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合适的学科融合点

2024-01-08方李云福建云霄县东厦中心小学

小学科学 2023年24期
关键词:科学知识学科科学

◇方李云(福建:云霄县东厦中心小学)

要分析小学科学与语文融合教学,需要先说明学科融合具体内涵。它指的是基于学科之间的差异性不断地尝试打破学科之间的边界,找到学科之间的连接点,相互融合交叉教学,帮助学生通过融合学习能更全面地掌握知识,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思考和深度学习意识的培养。打破当下教育学科渗透性教学不足的现状,学科融合教学已然成为小学教育趋势,是全面发展理念下的创新研究,小学语文与科学融合教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意义。

一、小学语文与科学学科融合教学的价值体现

(一)有利于学科融合知识体系的构建

小学科学与语文融合教学是对语文部分内容通过小学科学知识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其从全面的角度学习语文及科学知识,更加深入地了解体会语文课本上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从而推动学生学习成长和全面发展。在小学科学与语文融合教学过程中,学科知识交叉教学,在合适的融合点进行整合,成为学生学习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学生对语文及科学知识的整体了解,能够挖掘语文中的科学知识、科学中渗透的语文人文内涵,促使学科知识体系的融合构建。如小学教材中有许多有关自然生活中的科学规律的教学内容,学生在阅读学习时,可以开阔科学视野,引发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追求科学探究科学,同时又加强个人语文阅读积累,逐渐形成较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二)有利于丰富学科教学资源

小学科学与语文融合教学有利于丰富和拓展学科教学资源。小学科学具有严谨性的特点,小学语文具有人文性的特点,在融合教学过程中,将两学科的特点融合在一起,求同存异,对涉及科学知识的语文内容进行多样化的设计,有利于触发学生对于生活、自然的体验,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让学生深度理解语文内容的同时,让科学知识也成为学习资源。语文是语言文字的学习,不仅有常识和方法的学习,还有情感的寄托和表达,小学科学与语文融合教学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多样化,促使学生能够通过融合性的教学养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善于观察、挖掘学科知识进行探究性学习,提升学生个人学科核心素养。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知识迁移能力

小学科学与语文融合教学能打破学科教学的边界,学科融合可以促进学生多元思维发展。它把学科上不同的专业素质交叉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和全面素质。尤其是当不同学科思维模式相互交融时,可以为学生的思维灵敏度和积极性提供强有力的辅助,促进学生的学科转换思维能力。同时在融合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善用观察、体验所得,理解和学习语文知识,带动学生在生活中碰到一些自然科学现象能够用动人的语言去表达,用丰富的手法去描写,促进学生对各个学科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的提升。小学科学与语文融合教学让学生能逐渐养成独立学习的自主能力,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综合素质,让小学生能对所有学科的知识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心理,使学生终身学习意识得到培养。

二、寻找小学语文与科学学科融合点

(一)融合自然科学知识引导学生学习语文

小学生对于世界有着高度的好奇心,小学期间是学生智力、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学生对接触的事物都有着天然的求知欲望,生活即教育,学生生活中碰到的自然科学现象会逐渐积累为学生的知识经验,成为学生学习途径中的重要素材和资料。语文学科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每一篇课文既承载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又暗含常识和方法。科学学科则强调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及解读,与语文说明文教学有交叉融合之处。小学科学与语文融合教学中,在碰到这类说明文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融合自然科学知识实施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和学习语文,促使学生能够联系自然科学知识展开发散性的思考和深度的学习。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的《蜜蜂》,这是一篇语言非常严谨客观的说明文,涉及有关蜜蜂科学实验的研究,体现了用词的准确和严谨。学生在初读时,可能由于语言的特点而阅读困难,并不能解读文章的意图,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开展融合教学,利用多媒体视频导入有关蜜蜂的资料视频或是直接以问题“谁看到过小蜜蜂并知道蜜蜂的特点?”等,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化的资料或联想,联系与课文相关的自然的科学知识经验,之后,教师再提出“蜜蜂是否能辨别方向?”导入课文引发学生对于蜜蜂自然规律的研究心理,带动学生跟着课文中提到的科学实验学习探究,促使学生理解这篇说明文,学习课文中每个字句的准确性,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精练和严谨性,学习作者科学探究及美好的学科实验态度。

(二)从语文课程中挖掘科学资源进行延伸教学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科学知识,教师在小学科学与语文融合教学中要善于利用这些科学知识去拓宽语文学科教学的范围,为语文课程教学增添趣味和层次性。教师在课前教学设计中,要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确定好融合点,确定好挖掘的科学资源;在教学实施期间,要把握好科学资源“抛出展示”的时机,让小学科学与语文融合教学流畅地、自然地过渡进行,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学习之外,促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意愿的提升;而在教学评价中,教师也要重视过程性评价,引导学生在每一阶段的学习后,梳理个人所得,让学生在融合教学中获取更好的学习体验,挖掘科学资源进行延伸教学,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跨学科思维的转化和智力的成长。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纸的发明》的教学中,语文要素是“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而学生在文章学习后,对如何提取关键信息、梳理说明纸张的发明过程都有清晰的认识,教师结合科学学科,延伸教学,从“中国四大发明”着手,在课前设计时,选择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之一的科学资料作为融合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学生能清晰地按照时间顺序概括纸的发明段落大意之后的时机,导入这些科学资料,加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让学生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结合课文及延伸科学资料,尝试写作。一则,教师结合课文内容做到学科的延伸学习,将科学资料作为学生拓展性的写作练习;二则,让学科之间的融合更加自然,学生也能更快地利用拓展的科学资料投入语文的深度学习当中。而在融合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性地实施评价,可以较好地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技巧,不断地改正缺点,取得进步,也能通过学生的具体学习表现,找出自身融合教学的遗漏之处,优化融合教学,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实践活动加强小学科学与语文融合教学

小学科学与语文课程都有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安排,实践性的活动能够带给学生较好的感官体验,促使学生手、脑、眼都动起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小科学实验活动,让学生在科学实验之后,写一写自己的实验,利用一些科学实验活动来提升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良好科学学习品质。在实验当中,学生不仅要掌握科学实验的步骤,还需要进行实验的记录、实验结论的定义,还需要字斟句酌地思考写作,提升写作能力。同时,师生之间通过科学小实验活动,实现良好的互动,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而学生之间也在科学小实验的小组合作当中,实现友好的交流关系,促成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的《蜜蜂》,文章写法布尔探究蜜蜂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实验过程,教师由此融合小学科学组织一场科学实验活动,准备一个装水的杯子、鸡蛋、盐、搅拌棒,让学生尝试让“鸡蛋浮起来”,引导学生两人一组,边做实验边观察、边记录实验的过程,两人合作中还可以发散思维,对实验进行不同的提议。在所有学生完成科学小实验活动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验观察过程写下来。学生在学习《蜜蜂》之后,对实验过程的描写有一定的熟悉度,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写作,而学生也能在写作中结合小组的仔细观察,将自己做实验的过程用心、有序地表达出来。其间学生可以就自己的写作内容进行交流,找出写作的不足之处,比如实验过程是否已经以先后顺序写清楚、词语的运用是否恰当、实验过程语言是否保持严谨和准确等,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同时,促成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结语

小学科学与语文融合教学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式,在学科融合教学中,寻找合适的融合点、时机展示跨学科的内容知识,让语文及科学知识的教学成为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契机,而不是拼凑性地学习。基于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挖掘科学知识或提供延伸的科学素材作为教学资源,积极实施融合性教学实践性,有利于学生各学科素养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科学知识学科科学
【学科新书导览】
蜗牛看牙医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点击科学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科学大爆炸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超学科”来啦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