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3-12-30

活力 2023年19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资产管理

李 晟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南京 210031)

一、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概况

高等院校作为国家行政事业单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拥有的国有资产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重要的物质基础保障。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高校国有资产规模不断壮大,资产结构也日益复杂,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人员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管理工作的难度成倍增长。此时此刻,高校应当如何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科学地安排国有资产的配置,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提高国有资产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国有资产的含义

国有资产指的是归国家所有的资产。高校国有资产是指由国家所有、学校实际占有和使用的资产,包括流动资产(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和非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长期投资、文物文化等)。

(二)高校国有资产的特点

1.使用部门多,使用人员广

高校所有的部门都是资产管理使用部门,所有教职工开展工作时都需要领用资产,都是资产的使用人员。

2.资产种类多,分布广泛

高校学科众多,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时所使用到的资产种类多样,各种资产的存放地点也分布广泛。

3.资产信息变动频繁

高校人员流动频繁,当教职工发生入职、转岗、离职、退休等状态时,资产的使用人、存放地等信息也可能会随之变动。

(三)当前高校国有资产面临的状况

1.高校招生规模扩大,资产规模膨胀迅速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数量、参加高考的人数及录取率都在连年上升,高校的招生规模也持续壮大,为满足教学、科研、办公等需求,政府对于高校的相关资金投入也越来越多,进而导致高校资产规模不断膨胀。

2.高校经营模式多样化,资产产权结构复杂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许多高校利用自身人才储备资源丰富、教学科研水平显著等优势积极参与到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中去,如参与上市企业的投资和建设,部分高校也在产教融合、加强科技产业化的发展趋势下建立起了有着自主知识产权、强市场竞争力、高科技含量的产业,大大丰富了高校的经营模式。但高校经营模式的多样化、资产产权结构的复杂化,对资产的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强化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意义

1.提升高校管理水平

随着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高校资产的规模剧增,传统的资产管理模式已经远远满足不了高校的发展需求,人、财、物等资源无法有效结合,国有资产无法充分发挥其成果效益,严重制约了高校的发展。高校应提高重视,对资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根据高校自身的情况创新和完善管理的理念、体制和制度,提升高校的科学化管理水平。

2.促进高校服务社会

高校作为社会公共机构,应积极发挥在服务社会中的支撑作用,提升资产管理水平可以促进高校更好地服务社会[1]。高校应当拓展资产管理思路,丰富资产利用模式,通过向社会开放体育健身、科学实验等资产使用权,提供部分专用资产设备及场所协助各行业的企业(单位)开展各类丰富活动等方式,尽可能地利用国有资产创造社会效益,承担起社会赋予的使命。

二、部分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当前,我国的各个高校都制定了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但其中部分内容照搬国家出台的政策法规,没有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得分析探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各方面内容未被完全涵盖。制度的建设与实际的业务情况有出入,导致资产管理过程中部分工作找不到具体依据,于是在不同时间点,不同人员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有些工作甚至被搁置,导致可执行度欠缺。制度的缺失导致资产管理责任无法落实,资产管理流程不够规范、资产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二)部分高校资产管理人员水平不足,管理意识淡薄

当前,部分高校虽设有资产管理员,但大多由教师、秘书等兼职,其中部分人员资产管理工作意识淡薄,如当资产使用人、使用地点等信息发生变更时,未能在资产系统中及时更新信息,导致资产账实不符。部分人员忽视对资产的日常维护和保管,很多资产因管理不善造成使用年限缩短甚至报废,给学校造成经济损失。此外,部分资产管理人员缺乏分析研究能力,工作只是停留在利用软件登记入账、变更信息等内容上,未能充分利用部分资产管理软件具有的分析功能,对各类资产的分布、使用频率、维修记录、处置等信息进行数据统计和汇总分析,无法为资产的配置、运行维护等提供决策支撑,从而影响资产管理的效率。

(三)部分高校的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不高

部分高校在购置部分资产时,只是从需求方面论证,没有从学校整体层面的考虑,缺少对资产购置后的使用频率、预期创造的效益等指标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在资产购置后又缺乏监管措施,部分资产重复购置并长期闲置,造成了经费和资源的浪费。此外,部分高校内部没有建立健全资产共享共用平台与制度,缺乏对全校资产的统筹管理,对于资产的实时状态掌握不明确,部门之间资产调配使用困难,资产的使用效益未能充分发挥。

(四)无形资产的管理与利用有待加强

高校的无形资产包括校名、商标、专利、专有技术、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不以具体实物存在的特殊性使得一些高校忽视了该部分内容,对于无形资产未能有效管理。目前,部分高校尚未制定与无形资产相关的管理制度,有的高校虽然设立了科研管理部门,但工作人员并不了解无形资产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度,管理经验欠缺,仅仅做些登记、申报等简单的工作。高校科研人才申请的专利权、非专利技术、著作权等无形资产作为高校智慧的结晶,尤其是专利技术,在生命周期内具有较高价值,但高校专利技术成果对市场适应性不强、缺乏推广等原因导致成果转化率偏低[2]。高校对于无形资产的管理、利用和推广欠缺,没有调研市场需求,拓展相关科研成果推广途径,科技成果转化率不理想,无形资产未被充分利用,未能为学校创造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资产考核评价机制较为落后

部分高校十分看重每年新增资产的规模与价值,却忽视了资产的利用效率和创造的效益。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的资产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尚处于起步阶段,现有考评机制缺乏科学合理性与客观公正性。制度的缺失往往导致考核工作流于形式化。此项工作大多由学校资产的各使用部门的资产管理人员对本部门资产的分布、数量、使用率、维修率等各项指标进行测算统计并填报上传,再由资产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汇总从而进行评价。然而,这些指标没有作为依据纳入综合考核体系,对于高校评价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成效缺乏实际指导意义。

三、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应当依据国家及上级资产主管部门颁布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性文件,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做到宏观政策制度与具体实施细则相互结合呼应,制定出适合本校的、条理清晰的、易于操作的、可执行度高的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可从以下两点入手。

第一,构建国有资产管理内容全覆盖的制度体系。以高校国有资产主体为对象,明确管理的目标、范围和责任,按照国有资产的具体表现形式,依据教育部对高校国有资产的分类,在国有资产管理总体制度下建立各分类资产的管理制度(如无形资产、出租出借资产、自用资产等),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

第二,构建高校国有资产完整生命周期的制度体系。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对资产的采购、验收、调拨、处置等生命周期完整业务环节进行梳理,规范流程,强化监督,实现资产管理的所有业务操作流程都有章可循、流程清晰、责任明确。

(二)加强资产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能力

学校应按上级主管部门要求设置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并引入高素质的复合型资产管理人员,学校各部门应挑选具有一定财务与管理经验的人员担任各部门的资产管理员。对于资产数量、规模较大的部门,应根据管理需要配备多名资产管理员。学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针对资产管理人员队伍制定相应的奖惩政策,对其资产管理工作定期进行考核打分,并适当将考核结果与资产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收入挂钩,以此增强资产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与积极性。同时,要重视对资产管理人员队伍的培训,制订科学的培训计划,将相关政策法规、业务规范纳入继续教育范畴,并加强高校间的业务交流,不断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管理水平。此外,还应该充分利用高校宣传载体,向在校师生宣传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引导师生规范使用各类资产,延长资产的使用寿命,促进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

首先,优化国有资产配置是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的第一步。高校国有资产的配置要根据教学、科研、办公等实际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促进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结合,树立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理念[3]。在配置国有资产时,要强调优先通过调剂的方式进行,确定无法调剂的,再采用购置、建设、租用等方式实现。高校还应将资产的招标采购、运行状态、维修维保记录、报废报损处置等信息通过校园网在全校范围内公示,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

其次,为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高校还应健全资产的共享共用机制。资产管理部门应当建立资产使用台账,梳理各类资产的分布、数量、状态等明细情况,建立资产的共享数据库,对于使用频率和运行状态重点分析并制作统计图表,当某些部门需要使用到非本部门所有的资产设备时,可通过该数据库平台发出调剂需求申请,由资产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核实资产状态并进行审批,实现资产在全校范围内的调剂使用。

最后,高校还可以适当将可以为社会公众产生教学、科研、运动效益的资产设备、器材、场所开放,收取合理的费用,发挥高校国有资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加强无形资产的管理、利用与推广

高校应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制定科学的无形资产管理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相关规定,针对师生获得的专利权和非专利技术等成果制定相应的奖励制度。同时,高校应积极调研市场需求,对市场反映好、需求大的专利技术,应进行政策引导并明确研究方向。同时,对高校的科技成果,应通过聘请中介机构或开展科技成果展示推广活动等形式进行宣传,力求将科技成果转为现实生产力。对科技成果的转化所得应向研发人员倾斜,以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此外,高校还应加强对资产管理人员有关无形资产政策法规与实务操作的学习培训,如学习各类无形资产产权的申请、注册、转让等实务操作,熟悉专利法、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知识,提高无形资产的管理效率。

(五)完善资产绩效评价体系

高校应当根据国家及上级资产管理部门颁布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性文件,结合高校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实际状况,创新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理念,优化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模式,建立科学、可行的资产绩效评价体系。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应量化考核指标,对资产管理中采购的合规性、配置的合理性、运行的高效性等进行不同维度和不同层次的分析,形成资产管理效益分析报告,对部门的预算分配、资源配置等决策提供支持。同时,要依据绩效评价结果,建立奖优罚劣的效益管理机制,以此达到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优化财务支出结构、提升国有资产管理绩效的目的。

结 语

国有资产是高校开展教学、办公行为,搭建科研平台的重要物质基础,是高校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的重要物质保障,国有资产的管理成效对于高校的整体发展进程产生直接影响。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教育事业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高校的数量与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国有资产无论是从数量还是是从种类上都持续增长,国有资产的管理难度大幅提升。高校应提高站位,统筹谋划,从实际出发,针对当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为高校的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资产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