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的三重检视

2024-03-04尹传政

理论探索 2024年1期
关键词:社会建设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

尹传政

〔摘要〕社会号召力作为中国共产党品质特性与百年奋斗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能力的鲜明体现。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在生成机理上体现为科学理论的支撑、长期的历史锻造与人民性价值立场的引领;在实践逻辑上,奋斗目标提供了实践动力,社会建设提供了实践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行为规范,群众路线提供了实现途径。提升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号召力,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巩固党长期执政的地位;有利于加深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提升党的政治威信;有利于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社会建设,社会规范,群众路线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24)01-0042-0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1〕15,这是自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社会号召力”概念后,再次被提升到中国共产党品质特性与百年奋斗经验的高度。中国共产党作为长期执政的党,在探索执政道路的过程中,凝聚政治资源、树立领导权威、塑造政党形象、促进社会整合、动员社会力量等均需要发挥其特有的社会号召力。因此,探究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的生成机理、实践逻辑与重要价值,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破解百年大党独有难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的生成机理

党的社会号召力,是指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通过政治权威、领导制度、执政绩效、意识形态、思想宣传,对社会成员进行有效引导、感召与凝聚,使社会成员产生强烈的向心力、认同力与归属感,进而共同实现政治目标的能力,其本质上是党整合并运用多种力量的过程〔2〕。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的生成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理解和把握其生成机理,须从其理论支撑、历史锻造以及价值立场引领等多重角度探析。

(一)科学理论的支撑

理论指导前进的方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系列理论阐述作为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生成的理论渊源,为其提供了最基础的理论支撑。

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明确了无产阶级运动社会号召力的基本理论,他们明确了社会号召力在无产阶级运动中的根本目的,即“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3〕411。马克思恩格斯还指明了社会号召力在无产阶级伟大运动中的巨大力量以及力量源泉,认为无产阶级领导的解放运动是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参与的,只有通过广泛地号召社会大众,尤其是号召广大的无产阶级凝聚为一股不可抵挡的力量,才能够彻底摒弃“人吃人”的剥削关系,“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4〕4,构建“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认识到社会号召力对社会革命所产生的意义,指出只有当广大劳动人民觉醒团结起来,才能使社会力量“越来越服从我们的意志并利用他们来达到我们的目的”〔5〕560,才能真正地改变不公平的生产关系,使整个社会一劳永逸地摆脱任何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

列宁提出了社会号召力对无产阶级政党实现自身执政目标以及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作用,认为社会号召力能够扩大和巩固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基础。列宁指出,“善于同最广大的劳动群众,首先是同无产阶级劳动群众,但同样也同非无产阶级劳动群众联系、接近,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同他们打成一片”〔6〕5,才能够极大地加深人民对于政党行为的政治认同。列宁还指出了实现社会号召力是无产阶级政党引领群众实现执政目标的根本保障,“自发地”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必须由无产阶级政党把社会主义意识从外面“灌输”到工人群众中去,对其进行思想上的引导、行为上的助推,“只有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才能启发和教育最广大的被剥削劳动群众,把他们组织在无产阶级周围,受无产阶级的影响和领导”〔7〕237。

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不断推进社会号召力的理论创新,创造了统一战线这一实现社会号召力的重要形式。毛泽东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要胜利,没有一个包括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口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8〕1287,指明了统一战线对于中国共产党提升社会号召力、领导人民团结奋斗的重要战略地位。毛泽东以群众路线工作方法拓展了党的社会号召力的实现路径,他指出,“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向群众学习,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成为更好的有条理的道理和办法,然后再告诉群众(宣传),并号召群众实行起来,解决群众的问题,使群众得到解放和幸福”〔9〕933。毛泽东还突出强调了党的社会号召力的物质基础,他指出,“组织人民、领导人民、帮助人民发展生产,增加他们的物质福利,并在这个基础上一步一步地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与文化程度”〔10〕467。邓小平进一步发展了改善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在党的社会号召力实践中的基础作用,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真理检验标准,从根本上解决了改革开放时期实现社会号召力的动力源泉问题。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全面推进党的社会号召力的理论创新,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大大增强了党的社会号召力实现的历史主动性,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得到有效实践;以党的全面领导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夯实了社会号召力的引领力,并以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实现党的社会号召力的根本保障。

(二)长期的历史锻造

中国共产党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历程为其社会号召力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使社会号召力不断得到深厚的历史锻造。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辉煌成就的取得就是不断发展和实现社会号召力的过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以领导人民站起来为根本使命,在对内对外的革命斗争中,发挥了社会号召力在团结各阶层进行伟大民族独立奋斗的历史作用,从而获得党从小到大的发展、进行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伟大战略转移、领导民族抗战、实现解放戰争胜利等一系列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领导人民富起来为奋斗目标,通过强大的社会号召力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实现了从一个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艰辛探索,奠定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和物质基础,创造了基本制度条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地追求人民富起来,实现了社会号召力重心的转移,通过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启了伟大改革开放进程,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以领导人民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引领,充分发挥社会号召力的凝聚作用,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新形态,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树立了光辉典范,并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指向,凝聚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方向。

(三)人民性价值立场的引领

一个政党的社会号召力就是一个政党对社会的影响过程,其集中体现在政党自身价值的选择以及实现过程中,因此,政党的价值导向和追求是社会号召力的出发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人民立场是其根本政治立场,由此决定了自身价值选择的人民性。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从根本上取决于人民性价值立场。

遵循人民性价值立场是中国共产党激发和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实践、国家建设与发展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根本引领。价值立场引领力的大小取决于“替谁说话”的问题。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由于坚持人民性价值立场,从根本上做到了“替人民说话”,实现了执政党与人民价值立场的根本一致,实现了执政党与人民之间的价值融合。这种融合能够确保党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并能够有效地发挥其社会号召力的价值引领作用。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性价值立场,能够促进社会号召力的社会认同度,使人民群众相信党提出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进而将这种认同转化为实际行动。

二、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的实践逻辑

强大的社会号召力,是党成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经验和独特优势,是在长期的历史实践活动中塑造出来的鲜明政治能力。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社会号召力可以激發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凝聚社会共识,推动历史历程。“只要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挑战,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迹。”〔11〕34随着形势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党需要创新性地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和显著优势,从奋斗目标、核心价值观规范以及党群关系建设层面探究其实践逻辑,发掘固有规律。

(一)奋斗目标提供了实践动力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12〕实现民族解放、国家复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使命,以及实现共产主义、推进人类大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终使命,都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号召力,动员、组织最广大人民群众,站稳人民立场,以马克思主义大党的政治清醒凝聚政治共识、提升社会认同、推进利益整合,以实现其“依据自身的政治信仰和理念、历史责任和使命任务、特定历史时期内外环境变化而确立的长远目标的形象化图景”〔13〕。具体来说,中国共产党通过思想引领,内化价值理念与目标导向,将实际的奋斗行为与物质利益相关联,形成绩效效应,催生强大的驱动力与内驱力,再通过完备的组织架构凝聚群众的集体行动,将人民的自身需求与国家发展的公共目标有机融合,“基于组织能力与外部环境而提出的具有可操作性与可实现性”〔14〕的奋斗目标,形成最大公约数,提升党的社会号召力,实现“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15〕。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16〕347作为卓越的使命型政党,中国共产党以其高超的领导力、深厚的历史积淀以及为民执政的真挚情怀,不断确立宏伟愿景,通过自身建设和凝聚民众合力,引领中国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积蓄力量,展现出其强大的社会号召力。中国共产党“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17〕12。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胸怀伟大愿景,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18〕。在国家与民族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各个关键节点上,党始终紧紧抓住历史发展的主要矛盾,准确把握时代发展潮流,勇于斗争、开拓创新,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奠定坚实基础,致力于民生改善和社会公平正义,积极开展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保障基本教育医疗等,为民众创造更多发展机会,以切实的发展成果凝聚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且以巨大的政治勇气与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擘画,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民族复兴”的目标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它不仅是我们追求共同理想的指南,更是个人生活的价值取向。在这一宏大目标下,每一个个体都将自我提升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紧密关联,个人的成功与否,不再仅仅局限于个人的得失,而是与国家和民族的进退紧密联系在一起。

“计熟事定,举必有功。”中国共产党作为“使命型政党”,不仅是国家与社会的连接中介,而且是“国家与社会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在中国的国家发展以及社会治理中居于核心位置,既具备常规政党所具有的代表和表达功能,更拥有“整合、分配和引领三大新功能”〔19〕。中国共产党所承载的代表与表达功能,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意愿与期待,通过制定发展规划来表达对未来的展望与愿景;中国共产党发挥整合社会资源与分配的功能,确保实现公平正义以促进社会和谐;中国共产党作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服务者与引领者,通过实施有效的策略与政策,引领人民与整个国家朝着设定的奋斗目标不断前行。同时,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能动性的“主体性组织”,能够不断通过提升自我认知的能力,明确自身定位与透析社会现象,理解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而通过自我表达清晰准确地传达其领导和执政的理念,并且能够通过深入群众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在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不断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不断地进行自我革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与人民的需求,持续提升治理能力,通过自我实现的能力和机制将设定的奋斗目标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行动,并通过组织执行力予以落实。

(二)社会建设提供了实践载体

随着基础经济制度的深度调整以及分配方式的重大变革,我国社会利益结构已经从过去的单一模式转变为多元化的态势,“社会利益分化加剧了社会生态中的个体化、原子化倾向”〔20〕,制约着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对中国共产党发挥社会号召力带来新的挑战。因此,必须加强党的社会建设,“把社会上各种分散的利益整合起来,从而消除利益分化带来的潜在混乱”〔21〕12-13,提高党的利益整合能力,推动党的社会号召力作用的全面发挥。

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基石,是中国共产党发挥社会号召力最丰厚的土壤。“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2〕187。社会的稳定、和谐与进步,不仅需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还需要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得到有效整合,以便凝聚共识,形成强大的社会号召力。进一步讲,社会建设的本质是社会治理和社会改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把分散的利益个体整合到社会共同体中,使得各个角色都不能被忽视,每个社会成员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因此,如何在社会建设中更好地整合社会各群体的利益,是党在发挥社会号召力作用中需要探寻的重要课题。

首先,整合社会各阶层利益,必须坚持公平正义的价值旨归。一个良序社会是由其公认的正义观念调节的社会,“这个社会的成员将普遍具有那种恰当的正义感,具有一种想看到他们的制度得到肯定的欲望”〔23〕344。当制度设计公平正义时,参与到这种制度安排的社会成员便会产生相应的正义感并努力维护这种制度。社会的公平正义不仅能保证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得到平等对待,更能为社会各阶层的利益整合提供公正的平台。维护公平正义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正如习近平强调,“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參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24〕。只有坚持公平正义,缩小地区、城乡差距,在各个层级、各个程度、各个方面协调利益冲突,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相等的社会保障,才能实现利益整合,催生更为强大的社会号召力。

其次,整合社会各阶层的利益,需要构建与时俱进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社会保障需求,着力提升社会保障体系的整体性、可持续性、创新性,不断提升其利益整合能力。社会保障体系的各个部分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退休金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都是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互相配合、协调运作,共同保障人民生存发展的权利。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要能够满足当前的需求,也要能够以问题导向提供合理预见,这样才能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行为规范

意识形态引领是社会号召的前提〔25〕。“一个转型中的庞大社会,没有基本的‘信仰共识,又何以能建立起新的社会秩序?没有共同信仰的富裕,比有信仰的贫困更为可怕。”〔26〕424在现代国家,政党的功能之一就是作为社会整合器使社会一体化〔27〕153。政党通过组织和引导“混乱的公共意志”,使得这种看似杂乱无章的公众舆论得以有序、高效地表达和传递,大众的需求、诉求和偏好就有可能被捕捉并整理,从而使它们有机会转化为具体、实质性的公共政策。在这个过程中,政党不仅充当了信息的集成者和传递者,更是在社会各阶层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桥梁,其中最具规范与引导意义的便是政党推行的核心价值观。在我国,需要通过社会核心价值观对社会行为的塑造,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凝聚执政党社会号召力的价值共识,使得执政党能够“弥合社会分歧、黏合社会裂缝”〔27〕153,引导整个社会奔向值得追求的价值目标。

党要凝聚号召社会成员,就必须善于以其价值体系和意识形态统领社会思想文化,优化社会心态和心灵秩序,能形成价值同心圆〔2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精神内核,不仅深深地植根于社会的各个层面,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体现,“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1〕44,凝聚了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构成了社会行为的基本规范,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行为选择和生活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以及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体现出对“国家责任”“社会理性”“个人良善”〔29〕的呼唤。凝聚全体公民的共识,提升社会号召力,维护国家的稳定与和谐,必须依赖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坚持,将其作为引领和塑造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文化力量,成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全民族共同富裕的重要动力。

从社会动员的视角出发,将客体的政治态度和政治倾向与主体的立场保持一致,使得其形成深入内心的认同,这种社会力量才能真正地团结起来,并凝聚为推动社会实践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指出:“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30〕60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功地将“党的主义”拓展转化为国家意识形态,拓展转化为适用于劳动人民全体和中华民族全体的普遍意识形式,作为当代中国国家意识形态的价值精髓,以其深刻的内涵和广阔的影响力,描绘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灵魂轮廓,成为党的社会号召力的重要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以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糅合,是对全社会的道德要求和行为指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时代精神的鲜明标志,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对于推动国家发展,增强社会凝聚力,引领社会公正,推进文化繁荣,以及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等,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最终实现,必然要有能深刻揭示社会发展本质规律与时代发展诉求的理念进行宏观上的牵引。”〔3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理论的高度概括,又是行动的鲜明指南,激发人民群众为追求美好生活而奋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架的坐标体系使得每个人都积极寻找自己的定位,恪守职责,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积极展现爱国主义的精神,坚定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念,推动着我们国家在世界的舞台上稳步前进。在这一伟大的征程中,每个人都理解并肩负起各自的责任,自觉地为这个理想奋斗、支持社会公正、追求美好生活、关心集体、尊重他人、遵守法律,展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精神风貌,切实成为提升党的社会号召力的重要价值遵循。

(四)群众路线提供了实现途径

政党与社会往往呈现双向互动、彼此形塑的关系。中外政党政治的历史也表明,一个执政党要取得长期的执政地位,除依靠自身政治权威、政治能力、形象塑造等因素外,还取决于与社会的沟通互动。“密切党群關系、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32〕中国共产党拥有强大的社会号召力,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坚持群众路线,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建立了水乳交融的党群关系。

中国共产党一直秉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相信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依托党的基层组织,通过“感性互动、共同在场、个性化治理”〔33〕307-318的联结方式,推进党群关系,提升党的社会号召力。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中国共产党宣传群众、动员群众和号召群众以完成自身使命、追求美好生活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34〕。“从群众中来”,就是通过系统的调查研究,把群众中分散的意见集中起来,形成符合群众实际需要的计划与方案。“从群众中来”代表的是一种深入群众、理解群众、回应群众需求的工作方法和思考方式。通过对群众情况的持续系统的调查研究,积累并理解他们的意见、需求和期望。这些信息和想法常常是分散的、无系统的,甚至可能表面上看起来是矛盾的,折射出一定的复杂性与多样性,需要深入地分析和研究,找出其内在的逻辑和规律。“到群众中去”则是将从群众中集结而成的各种意见、规划和策略,重新带回到群众当中,通过宣传解释工作,使每一位群众都能理解、认同党的方针、政策和主张,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理论武器,使党的指导思想充分融入群众意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先从群众中提炼出有效的意见和策略,然后再把这些意见和策略重新进行引导回到群众中,使之成为群众自身的思想和行动,实现人民群众的自我引领与自觉行动。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对群众的尊重和信任,坚信群众的力量,坚信群众的智慧,坚信群众的创新能力。

基层党组织在联系、组织、动员以及服务群众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有效连接各类社会组织和多元个体,强化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对基层党组织进行规范化建设,可以有机地强化其身份认同功能以及合法性权威。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群众中的基础,其政治功能的发挥与加强无疑是党的基层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这要求我们始终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来引导和服务人民群众,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作用,“以党组织功能是否增强、党员干部素质是否提高、党的建设各项部署是否落实、党的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证作用是否明显、人民是否满意为尺度,全面检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35〕8,使得基层党组织更好地体现其作为党的坚强战斗堡垒的性质,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党的伟大事业。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在历史长河中引领革命、推动建设、深化改革赖以取胜的关键法宝。这种联系不仅仅是理论层面上的联系,更是行动上的贯彻和实践,体现着共产党员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深厚感情。在党群关系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角色是领导者,推行国家的大政方针,提升国家和社会治理水平,引领着群众向着既定的目标和理想迈进。而人民群众则是这个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他们的意见、需求和期望都是这个过程中的重要因素。群众的参与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而是积极地建言献策,通过各种渠道,把他们的声音传达到党的决策层,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我们党的引领下,始终将人民的需求、期盼、幸福放在首位,无论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都展现出坚韧不拔的决心和力量。实践一再证明,只有与人民群众保持紧密的联系,我们党才能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上取得不断的胜利。

三、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的重要价值

“能团结奋斗的民族才有前途,能团结奋斗的政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11〕34中国共产党的智慧在于其能够深刻理解并运用社会号召的力量,始终带领人民团结奋斗、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并非一句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基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角色和现实贡献的深刻洞见,是对党的社会号召力的充分肯定。新时代继续提升党的社会号召力,挖掘其丰富的价值意蕴,不仅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夯实执政基础,进一步提升党的政治威信,而且对于推进国家治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刻的意义。

(一)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巩固党长期执政的地位

习近平指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36〕81,这点明了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道路上所要关注的根本问题。回顾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史,人民群众是否支持、拥护,关系到无产阶级政党能否稳固执政和长期执政。“如果党的劝告同人民自身的生活经验所教给他们的东西不相一致的话,千百万人是决不会听从这种劝告的。”〔37〕147建党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权势团体、特权阶层,过去如此,未来亦如此。

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取得,是在经历多维度考验中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而“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38〕81。人民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中国共产党必须继续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将党的号召力建设摆在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位置,以最大程度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以良好的执政业绩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提升党的社会号召力意味着深化和广泛传播党的理想,实现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和发展。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引导社会舆论,形成共享价值观,同时也可以积极地塑造社会态度和行为,从而进一步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我们始终不变的政治原则。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号召力,以确保党的政策能够得到广泛接受和执行,形成广泛社会共识,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二)有利于加深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提升党的政治威信

“党中央权威是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39〕445-456党的社会号召力建设的成效直接体现为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党的社会号召力建设是一个政党与社会的良性互动的过程,因此,需要通过了解基层工作的现状和需求,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巩固党的群众基础,使人民群众和中国共产党保持高度一致,提升党的政治威信。

全面提升党的社会号召力不仅是国家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且对于提升群众的政治认同具有深远影响。一个人的政治认同源于他的价值观和信仰,这种认同感是一种深入心灵的信仰和追求,这种深层次的情感连接不仅有利于提高社会的团结和凝聚力,同时也能增强群众对社会制度和价值观的认可度。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的提升,可以有效塑造积极的社会风尚和价值取向,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支撑。党的政治威信源于其坚定的理念、正确的政策和为民服务的实践。当党的领导得到人民的广泛认可,当党的政策能解决实际问题,满足人民的需要时,党的政治威信便会得到提升。党的号召力具有向全社会传播积极正面价值观的能力,能引导群众走向正确的道路,使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产生自觉的接受和支持。在此过程中,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感也会得到提升,他们会更加深入地理解党的思想和行动,从而提高他们对党的忠诚度。

(三)有利于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实现党的社会号召力是提升国家治理水平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中国式现代化是内含治理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社会号召力集中表现为党对全社会的影响能力、凝聚能力、动员能力、引导能力,这些能力的有效运用在于高效地组织和动员人民群众,实现国家对资源的有效支配并得以合理高效使用。这反映了国家治理的具体实践,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必然要求。可见,加强党的社会号召力,通过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既实现了党对现代化的有效统筹和规划,又丰富和充实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制度保障。

实现党的社会号召力能够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习近平强调:“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17〕105由此可见,国家治理的实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義制度密切相关。按照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国家治理的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提升党的社会号召力属于党实现国家治理的具体活动,必须按照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党的领导制度进行。因此,要提高党的社会号召力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必须不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并根据社会发展、人民需要、阶段性目标等方面的不断变化,进一步强化党的全面领导能力、执政水平,不断完善以人民为本的治理体系。同样,根据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社会主义是其根本性质,社会主义制度也是根本制度保障,因此提升党的社会号召力,在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下,必然推进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建设,从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实现党的社会号召力能够将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突出党的全面领导能力,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一个政党实现国家治理既包含制度建设还包括治理能力现代化,而治理能力包括制度执行到位、将政策贯彻到底。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而言,党的领导制度是一项根本制度,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因此必须强化这种制度的执行力,才能切实把这一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把这种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就是要依靠治理能力,实现制度执行到位,政策执行到底。具体而言,党的政策和理念不仅在社会中凝聚共识整合分歧,引导着社会变革和发展,而且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有效地协调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确保改革举措的顺利实施。实现党的社会号召力既要按照党的领导制度的具体要求,严格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的引领和动员能力,确保党的政治权威全面贯彻落实,又要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到底,不仅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支持,还要切实能够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党的社会号召力必然要求坚持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突出党的治理能力,充分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郭一宁.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的实践逻辑与提升路径〔J〕.探索,2022(01):114-12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7〕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12〕习近平.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30(02).

〔13〕张素玲.中国共产党愿景领导的理论内涵与宝贵经验〔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21(05):128-136+38.

〔14〕蔡礼强.论中国共产党的愿景领导力〔J〕.甘肃社会科学,2019(04):1-7.

〔15〕蔡礼强.愿景引领与战略规划: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与独特优势〔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3(04):86-93.

〔16〕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1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8〕习近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埋头苦干、勇毅前行〔J〕.求是,2022(01):4-15.

〔19〕唐亚林.使命型政党:新型政党理论分析范式创新与发展之道〔J〕.政治学研究,2021(04):38-49+155-156.

〔20〕田旭明.新时代提升党的社会号召力的理论认知与现实审视〔J〕.探索,2021(02):102-112.

〔21〕王邦佐.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3〕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4〕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3-03-18(01).

〔25〕田旭明,李 陽.中国共产党提升社会号召力的百年历史经验〔J〕.科学社会主义,2021(02):4-9.

〔26〕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下)〔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

〔27〕刘建军,陈周旺,汪仕凯.政治逻辑〔M〕.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

〔28〕田旭明.提升党的社会号召力论析〔J〕.理论探讨,2019(04):134-139.

〔29〕曹加亮.中华民族伦理认同框架的规范内核与制度预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J〕.青海民族研究,2022(04):71-77.

〔30〕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简史: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31〕项久雨.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样态变革及价值引领〔J〕.中国社会科学,2019(11):4-24+204.

〔32〕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33〕熊万胜.江山与人民:中国治理体系解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

〔34〕徐志宏.群众路线中党群关系的角色定位与功用发挥〔J〕.重庆社会科学,2013(08):14-19.

〔35〕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36〕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37〕列宁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38〕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39〕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责任编辑 陈 鹃

猜你喜欢

社会建设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网络社会风险规律及其因应策略
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中国化的实践与发展
杜甫的生态观对现代生态社会建设的启发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从社会建设视角看三大差别的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