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受众视角下文化类节目的创新实践及启示

2024-02-21踅文彤

今传媒 2024年2期
关键词:典籍里的中国受众创新

踅文彤

摘 要:新媒体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打破了媒体与受众之间“你播我看”的关系,受众开始拥有越来越多的自主选择权。本文选取文化类节目经典案例———《典籍里的中国》,从节目叙事与呈现方式、建立与受众的连结等角度探究文化类节目的创新实践,提出文化类节目应采用多元化的叙事方式,运用多媒体技术提升节目的新鲜感和感染力,注重节目与受众之间的关系,进行多角度创新,转变话语方式、构建身份认同、引导大众审美,旨在为文化类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受众;文化类节目;创新;《典籍里的中国》

中图分类号:G2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4)02-0043-04

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短视频平台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勾勒出用户画像,利用大数据推算出用户的喜好,实现较为精准的内容推送,加之不断更迭的热词、玩法,为用户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鲜感、趣味感,使短视频对受众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抖音热点联合巨量算数发布的《2022抖音热点数据报告》显示,在抖音平台,月均热点视频数已超过100万,月均热点视频播放量已超过4000亿[1]。快手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2快手年度数据报告》显示,快手排名前10的热点视频累计播放量达2800亿[2]。短视频平台对受众产生较强吸引力的同时,也给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在这一背景下,主流媒体的文化类节目要吸引受众、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必须突破传统的节目呈现方式,主动创新,并从受众视角出发,积极探索如何满足受众的多样化需求。

《典籍里的中国》是一档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与央视创造传媒联合推出的文化类节目。节目将戏剧和影视化手段与文化节目的呈现方式相结合,采用舞台剧、访谈等形式讲述典籍的缘起、成书、核心思想等具有代表性的故事,展现我国典籍中传承至今的精神,赋予典籍时代意义,以趣味化的呈现方式、丰富的文化价值吸引受众,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重构节目呈现(叙事)方式

新媒体的蓬勃发展给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对此,主流媒体的文化类节目要从受众的需求出发,创新节目的呈现方式。

(一)叙事丰富:创新叙事方式,以新鲜感吸引受众

《典籍里的中国》大胆创新,采用舞台剧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讲述典籍背后的故事,将舞台设计、舞台表演、后期制作等多种元素运用到节目叙事中,以通俗化、趣味化的方式呈现典籍,使节目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充实。

《典籍里的中国》借鉴影视作品中的穿越元素,主持人以当代读书人的身份穿越到过去,与往哲先贤进行对话,将典籍诞生过程中的故事再现于观众眼前。比如,在呈现司马迁撰写《史记》的故事时,主持人“穿越”到西汉与正在背书的幼年杨恽相遇,由杨恽带路到其外祖父司马迁家中,故事由此展开。在节目中,主持人同时又是演员,这在以往的文化类节目中较为少见,带给了观众全新的观看体验。此外,《典籍里的中国》还将过去和当下联系在一起,利用多舞台营造时空对话,展现出蕴含在典籍中的智慧、精神和时代意义,让典籍重新焕发生机。

(二)技術赋能:综合运用舞台元素,以丰富的视觉体验服务受众

要讲好故事,人物出现的节奏和形式以及舞台设计中时间与空间的转换衔接是关键所在[3]。《典籍里的中国》采用多舞台布局,分别设置一号台、二号台、三号台和连通舞台的甬道,一号台为主舞台,二号台与一号台相对,两个舞台中间由甬道连接,三号台分为两层,分别设置不同的表演场景。三个舞台形成一个半包围结构,加之同样作为表演区域的甬道,共形成四个表演区域。演员在各个表演区域进行相互呼应的表演,营造出古今对话、时空穿越的戏剧效果。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季第二期在讲述《天工开物》时,演员在一号台、三号台进行表演,为观众呈现了宋应星中举、赶考、写书、成书的故事,主持人则与“老年宋应星”在二号台围绕一、三号台呈现的故事向观众进行讲述。三个舞台上的表演相互配合,将《天工开物》的故事完整地呈现出来。当“老年宋应星”讲到涂绍?和宋应癉不幸离世时,“涂绍?”和“宋应癉”走出一号台,向甬道走去,“老年宋应星”也走到甬道上,三人站在甬道两端进行对话,营造出时空对话的效果。此时,一号台落下帷幕,大屏幕闪烁着流光,甬道既是舞台又是屏幕,同样闪烁着流光,演员完全置身于情境之中,从而带给观众沉浸式的观看体验。

(三)情感感染:注重情感表达,以情感共鸣感染受众

余秋雨在《观众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审美过程中各项心理活动是交叉重叠的,其中,最具黏合性的因素就是情感。”[4]李泽厚在《美学的对象与范围》一书中也提到:“情感是审美的动力,审美也最终呈现为一种特定的情感状态。”[5]由此可知,节目能否为受众提供良好的情感体验,是节目能否持续吸引受众的决定性因素。

在《典籍里的中国》第一季第七期中,楚怀王应邀去到秦国,因不愿割让土地而被秦国扣押,再也没能回到楚国。在剧本编写方面,这一情节虽然是虚构的,却扣人心弦。“已故的楚王”和屈原再次相见,像幼时一样交换橘子,谈起楚王离开楚国到秦国会盟客死异乡之事,二人皆为叹息。这种虚构的情景通过运用情感元素,将屈原的爱国之情、《橘颂》的精神内核自然而然地传递给观众,加深了观众对典籍的理解,也加深了观众敬畏典籍、欣赏典籍、热爱典籍之情。在演员表演方面,演员精湛的演技将人物丰富的情感展现出来,感染了观众。“楚王”走后,“屈原”独自一人边流泪边吃橘子,竟然连橘子皮都含泪吃了下去,满眼的无奈和悲哀,足以展现他对国家的热爱、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自己无力扭转局面的心痛。此时,镜头切换到访谈间,主持人、嘉宾和台下的观众都留下了眼泪。在制作剪辑方面,节目将“楚王”和“屈原”少年时交换橘子、青年时交换橘子的情节与楚王客死他乡后虚构的二人再次交换橘子的情节剪辑在一起,营造出“回忆杀”的效果,再配上悲壮的音乐,让这份古今相通的家国情怀和今非昔比的悲凉之感直击观众心灵。

二、构建节目与受众的连结

构建节目与受众之间的连结是增加受众黏性的有效途径。《典籍里的中国》在主持人身份创新、语言表达、嘉宾选择等方面进行了精心设计,从多角度建立与观众的连结,从而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

(一)主持人与受众之连结

在融媒体语境下,主持人不仅是内容的生产者、传播者,更是节目与受众之间的连结者、互动者、服务者,不仅要把握节目进程,更要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考虑到受众的需要。

在《典籍里的中国》中,主持人担任多重身份,不仅是主持人,还要作为演员参与到戏剧表演中。这种多重身份设定,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主持人的作用,还能够增加节目的趣味性,丰富受众的感官体验。

在戏剧中,主持人的身份是当代读书人,这实际上是群像身份的代表,是同为中华儿女、当代读书人的群体代表。在节目中,主持人代替这一群体与“往哲先贤”进行对话,由此,主持人和观众之间就建立起了身份连结,在身份认同的基础上更容易产生情感认同。

除此之外,主持人的灵活表现还可以增加节目的趣味性。例如,《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第一期的典读会环节,演员坐在一起讨论《永乐大典》,嘉宾提到“执笔者有所疑,辄就济质问”,陈济可以做到“应口辨析无滞”,这时主持人说:“所以陈济就相当于我们主持人中的康辉,但凡有字不认识,就问他,他会马上告诉你这个字念什么,不带任何迟滞。”主持人巧妙地运用观众熟悉的人物进行举例,不仅为节目增添了趣味性,还能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典籍。

(二)语言表达与受众接收之连结

典籍是以文言文呈现的,难免会涉及到晦涩难懂的内容,电视节目的观众群体广泛、知识储备不尽相同,因此,《典籍里的中国》在语言表达方面将文言文转化成易于观众理解的内容,以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典籍。《典籍里的中国》采用雅俗结合的语言表达方式,既将典籍中的原句呈现出来,又以符合当代口语表达习惯的方式进行解释,帮助观众理解典籍。例如第一季第七期在诠释《离骚》时,主持人说:“《离骚》的开篇第一句,‘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紧接着,屈原的扮演者说:“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子孙,先父字伯庸。”《典籍里的中国》多处采用这种人物对话的方式,演员一人一句,相互呼应,巧妙地将典籍的原文及释义传递给观众。

受众对传播内容的接收程度影响着传播的效果。《典籍里的中国》在典读会环节结束时,通常会安排演员和观摩者将典籍中具有代表性的句子诵读三遍,如《孙子兵法》中的“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一设计不仅能够营造诵读典籍的仪式感,还能通过反复诵读加深观众对典籍核心思想的印象,与舞台剧和嘉宾讲解的内容相辅相成,从而使观众更好地体会往哲先贤的思想,丰富受众的观看体验,进一步增强受众黏性。

(三)节目嘉宾与受众之连结

嘉宾在节目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在节目中的表现同样能与受众产生连结,影响受众的观看体验。戏剧艺术的基本目标就是通过艺术的手段塑造人物内在的精神世界。演员必须先塑造角色的内心世界,然后通过外在的手法表现出来[6]。《典籍里的中国》选择实力派演员作为演出嘉宾,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将人物的精神世界完整地展现给观众,推动观众理解典籍中蕴含的情感与智慧。

在《典籍里的中国》的舞台上,有个人的壮志豪情和郁郁不得志的愤懑,也有家国大义、民族情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视等。余秋雨在《观众心理学》一书中提到:“再真切、再完整的戏剧情感,也是观众情感的负载体。”[4]戏剧中展现出的情感归根到底是为了给受众提供良好的情感体验,而情感往往具备感染力,富有感染力的情感有助于节目与受众产生情感连结。

此外,节目嘉宾还可以增强受众对节目的信任感。《典籍里的中国》在访谈环节选择的嘉宾全部为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如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张大可、国际《尚书》学会会长钱宗武、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等。他们学识渊博、相关知识储备充足,在访谈环节对戏剧展现的内容进行解析和补充,不仅有利于受众理解,也有利于增强受众对节目的信任感。

三、主流媒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路径

主流媒体肩负着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凝聚力的责任和使命,但在新媒体语境下,传统的传播方式难以有效吸引受众,导致传播效果不佳,因此,主流媒体应积极探索文化传播新路径。《典籍里的中国》从转变话语方式、构建身份认同、传播智慧与引领审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创新与变革,具有借鉴意义。

(一)转变话语方式,注重生动性、趣味性

《典籍里的中国》转变了以往文化节目以讲学为主的方式,以更具趣味性、易于受众接受的方式讲述典籍,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的选题和剧本、精美的舞台设计、实力派演员的倾情演出、权威专家的解读等无不体现着央视作为主流媒体的实力和权威,而节目的趣味性、亲民性和互动交流的话语姿态,更让受众在观看节目之后发自内心地信任节目、接受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一经播出,就广受好评,对文化类节目的创新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媒体呈现出融合发展的态势。新媒体语言具有创新性、简洁性、亲民性等特点[7]。融媒体语境受此影响,也呈现出通俗化、亲切化发展的趋势。在话语方式和语言风格上,主流媒体并非只能通过严肃的话语来体现权威性,同样可以用活泼的、贴近受众使用习惯的语言进行传播[8]。主流媒体的文化类节目应积极探索、创新,以精美的制作展现实力和权威,以亲切、生动的方式讲述文化故事、传递精神内核,以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吸引受众。

(二)构建身份认同,彰显责任擔当

《典籍里的中国》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深厚历史和价值观,比如司马迁大一统的历史观和国家统一的思想、屈原的家国情怀等,节目通过舞台剧和专家的讲解与补充将其充分地展现出来。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张大可说:“戏剧(第一季第三期)把炎黄两个部落联盟的故事放到结尾,与开头讲述的黄帝的故事首尾呼应,把司马迁的大一统史观与家国情怀处理得非常得当。现在《史记》已经走入了千家万户,把家国情怀深深地注入了每一个中华民族后世子孙的血液里。”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典籍里的中国》将其搬到舞台上再次传递给受众,带给受众文化享受、情感体验的同时,也无形地构建了中华儿女、炎黄子孙的身份认同感。

文化蕴含着一个国家的历史、风土人情、精神风貌……主流媒体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应积极运用多种方式感染观众、引发共情,构建观众的身份认同感,激发观众的民族自豪感,引导他们树立民族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重要纽带。”[9]文化类节目肩负着传播优质文化的责任和使命,应在建立身份认同中引导观众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三)引导审美,启迪智慧

《典籍里的中国》运用穿越元素将过去与当下联系起来,向观众传递典籍中可以借鉴到当下的智慧。例如,主持人带领“屈原”看《楚辞》在现代的发展时,提到了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并讲到“天问一号”的名字来源于屈原的《天问》。主持人说:“屈原曾脚踏华夏神州大地,仰望苍穹,向天发问,展现出追求真理的求索精神,而两千多年后,‘天问一号’发射升空,‘祝融号’在火星着陆正是今人在延续这份求索精神,对宇宙发出的探索。”如此,《楚辞》的时代意义不言而喻,先人虽逝,但典籍不朽、精神永存的道理也被展现出来。

审美性是文化类节目的重要特征,文化类节目应积极将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文明相连,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让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思想上受到启迪、认识上得到提高,更好地理解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增强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

四、结 语

文化类节目不仅要向受众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要传递优秀文化中经久不衰的智慧和精神,以此吸引人、感染人,进而引导人民群众欣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自觉提高审美意识。应时代要求,主流媒体肩负着文化传播的历史使命,任重而道远,因此,要发挥自身的宣传、引导作用,在一次次实践中展现自己的责任担当。

参考文献:

[1] 抖音热点!巨量算数.2022抖音热点数据报告[EB/OL].https://s.weibo.com/weibo?q=%232 022%E6%8A%96%E9%9F%B3%E7%83%AD% E7%82%B9%E6%95%B0%E6%8D%AE%E6% 8A%A5%E5%91%8A%23,2022-12-26.

[2] 快手大数据研究院.2022快手年度数据报告[EB/OL].https://m.weibo.cn/status/48588773408115 48?sourceType=weixin&from=10C4395010&wm=9847_0002&featurecode=newtitle,2023-01-17.

[3] 林晓龙.新媒体艺术在戏剧舞台设计中的应用[J].四川戏剧,2022(5):65-66.

[4] 余秋雨.观众心理学[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173-180.

[5] 李泽厚.美学的对象与范围[J].美学,1981:24.

[6]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的自我修养[M].北京:台海出版社,2017:16-17.

[7] 蒋昊朋.媒体融合背景下新媒体语言特点及传播机制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9):64-65.

[8] 李良荣.网络与新媒體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198.

[9] 新华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09/08/c_11264 67958.htm,2020-09-08.

[责任编辑:李慕荷]

猜你喜欢

典籍里的中国受众创新
《典籍里的中国》节目评论
《典籍里的中国》: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央视“神仙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带你“穿越”华夏文明之美
《典籍里的中国》被赞“神仙”综艺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