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守岛人》的现实主义价值观传递路径

2023-12-28李井文

剧影月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守岛王继才

■李井文

2021年6月18日,影片《守岛人》在全国上映,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影片讲述了王继才夫妇以孤岛为家,坚守在祖国海疆三十多年的感人故事。《守岛人》重现了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守岛工作、生活的片段以及闪光的瞬间,多维度展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完美表现了“守岛就是守国”的家国情怀,传递了新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守岛人》便立即引起轰动,首日便以猫眼9.4分、豆瓣7.4分的高分,刷新了中国内地暑期档传记片单日票房纪录等4项纪录,取得了同档期口碑第一的佳绩。影片上映26天票房过亿元,最终定格在1.38亿元的票房。2021年12月底,电影《守岛人》以独树一帜的叙事结构和现实主义电影艺术的手法,以时间发展为影片的整体脉络,将守岛故事娓娓道来,让人感同身受。在金鸡奖的评选过程当中,评委们一致认为,该片娴熟地运用了十分精准的镜头语言和富有张力的叙事手法,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完美结合,唱响了一部“平民英雄”史诗,影片《守岛人》荣获中国电影最高奖项金鸡奖的“最佳故事片奖”。评委认为,《守岛人》在主旋律英模人物的表现上有独辟蹊径的开创:“以平民视角重构英雄的来路,以生活化的人物塑造方式还原真实英雄,以平凡的生活细节叠加出不平凡的英雄业绩,带给观众心灵上的冲击和震撼,生动诠释了电影的‘人民性’题旨。”电影《守岛人》取材于真实新闻人物,通过商业电影的多种艺术手法,在人物塑造、叙事策略和影像审美等方面独树一帜,鲜活地塑造了人物形象,精彩地展示了人物性格,呈现了全新的文化特质,让作品有了很好的艺术性和审美愉悦,取得了观众的认同和共鸣,独辟蹊径地传播了守岛人精神,实现了主旋律、口碑的双丰收。《守岛人》的成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

首先,采取平民视角来重构英雄。传播核心价值观是主旋律电影的一项重要使命。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受众审美心理发生深刻的变化,传统主旋律英模题材电影的人物形象、有距离的“超我”不再被人们接受。电影《守岛人》突破传统主旋律题材电影英模须“高大全”的思维模式,不刻意赋予主角“英雄光环”,广泛地采取民间立场、平民色彩、个性化叙事,结合人性的内容、生命的内容来重构英雄人物,生动地、鲜活地展示了人物爱国情怀与现实之间矛盾冲突,让人感同身受。用平民平视视角的镜头语言,正视现实生活的矛盾和碰撞,《守岛人》让观众看到王继才并非十全十美的神明英雄,而是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王继才最初上岛是想要向爸爸证明自己不是孬种,这才自告奋勇上岛守住十天、半个月。王继才也因人武部王长杰部长没有按时派人来接班而满腹牢骚。然而,在守岛过程当中,王继才逐步明白了确保“眨火”长明、打击走私犯、抢救遇险渔民、国旗天天升起的重要意义,最终升华到“只要组织信任我一天,我就一天不离岛,信任我一辈子,我就一辈子不离岛”,进而把自己的人生融入“守岛”事业当中。王继才从被动的短暂守岛到主动一生守岛的灵魂升华,电影艺术表现得环环入扣、自然而然。对普通人日常生活和朴素情感的真实再现,让主人公更加坚毅和厚实,让观众更加理解王继才“守岛就是守国”的信仰和坚守。一名时代楷模被影片还原成讲人话、办实事的寻常百姓。塑造出的人物有人间烟火气息,容易与观众达成内心的共鸣,因而有了非常高的贴近性和观赏性。偷偷瞒着妻子,年轻的王继才接受了“守岛”任务。妻子王仕花得知实情之后,原本指望有人及时换班,经过内心冲突,最终选择“你守一天,就让我陪你一天”。王仕花辞职上岛、岛上生娃,从最初的心疼满身伤痕的丈夫,到两口子饶有趣味地“斗地主”;从生疏地挥舞着国旗,到“花,你挥旗的样子比我好看”……一组组画面都生动有趣、感人肺腑。尽管影片中没有传统英雄人物的豪言与壮语,但是,《守岛人》独辟蹊径地用一组普通的数字表达了守岛人精神:驻守32年,11680个日夜,189本日志。影片完全颠覆了主旋律英模题材电影的传统套路,采用了极其写实的艺术手法再现了一个平民英雄,展示了平凡中的不平凡,为主旋律题材的电影打造了全新的样板。《守岛人》中,“高大上”的时代楷模有烟火气,又有人情味,不仅雅俗共赏,同时也给人一个可以“临摹”的标杆;成功地实现了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脚踏实地,持之以恒,每一个平凡都将通往最终的不平凡!

其次,对生活化的人物塑造与叙事方式的描写。传统的主旋律英模人物塑造容易出现“扁平人物”“假大空”现象,叙事方式也常常符号化、概念化、教条化,观众对剧中人难以认同,也难以实现共鸣,价值观的传播实际效果不理想。《守岛人》生活化的人物塑造,让电影人物活灵活现,像是邻里家常,符合生活的维度,契合观众的审美需求。影片用生活中的生动细节,用寻常人家熟悉的事件,展示了王继才、王仕花令人震撼的内心冲突;既有现实主义人生,更有浪漫主义情怀。水桶洗澡的两场戏,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王仕花替丈夫理发,坐拥女儿入怀,画面温馨,人间温情如涓涓细流般呈现。“雨夜产子”“继才回家”“小宝打工”几场戏的画面都拍得凝练节制,让人泪流满面。片中的三条小狗、父亲给女儿做的贝壳项链、台风中一次次挥舞着五星红旗……灵光闪现的瞬间都落在关键节点上,让人潸然泪下。看不着电视,王继才、王仕花就在广播声中各自扮演中国运动员;看不到央视春晚,两口子就自办“春晚”。《守岛人》将在孤寂的海岛生活中苦中作乐的小两口刻画得惟妙惟肖,勾勒出符合年轻一代的审美模样。父亲去世的错过、新生命的诞生、与走私团伙的搏斗,一个个温暖又辛酸的时光,编织成了“他守岛,我守他”的爱情故事。“你守岛,我守你”真实、生动、鲜活的语言,被广大年轻影迷视作“最美的爱情宣言”。《守岛人》找到了更加生活化、真实化、人性化的叙事方法,鲜活了人物,贴近了生活,将烟火气、人性、精神融为一体。写实的镜头、朴实的口吻,在讲述着富有人情味的故事的同时,又用细腻的生活情节打动人,给人以思考和启迪,传递着守岛人的精神气息。

再次,成功在于对孤岛的现实主义审美影像的聚焦。电影聚焦海岛景象,将自然环境、风土人情纳入其中,人物在环境中穿行,外部自然环境的渲染和主人公的内在的情感表达完美结合,实现了意向契合如一的艺术效应。岛上生活所面临的险峻自然环境,与内陆的平静、温馨形成强烈的对比,给观众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彰显了电影独具魅力的影像审美内涵。电影《守岛人》的开场影像:1986 年,台风“白鹿”疯狂肆虐。在内陆的集市上,个体商贩忙乱地收拾着摊铺;在暴风骤雨中,行人慌不择路地飞奔……这时候,孤独的小岛上,王继才怀抱着两只狗,身后还紧随着一只狗,艰难地行走在湿滑陡峭的礁岩上。匆匆返回岛上住所,摇摇欲坠的旧屋压根无法遮风避雨,台风将房门掀开,潮水涌入。这时候,王继才发现“眨火”熄灭了,狂奔出去试图维修。稍有喘息之机后,王继才就着屋内微弱的灯光,开始书写守岛日志。墙上密密麻麻的“正”字,暗示主人公在这座孤岛上已经坚守一个多月了,他急切盼望着早日离岛回家……外部,王继才要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内心,他又要承受着孤寂的折磨。电影充分展示了主人公的坚韧与顽强,传递着坚守平凡、拼搏奋斗的点点滴滴。《守岛人》的外景拍摄历时整整四个月,90%以上镜头都是实拍。台风、巨浪、暴雨等自然场景,极具冲击力、感染力。野草丛生、蛇虫鼠蚁、煤油灯等画面,把典型环境再现在银幕上,其间蕴含的精神,让人心领神会。在小岛上,即便无人观礼,王继才依然每天坚持升国旗、唱国歌,为迷航的渔民指引方向。迎风飘扬的国旗、永不熄灭的“眨火”、密密麻麻的守岛日志,导演在影像中提炼出这部电影最朴素的价值观。岛上的坟冢、大黄及其后代述说着守岛的寂寥,蟹笼、泥鳅展示着饮水的困难和物资的极度匮乏,热腾腾的饺子传递着母子情深。影片像讲述着三十二年守岛生活的艰难与平淡,并在平淡中彰显出不平凡的精神。

之外,运用个性多元的人物塑造呈现审美新范式。“在一个真正具有独创性的故事当中,必须有一个,甚至几个性格特征独特具有丰富内心世界的主要人物。”《守岛人》广泛使用平民视角,将众多人物相互连缀,将他们的生活与最真实的守岛接轨,构成一整张经过系统整合的人物网和故事网,让守岛叙事极具张力。一组组充满质感的镜头,鲜活地塑造了一个个与守岛相关的人物,传神地表达了夫妻情、战友情、父子情,多维度地诠释了“守岛就是守国”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小豆子的爸爸是已故的英雄连长,为建设开山岛英勇牺牲,忠魂长眠桃树下。人武部长王长杰的爸爸和王继才的爸爸是在渡江战役中冲锋陷阵的解放军战士。红色基因在王继才及其周边人物之间传递,这也为王继才夫妇守岛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和力量源泉。遥望着王继才舞动国旗的英姿,他的父亲默默地念叨:“要个头,有个头,帅气!”这是对儿子守岛的支持与赞许。落海被王继才救下的小豆子,与王继才结下生死之交。为保护王继才,他不惜与走私犯殊死搏斗。人武部长王长杰,默默支援王继才完成守岛任务,兄弟情、战友情情深义重。女儿小宝因贫辍学到海鲜市场打工,供弟弟上学,全力支持王继才守岛。小宝把贝壳项链戴在头顶,向父亲高喊要做勇敢的海燕……如果王继才夫妇是守岛的鲜花,支持他们的群体就是绿叶。绿叶们看似平凡,却绽放出不平凡的光芒,值得被观众看见。鲜花和绿叶都是守岛英雄!影片最后众人一声声“岛主”的呼唤,更让人震撼、肃然起敬。电影用多个与守岛相关的人物与故事将守岛人这一艺术形象丰富化、立体化了。这不但让守岛故事更加丰满,更让坚守平凡、创造非凡的守岛人精神有了鲜活的载体,叙事也更富有张力。《守岛人》所弘扬的“守岛精神”,不仅仅升华了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平凡的工作、生活,更烛照着每一个爱岗敬业的普通劳动者。《守岛人》多元个性化的人物塑造满足多样人群的审美需求,老年观众看到了多彩的人生图景,中年人看到了不平凡的坚守,年轻影迷们感受到了令人心驰神往的爱情。

总之,从新闻人物到剧中人,有平民平视的视角和富有张力的叙事技巧,完成了个性多元的人物塑造,创造了全新的影像审美范式。电影《守岛人》摒弃了主旋律题材电影概念化的叙事惯例,突破了程式化的人物塑造传统,充分与市场链接,以商业电影的叙事表述、情节设定、人物塑造,抒写了王继才的守岛故事,对守岛精神进行了生动的叙述与诠释。在主流意识形态的烛照下,剧中人有着极丰富的“凡人元素”,鲜活、实在,契合观众的审美心理,容易形成内心的共鸣。同时,又能让观众在欣赏跌宕起伏故事的审美过程中,感受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思索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成功实现了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从情节到视听,再到意蕴,《守岛人》在多维度打造震撼心灵的佳作,用精彩生动的电影语言讲好了守岛故事;艺术化地传播了守岛人精神,体现了一种新的文化特质,为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较好地弘扬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新的路径与可能性。

猜你喜欢

守岛王继才
影评:《守岛人》
守岛就是守国——女儿眼中的父亲王继才
话剧小岛往事
王继才 瞭哨抛家赤胆琦
守岛的士兵
夫妻守岛卫国32年,谁能做到?
日本连番抗议韩国独岛军演
多回望“王继才们”
两个人的五星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