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4-03-19周筱泰安市立医院

财会学习 2024年3期
关键词:公立医院财务财务管理

周筱 泰安市立医院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正在飞速发展,公立医院作为国家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单位,其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已经受到行业和社会的重点关注。财务内部控制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医院资金安全、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医院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一些公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还存在着一定问题,严重制约了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因此,如何更好地提高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是值得我们深刻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一方面,需要我们加大力度做好对医院预算管理、资产管理、成本费用控制等方面的监督;另一方面,要对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进行持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逐步实现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实现公立医院健康、有序地发展。

一、公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积极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公立医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建立健全公立医院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公立医院接受改革、迎接挑战的基础。

(一)全面覆盖找准问题节点

公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建设,从基本的业务流程角度出发,始终围绕着内控这一目标,从实际运营到设计层面再到执行层面,完成了医院统一的内部规划控制,并且通过职责分工、流程说明、控制矩阵等具体形式,涵盖了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的责任主体,确认了相关业务和事项的主要风险、关键环节和关键节点,从而延伸制定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实施后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可将公共医院的所有资金走向进行全面梳理,同时以此为契机发现问题,帮助管理各条线能够完成既定任务,既做到了很好的内部清查,又可找准问题放手整改。公立医院财务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升了医院管理效率,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减少了财务管理的烦琐流程,降低了各项办事手续的环节,不仅为医院节省运营成本,而且它的建立和实施,增强了公立医院对内部控制的能力[1]。

(二)为公立医院经济高速运行提供安全保障

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公立医院经济运行中严格管理的重要抓手。它的形成、运用及发展,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对医院的经济运营管理做了一次全身的体检,通过在战略管理、成本管理等方面的制度性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医院内部的管理规范,为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建设好的医院财务内部管理体系,使全体员工统一了思想认识,按照管理要求尽职尽责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在加强内控意识防范风险的同时,严格按照内控管理的制度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大家凝心聚力,以实际行动把公立医院财务内控管理工作做细、做扎实,促进医院经济运行安全、健康。

(三)财务内控体系建设是降低廉政风险的重要举措

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政治责任,这项工作只有开始,没有结束,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降低公立医院廉政风险的重要举措。完整的公立医院财务内控体系,联系了各部门的配合参与,让医院职责、岗位职责、员工职责清晰明了,形成了财务部门牵头,业务部门落实的工作机制,使得干部、职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政治站位,树立起了风险意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财务内控管理,因它们的建设目标相同、相依,同样是为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医院而做好的责任划分。财务内部控制体系让管理人员守住了风险防控底线,实现医院管理与经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让各项责任事项清晰、落实到位[2]。

二、公立医院在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缺少规范性约束

财务内部控制是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医院资产安全和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践中,一些公立医院对财务内部控制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导致制度落实力度有待提升;有的公立医院虽然制定了相应的财务内控制度,但是却没有充分发挥出制度的作用,或者是虽然建立了相关制度,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不够严格,导致制度形同虚设。由此可见,公立医院要想真正有效地落实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就必须提高其重视程度,体系建设真正动起来、活起来,才能发挥出应有作用。制度规范是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实施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前提。目前,由于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缓慢,一些公立医院无法拥有决定性的控制成效,导致在医院经营活动的各环节,缺乏监督和约束机制,严重制约着医院的健康发展[3]。

(二)信息化建设不完善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公立医院也越来越重视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在财务信息化建设方面,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公立医院建立起自己的内部信息系统,以便于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很多公立医院内部信息系统的建设还不够完善,例如:信息系统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缺乏对资金安全、采购环节、预算执行等方面的监管和约束。有些公立医院的财务工作,信息技术与财务的衔接还停留在原始阶段,对于财务预算工作不能进行系统性的分析,甚至是财务人员完全不了解财务控制的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使财务工作和管理工作烦琐、杂乱,从而存在风险。另外,大部分公立医院的信息系统是基于传统的单机模式运行的,不能实现实时监控、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无法满足现代财务管理工作需要[4]。

(三)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财务管理工作,是保证财务安全、防范财务风险,发现医院运行过程中财务管理工作漏洞,并及时处理的工作岗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从客观上为医院财务制度制定了约束机制,在管理和实施过程中,对各环节可以有效进行核查、监督,保证医院的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双方共享共赢。公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需要有一整套完善的监督机制。但在现实的管理工作中,医院的监督效果并不理想,从而导致医院的内外部审计监督难以有效开展,严重影响了财务制度顺利实施,影响了财务内部控制目标实现。医院内部审计人员对财务内部控制体系认知不清晰,自身的职能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对财务的监督无法形成有效管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公立医院加强对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认识,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加强对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的监督[5]。

三、提升公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

公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而又漫长的工作,需要公立医院各个部门以及全体职工共同努力。医院应通过各种渠道向员工传递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工作,使其掌握全面风险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全员参与内控体系建设工作的积极性。

(一)强化会计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是公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公立医院应加强会计监督职能,不仅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还要加强对相关领导干部的监督。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应对会计人员的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抽查、抽查,在抽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责令改正,建立严格的财务审批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经济活动的审计监督,对领导干部不合理的支出要坚决制止,防止发生各种违法违纪行为。此外,公立医院还应建立完善的财务收支审批制度、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制度、财务收支定期审计制度,将内部审计部门与财务部门分离开来,确保医院经济活动在阳光下运行。加大财务监管力度,提高财务监督效率,从多方面加大公立医院的财务监督力度,并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公立医院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加强对医院的全面监管,规范医院经济运行管理行为,才能保障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管控相结合,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预算管理决定着公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成败,其中包含着预算编制、执行和控制等多范围、多层面。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需要从最基本的思想认识上开始,再上升到公立医院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并将过程、实效进行细化、量化,制定出适合公立医院发展的预算管理体系。同时,公立医院还应完善预算执行与控制制度,将预算管理与成本管控相结合,促进公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为保证工作成效,公立医院还应建立起一整套的考核制度,让员工在工作中有自己的岗位,并在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价值,有奖惩、有责罚、有教育、有收获,提高员工积极性,促进员工自觉地参与到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完善的工作制度、精细的预算管理,配合着财务内控制度的延伸,从多方面保障着医院资金使用安全。预算管理工作配合着财务控制目标,加大了各部门职责落实效果,促使对财务预算编制情况的检查和监督更加合理,按照预算进行资金使用管理的效果更加明显,医院资金使用效率尽善尽美[6]。

(三)做好预警控制评估工作,加强全面风险管理

医院管理层应定期检查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对风险进行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以及事后评估。通过提前预见的风险评估,加强医院资产、资金、债务等各项风险的识别,及时确定资金风险的不稳定性,才能在其中找出发生问题的根由,并以此进行深入细致的问题评判、整改。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需要医院针对自身经营管理的特点,全面梳理各业务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在此基础上,将风险点分为一般风险和重大风险,针对不同类别的风险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对于一般风险,要通过制定相关制度和流程加以防范和控制,对于重大风险,要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

(四)强化财务内控体系,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建立健全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制度,是强化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关键举措,医院可以通过制定内部审计职责,明确其主要任务和工作范围,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从整体来说,建立起有效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可以为医院的各项工作开展提供有效保障,不仅确立了公立医院内部审计人员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还明确了各科室在成本控制中的职责。再者,为了内部审计制度能够顺利执行,审计人员要不断学习提升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既要全面掌握与财务有关的各项政策、法律、法规,还要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这样一来,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会让审计工作和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紧密连接,有效地规避财务风险,完成对成本控制的监督,提高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效率[7]。

(五)依据自身特点建立合理的岗位体系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一套科学合理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是医院适应市场竞争的保障依据。医院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起属于自身的,带有独特性质的合理岗位体系,以此来提高岗位设置与管理工作的高度黏合。例如,针对医院每个部门、每个岗位进行科学的评判分析,使岗位与能者高密协作,岗位与职责相匹配。财务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财务工作的特点,未来医院发展过程中,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需要落实到每个细节,在对财务工作进行科学设置的同时,保证人员招聘活动、培养计划、考核制度等,始终和医院发展需求相辅相成,真正意义上做到内部控制的监督管理职责[8]。

(六)优化信息系统保障运行安全

公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信息化建设水平是评价公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医院领导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明确信息化建设与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之间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提高医院财务人员的信息化素养,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无故障运行;另一方面,加强财务人员培训工作,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积极引进信息技术人才,使医院内部拥有自己的信息技术团队。信息化是确保医院正常运行的中坚力量,加大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是保证医院财务系统和信息化系统高速融合的有效步骤,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财务保障。做好财务管理的规划,对部门人员岗位设置、预算管理、成本管理、会计核算、资产管理、收费管理、内控管理、绩效考核等业务作出具体规划,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医院财务管理精细化程度,结合医院实际优化财务管理流程,提高财务运行效率,增强成本管控能力,提升资产管理水平,逐步实现财务管理的智慧化转型,激发财务管理的潜力和价值。

结语

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是对医院战略管理、成本管理的制度性建设。通过建立健全医院内部审计监督机制,完善公立医院预算管理体系,加强对公立医院经济活动的风险评估与控制,进一步提高了医院内部的管理规范,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公立医院财务财务管理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财务管理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水利财务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