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古韵·开发新声
——关于古筝重奏校本课程建设的思考

2023-12-28佘林霖

剧影月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重奏古筝声部

■佘林霖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程管理做出了要求:“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状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选择上有主动权,可以选择性开发与本学校办学宗旨、办学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校本课程。《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古筝作为传统民族乐器之一,对于弘扬本民族传统音乐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古筝校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感受传统民族乐器不同于西洋乐器的独特中华韵味,在学习中感受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在2021 年10 月18 日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中,美育被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要求全面落实美育课程,丰富艺术实践活动,同时也将稳步推进艺术中考。音乐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音乐课程的建设是落实国家美育政策的重要手段,中学音乐古筝重奏校本课程的开设,不仅能够弘扬本民族的传统古韵,更能回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对现代新乐的需求。

古筝重奏是古筝艺术多样化发展的一种形式,随着时代进步,重奏作品在创作上融入了现代化元素,演奏风格多样化,演奏形式也更具创新意义,符合现代审美需求。将古筝重奏引入中学音乐校本课程中,一方面能够弥补传统古筝课程单一的上课模式;另一方面也能够加强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的实践合作。可以多人演奏同一作品,也可以多位成员演奏不同声部,学生能够在古筝重奏校本课程的学习中感受音乐带来的魅力和合作学习的愉快,可以说,这一教学方式对基础音乐教育和美育培养都有深刻的作用。

一、中学古筝重奏校本课程建设价值

中学阶段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已经有一定积累,学习古筝的能力更强,掌握古筝基本演奏方法所需时间相对较短,因此更能达成教学目标。当下家长对学生的艺术素养培育已有一定意识,许多学生有乐器学习的经验,古筝是乐器学习的主要选择之一,因此开设古筝重奏校本课程具有可行性,而开设古筝重奏课程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

相比古筝独奏,学生在学习古筝重奏作品的过程中,能够更深刻感受不同声部碰撞产生的和声色彩以及音响效果的变化,在演奏中专注于自己声部演奏情感的同时,也需迎合其他声部的情感变化,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通过古筝重奏的实践学习,可以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锻炼对音乐的情感感知和共情能力;在掌握演奏技巧的同时,也能通过演奏来表达自我情感,从而提升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不再只停留在“好听”或“不好听”的浅层感知,而是进入“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更深层次。在音乐评价能力方面,能够对不同音乐及音乐形式产生评判。可以说,通过古筝重奏校本课程,可以在音乐情感感知、音乐鉴赏能力、音乐评价等方面综合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从而培养适合新时代需求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构建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

古筝重奏校本课程由于其独特的重奏形式,在促进团结合作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古筝重奏一般有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等形式,在乐团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声部之间的协作都密不可分、缺一不可。教师在古筝重奏校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需强调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主体关系,教师与学生双方共同参与、教学相长,同时教师在进行重奏教学的过程中指挥各个声部演奏,学生统一配合教师的指挥,可以促进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教师来说,能够获得学生的充分信任;学生之间也更加有参与感、体验感,从而促进师生双方的共同成长。

(三)传承发展民族器乐,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自信

古筝是传统民族弹拨乐器,在古筝重奏校本课学习中,可以使学生欣赏传统古筝乐曲,了解古筝这一古老乐器是如何演变发展,进而体会我们本民族文化的优越性。由此培养学生对古筝这一民族器乐的认同感,感受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独特的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

二、古筝重奏校本课程建设有效方式

(一)教学目标:传承古韵,开发新声

21 世纪《音乐课程标准》规定教学目标分为三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目标。”中学古筝重奏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围绕新课标教学目标进行设计。

首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以传承传统古韵为主,另一方面也要切合当下社会的音乐审美需求,开发符合新时代的“新声”。传统古韵曲目能够让学生体会古代文人音乐所蕴含的“君子”之道,对于中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有重要的意义,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健全学生的人格。例如在合作学习演奏古筝重奏《渔舟唱晚》中,可以使学生通过音乐感受“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所描绘的南国寒秋景色,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再比如古筝重奏《梅花三弄》,在重奏的形式中惟妙惟肖展现出梅花高尚的品格,同时呼应古人高风亮节的品质,使学生受到音乐的熏陶,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其次,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在于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能力。中学音乐校本课程需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需要,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习到关于古筝的演奏技巧、重奏的演奏要素和注意点,还要锻炼学生的合作演奏能力,在各声部协作演奏的同时也要注意各声部的个性化发展,个人的能力也要得到锻炼,从而促进乐团整体演奏水平的提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当好声部的“总指挥”,也要作为核心人联系各声部,带动学生演奏的情绪。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提前聆听感受将要学习的曲目,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在制定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所思、所想、所爱,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学的进行,最终能够实现教学目标。

最后,知识与技能目标则是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技能。除了基本音高、节奏、旋律、和声、调式等音乐素养的掌握外,对古筝这一乐器的性质、结构、特点也要有基本了解,同时,对重奏的基本要求、合作学习方式都能掌握。这要求老师在古筝重奏校本课程教学设计中,要有理论知识的渗透,不能只是曲目教学、演奏技法教学。

(二)传统古韵与现代新声并重的教学内容

古筝乐曲教学内容可选择范围较广,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古筝曲目要有侧重,对乐曲内容的教学要有选择性。结合当下新课标的要求,考虑社会的迅猛发展,教学内容应将传统古韵与现代新声并重,其中“传统古韵”包括由传统古筝曲目改编而来的重奏曲,如古筝重奏《渔舟唱晚》《汉江韵》《梅花三弄》《将军令》《春江花月夜》等。在保证基本旋律不改变的情况下,加入较为丰富的和声以及多样的演奏方式,让学生用新颖的演奏形式来演奏传统乐曲,能感受到传统音乐带来的特殊韵味。

“现代新声”主要是迎合当下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随着当下抖音、快手、网易云等新型的网络平台的出现,音乐流动性强、传播速度快,这也意味着我们的教育也应该跟随时代潮流,而不是一成不变。运用古筝重奏这一形式来演奏当下热门的歌曲,如重奏《万疆》《灯火里的中国》、三重奏《卷珠帘》、重奏《大鱼》等等,让学生演绎自己喜欢且熟悉的歌曲,既能锻炼演奏能力,也更符合学生的喜好,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并非所有当下流行的乐曲都适合用古筝重奏形式,教师要结合实际来辨别,尽量选取具有五声音阶特性的乐曲,贴合古筝这一传统乐器,否则会加大演奏难度从而导致学生演奏积极性下降。因此,选择合适的乐曲对于中学古筝重奏校本课程的持续进行十分重要,对于后期整个乐团的学习进度、学习能力培养都有一定的影响。

(三)多方式结合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方式上,中学古筝校本课程的教学方式设计,应该符合中学生学习的特点,以团体练习为主、个别指导为辅,老师参与演奏。

首先是团体授课,古筝重奏校本课程最重要的就是团体训练,在进行重奏教学的过程中,应采用先预习、自主视谱,再整体合奏的方式。合奏中可以两两声部分别协作练习,再有主声部与各个副声部协作练习,最后再进行集体合作演奏。比如重奏《春江花月夜》可在各声部内部视谱演奏整齐之后,再一三声部、二四声部协作练习,一四声部、二三声部协作练习,一二声部、三四声部协作练习。如此两声部合作练习结束之后,再由一声部带领其他声部合作演奏,最后整体演奏。以此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其次是个别辅导。中学古筝重奏校本课程的重奏曲目,大多数难度适中,但个别声部会出现较难的段落或是快速指序演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用个别单独辅导的方式来帮助弹奏难度系数大的声部成员。教师可以向学生演示演奏方法,更加深入介绍该曲目的特点和难点,帮助同学攻克重难点。另一方面,一声部的旋律性较强,也应对一声部的同学进行单独辅导,着重介绍音乐旋律的强弱处理、音乐情绪的表达、肢体语言的带动等,通过一声部的演奏质量提升带动其他声部的演奏情绪。

最后是老师参与演奏的教学方式。古筝重奏校本课程中,教师可直接参与乐曲的演奏,老师作为演奏成员之一,更能和学生深入合作,增强学生对教师的好感,减少距离感。同时教师可以给各个声部亲身示范演奏方法,有利于学生直观学习,也方便教师及时纠错,进而提高演奏质量,丰富教学成果。师生合作的教学方式,不仅是对教师自我能力的提升,也促进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共同成长。

三、对古筝重奏校本课程发展的思考

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学校、教师、学生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机遇与挑战。对古筝重奏校本课程而言,学校的支持是十分重要的,学校的政策、提供的场所、教学用具等等因素都影响着古筝重奏校本课程的发展。教师作为古筝重奏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和主导者,其教学能力、个人音乐素养以及对课程开发的思考也对课程的质量和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作为课程的接受者,学生的基础音乐素养、学习活力等等情况也影响古筝重奏校本课最后教学成果的展示。对于古筝重奏校本课程的建设,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学校统筹管理

对于学校而言,遵循教育部的文件指导,制定符合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十分重要。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日益增高,学校对校本课程的重视需要进一步提高,应提供基础的教学资源。

(二)优化教学方法

对于教师来说,教师选择古筝重奏校本课程,本身应该具备一定的古筝演奏和教学水平,同时也应该有重奏教学的经验,虽然古筝教学较为普遍,但是优秀的古筝重奏教学成果还较少,因此教师要进一步探索有利于古筝重奏校本课建设的方法,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

(三)促进学生多样发展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古筝是常见的艺术活动,但是古筝重奏这一形式也只能在学校这一特定的环境下组织起来,学生通过古筝重奏校本课程不仅能够学到关于古筝的基础知识,更多是获得同学、教师之间相互合作、共同进步成长的机会,对于今后出入社会也是一种锻炼。同时也能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本民族音乐文化特色,增强民族情感、民族文化自信心以及爱国情感。

总的来说,当下中学古筝校本课程的建设具有一定困难,但仍然未来可期。古筝重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将传统古韵和现代新声相结合,给传统音乐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传统音乐的力量,同时也不失时代性,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使教师在这一新颖的教学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总之,中学古筝重奏校本课程的建设应坚持以传统古韵、现代新声为核心。对当下校本课程的发展现状的分析,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对古筝重奏校本课程的建设所进行的思考,可为今后古筝重奏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一点参考。

猜你喜欢

重奏古筝声部
恭喜中签“京”喜EU见-北京汽车推钜惠3重奏+无忧7项礼
雨的重奏
花山战鼓(壮族啵咧重奏)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阮重奏作品的演奏与教学探微——以阮八重奏《剑器》为例
小学中低段合唱中声部配合的有效教学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第一次弹古筝
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