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的绿色供应链整合研究可视化分析

2024-03-09李子涵叶红雨

物流科技 2024年3期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文献计量分析

李子涵 叶红雨

文章编号:1002-3100(2024)03-0118-05

摘  要:为了落实国家“双碳”目标,企业需要在创造经济效应的同时也要兼顾环境效应。绿色供应链参与了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过程,绿色供应链的整合能有效提升企业应对风险、提高经济收益和可持续竞争力的能力。围绕“绿色供应链整合”主题,利用CiteSpace软件对1999—2023年WOS数据库中1 996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1)绿色供应链整合领域近年发文数量呈现井喷状,作者和机构间合作紧密;(2)新兴信息技术推动绿色供应链整合领域发展,绿色供应链整合研究多元化发展;(3)未来研究热点是探索影响绿色供应链整合的前因变量,绿色供应链整合的正负面作用效果以及绿色供应链整合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供应链整合;文献计量分析;CiteSpace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志码:A    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4.03.028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national "double carbon" goal, enterprises need to create economic effects as well as environmental effects. Green supply chain participates in the whole life cycle process of product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green supply chai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bility of enterprises to cope with risks, promote economic returns and sustainable competitiveness. Based on the theme of "green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CiteSpace was used to analyze 1 996 literatures in WOS database from 1999 to 2023.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1)In the field of green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the number of articles published in recent years shows a blowout, and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authors and institutions is close;(2)Emerg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and the research on green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moves towards diversification;(3)Future research focus is to explore the antecedent variables affecting green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f green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and the mechanism of green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Key words: green supply chain;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biliometric analysis; CiteSpace

0  引  言

我國为了落实“碳达峰”、“碳中和”两个目标,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政策,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的通知》中,强调了打造绿色供应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1]。与此同时,企业在日常经营中也面临着环境问题,例如:资源不合理分配,资源过度浪费,环境污染严重等[2],严峻的环境问题提醒企业反思现有的生产模式:如何通过绿色供应链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环境效益。然而,由于部分企业在打造绿色供应链的时候并没注重对其整合和缺少相关配套政策和社会监督,企业往往会出现难以整合绿色供应链的问题,例如:供应链伙伴为各自利益离心离德,供应链运转效率低下等[3]。因此,企业在打造绿色供应链时,需要格外注重对绿色供应链的整合,与企业上下游的供应链伙伴达成战略性合作和系统性管理,从而保障企业绿色供应链的高效运营。

绿色供应链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在1996年提出,又称环境意识供应链或环境供应链,随着供应链领域的发展,又出现了“可持续供应链”、“低碳供应链”等词汇。在2011年,Wolf(德国)提出“可持续供应链整合”这一概念[4],学者们也将更多的注意力从绿色供应链本身转移到绿色供应链的整合上来。综上,本文选取了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对绿色供应链整合领域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整理相关结果推进绿色供应链整合领域不断深入研究。

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文所选取的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以“‘Green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or‘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为主题词汇,时间范围为1999年1月到2023年3月,文献类型=Article进行检索。通过浏览文献标题和摘要,手动剔除相关性较弱的文献,并利用CiteSpace6.1.R6对所获取文献进行除重,共计获得1 996篇文献。

1.2  研究方法

本文利用软件CiteSpace6.1.R6对绿色供应链整合进行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通过对发文量、发文机构和发文作者分析了解绿色供应链整合的研究发展概况,通过对关键词聚类、文献共被引、时间线、突现词分析总结绿色供应链整合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

2  研究概况分析

2.1  发文量分析

发文数量可以衡量某领域研究发展的阶段和进程。通过对所获取文献的发文量进行整理,发文量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最早涉及绿色供应链整合的文献发表于1999年,在1999—2010年期间处于缓慢增长的阶段。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加,学者们对该领域研究增多,发文量快速增长。在2021年达到发文量的顶峰,为359篇,预计绿色供应链整合在未来3年内仍会呈现蓬勃发展的状态。

2.2  发文作者分析

为了了解在绿色供应链整合研究领域中核心作者以及与之相关的作者关系,绘制出核心作者发文量前十的统计图和核心作者合作關系图,如图2、图3所示。由图2可知,作者发文量排名前两位的作者分别是Gp leee(38篇),Feng(23篇),对绿色供应链整合研究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从图3中可以看出,作者之间合作紧密,形成一个核心作者带动其余作者的合作模式,从合作的频率以及范围可以得出在此领域中作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多,互动频繁。

2.3  发文机构分析

绿色供应链整合领域中研究机构如图4所示。在绿色供应链整合领域中,发文机构数量共有1 351个,发文数量排行前五的机构分别为卡塞尔大学(26篇)、香港理工大学(23篇)、哈尔滨工业大学(20篇)、奥尔堡大学(17篇)、大连理工大学(16篇)、德比大学(16篇)。从图4可以看到发文数量较多的机构之间联系紧密,国内机构之间的合作频繁。

3  研究热点分析

3.1  关键词聚类分析

关键词在传达学术信息和观点上有着关键作用,用凝练的词汇概况文章的核心。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所获取文献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可以理清并概括历年来在绿色供应链整合领域中所形成的研究热点主题。关键词聚类分析如图5所示,网络模块化值Q=0.356 8,大于0.3,表明数据之间结果是显著的。关键词共形成12个聚类,其中规模较大的前7个聚类分别是绿色供应链整合、生命周期评估、大数据分析、社会可持续性、可持续的供应商选择、绿色供应链管理和使用外来性视角,关键词聚类后的主题涉及的范围广,涵盖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绿色供应链整合”、“大数据”、“产品生命周期”等内容,表明研究者在研究绿色供应链整合的时候应多注意全面性、系统性和多角度思考。

通过对聚类后的主题进行整理分析,将所获得的聚类主题分为三个研究方向:绿色供应链的管理与整合、大数据分析和可持续性发展。其中较为重要的是绿色供应链的管理与整合,从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可以看出对应其节点大、连线多,所形成的聚类主题数量多,这一方向贯穿了整个研究历程。在大数据分析方面,董安邦认为,信息共享程度低是供应链整体效率低下的原因[5]。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的使用,不仅使企业了解供应、市场、库存、物流等变化,而且使供应链成员之间的信息交互变得更加高效和频繁,高效利用大数据分析可以使企业获得有力的竞争优势。在可持续性发展方面,这是绿色供应链区别于传统供应链的一大特征,学者们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资源再利用等角度去衡量可持续性发展[6]

3.2  文献共被引分析

利用CiteSpace软件可以对文献数据进行共被引分析。通过文献共被引分析可以找到在研究领域中处于核心的文献,通过对原文献的阅读了解文献的主要观点。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共有933个节点,3 292条连线,网络密度0.007 6,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如图6所示。从图6中可以看出,部分节点较大,节点之间线条密集且数量多,说明文献被频繁引用,文献之间有紧密联系。整理汇总文献共被引排名前五的文献以及其主要观点,如表1所示。从这五篇高被引文献可以看到四个主题为循环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企业绩效和区块链技术,其中循环经济被多次提及,涉及循环经济的概念,与可持续性的区别,循环经济对绿色供应链的作用。区块链技术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中应用可以帮助绿色供应链快速发展,使得区块链技术与其他新型数字技术相融合促进绿色供应链整合的应用[7]

3.3  时间线分析

通过对绿色供应链整合领域关键词的时间线分析可以了解绿色供应链整合聚类后的主题在某个时间段的研究进程和演化趋势,图7为时间线知识图谱。绿色供应链整合研究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1)第一阶段,1999—2010年,研究初始阶段,这一阶段学者们刚开始关注绿色供应链的整合,停留在基础的绿色供应链本身以及管理上,主要的关键词是“supply chain management,supply chain optimization,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continuous process industry,green supply chain,coordination reverse logistics,model framework等”,相关研究主要围绕绿色供应链展开,涉及绿色供应链整合的定义,制定相应的框架,企业打造绿色供应链的理论以及方法[13],通过绿色供应链整合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等[14],通过学者的研究在该领域积累了不少的知识与方法。(2)第二阶段,2011—2023年,研究深入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将绿色供应链的管理视成一个整体,更多地利用整合思想对企业供应链的上下游以及自身进行整合,主要的关键词有“social responsibilities,performance evolution,big data,blockchain,predictive analytics,circular economy,sustainable operation,empirical evidence,pls sem等”由于互联技术兴起,信息技术区块链的使用和政府、企业以及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升,使得企业越来越关注整个供应链链条上的合作伙伴情况,用系统和集成的思想考虑绿色供应链全过程,整合企业上下游的供应链,同时对企业内部开展整合[15],通过对绿色供应链全过程管理来提升企业绩效[16]

3.4  突現词分析

通过对突现词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在某个时间段的高频关键词。通过突现词分析,共计找到37个突现词,取强度排行前25的突现词,如图8所示。从图8中可以看出,具有较高强度的关键词有:环境管理、产品开发、概念框架、互联网和工业4.0等,这些方面是绿色供应链整合领域中的重点关键词。2021—2023近三年出现的高频关键词有:工业4.0、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区块链技术、可持续性绩效、人工智能和循环经济,随着信息技术的使用和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的普及,大量新型信息技术与绿色供应链整合相结合,促使绿色供应链整合领域不断吸收新的知识,理论和技术。

4  结  论

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对WOS核心数据库中绿色供应链整合领域的1 996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主要结论有:(1)研究概况方面。绿色供应链整合领域发文数量持续增多,发文作者和机构合作紧密、交流频繁,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研究热点方面。一方面,新兴信息技术与绿色供应链整合相结合,例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等;另一方面,循环经济、供应链转型、外部环境压力和供应链全球化等词汇的出现,使得绿色供应链整合研究朝向多元化发展。(3)未来研究前沿方面。从绿色供应链整合的前因变量角度,现有文献大多从“硬资源”着手,而忽视了“软资源”即以人为中心的行为因素,这个方向未来可多深入研究。从绿色供应链整合作用效果角度,随着“三重底线”原则的提出,衡量绿色供应链整合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应从企业环境、财务和社会绩效三方面考虑[16]。此外,整合绿色供应链出现的正负面效应,供应链整合的异质性以及复杂的影响作用机制[13],这些仍阻碍绿色供应链整合研究的发展,是未来研究需要攻克的难题。

参考文献:

[1] 江怡洒,冯泰文. 绿色供应链整合:研究述评与展望[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22,44(6):135-152.

[2]  LO S M, ZHANG S S, WANG Z Q, et al. The impact of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supplier development on green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A mediation and moderation analysis[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8,202:524-535.

[3]  JOHNSEN R E, LACOSTE S. An exploration of the 'dark side' associations of conflict, power and dependence in customer-supplier relationships[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16,59:76-95.

[4]  WOLF J.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tegration: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he German manufacturing industry[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11,102(2):221-235.

[5] 董安邦,廖志英. 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综述[J]. 工业工程,2002(5):16-20.

[6] 赵丽娟,罗兵. 绿色供应链中环境管理绩效模糊综合评价[J].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1):155-158.

[7] 祁树佳,孔婷. 绿色供应链领域区块链研究热点与前沿——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J]. 物流科技,2023,46(5):118-122.

[8]  ANDREA GENOVESE, ADOLF A ACQUAYE, ALEJANDRO FIGUEROA, et al.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the transition towards a circular economy: Evidence and some applications[J]. Omega, 2017,66:344-357.

[9]  MARTIN GEISSDOERFER, PAULO SAVAGET, NANCY M P, et al. The circular economy—A new sustainability paradigm?[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7(1):757-768.

[10]  RUOQI GENG, S AFSHIN MANSOURI, EMEL AKT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e: A meta-analysis of empirical evidences in Asian emerging econom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17,183:245-258.

[11]  JULIAN KIRCHHERR, DENISE REIKE, MARKO HEKKERT. Conceptualizing the circular economy: An analysis of 114 definitions[J]. Resources, Conservation & Recycling, 2017,127:221-232.

[12]  SARA SABERI, MAHTAB KOUHIZADEH, JOSEPH SARKIS, et al. Blockchain technology and its relationships to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2019,57(7/8):2117-2135.

[13] 毛涛. 碳达峰与碳中和背景下工业低碳发展制度研究[J]. 广西社会科学,2021(9):20-29.

[14]  WONG C Y, WONG C W Y, BOON-ITT S. Effects of green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and green innovation on environmental and cost performa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2020,58(15):4589-4609.

[15]  YANG Q, GENG R Q, FENG T W. Does the configuration of macro-and micro-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s affect the effectiveness of green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J]. 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20,29(4):1695-1713.

[16] 解學梅,朱琪玮. 创新支点还是保守枷锁: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如何撬动企业绩效?[J]. 中国管理科学,2022,30(5):131-143.

[17]  WU G C. The influence of green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and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on green innovation in Taiwan's IT industry[J].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2013,18(5):539-552.

[18]  MURILLO-LUNA J L, GARC?魪S-AYERBE C, RIVERA-TORRES P. Why do patterns of environmental response differ? A stakeholders' pressure approach[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8,29(11):1225-1240.

收稿日期:2023-03-16

作者简介:李子涵(2000—),男,江苏宿迁人,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创新;叶红雨(1970—),女,江西宜春人,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企业创新和产业升级。

引文格式:李子涵,叶红雨. 基于CiteSpace的绿色供应链整合研究可视化分析[J]. 物流科技,2024,47(3):118-121,133.

猜你喜欢

绿色供应链文献计量分析
SCI收录上海中医药大学论文的计量分析
我国职业教育师资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基于绿色供应链的建筑业工程管理优化
绿色供应链管理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文献计量分析视域下的中国苗族姓名研究现状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