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设计研究

2023-12-28陈佳男

大观 2023年6期
关键词:博物馆消费者产品

◇赵 璇 陈佳男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大众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参观者希望通过购买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加深自身的参观体验,传统博物馆参观模式已无法满足受众的实际需求。2008 年,我国正式启动了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一方面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也给博物馆运营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对促进博物馆发展及满足参观者需求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博物馆加大了对自身独特文化资源的挖掘力度,以推进对自身专属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设计,这不仅促进了博物馆品牌形象的塑造,还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及公众的追捧下,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迎来了良好的机遇。我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起步时间较晚,当前尚处在摸索阶段。一方面,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设计思路、理念尚不明确,文化元素提取流于表面,存在较为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管理、激励机制滞后,资金投入不足,营销推广模式不够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引起业界的重视。

一、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及其价值

(一)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

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主要是指基于地域文化背景及博物馆系统,对博物馆地域文化、馆藏文化开展研究,依托文化创意方式方法,推进创造性思维与博物馆地域文化、馆藏文化的有机融合,开发设计可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创意产品。简而言之,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是博物馆文化资源的符号化呈现。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凭借自身的文化性、创意性,区别于普通的博物馆纪念品。其依托巧妙的设计,将博物馆文化藏品与现代创意元素进行有效结合,在现代潮流的引领下,实现产品的文化创意设计,让消费者眼前一亮,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比如,大英博物馆提炼其馆藏品《神奈川冲浪里》彩绘木刻版画与罗塞塔石碑中的特色文化元素,并将其与现代工艺生产的杯具相结合,设计出了别具一格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消费者通过产品可充分领略其中蕴含的鲜明的地域文化[1]。

(二)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价值

对于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价值而言,首先,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主要是为了创收,以此缓解博物馆的运营管理压力,所以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博物馆作为非营利机构,经费主要源自国家财政划拨,还有少部分源自自主经营,在自营收入中则以门票收入为主。伴随越来越多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在失去门票收入后,文化创意产品收入已然转变成博物馆自营收入中的重要一环。比如,故宫博物院基于御猫形象,推出了文化创意产品——迷你故宫小猫摆件,凭借其可爱、独特的造型,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喜爱,并长期处在故宫文化创意产品销量前列,为故宫博物院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其次,对于社会大众来说,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有着突出的教育价值。在新时代,文化创意产品成为博物馆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以文化为依托,借助现代的方式对博物馆藏品蕴含的文化内涵予以生动直观呈现。同时,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有着与现代生活相贴近的特征,所以能够有效赢得消费者的文化认同。最后,对于消费者来说,如今文化创意产品已成为一种消费新潮流,可有效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因而,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还有着一定的审美价值。一方面,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原型本身便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另一方面,依托艺术化设计,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审美价值得以进一步凸显。

二、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设计原则

(一)审美化原则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公众的审美趣味不断变化,将各式各样的审美要素融入产品,满足消费者所提出的多样化审美需求,已成为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关键。设计人员在产品设计实践中,除了要保证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提出的使用便利、舒适度需求,还应当基于对消费者使用心境的模拟,让产品不仅能够为消费者带来艺术熏陶,还能够赢得消费者的情感共鸣[2]。基于此,在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设计中,如何实现产品美感的最大化,是设计人员所需思考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诸如绘画、书法等博物馆展品文物原本就有着高度的审美价值,将它们用作产品的设计原型时,设计人员应当有意识地对其美学特征进行保留、凸显及强化,以此实现对展品审美价值的有效展现。而一些有着独特历史文化价值的藏品,可能在外观上并没有明显的审美价值,需要设计人员注重对其中的文化元素进行巧妙挖掘提炼,并秉持现代美学设计理念,在凸显产品美学价值的同时,展现其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设计人员一般可依托产品造型、色彩、表面装饰、细节处理等,赋予产品一定的审美价值,让消费者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

(二)分众化原则

倘若将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视作一种信息传播载体,则基于分众传播理论,秉承分众化原则推进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设计,可收获更理想的传播效果及教育目标。博物馆参观者有着不同的年龄、职业、教育经历、消费能力,对文化创意产品提出了多样化的需求。因此,博物馆文创产品在面对广大受众时,应基于不同的目标受众,从不同侧重点着手,迎合消费者提出的多样化需求开展设计。

比如:基于年龄视角,年轻一代消费者更偏好具有一定趣味性的文化创意产品,中老年消费者则更为关注产品的实用性;基于性别视角,男性偏好简约、便捷的产品,而女性则偏好温和、感性的产品[3]。在实际设计中,可通过对冷暖色调的调节应用,以迎合不同受众的需求,如上海博物馆在其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设计中,面向男性消费者推出了以黑、灰、藏青等为主色调的“知止”T 恤和与迪士尼联名的上海博物馆专供卫衣;面向女性消费者推出了以粉色、桃红等为主色调的清代奚冈海棠玉兰图围巾、彩陶纹春秋防晒丝巾,很好地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三)创意化原则

创意是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重中之重。对于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创意化设计,应当基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有意识引入现代化设计理念,推进产品表现形式、材料、功能等方面的创意化设计,以此有效满足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比如,近年来盲盒玩具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追捧,其能够让消费者获得随机体验的感受,很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山东博物馆便通过对这一创意的把握,将盲盒玩具创意融入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设计,通过推进盲盒玩具与馆藏文化、考古文化的有机融合,推出了“国宝探秘”考古盲盒。在打开考古盲盒的过程中,每个消费者都如同“考古人员”,不仅可以感受到考古工作的神秘与神圣,还可了解到相关的考古知识及文物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助力博物馆文化的传播。另外,考古盲盒中的产品均为国宝复制品,依托该种富有创意的产品开发设计形式,能够有效调动消费者的购买欲。

三、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设计策略

(一)元素提取设计

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设计采用元素提取设计策略,即通过对原型文物造型、色彩、图案等直观特征的提取,并以平面设计的方式直接呈现于文化创意产品上,进而开发设计出兼具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文化创意产品。元素提取设计具有运用便捷、可操作性强的优势,在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实际开发设计中,设计人员应当注重馆藏文物原型与产品的契合度,通常而言,该种设计方式主要适用于具有突出装饰性的生活用具、衣物首饰等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中。另外,在对馆藏文物的选择及元素的提取上,应当对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首先,尽量对有代表性的馆藏文物开展元素提取设计,以此保证文化创意产品的辨识度及独特性;其次,尽量选择有较强艺术表现力、视觉辨识度的藏品,如主题突出、色彩明亮或可给人以强烈感官冲击的工艺美术作品等;最后,所选择的馆藏文物原型应当与设计产品的功能特征相适配,同时,产品本身的材质、风格、色彩等应尽量与文物原型相接近或相统一[4]。比如,色彩明亮、风格灵动的陶瓷纹样或者花卉绘画,适宜作为服装、首饰等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原型;厚重且神秘的罗塞塔石碑,则更适用于开发诸如杯具、硬盘、手机壳等质地较为坚硬的产品。

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要突出地域化的特色。聊城是坡里暴动发生地、中共山东省委重生地、中共冀鲁豫(平原)分局诞生地、张自忠将军出生地、马本斋烈士征战地、国共合作抗战模范地、三路大军渡河地(刘邓大军、陈粟大军、四野南下)、孔繁森精神发祥地、引黄济津水源地、耿店模式形成地,形成了独特的“十地文化”,有以黄河精神为象征的黄色、运河文化为象征的青色、生态发展理念的绿色、红色文化为象征的红色,赋予了城市“四色精神”。“十地文化”和“四色精神”作为特色地域文化元素,可以通过地域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激发本地观者的集体无意识,引起人们的文化共鸣。

(二)功能突出设计

功能突出设计,主要是为了将博物馆馆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品相结合,让其实用性、审美性、纪念性等一系列功能得到有效展现,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基于此,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与旅游纪念品的区别在于,其除了要展现审美价值、纪念价值,还要展现使用价值。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功能突出设计,应结合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展开,在对消费者实际需求进行有效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博物馆文化元素并与文化创意产品功能设计相结合,由此让消费者在使用产品时还可领略博物馆文化[5]。在此过程中,博物馆文化元素的提取设计同样要与产品相契合,通常用于生活用品、衣物首饰等产品的设计中。

(三)趣味互动设计

趣味互动方式相比传统的博物馆单方面的宣传教育方式,更为新颖,也更具趣味性,更能够赢得年轻一代受众的青睐。基于此,博物馆除了要在自身推出的各种教育项目上加强趣味互动之外,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设计中,也应当注重趣味互动。换言之,博物馆在对文化创意产品类别进行构思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到趣味互动设计的优势,除了要考虑可使用的实物产品之外,还应有意识地开发趣味互动的宣传教育产品,依托受众的亲身体验,使博物馆的宣传教育价值得到有效发挥[6]。比如,聊城市博物馆通过对聊城“两河明珠城市”地域红色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革命人物的史料和文献进行研究,通过运用立体书这种新形态工艺美术表现形式,将孔繁森青少年时期学习奋进的事迹和赵健民坚定信念千里找党的事迹作为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一大原型素材。运用立体书的形式展现画面,使得画面形象“活”起来,从平面转换成带有空间效果的展示方式,增强观看的互动性、趣味性。立体书技术所呈现的立体效果是由平面式立体(转、翻、层、拉)走向立面式立体(折)。平面式立体是视觉立体,依赖视觉落差,强调互动机关设计;立面式立体则是实体立体,力求真实景物模型化,着重立体纸艺展示的动态过程。

总而言之,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设计是对馆藏文化进行再创造,是赋予文物以新的生命力、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博物馆相关人员应有效认识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设计的重要性,秉承审美化、分众化、创意化原则,通过元素提取、功能突出、趣味互动等不同的设计手法,切实助力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设计的有序开展,推动博物馆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博物馆消费者产品
消费者网上购物六注意
博物馆
知识付费消费者
悄悄偷走消费者的创意
悄悄偷走消费者的创意
露天博物馆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
产品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