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教育时代中小学校长学习领导能力提升研究

2024-01-15李媛张进

中国信息化 2023年12期
关键词:学段校长新课标

文|李媛 张进

一、引言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育教学变革提供了基础。近年来,智慧教育已成为世界范围广泛开展的教学形式,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为各级各类学校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了平台,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普及,全民共享教育成果具有重要意义。伴随着智慧教育的推进,以“尔雅”“智慧树”“学习通”等为代表的线上平台在普及教育知识,推进全民学习,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对中小学校长在学校管理、教学组织、师资培养、学生成长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长作为教育机构的管理者,其自身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对于教职工、学生、家长、社会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在智慧教育时代,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新教育技术、教育方法层出不穷,因此,基于智慧教育时代背景和信息化特点,对中小学校长学习领导能力进行研究,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提升中小学教学信息化水平,促进中小学教学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课标》背景下校长学习领导能力研究

2022年4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简称《新课标》),《新课标》包括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6个课程标准两大部分,对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作出了明确规定。对比2011年制定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新课标》将信息技术纳入课程标准,并对各个学段信息科技内容模块与跨学科主题做出了明确规定,信息安全、物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化等更是成为其中的高频词汇,显示出信息化已成为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的发展方向,要求中小学生对信息技术在理解的基础上,更能灵活进行运用。

校长领导力的核心是课程领导力。《新课标》明确规定,校长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直接负责人,不仅要熟悉各学段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还应熟悉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选择、结果评定等方面内容,为师生营造构建和谐舒心的环境氛围,为《新课标》的落地做好保障。在智慧教育背景下,校长的学习领导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建立学生学习愿景及目标,以《新课标》为指导,将《新课标》各门课程内容模块与学生培养目标相结合,从知识、能力、素养三个方面建立学生学习愿景及目标;第二是促进教师专业学习成长,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日新月异,知识迭代频繁,教师只有坚持常态化专业学习与继续教育,才能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第三是营造有利于学习的校园环境及文化,校园环境及文化作为一种隐性教育手段,现阶段,以信息化为主要特点的智慧校园建设如火如荼,通过将学生日常表现管理、宿舍管理、作业成绩管理、考勤请假、班级管理等模块实现数字化校园管理,实现校长对学校的智慧化管理。

三、我国中小学课程信息技术模块分析

2018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在智慧教育时代,《新课标》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分为四个学段,并对各学段信息化具体内容模块和跨学科主题进行了明确规定,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我国义务教育各学段信息科技内容模块与跨学科主题

在智慧教育背景下,基于“信息化+教育”的大方向,通过将现代信息技术纳入我国义务教育课程内容,对于提升中小学生知识检索能力、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正确理解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促进素质教育向更加开放、高效、智慧方向发展,对于实现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目标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由《新课标》可知:在第一学段(1~2年级),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信息检索能力,在第二学段(2~4年级),注重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在第三学段(5~6年级),注重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第四学院(7~9年级),注重对于学生信息创新能力的培养。由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四个学段信息科技内容模块可知:一方面,基于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水平,设置不同模块的信息技术内容模块,促进中小学生正确理解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养成正确的信息观和信息意识;另一方面,在不断提升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和能力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对于信息伦理的培养,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信息道德观,为学生进入高中及大学阶段深入学习信息技术打好基础。

四、智慧教育时代中小学校长学习领导能力提升对策

(一)开展信息技术研修学习,树立智慧教育理念

现代信息技术可为中小学校长教学管理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手段。《新课标》目标的实现,最核心的因素在于校长的管理,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也要求校长必须具备信息化素养,领导学校教学、管理朝向更加智慧的方向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学校教学管理带来了诸多新的教学工具和教学平台。中小学校长应紧跟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树立智慧教育理念,了解不同智慧教育工具的优势和应用场景。更好地指导教师在课堂合理应用智慧教育工具,提高教学效果。

(二)推动教学方式改革,积极营造合作共享的学习环境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中小学课程教学方式带来了巨大变革,互动式课堂已成为中小学课堂的主要特征。在智慧教育时代,积极营造合作共享的学习环境作为提升校长领导力的重要策略。校长应积极推动教学方式改革,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方法创新,鼓励教师之间开展跨学科合作与交流,促进互相学习和分享经验。同时,通过与其他学校和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教育研究和项目合作,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注重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更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智慧教育时代,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也需要掌握与技术相关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作为校长,应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学习培训和交流活动,鼓励教师参与教育技术研究和创新项目,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为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能力提升提供机会。

(四)注重协同育人,建立“家-校”良性互动

智慧教育时代,家长已成为教育的重要参与者,校长领导力的提升也需要家长和学生的积极互动。作为校长,一方面,可通过网络、教学交流平台等定期与家长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其对于教学的需求和反馈,更好地调整学校的教学方案和管理策略。另一方面,通过智慧教育平台等教育工具,开展常态化教学评估,及时了解课程改革实施动态,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五、结语

智慧教育作为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智慧教育的兴起为我国义务教育带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智慧校园建设作为教育信息化的更高级形态,校长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直接负责人,领导能力的提升对于顺利推动智慧教育的实施至关重要,对于实现我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校长应树立智慧教育理念,主动开展信息技术研修学习,注重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积极运用智慧教育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教学方式改革,注重协同育人,建立“家-校”良性互动,营造合作共享的学习环境,促进我国义务教育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学段校长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论校长的修养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