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钦州港片区向海产业集聚发展研究

2024-02-17咸路瑶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年6期
关键词:钦州港向海钦州

□文/咸路瑶 王 烁

(1.北部湾大学 广西·钦州;2.国网大庆供电公司 黑龙江·大庆)

[提要] 本文在总结归纳国内学者对于向海经济、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相关研究基础上,对其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研究钦州港片区向海产业发展存在的优势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建议。通过破解钦州港片区向海产业发展问题,促进钦州港片区向海产业集聚发展,带动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引言

向海经济与海洋经济不同,是指依靠海洋而发展的开放型经济,能够将内外连接,具有陆海衔接、实现内外双向同时开放的性质,也具有对开放型经济的鲜明特性。向海经济强调财富资源和发展衔接环节,需要将重点放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最终实现绿色、和谐、创新发展。多数学者认为,向海经济是陆域经济与海洋经济的深度融合,是现代国家迈向海洋、加速全球化发展进程的重要手段。

探索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向海经济产业集聚的情况,分析钦州港片区向海经济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有助于钦州地区更好地融入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中,引导沿海和内地相关产业向海洋集聚,带动经济发展,实现产业结构优化。2022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区外贸进出口6,603.5 亿元,同比增长11.3%,大幅超额完成7%的年度增长目标,增速高于全国3.6 个百分点。2022 年广西海洋生产总值(GOP)达2,296.9 亿元,同比增长4.2%,占广西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8.7%。加快建设向海经济现代化产业体系,新材料、新装备、新能源等向海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钦州港片区作为自贸试验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2022 年钦州市向海经济生产总值达到1,621 亿元,同比增长11.6%,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达到805 亿元,占全市GDP 的42%。钦州港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1.7 亿吨,增长1.8%,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40.7 万标箱,增长16.9%,钦州港首次进入全国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前10 位。这些数据显示出自由贸易试验区促进产业聚集、拉动经济发展、转变产业结构的重大作用。

一、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及钦州港片区发展现状

(一)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现状。自2019 年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以来,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形成了以面向东盟、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和沿边开放为优势,以跨境贸易、跨境金融、跨境物流、跨境旅游和跨境劳务合作为特色,以服务“一带一路”和RCEP 实施为机遇,以构建面向东盟的跨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为潜力、以引领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自由贸易园区、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核心区为发展目标的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体系。并在提升贸易自由便利、资金流动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运输往来便利等方面均进行了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

自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以来,已与东南亚多个国家积极开展向海产业对外贸易合作,并积极与多个国家建设国际合作园区。中国-东盟经贸中心已入驻涉及文莱、印尼、马来西亚等9 个国家共40 余家机构。中国-东盟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加快建设,中国-东盟大宗商品智慧供应链平台正式启动上线,北部湾(广西)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挂牌成立并开展交易。同时,广西自由贸易区积极探索制度创新、优化环境,推行通关便利化措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聚焦制度型开放,对标先进,紧盯重点领域改革创新,抓好复制推广工作,实现制度创新引领效应提升。聚焦重点行业和地区,精准招商,拓展面向东盟跨境产业链,实现开放型经济量质提升。鼓励并帮扶企业积极面向RCEP 国家开展对外贸易。

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自成立以来累计入驻企业超9 万家,是设立前的25 倍。2023 年1~4 月,广西自由贸易区新设立企业5,727 家,实际使用外资3.1 亿美元,外贸进出口额850.1 亿元。2022 年1~11 月,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6.6 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2,504 亿元,同比增长42.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88.5 亿元,同比增长35.2%;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额达148.4 亿元,同比增长71.2%。

(二)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发展现状。钦州港作为中国对东盟国家、东南亚地区的门户港,借助西部陆海新通道、RCEP 的重要条件以及钦州的重要地理区位,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目前,钦州港地区向海产业快速发展,中大型企业集聚。钦州港片区挂牌成立三年来,坚持建大港、壮产业、造滨城,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已建成千亿元向海产业集聚区。2022 年,钦州港片区规上工业产值达到1,285 亿元,提前一年实现千亿元园区目标。自2020 年以来,钦州港片区GDP 年均增长15%,规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长50%,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年均增长30%,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70%。钦州港港口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临港工业、向海合作快速发展。在能源建设方面,园区已入驻石化生产、销售及配套服务业企业超过60家,建成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千万吨级炼油工程,并加快向炼化一体化转型发展;中伟股份与韩国LG 化学签订三元前驱体长期购销合同,双方将加强生产研发合作,在新能源领域共创共赢,为全球新能源材料应用推广及绿色低碳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在船舶修造方面,广西造船业最大集装箱船693TEU 集装箱船项目在钦州港片区开工,中船钦州大型海工修造及保障基地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在对外产业合作方面,中马钦州产业园区规划通过政策协同创新、扩大贸易投资、推进产能合作,构建跨境产业链,促进两园产业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将为“两国双园”发展提供“路线图”和“施工图”。

2022 年,钦州港片区全年新开工及在建的百亿元重大产业项目11 个,总投资超2,200 亿元,2022 年1~11 月,钦州港片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167 亿元。目前呈企业成群、产业成链发展态势,彰显向海产业“虹吸效应”。

二、钦州港片区向海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自然条件

1、区位优势。钦州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沿海,北部湾北岸。与南宁市、防城港市、北海市接壤。且钦州面对东南亚地区,南临北部湾港,是连接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南亚国家、东盟地区的重要桥梁。由于钦州市独特的地理优势,并有着优厚的港口资源,使得钦州成为对外重要的海上运输通道,也给钦州带来了众多的发展机遇。

2、海洋资源优势。海洋资源是沿海城市发展的重要要素,也是推动沿海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北部湾盆地的生油沉积厚度较大,有利于生油的储存。钦州湾作为北部湾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众多海洋资源。钦州湾拥有较好的海水水质、丰富的天然饲料,极适合水产养殖,有利于鱼、虾、生蚝等各类海洋生物生长。茅尾海是中国南方最大的天然蚝苗采苗和人工养殖基地,生产大蚝、青蟹、对虾、石斑鱼等,富有经济价值。

3、旅游资源优势。钦州还拥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在自然景观方面,钦州三娘湾被称为中华白海豚的故乡,也是研究中华白海豚的重要基地。茅尾海公园入选了我国第一批国家级海洋公园,其中拥有珍惜的红树林资源。八寨沟旅游区拥有稀有的砂页岩山涧地貌。人文景观方面,近年来钦州老街、坭兴陶在网络媒体上颇有热度,吸引广大游客的注意,也带动了钦州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历史条件

1、海疆历史悠久。据民国《钦州县志》记载:“开皇十八年,改安州为钦州,取钦江为名。”由于沿海地理优势,广西沿海地区居民很早就开始了打鱼以及其他的农业活动。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人口的迁移,广西沿海地区得到了开发,渔业经济得到发展。钦州作为广西对外联通的重要窗口,拥有悠久的海疆历史。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钦州市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钦州人靠海谋生、用海谋生的习惯。

2、海洋经济、文化频繁交流。一直以来,广西沿海地区就是一个重要的对外交流门户,连接着内、外的文化交流。广西沿海地区是近代广西对外开放的重要港口,广西地区与国外其他地区商贸往来频繁。新中国成立之后,“九五”时期,钦州市成功开发建设钦州港,开放了口岸。“十五”期间,钦州市在得以定位为临海工业城市,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政策条件

1、自由贸易试验区推动作用。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给广西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建设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门户,“一带一路”倡议蓝图的重要节点,推动了广西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了广西经济的提升发展,也推动了广西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钦州片区作为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三大片区之一,对钦州市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有利于钦州乃至广西地区向海产业的集聚发展。近年来,随着钦州片区的快速发展,大力推动了钦州港航物流、国际贸易等向海产业的发展,并带动了绿色化工、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的集聚发展,推动了服务产业的集聚发展,激发了众多行业的活力。并且,钦州港作为国家重要港口,也是联通中国-东盟、中国-东南亚国家的重要港口,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也推动了中国-东盟,中国-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往来。尤其是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建设的建设,通过政策协同创新、扩大贸易投资、推进产能合作,构建了跨境产业链,有力地带动了两园产业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

2、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动作用。2019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的通知,标志着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正式提出,也为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以及发展平台。西部“陆海”新通道主要为西部地区货物运输提供便利条件,运输方式多采取多式联运方式,将中国西部地区的货物经由广西北部湾港口,运往世界各地。

西部陆海新通道位于我国西部地区腹地,北连丝绸之路经济带,南接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连接长江经济带,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正是由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连通作用,给钦州港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促进了钦州片区港口集装箱业务、港口物流业务的增长,促进了港口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也促进了钦州与东盟、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往来。

3、RCEP 签署的带动作用。2020 年11 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标志着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达成。RCEP 签署后,15 个国家通过降低关税、开放市场、减少标准壁垒的方式,开放本国市场,推动贸易的自由化,形成了覆盖人口数量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广西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的重要前沿窗口,RCEP 的签订给广西带来众多贸易发展机遇,抢占扩展RCEP 市场,也必将增强广西与东盟之间的货物贸易往来。钦州片区作为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钦州港这一良好资源,必将带动广西相关产业发展。

三、钦州港片区向海产业集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海洋产业结构单一,规模有待扩大。目前,钦州海洋产业主要集中在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领域中,传统海洋产业占据主导地位。新型海洋产业所占比重较少,且新型海洋产业合作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中下游,停留在产品的加工制造、装配和应用环节,存在粗放、低质的问题。尤其是在与东盟合作方面,部分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科技领域合作还存在着较大领域的空白。产业总体规模较小,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目前,钦州海洋经济总量偏小,虽然2022 年钦州市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达到805 亿元,占全市GDP 的42%。但2022 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94,628 亿元,钦州市所占比重不足1%。相较于其他沿海地市缺乏影响力,也缺乏品牌效应。

(二)海洋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从目前钦州港片区发展情况看,由于钦州港片区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存在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不足、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从新型海洋产业合作上看,也正是由于科技创新、人才储备方面的问题,海洋新兴产业合作依然处于中下游阶段,产业带动作用不强,阻碍了向海产业集聚区的建设。目前,钦州港片区主要存在对海洋资源利用率不够,存在浪费现象;科研力量不强,存在重开发、轻生态现象;专业人才不足,教育薄弱,存在大量人才缺口。

(三)港口基础设备、服务体系有待完善,港口服务能力有待加强。一是港口和口岸配套设施不完善,在港口交通、检验设备、人员配备等基础设施配备方面比较紧缺,存在监管查验压力大、通关流程不顺畅、货物积压时间长等问题;二是信息联通不长,多部门之间未实现信息共享,未设立统一管理平台,造成海关、铁路、码头数据连通不畅,影响工作效率;三是港口物流存在问题,与钦州港相配套的铁路、公路、航空物流尚不健全,影响货物流转;四是港口码头功能区布局不科学,码头停靠船舶位置的功能欠缺,海岸线未得到充分利用,未设置专门的特种产品作业船舶的停靠位置,弱化了港口服务能力。

(四)金融开放机制不强。目前,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北部湾(广西)已搭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探索试点完成首单进口锰矿跨境摘牌交易、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金融创新试点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基础,通过推出“跨境人民币同业融资”“跨境人民币双向流动便利化”“人民币境外项目贷款”“简化境外机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离岸划转”“人民币信贷资产跨境转让”等五项全国领先的跨境人民币金融创新政策,金融开放已初见苗头。但综合来看,一是金融领域在开展金融跨境投融资,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方面步伐相对比较缓慢,与国际接轨的金融体系尚未形成,导致钦州港片区中开展国际投资的企业数目比较少;二是虽然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已经设立了引导向海经济发展的专项基金,但由于资金规模较小、政策相对不透明的问题,未能很好地发挥引导向海经济发展的作用;三是在产业投资中,资金主要分散在财政、科技、信息方面,缺乏有效的整合,资金使用未达到预期效果。

(五)配套政策有待完善。一是向海经济发展处在初期阶段,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由于向海经济是个新概念,对于向海经济内涵、规划、要求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系统、不协调。二是缺乏系统的向海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以及综合的协调布局规划。尤其是在如何抓好RCEP、西部陆海新通道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上,缺乏系统的规划。同时,在向海产业发展上,政策引导性不突出,产业定位不准确,缺乏对中小企业的引导。三是与南宁、崇左片区合作不紧密,为形成有效的联动合作机制,只停留在浅层合作。

四、钦州港片区向海产业发展建议

(一)构建现代化向海产业体系。一是要完善向海产业规划,妥善处理不同产业之间的差异性,合理安排不同产业之间的区位,科学考虑不同产业之间的有效衔接,使不同产业在钦州港片区内形成有效整体,推动现代向海经济发展,促进产业集聚,突出打造有针对性的产业,引导新业态新模式产业进入。二是要引导企业参与向海经济发展,激发企业活力,吸引外资、推动外贸发展,为向海产业发展提供动力,从而促进产业集聚区的建立。三是要统筹推动临港工业、绿色石化工业、旅游业的发展,协调向海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集聚区的形成。有序推进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开放。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离岸贸易、数字贸易等对外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建设跨境电商海外仓、边境仓、保税仓和大宗商品交易储运基地,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四是充分发挥中马产业园的优势,突出打造特色产业,如中马燕窝、榴莲、棕榈油产业等。加强互联互通、经贸投资、产业发展等领域合作,加快推动钦州市与关丹市缔结为姐妹城市,推动实现共赢发展。五是提升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RCEP、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构建新发展格局等能力。

(二)加大向海产业科技投资力度,积极培养专业人才。目前,钦州港片区已成立的首家集产学研等功能于一体的燕窝研究机构——广西天下燕都燕窝产业研究中心,并在钦州港片区内成立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这表明,目前钦州港片区十分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但也应该看到,在涉海教育专业人才教育方面比较薄弱,教育和人才培养比较落后,尤其是在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科研领军人员方面均比较缺乏。这就要求钦州港片区及钦州市政府要加强本土人才培养及外来人才引进,与高校、企业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突出培养专业技能型及领军型人才。引进鼓励高层次人才来钦就业、创业,建设人才引进政策服务保障体系,既能引才,又能留才,还能养才。向上海自贸区等先行区学习,借鉴其人才发展政策经验,因地制宜,构建更加便利的人才培养发展体系。同时,提升海洋科研力量,加强海洋科教力量整合,重视海洋资源效益。研究掌握核心科学技术,提高科技成果转换率。

同时,依靠科技创新的力量,积极推动自主研发、自主创新,推动向海产业向高端发展。一是要将“中国制造”通过科技创新转变为“中国智造”,积极推进大型船舶、重型机械自主研发,为相关产业提供设备支持;二是要重视新能源产业、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科学引导新能源产业、电子信息技术产业融入海洋开发、海洋产业中,促进向海产业集聚发展。

(三)完善港口基础设备、服务体系建设,增加航道覆盖面。一是要加强港口、码头、航线建设,增加泊位数量建设和扩大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加快建设港口物流,推进信息化、智慧化港口建设。二是要致力于建设国际大港。要将钦州港打造成集航运功能、港口与码头服务功能和集疏运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性公铁海多式联运出海港口,推进配套服务功能建设。三是要进一步构建跨境多式联运高效衔接的交通物流服务体系。与东盟国家、东南亚国家一同推动跨境公路、铁路建设,提升运输水平,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质效、提升跨境陆路运输能力等。四是加快推进港口数据化、智能化建设,实现港口内部各部门之间信息互联互通。

(四)加快配套政策制定。要深化现有制度的改革与创新,通过综合调研、实地考察等方式,切实了解当前钦州港片区向海产业集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原有制度进行改革,助推向海产业发展,如改革港口通关制度、创新自贸园区政务服务平台模式、加快智慧口岸建设等。制度改革创新要面向市场,服务企业主体。针对金融领域,一方面要通过依托北部湾大宗平台、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金融创新试点,搭建离岸交易、跨境人民币结算、离岸人民币结算等线上通道,切实推动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满足企业多元化投资、结算需求,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另一方面制定合理的向海产业金融投资政策,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起到监管、引导作用,为向海产业发展集聚营造适宜的金融环境。

综上,本文通过研究分析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发展情况,研究钦州港片区在向海产业集聚方面现有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构建现代化向海产业体系;加大向海产业科技投资力度,积极培养专业人才;完善港口基础设备、服务体系建设,增加航道覆盖面;加快配套政策制定四个方面提出了促进钦州港片区向海产业集聚发展的建议。钦州作为连接中国西部与东盟国家、东南亚地区的重要纽带,钦州面临“一带一路”倡议、西部陆海新通道、RCEP 所带来的重要机遇。本文对钦州港片区向海产业集聚发展提出建议,以有助于钦州港片区更好地助推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向海产业集聚发展。

猜你喜欢

钦州港向海钦州
港口——向海,向未来
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获奖证书
逆水行舟,向海问路——读《造舟记》
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调研组到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管理委员会调研
西部陆海新通道背景下加强钦州水上消防建设的思考
为什么椰子都向海的方向生长?
企业用行动投票,中国(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营商环境获点赞!
桂林至钦州港公路(南宁六景至宾阳段)项目获批
浅谈钦州港国投煤炭码头工程旋挖钻孔灌注桩监理要点
向海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