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蓝色粮仓”奏响“绿色牧歌”

2024-01-11肖孔

共产党员(辽宁) 2023年24期
关键词:凌海市特派团海参

文/肖孔

自古以来,陆有人参,海有海参,两参几乎齐名。海参位居“海八珍”之首,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近年来,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这个昔日王公贵族的盘中珍馐也“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深受欢迎的日常食品和节日礼品,也由此带动了海参养殖业的繁荣发展。

眼下正值初冬时节,乍暖还寒,位于渤海辽东湾畔锦州凌海市海滨的参圈内一派繁忙景象。色黑肉糯、皮厚质好的海参正在出塘,“蓝色粮仓”又迎来了一个丰收季。

自2019 年起,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周遵春研究员组织水产动物育种、健康养殖等研究方向的10 余名专家,组建了辽宁省凌海市海水养殖科技特派团。团队建设示范基地,搭建对企平台,推广新技术新模式,为凌海市海参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蓝色粮仓”由此奏响了“绿色牧歌”。

建设示范基地打造高标准样板

凌海市海域多为泥质海底,饵料生物和有机质非常丰富。从2000 年开始,凌海市利用闲置的对虾池塘养殖海参,至今已经发展成为拥有20 多万亩连片池塘的辽宁省最大海参池塘养殖基地,年直接产值超过20 亿元,在县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特派团成立之初,对于专家们的技术指导与帮助,当地颇有经验的养殖户并不买账。

“为海参养殖产业提供技术支撑,首先要找准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制订个性化服务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服务。凌海地区的养殖户大多数从业10年以上,通常并不会盲从专家们提出的建议。”特派团团长周遵春深有感触地说。

怎么办呢?

为了能够在当地打开局面,特派团决定利用先进的技术模式做出成果来,让养殖户真切地看到,这才有说服力。

特派团专家在凌海地区选择了3 个海参全产业链经营的龙头企业建立示范基地,开展优苗扩繁、良种培育、益生菌扩培等新技术模式示范。锦州乃霖万和实业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在公司的养殖基地里,海水池塘方方正正,集中连片,一眼望不到头。几块标有“辽参原种资源保存池塘”“海水多品种综合养殖模式示范池塘”的牌子立在池塘边,与其他池塘区别开来。

“当地小的养殖户太多,只有从大的着手,带动小的,才能提高技术推广的速度和效率。”在周遵春看来,选择龙头企业建立示范基地,开展海水健康养殖技术示范及推广,就是要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构建海参等养殖的完整产业链条,带动区域海水养殖技术整体进步。

11 月10 日,特派团成员李石磊和同事来到这里检测水样。“池塘的水质决定着海参的品质和产量,需要定时监测。我们利用团队研发的海参池塘养殖风险评价模型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将结果反馈给企业,企业通过微信群再发布给周边养殖户。”李石磊介绍,这种模式能够有效预警和防控海参病害。“我们从十几年前就开始推广底增氧等设备,原来养殖户并不接受,但是2018 年高温期,示范企业有底增氧设备的池塘基本没出问题,看到实效后,现在这里的池塘基本都安装了该设备。”

之前,海参池塘养殖品种单一,养殖空间利用率和生产效率也较低。“我们针对凌海市海水池塘养殖方式,开展了海参与对虾综合养殖技术的示范推广,充分利用养殖空间和资源,有效调控养殖环境。”周遵春表示,如今,凌海市海参池塘80%以上混养对虾,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益。

绿色生态养殖实现量质双提升

经过与特派团专家的合作,锦州乃霖万和实业有限公司逐步提高了养殖标准化程度,2022 年被评为“辽宁省级水产良种场”“辽宁省智慧农业应用基地”。

“作为养殖大户,我们有责任依靠科技力量助力区域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公司总经理郝景航说。公司建有自己的益生菌实验室,实验室在特派团专家的技术支持下产出很多成果,公司养殖池塘里用的益生菌就是自己生产的。

“海参池塘养殖的前提是要为海参提供一个稳定的生态养殖环境,要考虑到池塘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带来的参数变化。而传统的海参池塘养殖,往往忽略了海参排遗和水体有机物的分解者,最终导致水质紊乱和海参病害频发。” 特派团成员李石磊解释说。为此,特派团开展了功能性菌株筛选和菌剂发酵工艺开发等工作,应用于海参池塘的调水、控草、改底和促进生长的相关研究,并且针对凌海地区海参养殖的特点,研发了益生菌养殖现场简易培养方法,简化了培养环节和操作,在不使用发酵罐的情况下,便可以获得每毫升30 亿到40 亿个益生菌的发酵液,极大增加了菌种密度,达到了节本增效的效果。

周遵春(左二)与团队成员研发刺参用益生菌

“从本土环境提纯的功能性益生菌能调节池塘海水和底质环境,保证养殖海参的质量,提高产量。以前这种产品我们都从外省购买,现在公司自己研发生产后,使用成本降低了80%,现在海参基本无病害,产量平均提高了一倍以上。”郝景航表示。

特派团从成立伊始,就在凌海地区不遗余力地推广益生菌的使用,每年举办两期养殖技术培训班,将益生菌应用原理和技术作为授课重点,还编制了《水产益生菌》 《池塘养殖水质调控》等培训资料,共发放2000 多册,见到效果的养殖户们十分欢迎。如今,特派团成员们已经是养殖户心中的主心骨和智囊团,随时联系、随时请教。

此外,针对凌海地区100 多万亩浅海滩涂,特派团还开展了毛蚶等贝类增养殖技术示范和服务,建立贝类无公害养殖示范基地,促进当地滩涂和浅海贝类良种资源的保护和有效恢复,保障贝类增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做海水养殖科研工作看似好玩、有趣,实则非常辛苦,因为常年不分季节地接触海水,很多科研人员都患上不同程度的风湿病。“但当你看到靠辛苦换来的科研成果让养殖户实现增收,促进养殖产业健康发展的时候,那种成就感也是无比幸福,这就是农业科研工作的魅力所在。”周遵春表示,“未来,我们还将持续在凌海地区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工作,为凌海市海水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提质增效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猜你喜欢

凌海市特派团海参
国家乡村振兴四川普格县科技特派团到普格县完成工作对接与产业调研
感谢海参
校地合作“闻令而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昔阳县“三区”服务特派团开展产业调研
古今八珍之葱烧海参
海参易变弯,掺了糖
辽宁省凌海市大刘台山遗址金代遗存发掘简报
凌海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及节水潜力分析
海参
省蚕茶所召开江西省科技特派团富民强县工程动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