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4-01-25哈小琴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23期
关键词:障碍性免疫抑制骨髓

张 研, 张 茜, 哈小琴, 吴 涛, 李 刚

(1. 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2.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 甘肃 兰州, 730050;3. 甘肃省干细胞与基因药物重点实验室, 甘肃 兰州, 730050)

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一种以全血细胞减少和骨髓功能低下为特征的血液系统疾病,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和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VSAA)[1-2]。SAA、VSAA患者的病情更加凶险,危害性极大,具有随时发生严重性出血、重型感染等并发症风险,需要及时诊治。AA发病机制虽未明确,但大部分学者认为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异常、免疫紊乱、造血紊乱、骨髓基质细胞、微环境异常等为发病原因[3]。本研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AA患者治疗新进展进行相关综述。

1 免疫抑制剂与AA

1.1 传统免疫抑制治疗

免疫抑制疗法(IST)是老年患者和缺乏血缘匹配患者的一线治疗,抗胸腺球蛋白(ATG)和环孢素(CsA)的组合(即经典免疫抑制疗法)适用于有输血依赖、感染、复发性出血或改善NSAA患者的生活质量,没有合适供者或35~50岁的SAA、VSAA患者。兔抗胸腺球蛋白(rATG)较马胸腺球蛋白(hATG)治疗效果差,在使用rATG后CD4细胞和T调节细胞被严重消耗[4]。经典免疫抑制疗法对SAA患者的有效率(RR)为60%~80%[5]。在一项关于180例2岁或以上的SAA患者使用IST(hATG+CSA)联合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艾曲波帕(EPAG)治疗SAA的前瞻性研究显示, SAA患者6个月时完全缓解率(CR)为44.0%,总缓解率(ORR)为80.0%, 4年总生存期(OS)92.5%, 约50%的患者在最后一次随访时无不良事件发生[6]。这表明IST(hATG+CSA)联合EPAG可改善SAA患者的血象并提高RR及CR[7], 而且经典免疫抑制疗法加用EPAG不会增加AA向骨髓恶性肿瘤克隆演变的风险。

1.2 处于探索阶段的免疫抑制治疗

处于探索阶段的免疫抑制西罗莫司又叫雷帕霉素(RAPA)、阿仑单抗(ALZ), 可提高SAA患者的疗效[8]。RAPA具有抗真菌、抗肿瘤、抗纤维化及免疫抑制的作用。DING S X等[9]发现AA小鼠使用RAPA联合EPAG可下调辅助型T细胞1(Th1)免疫应答相关的细胞因子,上调辅助型T细胞2(Th2)免疫应答相关的细胞因子,从而改善全血细胞减少症,同时延长小鼠的存活期,实验证明RAPA联合EPAG治疗AA具有潜在临床价值。此外,研究[10]表明ALZ治疗SAA有效、安全且无显著不良反应。但目前国内对于ALZ疗效相关文献研究较少见,尚需更多的临床试验证实其疗效及并发症。

虽然IST可有效缓解AA患者的全血细胞减少,但约1/3的患者复发或需要长期使用CsA治疗。而且部分接受IST治疗的患者出现克隆演化导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系白血病、溶血性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和复发的风险[11-12]。与年轻患者相比,老年患者通常对IST反应较差[13], 因此IST对于AA患者的治疗依然具有挑战性。

2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与AA

迄今为止, allo-HSCT仍然是AA最佳治疗手段,治愈率接近90%[14]。同胞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首选治疗方案,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为良好的替代方案,为IST复发、年轻AA患者的一线治疗。但haplo-HSCT存在着植入失败、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诸多并发症的风险[15], 但寻找供体相对容易并且在移植失败的时可再次移植[16]。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UCB-HSCs)在AA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供体接种细胞数量与受者体质量之间的关系,较多应用于儿童AA, 移植后存活率约为90%, 且GVHD的发病率较低,但UCB-HSCs存在着植入延迟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时间延长的缺点。与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相比, allo-HSCT后AA患者免疫重建的速度相对较慢,易发生严重感染,导致菌血症、脓毒血症甚至休克死亡[17]。因此, allo-HSCT治疗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还需不断改进移植相关治疗技术,进一步降低移植后死亡率。

3 间充质干细胞(MSCs)与AA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从骨髓、脐带血、胎盘或脂肪组织中分离出来的多能细胞,其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最早被发现的骨髓基质细胞的前体细胞。AA患者存在骨髓造血微环境异常,而且骨髓造血微环境异常可能与MSCs有关。MSCs可能通过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激活Notch信号通路调节造血干细胞(HSCs)的增殖和分化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恢复造血功能[18]。MSCs还通过对特异性转录因子GATA-3/T-bet的调控,调节Th1细胞、Th2细胞分化,维持Th1/Th2免疫平衡来发挥免疫调节作用进而恢复血象,血象恢复与Th17水平也有相关性, MSCs通过改变Th17水平改善SAA预后[19-20]。研究[21]发现,在haplo-HSCT中应用MSCs可以降低急性或慢性GVHD的发病率及严重程度,促进HSCs植入延长OS。一项单中心关于HSCs移植联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治疗SAA患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22]显示, hUC-MSCs联合HSCs移植不但可以提高HSCT的SAA儿童患者的移植成功率,还可以预防和治疗GVHD。MSCs还具有炎症反应、修复组织功能,使得其用于haplo-HSCT后辅助性药物。国内外已有多个中心采用allo-HSCT联合MSCs治疗AA, 但目前各中心结果显示的MSCs疗效差异较大[23-25]。综上所述, MSCs应用于AA移植治疗具有促进造血、改善造血微环境、调节免疫、修复组织等作用,为进一步提高AA疗效提供了理论依据。但目前MSCs治疗AA的机制尚不明确,关于防治GVHD仍需大量的临床试验,关于MSCs对AA及并发症的防治仍需进一步研究。

4 自然杀伤(NK)细胞与AA

Th1/Th2免疫失衡是AA发病的主要免疫因素。NK细胞是一组异质性的淋巴细胞,在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抗感染、抗肿瘤、调节机体免疫平衡等作用成为近几年研究焦点[26-27]。CHEN T等[28]在骨髓衰竭(BMF)小鼠模型实验中发现输注NK细胞通过NKG2DNK细胞与NK细胞受体相互作用、穿孔素依赖性方式和分泌细胞因子抑制CD8+T细胞增殖并减少IFN-γ的产生,进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达到治疗SAA的目的。LIU C Y等[29]发现CD56brightNK细胞在SAA中的比例降低。综上所述,证明AA患者外周血NK细胞、CD56brightNK细胞降低可能是引起患者免疫耐受被破坏、T细胞功能亢进而导致造血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之一[30]。在健康人群中Th1和Th2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AA患者发生感染时Th1/Th2表达失衡,向Th1或Th2漂移, NK细胞可以维持Th1/Th2细胞稳态。NK细胞抗感染同时维持Th1/Th2细胞动态平衡作用为AA治疗及降低IST、HSCT后感染的发生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此外, GVHD是AA患者HSCT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免疫重建的速度和程度与移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密切相关,并影响OS[31-32]。ANDO T等[33]发现NK细胞是OS的独立预测因子,移植后100 d快速NK细胞重建的患者具有相对较好的OS和无病生存期。此外,NKG2ANK细胞通过抑制活化的T细胞,减少GVHD的发生[30]。NK细胞还参与各种免疫介导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性疾病、移植排斥反应等的病理过程。因此, NK细胞可能成为治疗AA新的细胞疗法[27]。

5 中医中药与AA

中医学认为AA主要病机在脾肾,治疗应以温肾益髓、健脾补肾和益气养血的方剂为宜[34]。补肾生血法治疗AA的RR优于益气养血法[35]。对AA患者补肾生血方联合西药比单纯西药治疗起效速度快[36]。肾主骨生髓,乃先天之本,先天肾元亏虚,周身脏腑气血不足,采用温肾益髓法可以促进骨髓的生长,从而促进造血系统的恢复[37-38]。“脾”居中焦,是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也,“脾”具有运化抗邪功能。中医脾与机体免疫密切相关,自身免疫异常是AA发病机制之一。将脾虚动物被破坏的免疫器官组织使用健脾益气方药治疗有效[39]。曾清等[40]将120例脾肾阳虚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分别给予强的松和参萸补血方治疗3个月,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3.33%、70%,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滋补脾阳可改善T细胞免疫功能促进骨髓造血,因而健脾补肾方治疗CAA有效。AA初期多呈现气血不足征象,益气养血法之人参、三七、马齿苋的有效成分具有调控Th1/Th2平衡调节免疫作用。此外,补肾健脾化瘀中药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的异常激活进而改善骨髓造血功能[41]。而且黄芪、山药等滋补脾阳、升高血细胞数,熟地黄、何首乌、山萸肉、女贞子、茯苓、淫羊藿、仙茅、紫河车、鹿角、当归、鸡血藤、金钱草、夏枯草、雷公藤诸药协同有同补阴阳、补气养血、温肾健脾、填精益髓、祛邪解毒之功效,对治疗AA均有一定作用[42]。因广谱抗生素对症治疗AA打破了肠道微生物的原有平衡进而导致造血功能受损,增加感染机会。研究[43]发现,脾虚证的发生发展与机体肠道菌群失调相关,因此,健脾补肾改善肠道菌群进而治疗AA。上述研究为中医中药治疗对IST无反应或不适合HSCT的AA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6 小 结

本文通过对AA近年研究进展予以综述,增加对AA更全面、深入的了解,有利于开发新的药物、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克隆进化发生和疾病的进展。由于移植和免疫抑制方案的不断进步, AA患者的生存率得到了显著提高,AA治疗已处于较高平台期,但关于不同程度促进AA患者的造血功能恢复、免疫重建,改善其生存及预后仍是关注的焦点,传统疗法存在局限性,期待可以从细胞疗法、中医中药等疗法中寻求到解决方案,进一步提高AA的治愈率。

猜你喜欢

障碍性免疫抑制骨髓
Ancient stone tools were found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病因、发病特点及防控措施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中骨髓抑制与骨髓照射剂量体积的关系
防控猪群免疫抑制的技术措施
赞美骨髓
猪繁殖障碍性病毒病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控
骨髓穿刺涂片联合骨髓活检切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丹参总酚酸对大鼠缺血性脑卒中后免疫抑制现象的改善作用
氯米芬结合热敏点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