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动画片《铁扇公主》的民族内涵与时代价值

2023-12-28杨宝婷曲朋

剧影月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铁扇公主牛魔王孙悟空

■杨宝婷 曲朋

1941年,我国第一部长动画片也是亚洲第一部长片动画《铁扇公主》在上海上映,其精彩的剧情、独特的动画风格和鲜明的民族精神不仅轰动一时,也为未来中国动画的创作奠定了方向,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动画于文化市场的夹缝中生存,《铁扇公主》的上映得以展现其光芒,不仅是万氏兄弟的坚持不懈将它诞生于世,更多是其本身影片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时代价值的显现,为当时的人们抚平浮躁的心灵,指明前进的方向。再次回头看经典,我们不仅要挖掘其开创的意义,还要从中找寻能够点明中国动画未来的新起点,为当今中国动画能推陈出新提供新的审视的视角。

一、《铁扇公主》的民族文化内涵

受到国内经济、技术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本身中国动画亦是举步艰难,1937年美国迪士尼长动画片《白雪公主》给中国人民带来轰动的同时,万氏兄弟等人意识到,我们也可以有属于我们自己的“公主”。在艰难的文化市场环境下,在我国电影技术不成熟的条件下,做好一部动画不仅需要创作者新颖的思维,还需要将影片灌输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

《铁扇公主》在人物、造型、音乐、背景设计等方面都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一方面受万氏兄弟本身所具有的艺术涵养的影响,万籁鸣从小就表现出对艺术浓厚的兴趣,刻苦自学美术,对皮影戏、剪纸也略有钻研,万籁鸣所积累的文化素养也成为创作的一大助力;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创造出属于中国的动画,必须有中国的东西,传统题材、经典人物的形象为大众熟知,也最容易为国民所接受。电影不仅取材于经典名著《西游记》相关片段,而且融入戏曲中的武打动作、日常生活习惯以及服装道具等大量中国元素。角色设计方面虽然融入了部分戏曲服化,但是在造型上仍然能够看到迪士尼的影子,如影片中的孙悟空并没有高大的身材,反而像米老鼠一样小巧,面部特征也有一些迪士尼的风格。在中国动画还未步入正轨的时期,人们所能接触的影片大多来自几乎垄断的好莱坞与迪士尼,这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我国初代动画创作的思绪,而《铁扇公主》对中国元素的巧妙运用,也为未来的创作提供了一个思路和方向。

影片也通过艺术上的隐喻手法刻画被战争折磨的百姓的内心,例如孙悟空被神秘的火焰团团包围时,芭蕉扇下的风与火焰亦如扭曲面孔的魔鬼,即使是有着超强本领的孙悟空也只得落荒而逃,这正是对于战争期间人们无序而饱受折磨的生活的寓言式再现。影片虽名为《铁扇公主》,但真正的主角却不是铁扇公主,而是人们崇拜、喜爱的孙悟空,整个故事也不是围绕铁扇公主一人展开,而是唐僧师徒四人与牛魔王和铁扇公主的斗争。影片以此命名,一方面是因《铁扇公主》所产生的抗争心理;另一方面将反派角色作为第一视角暴露在人们的视野,再从影片中揭露其罪行并最终得以惩处,以此来隐喻暗示坏人终将得到处罚,进一步呼吁人们奋勇抗战。

二、《铁扇公主》的民族风格

《铁扇公主》不仅是我国及亚洲第一部长篇动画,也是万氏兄弟在我国早期动画电影民族化实践的成功标志,更为中国动画电影学派在未来民族化的道路上奠定了基础。影片借鉴吸收西方动画,孕育出新,其民族化风格主要体现在造型、服装、表演、背景音乐等方面,结合中国元素展现民族魅力。

在其服装与造型上,虽对西方动画人物形象有一定的借鉴,但更多是将其吸收融合,推陈出新。《铁扇公主》中的孙悟空、唐僧等形象,身体轮廓具有明显的线条性,这是因为万氏兄弟将民间剪纸、皮影戏等具有风俗化的造型融入进来,人物面部妆容结合了中国传统戏曲脸谱的造型艺术。在服装和表演方面,也具有传统戏曲的特点:形式美、意象美、意境美,武打戏份表演夸张,台词较少,通过肢体语言传递情绪,人物服饰简洁,但都能将人物性格体现得淋漓尽致。影片将戏曲的程式化与夸张性结合,使其民族化表达更为直接。另外在背景设计上,运用传统山水画描绘形式,将沿途中国山水风光表现出来,在房屋建筑、家具摆放方面也随处可见中国的影子。

影片改编自中国传统故事,传达的是中国民族精神,主要表现的是以个人主义延伸至集体主义的理念,弘扬的是善恶终有报、坚持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价值观。《铁扇公主》将动画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结合时代价值,传递民族精神。然而民族风格固然重要,但不能一成不变,被经典题材所束缚,过多以及过于浅薄的使用只会将中国动画封闭在国内的躯壳中。近几年动画影片的受众范围逐渐缩小,一味追求经典形象带来的“明星化”效应,过多的历史人物及题材只会导致观众的厌倦,导致故步自封,难以推陈出新。不同国家创作者的创作角度不同,但都应结合时代现状、融合民族精神,我们也需要寻求属于我国的独特的民族风格,将其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创造中国的文化输出形式,否则将难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三、《铁扇公主》的时代价值

中国动画起步于20世纪初期,此时国家社会尚未安稳,电影技术尚不成熟,直至1926 年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诞生,标志着中国动画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但也因各方面限制此时期所绘制的都是短片。1939年,美国迪士尼动画长片《白雪公主》引进国内,引起一时轰动,万氏兄弟受其启发决定创作属于我国的“公主”——《铁扇公主》。而“值得一提的是《铁扇公主》的思想内容和它的主题思想……在《铁扇公主》中,我们有意曲折地用打到牛魔王作为借喻反映出影片的主题,那就是‘全国人民联合起来对付日本侵略者,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时代精神是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是一种超脱个人的共同的集体意识。《铁扇公主》取材于《西游记》,片中有意识地将其改编得更加夸张与戏剧化,在形式上更切合上海“孤岛”时期现状。此时上海政治斗争激烈,虽为租界但也被各方势力明争暗抢,然而上海的经济却有着意外的繁荣,各方地主财阀逃难而来,反而使影院、酒楼生意兴隆,也正因如此,万氏兄弟才有机会得到投资进行动画创作。《铁扇公主》原有意在片头加一句“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最后却又被迫剪去,尽管如此,影片中的抗战意味不言而喻,它的反抗、自我救赎、战胜黑暗等精神鼓舞着人们奋起抗争。在片中,唐僧、孙悟空象征着革命派,牛魔王和铁扇公主则为反动派,其他人为人民群众。在故事情节中,孙悟空虽然英勇善战,但是凭借他一人之力斗不过牛魔王,最后是孙悟空等师兄三人号合力,并号召人民群众共同抗争牛魔王,最终才将其打败。在动画前半部分我们可以发现,孙悟空、猪八戒与沙悟净三兄弟在前期借扇取扇时并不团结,甚至相互推托,每个人失败时又互相嘲笑,差点打作一团,在师傅的教导下三人才得以团结一致,共同对抗牛魔王。影片从侧面去敲击人们,要团结一心,共同抗日,我们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同时,作为当时新兴的电影动画形式,《铁扇公主》虽是作为商业电影出现在市场,但其内在的艺术价值与其所传达的精神,都可以说明它是一部良心的作品。除上文所提到的团结精神外,观众也能从片中的人物及情节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一些道德观念的影响,例如唐僧在影片中说:“要成功一件事总是有阻碍的,我们要做这样一件神圣的事,就要坚定我们的信念,不能因为有一点困难就中途改变。”教导我们,想要做成任何一件事,一定要坚持,坚定自己的信念。孙悟空等人在取扇过程中也并不是从头到尾使用蛮力,而是通过了多种智取方式,例如孙悟空变成小虫钻进铁扇公主肚中取扇、猪八戒变为牛魔王骗取宝扇等,也教育我们遇到问题多思考,通过智慧解决问题。

《铁扇公主》之所以能够赢得观众与票房,更重要的一点是其认真思考了时代的问题、人民的需要以及生活的境况,结合时代精神,创造出属于抗战时期的动画电影的时代价值。当今动画的制作,更需要去思考如何将社会现实问题加以咀嚼与吸收,这样作品才能绽放其艺术的价值。

四、结语

尽管当时的社会时局以及资本限制了动画的发展,但并没有磨灭万氏兄弟创作的热情和探索。如今,动画创作者在中国动画再次苏醒时,更应该明确前进的方向。我们不仅要呵护民族精神,不断吸收中华传统文化内核,还要将其与时代相结合,更加深入人民大众、深入社会发展境况;不仅要运用民族化风格,还要会运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学会创新。这样才能将中国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动画,不断拓展受众范围,促使我国动画更好更快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铁扇公主牛魔王孙悟空
秒变孙悟空
快递来了个孙悟空
牛魔王
哪吒失手
我和孙悟空的一天
我是小小铁扇公主
我是小小铁扇公主
孙悟空形象的演变之“教化”阶段
猪八戒巧遇牛魔王
对牛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