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代之变·雕塑之变:第23届中国雕塑论坛暨2022年度奖综述

2024-01-13上兮byShangXi

雕塑 2023年6期
关键词:雕塑年度创作

文/上兮 by Shang Xi

一、活动概况

《雕塑》杂志第23届中国雕塑论坛暨2022年度奖公布大会于2023年11月28日14:00—18:20在线上举行。200余名与会者在“腾讯会议”上经历了一场雕塑学术的思想交锋与雕塑展示的视觉盛宴。参加线上会议的既有做主题发言的专家学者,也有获得年度奖的作者代表;既有大名鼎鼎的雕塑家,也有驰骋市场的雕塑新锐;既有资深的教授,也有许多在读的莘莘雕塑学子。

本次论坛和年度奖公布大会均由《雕塑》杂志社策划、组织和主办。持续了四个小时的线上活动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为“第23届中国雕塑论坛”,下半场为“2022年度奖公布大会”。

本次论坛由《雕塑》杂志主编朱尚熹主持。在上半场,受邀的6位演讲嘉宾就论坛主题“百年之变·雕塑之变”展开了六个方向的讨论,即乡村公共艺术的兴起、AI之于雕塑的冲击、雕塑理论的变化、雕塑教育的变化、公共艺术的时代性以及泛雕塑的兴起。这些议题从不同角度概括了当下中国雕塑之变。

下半场主要由《雕塑》杂志办公室主任袁宏主持。《雕塑》杂志执行主编范海民先生配合视频的演示,逐一公布了2022年度奖的奖项暨获奖作品。与此同时,他还逐一介绍了参加本次年度奖评选的评委。首次面世的《雕塑》杂志LOGO元宇宙美术馆承载着“《雕塑》杂志2022年度奖大展”,以14分钟视频的形式展示在每一个与会者的面前。获得奖项的98件雕塑作品悉数亮相。蔚为壮观,场面隆重。

获奖作品公布与展览完毕后,获得大奖的艺术家和策展人代表十多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获奖感言,并就上半场的论坛主题“百年之变·雕塑之变”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整个活动气氛活泼而热烈,发言者情绪饱满,在主持人的时间控制之下,论坛延长到傍晚6:20结束。在结束语上,朱尚熹呼吁雕塑界多多关注和支持《雕塑》杂志,为后续各种学术活动的展开添砖加瓦。

二、关于雕塑论坛

“中国雕塑论坛”由《雕塑》杂志社于1995年创办,到目前已经举办过22期。在长达近三十年的历程中,《雕塑》杂志社始终在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指引下,以敏感的触角和责任的担当,携手全国雕塑界和工艺美术的立体造型艺术界就雕塑繁荣发展的重要议题进行了若干次大讨论。其内容涉及中国传统雕塑的继承与发扬,现当代雕塑,雕塑与科技,数字雕塑前沿、雕塑教育、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雕塑市场、雕塑家维权等。百花齐放的争鸣,激荡的头脑风暴所形成的学术成果已经并将继续为中国雕塑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提供正能量。

1.论坛的主题与主题诠释

第23届中国雕塑论坛的主题是:“百年之变·雕塑之变”。

百年之变局再次将雕塑推在了大变革的前沿。今之时代为雕塑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好机遇。中国的雕塑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踌躇满志,一个属于雕塑的新时代就在前面。

关于本次论坛的主题:时代之变·雕塑之变,笔者试图做以下粗略的解读:

从党的十八大开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进入了新的时代。疫情三年、科技井喷式发展再加上世界局部动荡的不确定因素使得人类社会正经历着百年之大变局。作为美术中重工业的雕塑艺术,同样在百年变局中展现出了巨大的变化。首先,雕塑与科技的必然联系,已经为历史所证明。在数字科技条件下,我们不仅仅成功地渡过三年疫情所造成的困难,还为我们顺利实现了雕塑教育的线上场景。今天的雕塑不管从创作到制作,从研究到教学都顺畅地跑在了数字科技的快车道上。当下正值AI人工智能的开启时刻,雕塑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值得人们去探究,去深思。第二,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的老先生们提出“雕塑的出路在室外”的口号,于是打造了城市雕塑的概念。90年代为了适应城市的快速发展,我们又从北美舶来公共艺术。于是,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在全国的城市公共空间迅速普及开来。如今我们已经全面实现小康的目标,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生活品质需求成为今天中国人的奋斗目标,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家的基本国策之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强劲东风的吹拂下,公共艺术的触角已经自觉不自觉地伸向了广阔的原野,进入了农村的村落。这是公共艺术之变,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艺术之变。再者,今天我们讨论雕塑出路的话题,已经不是在室外的问题,而是走向了室内,走向了馆所,走向了家居,总之,走向了生活。第三,雕塑的本体并不是固定的概念,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变化,势必发生变化。时代的巨变一定会导致雕塑理论的变革。改革开放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现当代雕塑一直在变。新形势下的雕塑理论建构一直是我们今天的理论家和艺评家要思考的问题。它涉及到雕塑的本体,雕塑的方法论,雕塑的批评,雕塑的教育等方方面面。

然而,在变化的趋势中也有不变的底层逻辑,那就是雕塑与时代的关系是不变的,雕塑与科技的关系是不变的,雕塑对空间的诉求是不变的,动态中的雕塑本体是不变的。

2.主题演讲的概述与评述

本次论坛上,受邀的6位做主题演讲的嘉宾分别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董书兵、今日数字美术馆创始人,中山大学虚拟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怀骥、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理论教研室主任韩小囡、西安美术学院中国雕塑艺术研究所所长,原雕塑系主任王志刚、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与公共艺术研究所研究院吴士新、广东原创艺术研究院,艺术总监李建国。

公共艺术新动向——以阿尔山乡村艺术季及瓜州荒野艺术季新作为例

董书兵(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

首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董书兵教授带来的讲题是《公共艺术新动向——以阿尔山乡村艺术季及瓜州荒野艺术季新作为例》。

演讲中董书兵以较为丰富的图片资料首先演示了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乡村艺术的发生、发展与成果以及活动的理念;然后展示了甘肃酒泉市瓜州县的荒野艺术的最新创作。前者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策划组织和实施的乡村公共艺术项目,后者是他个人推动的大地艺术计划。近些年,艺术家们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将视角转向到了乡村原野空间,成为了公共艺术的一种新动向。这种动向的背后肯定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在全国各地的推动有关,同时也是艺术家们对于雕塑艺术本体从场域,从维度,从材料,从实施方法等方面求新,求突围的自觉。在广阔的天地里,艺术的社会功能性与艺术实验的本体性结合在了一起。按照艺术发生学的原理,公共艺术最早诞生于城市空间,它完全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产物,而乡村振兴口号下的中国公共艺术新动向直接转向了农村空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中国角度和公共艺术发展史上的中国贡献。

AI状态下的雕塑之变

中山大学虚拟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怀骥先生,他带来的讲题《AI状态下的雕塑之变》触及的是雕塑与科技的话题。如今AI已经深入到社会运行的各个层面。自从2022年11月30日美国OpneAI实验室对ChatGPT(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进行的发布,AI的狂潮一直是人们乐此不疲的议题。在雕塑界已经有许多朋友在使用Midjourney和Stable Diffusion进行创作。李怀骥老师同样是一位雕塑家,更是在元宇宙与AI领域里有所建树的大咖。他的发言认为,到目前为止,AI是人类最为复杂的创造,其性质是人类“集体认知”的集合。由于艺术创造是一种极为个体化的行为,于是“集体认知”与“个性化创造”的背离性,造成了某种对AI的焦虑。李先生以各种角度论证了这种焦虑的非理性之后认为,雕塑正在面临一次新的技术革命,就像当年照相术和工业革命的发生导致了现代主义雕塑的诞生。AI条件下的雕塑何为?雕塑家何为?正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是挑战,同样是机遇。

朝向雕塑本身——中国古代雕塑研究的变迁

《朝向雕塑本身——中国古代雕塑研究的变迁》是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理论教研室主任韩小囡的讲题。由于考虑到演讲时间的限制,她仅仅聚焦于在中国传统雕塑研究领域关于理论研究的转向。演讲中“西方的雕塑本体”“东方的历史本体”的提法很有意思。在对于中国现当代雕塑的进化方面,雕塑家们体现的自觉,进行了关注和梳理。在他山之石章节对当下的理论建构提出了路径:西方雕塑概念的剧变,现象学等理论与方法,技术美术史视角,全球艺术史视角。雕塑理论具有“技术本体”的特点,这在里尔格的《罗丹论》中早就注意到。里尔格说,罗丹最伟大的思想不是口若悬河的言辞,而是建构物态的方法:空间的规划和大面的安排等等。雕塑向本体的探索是雕塑得以进化的重要内容,这个过程中,雕塑造物是其中的一环,而雕塑的扩圈是另外的一环。每一次的扩容,意味着雕塑本体的最新迭代。只有当我们以自身的经历迭代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现当代雕塑时,面对世界,我们就有了与世界平等对话的自信和权力。值得喜人的是,雕塑领域的博士群体正在形成雕塑理论研究的大军。雕塑之变一定会在百年变局中产生理论上的嬗变。

百年之变,雕塑之变——谈西美当代雕塑教学

王志刚(西安美术学院中国雕塑艺术研究所所长,原雕塑系主任)

在雕塑教育之变的议题下,西安美术学院中国雕塑艺术研究所所长,原雕塑系主任王志刚先生带来的讲题是《百年之变,雕塑之变——谈西美当代雕塑教学》。王志刚在执政西美雕塑系的时期正好是西美雕塑教育变革的节点上,他与他的团队在推动西美雕塑教育现代化的道路上,富有责任担当地建构了西美的当代雕塑教育体系:坚定传统方向,扩展国际视野,面向科技未来。他的演讲真可谓自信满满,成果丰硕。当然,西美的雕塑教育之变也是全国的一个缩影,顺应时代之变,是中国学院雕塑之变的总趋势。在这样的趋势之下,每一个院校的雕塑教育着力点又有些许的不同。

时代性与本土化: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发展的变与不变

吴士新(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与公共艺术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与公共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吴士新是一位著名的公共艺术评论家,他的演讲《时代性与本土化: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发展的变与不变》从公共艺术发展史和底层逻辑的角度论述了公共艺术,并以大量的案例说明了公共艺术与时代,与在地地域的密切关系。

他认为中国雕塑朝着现当代雕塑经历了两次转向,一次是“雕塑造物”,一次是“公共艺术”。公共艺术上个世纪90年代从北美引入中国,我们的内在需求就是城市化进程。但是任何引进并不是囫囵吞枣,而是根据本土的客观环境而演进的。在这个过程中,时代性和本土的在地性是一个公共艺术的永恒话题。

新生活中的雕塑——泛雕塑思考

李建国(广东省原创艺术研究院艺术总监)

最后一个进行主题演讲的是广东省原创艺术研究院艺术总监李建国,他的讲题是《新生活中的雕塑——泛雕塑思考》。演讲中李建国从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品质诉求的角度,阐述了生活艺术化的趋势。在全民进入小康,城市理性发展的新时代,雕塑的出路再次摆在了雕塑家面前。潘鹤先生提出雕塑的出路在室外的历史背景是改革开放之初、城市化进程就要起步的节点上。40多年过去,沧海桑田,如今的重新探索雕塑之路一定会影响雕塑家与雕塑的变化。

在本次论坛和年度奖公布大会上,许多年度大奖的得奖者在发表获奖感言的环节,还继续就本次论坛的主题“百年之变·雕塑之变”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发言者中不乏艺术评论家、策展人、雕塑家、雕塑教育家等。他们的参与使得整个论坛丰富和丰满了许多。

三、关于年度奖

1.年度奖概况

《雕塑》杂志的年度奖评选,始于2018年。其宗旨就是运用业界唯一雕塑媒体的优势,通过回顾、梳理与评选,为推动雕塑的创作、研究、市场和教学站台,为雕塑事业的繁荣发展摇旗呐喊。

公共艺术最高荣誉奖

众所周知的原因,疫情三年里年度奖的评选搁置了起来。今年一切工作重启,《雕塑》杂志的年度奖申评也重回了正轨。为了体现工作的连续性,以及忠实地反映疫情三年雕塑的整体状况,《雕塑》杂志今年的年度奖评审针对的是2020、2021、2022三年的成果。根据这一特殊情况,奖项设置的数量也就大于以往单年的年度奖数量。

本次年度奖选拔资料的来源主要是这几个方面:首先,《雕塑》杂志社对2022年度奖的申评工作进行了专项征稿,收集的稿件是杂志社本次整理年度奖提名资料的主要资源,其次就是正在编辑的《中国雕塑年鉴·2023》的征稿资源,第三就是常态发行的纸媒《雕塑》上的用稿资源,第四就是专家的推荐。多管齐下所形成的年度奖提名和评选资料基本上可以反映三年疫情期间雕塑领域的整体状况。在此基础之上,编辑部再组织力量经过认真筛选,形成了“2022年度奖”的入选资料。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惊奇地发现,全国的雕塑家们在疫情困难的日子里,是一群具有独特意义的逆行者。他们创作抗击疫情题材的雕塑作品,以立体的语言塑造英雄,为赢得抗疫阻击战的全面胜利鼓舞士气;他们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创作红雕,抒发爱党爱国的一腔热诚;他们在封闭隔离期间,研究数字雕塑,用三维软件进行创作,数字雕塑在疫情的条件下得到了空前的普及。与此同时,户外的公共艺术活动并没有减少,尤其令人惊艳的是乡村公共艺术在全国悄然兴起,其势头正在进一步蔓延和扩大。可以说,三年的雕塑成果并不输于往年,我们还意外地收获了数字雕塑。

本次公布的“《雕塑》杂志2022年度奖”一共98个。它们的具体类别和分项如下:

(1)公共艺术类。尽管有疫情的压力,在全国各地落地的公共艺术作品的数量还是挺大的,质量也不可小觑。本次评选,《雕塑》杂志社一共推出了33个入选“2022年度公共艺术奖”的作品(项目)。其中包括了三个分项:首先是5个“2022年度公共艺术最高荣誉奖”;二是5个“2022年度公共艺术活动大奖”,3个“2022年度公共艺术活动优秀奖”;第三是10个“2022年度公共艺术大奖”和10个“2022年度公共艺术优秀奖”。

原创雕塑大奖

(2)原创雕塑类。获得“2022年度原创雕塑大奖”的一共15个。获得“2022年度原创雕塑优秀奖”的一共30个。

(3)泛雕塑类。获得“2022年度泛雕塑大奖”10个,获得“2022年度泛雕塑优秀奖”的同样是10个。

(4)国之大匠类。获得《雕塑》杂志“2022年度国之大匠成就奖”的老艺术家一共是3人,他们是周国帧、江碧波和楼加本。

2.年度大奖选析

公共艺术是本次年度奖评审活动的重头戏,一方面它体现了在特殊情况下,公共艺术三年来的成果,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公共艺术业界产生了两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我们首先来看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外广场上的5座大型雕塑。这些作品分别是由中国美术馆承担,吴为山主创的《旗帜》;由中央美术学院承担,吕品昌主创的《信仰》;由中国美术学院承担,杨奇瑞主创的《攻坚》;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担,曾成钢主创的《伟业》;由鲁迅美术学院承担,李象群主创的《追梦》。这些作品获得了“《雕塑》杂志2022年度公共艺术最高荣誉奖”。它们是以上五家单位组织力量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而创作的主题性大型雕塑。这5件纪念性和主题性雕塑是继上个世纪50年代初组织全国雕塑力量创作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之后,以及继1976年组织全国雕塑力量创作毛主席纪念堂内部《毛泽东坐像》及纪念堂周边群雕之后,在新的历史时刻,又一次集结全国雕塑力量进行创作的大型主题性纪念群像。三个重要时间节点的三次重大雕塑创作,体现的是三代雕塑家像接力赛一样,一棒接一棒,完美地将使命和大型纪念性雕塑创作事业传承了下来。继往开来的新一代与他们的前辈一样,在大型群像的创作中体现出了严谨、缜密、果敢、大气的创作作风。每一件作品都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和活力性,中国气派一目了然。对于雕塑界,这是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在大型纪念性具象雕塑方面,既是练兵,也是实力检阅的高光时刻。

原创雕塑优秀奖

第二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就是雕塑与公共艺术活动(展览、艺术节、创作营等)在全国各地的兴起。严格说公共艺术活动应该算公共艺术的新现象,而不是指某个具体的事件。在本次年度奖评选中,评出了5个“《雕塑》杂志2022年度公共艺术活动大奖”,加上3个“《雕塑》杂志2022年度公共艺术活动优秀奖”,公共艺术活动的奖项一共是8个。在这8个奖项中有6个的发生地都在广大农村的乡野里。这是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成果,在学术上有可能改变公共艺术原有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于是《雕塑》杂志社专门增设此奖,试图以专业媒体的力量褒奖那些有创意,有见地的策划人和组织者,为乡村公共艺术活动的健康发展赋能。郑靖策划的《千岛湖光影艺术双年展》是以湖面和岛屿为场域的大型公共艺术活动,作品以夜晚、声光电、观光夜景的公众为媒介,编制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江南意境。焦兴涛策划的《云雾花涧——中国(璧山)乡村公共雕塑创作营》是他乡村研究计划中的一部分。参加该创作营的艺术家团队非常专业,要么是雕塑或公共艺术的大咖,要么是美术院校的青年教师、创作营艺术水准较高,尤其是作品材料语言的在地性比较突出。很多作者将乡土媒材之方法、之工艺、之造型的题材内容,营造得异彩纷呈,看似随地拈来,但呈现的乡村景观效果是那样地令人惊艳和鼓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伫立在原野中的艺术作品之外,这个活动还集后备箱市集、农夫市集、民俗表演等活动为一体,它就像一尊生长中的生命,鲜活而富有生机。李元秋策划的“沙漠雕塑创作营”具有世界影响力,其规模效应已经拉动了当地的沙漠农村经济。这次获“公共艺术活动大奖”的《科技、生态、未来——中国·民勤沙漠雕塑国际创作营》,其作品的生动性和多样化特点更为突出,艺术水准更高。本次公共艺术活动大奖中有两个奖是发给生态主题活动的。它们分别是孙振华策划的“百分百——第二届东湖国际生态雕塑双年展”和唐尧策划的“与天地参——唐山德龙钢铁创作营”。前者是制度化的展览,每两年一次,其主题直接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展览分为室外落地作品部分和室内展览部分。室外部分直接将艺术家对生态的思考袒露在蓝天之下,与环境融合一起。室内部分是艺术家对材料的实验性作品。两部分加起来集结了当代中国雕塑的主力,以一个集体的声音在讴歌生态文明。后者是一个专项的,以钢材为媒材的雕塑创作营,貌似不属于直接的生态主题,但是艺术家创作材料绝大部分是使用的废旧钢材,其基本内核还是关于“生态文明”的。有意思的是,钢材属性是人类材料,当它进入户外的环境中时总是以一种冷光和硬朗与自然之物形成对比,柔的更柔,硬的更硬,弱的更弱,强的更强。“天地参”创作营的作品在大自然的对比下,粗暴、苍凉、沉重的美学意味是突出的。相比之下,乡村的就地材料所做的艺术品,则缺乏这样的对比,而代之以和谐和圆润的美感。

中国的公共艺术活动通常是以“雕塑展”“雕塑节”“雕塑创作营”等称谓指代,究其性质还是属于“创作营”。“创作营”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从西方引入中国,如今已经具有了长达30余年的历史。在这过程中,创作营在中国发展迅猛并为中国的公共艺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乡村振兴东风劲吹的今天,这一活动形式将会更加繁荣,值得大家持续关注。

获得“《雕塑》杂志2022年度公共艺术大奖”的有10个。它们针对的是城市公共艺术,这些作品都以其本身的艺术水准,独特的艺术语汇,公共化的内容与主题得到了评委们的首肯。公共艺术项目在具体的创作与落实中,或多或少受到艺术以外的干扰,所导致作品的艺术水准降低的问题长期困扰着艺术家。这是艺术家与需求方的博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关于公共艺术的评审专家始终会站在艺术一边去发现那些真正具有独创意义的艺术作品,这是一种在逆境中向前推动的进步力量。《央美深圳地铁公共艺术系列》是近年地铁公共艺术领域的经典案例。它的成功,应该是艺术家们积极主动的介入性思维,而不是那种尾随式的,跟着甲方并不太专业的思路亦步亦趋的平庸套路,否则不可能进入专家们投票的视野。这个系列作品的语言多样性和现当代性为当今的地铁公共艺术提供了一个独特、多样和具有相当艺术高度的范例。像《家园》《鲸》《测量风景》等作品都是艺术展或创作营里面的单体作品,这些作品完全是作者在某种自由环境中的创造,所以其艺术的纯度也就更高。

《雕塑》杂志的年度“原创雕塑奖”主要锁定在工作室创作的架上雕塑,或者是室内展雕塑类别。从学术的角度讲,架上雕塑属于雕塑领域的基础学科。任何门类的雕塑创作离不开艺术家工作室的实践和实验。工作室是磨砺语言本体的摇篮。雕塑家用雕塑语言去思考,架上雕塑是其基本的载体。而作为雕塑的物,是雕塑家使用双手“造”出来的。雕塑家的造物从无到有,所以谓之“原创”,区别于上帝缔造的自然之物。这就是《雕塑》杂志在年度奖设立“原创雕塑奖”的基本理由。

获得大奖的15件作品几乎涵盖了原创雕塑的所有类型。具象作品《瞬间的永恒》是柳青的作品,其塑造非常之地道、严谨和扎实。他一反人们常见的柳青的那种波普式的现实主义场景雕塑,来了一回具有央美功底的具象塑造,让人们看到了他具象雕塑的另一面。刘其琛的《控马图》是具象作品的另一类,形态的表现性,动势性,马与人物造型的中国意味加上塑造上语言预设的趣味性,让人品味无穷。在具象雕塑中吸取中国传统营养是相当多艺术家的笃定。黄山的《汉风·列传》系列,一直是他个人的实验领域,再加上他对陶瓷卷片塑造的运用,这个系列作品成为了他个人辨识度极高的经典制作。写意人物具象作品的代表要算余澎的《生死时速》,而超大型具象人物的木雕则非由陆光正,萧立、王建中、钱云可、杨铭合作的《百年伟业》莫属。大奖中抽象雕塑的代表有朱林的《十二生肖系列汉字雕塑》、王向荣的《弃石系列》、王登的《瓷的几何系列》等,这些作品中既有关于形态语言的实验,也有关于材料语言的挖掘。意象雕塑是中国雕塑家探索的门类,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张兆宏的《山-Ⅰ》和闵一鸣的《生态学》都以各自不同的个人语汇确立了各自作品的意象性灵魂。装置是今天雕塑家之最爱,为什么?因为装置与现代艺术可以融为一体。谷德昊的《未眠》、王艺的《小号研究1》、王雷的《新长征路上的凯歌》以及赖杰斌的《干涉系列》都是值得认真玩味的装置雕塑作品,在他们作品的背后,均蕴含着作者想表达的独特观念。黄仁余的《遥想宇航系列》不仅仅是近年新兴数字雕塑的代表,而且还是本项大奖作品中科技主题雕塑的代表。

曾成钢领衔主创《伟业》

年度“泛雕塑奖”是《雕塑》杂志2018年开创的与生活接轨,同时为雕塑跨界提供通道的奖项。本次评出的10个“2022年度泛雕塑大奖”各具功能、各具风采。吴蔚的《之间流水NO.1》貌似一件雕塑的挎包,并没有作为包的功能,其实他就是想以人“背”着“游走”的方式在“展示”雕塑。可以说他的这件作品很观念。李建国与邓浩的《泛雕塑椅系列》和罗彬文的《依》就是一件件可以当凳子和椅子的抽象雕塑,其个性化雕塑语言是诱使公众靠近并坐下。具有功能性的雕塑还有《国际玩笑:扫地机系列》、姜静的《精灵茶刀》、张德明与赖芸芸合作的《水韵》。三者不同的是《国际玩笑:扫地机系列》是一组具有波普色彩的动态雕塑,《精灵茶刀系列》是一套具有雕塑标识的工具,而《水韵》是一件具有大型雕塑意味的露天架空天桥。聂进竹的《美狄亚》和王浩的《所见非见系列》应该属于装置类泛雕塑佳作。这次大奖中还有两件佩戴性的首饰类作品,一是武彦言的《震后》,二是邓洁的《玩物不丧志》。值得提示的是作品系列《玩物不丧志》既可以是首饰,也可以是案头的微型摆件。从这些作品中都可以洞悉到作者们在自己作品上的种种匠心。

《雕塑》杂志的国之大匠成就奖专门是颁发给75岁以上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的。意在向具有成就的老雕塑家表示崇高的敬意,弘扬他们的艺术精神,传承他们的艺术成就。获得2022年度“国之大匠成就奖”的雕塑家有周国桢,江碧波和楼家本。

周国桢先生是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学生,学院派雕塑功底深厚。毕业后与景德镇陶瓷结缘,以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了陶瓷雕塑的创作与研究之中。其大量的动物雕塑创作成果影响了海内外,他本人被誉为中国现代陶艺的泰斗。在景德镇陶瓷学院的教学期间,曾担任过学院美术系主任、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要职。培养学生无数,真可谓桃李满天下。

江碧波先生是我国著名版画家,雕塑家。她和叶毓山合作的《歌乐山烈士纪念碑》名震全国,成为城市雕塑的一代经典。她创作勤奋,大量的版画、国画、雕塑、陶瓷艺术作品享誉海内。江碧波还是一位美术教育家,在四川美术学院和重庆大学的教学期间,推动现代美术教育教学,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退休后,成立了远古巫文化学会,组建华夏陶艺研究院,为挖掘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文化,挽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卓越贡献。

楼家本先生同样是绘画与雕塑的跨界艺术家。创作之余喜欢古代雕塑与器物的收藏。正是在大量的收藏之中,他掌握了雕塑的奥秘。在雕塑与绘画的创作上,他痴迷于远古神话题材的创作。盘古、女娲、伏羲、神农、黄帝、大禹等远古英雄成为他作品中讴歌的主要对象,为华夏诸神塑造群峰林立的丰碑不遗余力。在雕塑上,他探索色彩与形态的关系,于是,他的彩色雕塑在现当代雕塑中独树一帜。

3.年度奖大展元宇宙展示

数字雕塑与元宇宙云展示,是三年疫情期间发展起来的成果。在雕塑的展示方面,今天已经是线上与线下的双轮驱动模式。《雕塑》杂志在2021年中创建了两座元宇宙美术馆,一是“《雕塑》杂志航母元宇宙美术馆”,二是“《雕塑》杂志LOGO元宇宙美术馆”。前者已经承担了两届年度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收到了较好的社会反响。本次“2022年度奖大展”首次启用“《雕塑》杂志LOGO元宇宙美术馆”。获奖的98件作品以及3个“国之大匠成就奖”的成果全部布置在了里面,并通过微信向外界传播,让更多的读者看到年度奖作品的风采。

新的科技时代已经到来,用元宇宙的技术来实现雕塑的展示是未来雕塑展览的新领域。在传统的雕塑实体展示基础上实现线上立体与空间展示场景,元宇宙是最为强大的方案。将来人们在元宇宙展示空间中游走,绕着雕塑欣赏作品,与在现实世界中观展别无二样。《雕塑》杂志在实现这样的愿景中一定会持续发力。

猜你喜欢

雕塑年度创作
巨型雕塑
年度新锐之星
年度创意之星
年度
我的破烂雕塑
写实雕塑
《一墙之隔》创作谈
年度采购盛典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