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小古文教学发展性任务群的研究

2024-01-07唐琪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4年1期

唐琪

小古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课程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汉字的演变和发展历程,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然而,长期以来,传统的小古文教学方法常常让学生感到乏味和枯燥,难以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本文旨在探讨发展性任务群下小古文教学的开展原则,提高小古文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发展性任务群作为一种前沿的教学模式,核心理念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将学习置于真实情境中,促进学生能力、素养的综合发展。发展性任务群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教育价值。

(一)激发学生对古文学习的兴趣

在传统教学中,古文往往被视为一堆陈旧文字,学生难以产生亲近感。然而,通过创设情境、引入角色扮演、小剧场等形式,发展性任务群将古文融入生动有趣的情境之中,使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情感联系。这种情境化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和参与,加深他们对古文的理解。

(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传统的古文教学往往侧重背诵和默写,缺乏挑战性和启发性。通过为学生设计复杂的学习任务,如古文文本的分析、鉴赏、翻译等,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这种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古文知识。

(三)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传统的测试和考试方式难以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水平,发展性任务群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项目展示、口头报告、作品集等,更全面地反映了学生的语文能力。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还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反思自己的学习活动。

发展性任务群在小学小古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设计发展性学习任务、小组合作思考和综合评价等策略,使古文教学更富有趣味,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并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创设情境,优化小古文教学环节

在传统的小古文教学中,学生常常被动地阅读和理解古文文本,导致学生无法真正地理解和应用古文知识。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与古文内容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以教学小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为例,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人的音乐之志和友情之道,教师可以根据课文中的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具体来说,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视听资源导入,增强课堂趣味性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古代音乐演奏的图片和器物,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古人演奏音乐的氛围和环境。同时,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古琴和古筝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古代音乐的韵味和魅力。通过这些手段,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古代音乐演奏的氛围和环境,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人的音乐之志和友情之道。

2.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增强情感认知

教师可以根据课文中介绍的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为学生设计相应的角色扮演活动。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伯牙和钟子期这两个角色,让他们通过对话和表演等形式再现这个感人的故事。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深入研究和探讨这个故事表达的情感和意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故事表达的情感,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

3.拓展学习任务,把握文章主旨

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拓展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写一篇关于伯牙和钟子期友情的短文,或者讲一个以友情为主题的小故事。这些任务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个故事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

通过以上情境的创设和角色扮演等手段,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人的音乐之志和友情之道,提高学习效果。同时,这些手段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在未来的学习中,学生也可以将这种情境创设和角色扮演等策略应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提高综合素质。

(二)设计发展性学习任务,提升语文学习能力

发展性学习任务的设计应以学生的学情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

以教学《囊萤夜读》一课为例,对于学生来说,文言文是一种新的、有挑战性的阅读文本,教师设计发展性学习任务,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锻炼语文学习能力。对此,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发展性学习任务。

任务一:理解故事情节

首先,阅读课文,尝试理解故事情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囊萤夜读》,尝试理解故事情节,找出故事的主人公、起因、经过和结果等关键要素。其次,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各自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尝试用自己的语言简述故事内容。

任务二:深入分析人物形象

首先,深入分析主人公的形象。教师可以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尝试分析主人公的形象。学生从主人公的行为、思想感情等方面进行分析,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其次,学生交流探讨,表达对主人公的看法,培养学生的评价和表达能力。

任务三:体会文章主旨

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文,从文章的关键词句入手,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任务四:探究文言文特点

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文,从文章的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文言文的表达特点。此外,教师可以选取一篇文言文段落,让学生尝试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言文的表达特点,提高学生的文本信息整合能力。

以上四个发展性学习任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囊萤夜读》这篇文言文,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三)发展性任务群评价,强化语文核心素养

发展性任务群评价是小学小古文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在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测试和考试方式虽然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往往难以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语文表现进行全面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1.以项目展示为载体的多元化评价

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指导,选择一个与古文相关的主题,设计和展示一个项目。这个项目可以包括研究报告、手工制作、绘画、演讲等形式。通过项目展示,学生深入研究古文内容,可以积累语文知识,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此外,项目展示还有助于学生展现自己的创造性和创新性,激发学习兴趣。

2.以口头表达为载体的评价方式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与古文相关的话题,进行研究和准备,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口头表达,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口头表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加深对古文内容的理解。此外,口头表达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分享自己的见解,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

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学生更容易看到自己的进步,也更容易找到改进的方向,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综上所述,小学小古文教学的发展性任务群是一种有效改善古文教学质量的创新教育模式。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设计发展性学习任务、小组合作思考以及发展性任务群评价等策略,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作者简介: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