目标。此项工作开展环节,更加关注预算资金的有效使用,并且会对支出结果进行全面分析,尽量减少成本支出,增强服务质效。其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通常情况下,单位编制预算时,往往会尽量获得更多的财政资金。一方面,会使政府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容易发生资金使用不合理情况。通过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可实现绩效目标的全面考核,进而使财政支出结构更加合理。针对效益不高的项目,会进行有效控制,将资金用于价值更高的项目中,进而确保财政资金作用的有效发挥。最后,确保财政资金合理使用。高质量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可提升资金使用效率,还能清晰划定工作职责,进而全面提升单位工作质效。单位在发挥自身职能作用时,会注重资金投入控制,实现财政资金的高效使用。

三、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的困境

(一)覆盖面积有限

少数事业单位仍采取传统的管理模式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这种落后的管理模式无法实现全面覆盖,涉及的管理要素相对有限,无法满足新时期下的工作要求。这种情况下,因为覆盖面积有限,导致单位各项工作具有较大的局限性,降低了管理成效,并且还会使单位面临更大的风险。若未能进行管理模式更新,则会影响到单位正常经营,阻碍单位健康发展。

(二)绩效评估指标不科学

现阶段,一些事业单位开展预算绩效管理时,未能清晰制定绩效评估指标。同时较多单位各部门工作中,面临业务活动交叉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未能清晰确定工作责任主体,受以往管理模式影响,无法准确评估预算绩效管理效果。加上各单位发展中,存在不同的管理内容及方法。当缺乏清晰的绩效评估指标时,会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顺利开展产生较大阻碍,因此,当前绩效评估指标不科学,属于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面临的困境问题之一。

(三)管理机制不完善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其预算绩效管理中会涉及较为复杂的内容,若想促进此项工作顺利开展,需要有完善的管理机制。但一些单位在此项工作中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使得各项工作开展均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单位工作中,更加注重某时期的预算绩效管理,未能从整体角度实现此项工作的全面实施。由于不具备可行性的监督机制,使得单位员工并未认识到预算绩效管理的价值,工作目标不清晰,未能对工作进行科学规划,导致预算绩效管理效率低下。

(四)绩效评价不完善

一般而言,对于事业单位,主要是由管理部门及财务部门负责实施绩效评价。各部门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得到的效益等,均为关键的评价指标,但一些单位在绩效评价上较为片面。实际开展内部绩效评价工作时,因为在较多工作上不具备满足要求的专业人才,加上管理力度弱化,导致绩效评价不够完善,未能获得较高的工作质量,无法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供支持。

(五)结果为得到全面应用

通过合理应用绩效管理结果,可使单位更加清晰地了解预算管理中的不足,并对此项工作进行优化,最终从整体上提升预算管理水平。一些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只实施预算绩效执行,并未将其结果应用作为重点关注对象,未能对业务活动提供指导。加上评价方法不够科学,评价指标不够全面,在评价报告上存在质量低下的情况。一些单位虽然对结果进行了应用,但只是局限在问题发现上,工作中没有详细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未能充分发挥出评价结果的实际作用,各项管理工作间没有形成协同关系,影响到了预算绩效管理作用的良好发挥。

四、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困境的应对策略

(一)加大覆盖范围

为实现各项工作的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环节,单位应对当前环境下国家相关要求进行细致分析,形成更加明确的工作目标,将此作为重要基础条件,获得更加完善的工作结构[1]。扩大预算绩效管理覆盖范围,全面分析预算工作的各个环节,更加全面地开展管理工作,最大程度上减少管理问题,以免单位面临较大的发展风险。此外,单位工作中,还应对各项业务开展情况进行详细掌握,从项目实际入手,重点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单位应确保各部门形成良好配合,并借助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共享中心构建,实现数据全面共享。借助这一工作模式,确保预算绩效信息被各部门准确了解,以此为基础,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确保各项工作的科学开展。通过各部门的良好协同,高效推进预算绩效管理。需要注意的是,单位在管理范围不断扩大下,应积极借助信息化技术的优势,进行数据资源全面整合,使各项工作要素更加清晰,为预算绩效管理的全面推进奠定良好基础。

(二)明确预算绩效管理目标

事业单位若想更加科学地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应有清晰的目标作为支持,这也是保证管理工作全面推进的关键[2]。在明确的工作目标指引下,会为员工指明工作方向,获得更高的工作效率,避免将更多的时间放在无价值工作上。单位在确定管理目标时,需要从预算编制工作入手。开展预算编制工作时,需要形成更加合理的预算目标,并且还应深入落实绩效考核,使各项工作均有明确的责任人。具体而言,单位应关注以下几点:第一,单位应统筹分析不同工作内容,以此为基础,确定其各自的目标需求,制定出科学的工作目标。第二,制定预算绩效目标时,需要保证目标的可行性、科学性与规范性,可更加详细地体现出目标要求,确保各部门均能在目标指引下,了解自身工作职责。第三,若想确保目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需要设立明确的评价标准,不可选择模糊的指标,以免预算绩效缺乏科学性,影响到预算绩效管理全面实施。

(三)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财政拨款是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所需资金的主要来源,单位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时,需要保证财政资金的科学使用,提升资金使用效率,进而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服务[3]。为实现财政资金的高效利用,避免发生资金浪费情况,单位应对自身管理机制加以完善。第一,事业单位针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应构建专门的管理部门,由单位领导负责组织管理,其他部门人员积极参与其中,在各部门协同下,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单位应赋予预算绩效管理部门相应监管权限,且确保其能够独立开展管理工作,不会受到其他部门及人员的影响,使预算绩效评价更加科学、合理。第二,具体工作环节,预算绩效管理部门需要根据相关政策要求,从单位实际问题入手,制定出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第三,强化管理监督,明确具体负责人,针对预算绩效工作开展情况,实施动态监督,重点关注各个工作环节,将财政支出安全性保证作为工作要点,构建资金安全使用机制,不断提升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四)完善评价机制

现阶段,一些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实施中,仍面临相应的阻碍,更加关注财政管理的推进,在评价机制上还不够完善[4]。所以,未能准确、科学地评价绩效结果。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事业单位需要通过有效的措施,形成更加完善的评价机制。第一,进行预算管理制度的科学制定。单位工作中应重点实施绩效考核,在各项工作中全面融入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实现此项工作与各业务环节的良好融合。并且,针对预算绩效管理,还应确定出实际的工作主体,确保各项工作流程的规范性。以客观的考核指标,实现预算绩效管理的科学化开展,突出此项工作在单位管理中的重要地位。第二,实施预算管理时,注重科学评价。单位需要明确自身发展方向,精准掌握预算编制要求,清晰管理内容。以此为基础,对所有项目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升单位综合能力。此外,针对重大决策,单位应实施深入分析,实现决策的科学制定,确保其符合单位实际情况。第三,加大绩效运行监管力度。为实现绩效管理规范性开展,单位应对其运行情况实施全面监管。借助严格的监管措施,有效控制预算执行。工作环节,事业单位应对相关数据做出深入分析,以数据为准,掌握工作中的缺陷,精准定位需要改进的方面,不断提升管理工作开展水平,形成更加完善的管理模式,促进管理工作高质量实施,实现各项资金的高效利用。此外,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应确保评价判定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借助客观评价,掌握管理工作开展效果,使全体人员形成工作协同意识,并在预算绩效管理中实现全员参与。具体实施各项工作前,应形成明确的工作任务,确保预算执行全面推进,客观评价绩效结果。对于获得的绩效结果,单位需要进行全面整合,将评价目标放在问题解决上,注重结果反馈。有机结合资金应用与绩效结果,确保各项资金使用均在合理范围内,提高绩效控制水平,确保单位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五)强化结果应用

事业单位获得绩效评价结果后,通过对其进行科学运用,可对以往工作中的问题进行详细了解[5],并且可为后期管理工作实施提供参考。因此,单位需要注重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分析。首先,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反馈。单位完成绩效评价工作后,需要及时向相关部门进行结果反馈,并要求存在问题的部分进行及时整改。其次,公开评价结果。实际上,若想使评价结果完全公开还存在一定难度,事业单位应尽可能地保证评价结果的公平性。公开评价结果后,能够使各部门人员形成相互监督的工作模式,避免评价工作随意实施。并且还能对员工起到良好的激励效果,促进单位工作高效实施。最后,强化预算管理执行效果与预算绩效评价结果间的联系,立足单位具体需求,并详细分析预算执行情况,进而在后期编制预算时,进行成本预算的科学分配。并且,还应进行预算绩效管理目标的完善与优化,更加科学地使用财政资金,获得更高的资金使用效率,充分发挥出预算绩效管理的作用,助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发展形势下,事业单位需要对自身经营模式进行不断更新,将成本控制放在关键位置。通过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可使单位拥有更高的预算管理水平,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在绩效激励作用的良好发挥下,实现预算管理全面推进。现阶段,事业单位在预算绩效管理中面临一定困境,单位应科学制定应对策略,不断优化预算绩效管理模式,确保此项工作能够全面融入到各项业务活动中,促进各项业务规范开展,更加科学地使用各项资金,增强单位发展实力。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事业单位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