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阅读作业设计 落实学业质量要求

2023-12-29孙佳佳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23年34期
关键词:考查课文情境

□孙佳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作业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设计是作业评价的关键。”《浙江省小学语文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则明确了“作业设计不仅要关注教学后的巩固与检测,更要融入学生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学习,推进教师教学,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如何设计能反映学段学习内容和学业质量要求,且与区域阶段性评价的命题思路一致的个性化作业,以此推动学生的核心素养真正提升?笔者以“阅读专题作业”为例,从预习作业、单元阅读作业、整本书阅读作业等方面作了如下探索。

一、巧编预习作业,以练导学知学情

预习的作业形式有很多,但常常存在读不到位的情况。为了破除预习检测的困境,可以设计模拟阅读题作为预习作业。预习作业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聚焦语文要素,以单篇课文为阅读文本,参考阶段性评价中课外阅读题的命题形式来设计,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形成解释、整体感知、作出评价、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了解本课教学重点,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情,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立足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单篇课文的作业应当体现核心素养的内涵,设计以学为中心的语文实践活动,综合考查、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比如,在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预习作业中,教师设计了以下习题(如表1)。

表1

本课的课前预习作业中,五道题分别指向了核心素养的不同方面。在学生完成预习后,教师就能从不同的维度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比如,为了完成第3 题,学生需要观察画中的场景,尝试发现作者的写作方法:有详有略,真实场景与想象画面相结合。又如,第5题要求借助插图介绍画面。这就可以应用到第1 题中的思维导图,也整合了第3 题中喜欢的场景,还包括了理解这幅画为什么能名扬中外,考查得比较全面,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

(二)聚焦语文要素

预习作业的设计要聚焦单元语文要素。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学生在本单元第二篇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第5自然段中,第一次认识关键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在之后的课文《海滨小城》中如何进一步落实语文要素呢?教师在预习作业中设计了这样一道题。

第4 自然段中,“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是关键句,能帮助我们概括第4 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你能试着用“___”画出第5、6两个自然段的关键句吗?

本题不仅考查学生是否具备准确找到关键句的能力,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在课前教师可以根据这道题的完成情况,判断学生对单元语文要素的掌握程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除了出现漏题情况,大部分学生都能准确找到两个自然段中的关键句。教师顺势提问:“谁能借助关键句说说第5、6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仅有个别学生能借助关键句概括。因此,在教学时,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回顾《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中关键句的作用,并进行概括训练,以提升学生对本单元语文要素的运用能力。

(三)关注课后练习

每篇课文的课后习题也为阅读作业的设计提供了方向和支架。比如,在《海滨小城》一课中,通过分析,可以将课后习题转换成如下模拟题(如表2)。

表2

不难发现,课后的三道题中,第一题指向的是学生朗读、整体感知的能力。在对应的预习作业中,教师设计了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同时,在生活情境中请学生当小导游,向身边的小伙伴介绍一个最喜欢的景象。相较于考试命题,这道题目将口语表达融入其中,并加入学生互评的交互体验,促进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表达。加入同学的评一评,还让评价的主体更加多元。

实践发现,预习作业一般更适用于一个单元中相对靠后的课文,其中略读课文更适合以单元阅读作业的形式来开展学习。这样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还让学生更加清楚课文的学习重点。

二、精选单元作业,以生为本拓思维

在单元阅读作业中,阅读的考查分为课内与课外两个方面,其中课外阅读作业的设计形式与预习作业的设计形式相似,主要从提取信息、形成解释、整体感知、作出评价和解决问题五个维度出发,这里不再一一列举。课内阅读题的设计过程则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旨在提高学生在做题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一)自创自编,尊重学生

《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在兴趣、能力和学习基础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对于单元阅读作业,可从三年级下册开始,在一个单元学习结束后,组织学生自主设计。

通过自主命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命题能力都有所提升,出题导向也逐渐从简单考查知识记忆转向灵活考查知识应用。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和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默写为例,题目内容如下。

◇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_____,一会儿_____,一会儿_____,一会儿______。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1.钱塘江观潮,我们会听到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_____,好像______。我们还会看到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____,____,____。

2.我和妈妈走月亮时,我们看到细细的溪水,____,___。

从上面的题目中,不难发现,从直接填写背诵内容转向结合需要背诵的文本灵活出题,值得肯定。教师参考学生的出题思路,将整个单元的内容与单元语文要素进行整合,最终设计出如下题目。

祖国的美丽山河让我们留恋。钱塘江潮来临时,我们看到“浪潮越来越近,_______,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我们听到“那声音________,好像_______”。走在村间的小路上,我们闻到“细细的溪水,________”,还想到阿妈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_______”的快乐时光。

(二)情境增趣,任务驱动

在单元作业设计过程中,可采用情境创设的形式,以任务激发学生做题的内驱力,使其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产生成就感。

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自然之美”,以王维的诗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作为单元导语。四篇课文分别展现了钱塘江、洱海、草地、星空等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因此,在编制试题时,创设了“小导游游祖国”的情境,安排了“观山河、品山河、赞山河”三个任务。其中,“品山河”对应“阅读与鉴赏”板块,设计了如下题目。

小导游红红正在介绍太湖古镇,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请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第①处。( )

A.窃窃私语 B.鸦雀无声

C.锣鼓喧天 D.响彻云霄

2.请用上下列一两个词语,将第②处的句子补充完整。( )

学生在完成题目的过程中,仿佛走进了太湖古镇,回忆起曾经锣鼓喧天、人声鼎沸的热闹景象,将对词语的理解结合到语段中,将对词语的应用融合进场景中。这样,做起题来更有趣味。

(三)联系生活,在做中学

《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校内外评价的结合,关注学生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语言发展情况”。因此,要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将生活积累应用到单元阅读作业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命制课内阅读题的过程中,应给予学生在生活表达的情境,鼓励学生想表达,引导学生会表达,教会学生善表达。例如,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安慰》一课的表达要求是:“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安慰。”教师结合这一内容可这样出题。

小明早上迟到了,没有打扫教室卫生。正好小干部来检查,扣了分。他很自责。如果你是小明的好朋友,你会怎么安慰他呢?请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

A.你没扫地,使班级被扣分了,下次可要注意啦!

B.班级扣分了也没关系,我们一起去打篮球吧!

C.你被批评了,很伤心吧,我陪你去打扫,再跟老师说明情况吧!

D.这次扣分了,下次你可得起早一点,不能再扣分了。

刚下课,小明发现语文书也忘在家里了,你又会怎么安慰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的生活情境是学生经常遇到的。考查时难度呈阶梯式上升。要先选择恰当的安慰形式,在选择的过程中,以范例为支架,请学生自主表达,给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以示范。

三、厚培阅读沃土,以本带类促提升

要想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引导学生以课外阅读为沃土,汲取养分。设计驱动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专题作业是培育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设计时,需要考虑读前、读时以及读后三个不同时间段的不同阅读形式和作用。

“阶段性评价可以根据不同情况灵活选择评价手段,可以采取纸笔形式,也可以设计综合的学习任务,如诵读、演讲、书写展示、读书交流、戏剧表演、调查访谈等。”因此,在设计阅读专题作业时,教师将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融入其中,全方位、多维度呈现学生的学习情况。

(一)前置激趣,细读推进

阅读专题作业要出现在学生阅读的全过程中。教师在学生阅读开始阶段可以设计整体感知类题目,让学生对整本书有初步的印象。在设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文本的特点。比如,在三年级下学期寓言故事的阅读中,教师根据寓言的文体特色编制如下题目。

寓言故事中有各式各样的人,他们有的机智聪明,有的愚蠢可笑。你能在下面的方框里写下你阅读时看到的不同的人并说明理由吗?

自己评一评☆☆☆。

请爸爸妈妈评一评☆☆☆。

此外,带着问题去阅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其阅读的内驱力。比如,在四年级上学期神话类书籍的阅读中,教师设计了如下的题目,让学生在阅读时学会归纳总结。

中外神话人物常拥有意想不到的能力,一起到神话世界阅读他们的故事吧!

按人物的品质、特点归类,学生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形成对神话人物的系统认识,以及对神话故事集的整体感知。这有助于学生开展深度阅读。

(二)深入探究,以练促读

在阅读中期,也需要设计专题作业,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例如,在有关寓言故事的阅读专题中,围绕寓言“小故事,大道理”的文本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品味不同的人物,感悟故事里蕴含的道理。

在学生对寓言故事基本掌握后,教师可设置情境演播厅,让学生以演一演的形式加深体会;同时,开展生活情境模拟,让学生联系生活,用从寓言中学会的道理来劝一劝身边的人。

小故事,大道理。读了寓言故事,我们知道了很多道理。在生活中,你能用上寓言故事来劝劝身边的人吗?选择一个场景来说一说吧!

场景一:红红特别喜欢拉丁舞,平时不仅常常在电视上观看,还会模仿小演员们摆动裙子,一起舞蹈。妈妈看到红红兴致这么高,就想带红红去参加拉丁舞学习,可红红却怎么也不愿意,甚至吓得连拉丁舞的电视节目都不敢看了。你能劝劝红红吗?

场景二:马上要召开运动会了,小明为此十分苦恼。因为他比较胖,不能参加跑步比赛,所以最近他总是很伤心。你会怎么劝说他呢?

在阅读专题作业中适当加入非纸笔测试,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把《课程标准》中关于口语表达的内容以作业的形式呈现,更加体现评价的多元化。

(三)总结提升,以本带类

在专题阅读即将结束时,可以作业评价的形式检测阅读实效。此时的题型往往要求综合性比较强,同时兼顾学生不同的阅读体验。教师以区域阶段性评价中的命题形式为范例,举一反三。例如,在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观察单元的阅读专题作业中,链接了《昆虫记》和《森林报》两本课外书。教师在考查时参考了区域阶段性评价中的题型,进行了改编。

读书使人进步,一起来阅读吧!

1.根据下列提示,你猜测这位同学推荐的书是《___》。

2.像这样的科普读物,你还知道《___》。请你也给出三个提示,让同学们猜一猜。

这样的题目设计考查了学生对《昆虫记》和《森林报》两本书的掌握情况,让学生形成比读的意识,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这样的评价形式也给了学生更多展示自主阅读成果的空间,能较好地检测他们阅读的成效。

专题作业的完成并不是学习的终点,而应该是阅读的起点。要充分发挥专题作业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教师以讲给家人听、演给同伴看等形式鼓励学生表达文本内容,产生阅读同类文学作品的兴趣;另一方面,以影视作品为媒介,推荐学生观看同名影视作品和同类影视作品,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最后,鼓励学生制作阅读计划和阅读推荐卡等,营造小组共读的氛围。

总而言之,教师要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精心设计阅读作业,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覆盖阅读的整个过程。阅读作业不是简单地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而是引导学生阅读的指南、发现阅读不足的老师、陪伴学生阅读的伙伴。

猜你喜欢

考查课文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背课文的小偷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背课文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