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锡澄运河公园(江阴段)城市家具设计研究

2023-12-28吴茜茜

大观 2023年6期
关键词:江阴运河家具

◇吴茜茜

近年来,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但城市粗放型发展的现状却无法满足这些要求。城市家具将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纽带,它将以点带面,建立人与空间的直接互动关系,同时将城市的历史文化、功能需求、景观等串联起来。在精细化城市空间建设过程中,城市家具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城市家具概念及分类

“城市家具”一词起源于欧美国家,这一概念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直到2015 年,国务院的文件中才正式确认了“城市家具”一词的含义。学术界对于“城市家具”的概念有多种不同的界定,其中有将城市家具解释为公共设施的“设施说”,有认为是小型城市空间的“空间说”,有相对于室内家具而言的“家具说”等。相对全面的释义指的是城市空间(如广场,街道)中不具备结构性意义,但能对空间品质产生(重大)影响,对人的行为和活动形成具有激发作用的人文物质构成,比如雕塑、喷泉、座椅、灯具、树木、装置、小型售货亭等[1]。

城市家具与传统的家具有类似的功能,但是其所处的区域环境和服务的人群更为复杂和多元[2]。基于不同环境及需求,城市家具的种类和数量都较为繁复,因此需要对其分类,进行细化研究。沿袭室内家具的分类方法,可以从功能服务的角度将城市家具分为休闲服务类、信息服务类、安全卫生服务类、美化空间类。

二、城市家具特征

城市家具主要有四个特征,分别是公共性、服务性、环境性和文化性。

第一,城市家具设计属于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具有很强的公共属性,需要提高公共资源的投入与产出效率,实现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平衡[3]。区别于室内家具,城市家具还需要考虑长期的维护问题。第二,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家具肩负着服务社会不同背景、不同年龄市民的功能,需要针对不同的服务功能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规划设计。第三,城市家具根植于城市环境,与区域环境存在着共融、同生的关系。一方面,城市家具是城市环境的缩影,能为城市环境增加多样性;另一方面,城市环境对城市家具的功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第四,城市家具承载着城市的文化底蕴,对打造城市的文化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城市家具设计应统筹考虑形式与功能,细化使用者的心理感受,让城市家具成为城市形象的名片之一。

三、运河公园的城市家具调研

本文以江阴运河公园为例,对其城市家具进行系统性的调研,分析运河公园区位,以及运河公园城市家具的现状、优势和劣势,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思考城市家具的发展方向及对策。

(一)运河公园区位

锡澄运河江阴段北起长江,南至泗河,古往今来是江阴中部和武澄锡虞区主要的通江引排河道[4]。2019年7月,江阴市启动建设锡澄运河公园。运河公园分三期建设,至2023 年初,一期样板段、二期、三期南段已逐步开放。自南向北穿城而过的锡澄运河是江阴由“内陆时代”走向“滨水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沿运河的房产、配套商业也逐步兴起,而运河公园则是贯穿城市南北的重要滨河公共空间之一。因此,对运河公园的城市家具进行调研非常具有实践价值。

(二)运河公园城市家具现状

根据前文对城市家具的分类研讨,本文从休闲服务类、信息服务类、安全卫生服务类及美化空间类这四个类别着手,展开调研分析。城市家具为城市空间中的公共活动而生,它的存在和使用涉及公共空间的所有参与者,也是同空间参与者发生最直接互动的亲体性物质要素,其设置状态直接影响着参与人群的感知和行为,进而影响空间的使用方式和综合品质[5]。同时,城市家具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也需要对地域文化进行一定的诠释。因此,调研将综合评估运河公园内现有城市家具的互动性、安全性、文化性、艺术性、科技性等。

通过对锡澄运河公园(江阴段)城市家具的调研及归类整理,发现共有30余种不同形式的城市家具,其中休闲服务类的城市家具种类和数量最多,达到15 种,是运河公园的主要城市家具形式,占总量的50%;信息服务类、安全卫生服务类、美化空间类的城市家具在种类和数量上基本持平,各占16.6%。从整体来看,运河公园城市家具种类丰富,现代化程度高,有许多值得借鉴和发扬的地方,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运河公园城市家具的优势和劣势

1.优势

作为新兴的滨河公共空间,锡澄运河公园(江阴段)的整体规划是非常合理的,动静区交错,城市家具种类丰富,巧妙地贯穿其中,从系统性和多样性的角度看,有许多值得推广学习的地方。

第一,布局合理,数量充足。根据使用者年龄层次的不同,园区有10 余种服务于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休闲服务类城市家具,比如乒乓桌、羽毛球场、篮球场、足球场、轮滑场、老年健身器材、儿童攀爬器材等。每种大型健身设施周围都规划了数量充足的休闲服务类城市家具,因此整个公园内的休闲座椅类城市家具种类有近10种,数量更是超过100个,非常人性化地考虑到使用者的需求。比如:儿童攀爬区周围有5 组休闲座椅,供孩子及照看孩子的家长休息使用;老年健身器材周围也设计有不同款式的休闲座椅,为锻炼后的人群提供及时的休闲服务;观光桥上也设计有条状的座椅,供步行游览的人群驻足休息。信息服务类城市家具中,科普信息牌有20 余个,每个游乐设施健身设备周围都设有一个使用说明,同时河道沿线有多个警示牌。可见,此类城市家具数量充足,配套到位。以垃圾桶、路灯为代表的安全卫生服务类城市家具数量超过100个,为使用者提供了便捷、充分的服务。美化空间类城市家居则以景观小品居多,基本设置在道路沿边、建筑周围,布局巧妙,与环境融合效果较好。

第二,种类丰富,覆盖面广。锡澄运河公园(江阴段)的开放性程度较高,而形态多样的城市家具成为与居民和游客互动的重要载体。调研数据显示,整个园区内的城市家具种类超过30种,总数达到200个左右,全面覆盖了休闲服务、信息服务、安全卫生服务、美化空间四个大类。纵观全貌,园区内城市家具形态丰富,动静结合,既有以座椅为代表的静态城市家具,也有可互动的动态游乐型城市家具;既有图文的设施使用说明,也有实时反馈的信息屏幕,覆盖面广,现代化程度高。

2.问题

第一,工业化痕迹明显。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运河公园城市家具的现代化程度都很高,外观造型简约干练,材料上选择了容易养护和清洁的金属和水泥材质。然而,工业化批量生产的痕迹较为严重,西方审美占主导地位,缺乏个性化雕琢和情感传递。批量生产的工业化城市家具整体呈现出冷漠感,缺乏场所特征和对人的心理需求的顾及。因此,当人们置身其中时,可能会产生一种雷同的错觉。

第二,现代化技术运用不够。运河公园城市家具对现代化技术的运用不够,除了路灯、摄像头以及公共厕所门口的信息屏外,很少有现代化技术的运用。在信息服务类的城市家具中,除了南入口处的一个静态区位指示牌外,其他关于地理位置、道路指引的信息服务类产业城市家具非常少,导致游客很难在公园中精准定位,极易给小孩和老人造成方位迷失等困扰。另外,由于现代化技术的缺失,美化空间类及休闲服务类的城市家具功能显得相对单一。

第三,地域文化缺失。锡澄运河公园(江阴段)由北至南分为三期,其中一期和二期都对地域文化进行了大量刻画,然而,作为调研对象的三期对于地域文化的延续性、系统性表述有所欠缺。无论是休闲服务类、信息服务类、安全卫生服务类城市家具,还是美化空间类城市家具,都是类似的形式,几乎没有对地域文化的提炼及表达。

(四)运河公园城市家具的优化路径

1.通过改造升级,增强城市家具的个性化

作为一个新落地的运河公园,将其中的城市家具全部推翻重建是盲目且不现实的,这样做将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相反,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造和升级,从色彩、功能、形态、材质等不同角度突出其个性表达,关注用户的感官及情感体验,增强便捷性、舒适性、趣味性等。例如,对于休闲座椅类城市家具,可以从造型和材质入手,在局部增加一些地域性符号,或者替换一些材料,还原木制座椅的质感,使其有自然风化的痕迹。同时,应该注重城市家具与人、区域场景之间的相互联系,增加人与城市家具的互动机会,使人产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减少工业化带给城市家具的冷漠感和距离感。

2.结合智能技术,增强城市家具的复合功能

通过调研发现,目前锡澄运河公园(江阴段)的城市家具功能较为单一,这与现代化技术的缺失有较大联系。而智能化也是城市家具的热门发展方向之一。将智能技术融入城市家具的途径有很多,比如:可以增设太阳能USB 充电口,将太阳光转化热能,为冬季的户外座椅增加温度,从需求出发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可以增加声光电的效果,提高科普的生动性和有效性,同时增强城市家具与人之间的互动性;可以增强美化空间类城市家具的智能监管功能,对景观植物的生长环境进行智能化检测,提高景观植物的养护效率;可以增强雕塑类城市家具的光影效果,从而提高人们与城市家具的互动性;可以对不同区域进行智能定位显示,以解决目前区域定位信息缺乏的问题。

3.多层次融入地域文化,提升城市家具的文化价值

锡澄运河公园(江阴段)应延续一期、二期的文化主题,将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融入三期公园内的城市家具,增强使用者的文化体验。例如,将典型人物“刘天华”、本地美食形象“河豚”、民俗文化等以“点、线、面”的形式与城市家具融合,体现在城市家具的形态、材质、色彩、功能上。

首先,“点”可以是个别单独的城市家具,如在不同款式的休闲座椅上体现二胡民乐的乐器符号。其次,“线”可以是路灯、道路两侧的信息牌等,如将刘天华的奏乐作为信息服务类城市家具的背景音乐,由“点”串成“线”,给居民及游客带来沉浸式体验。例如,在公园中,可以将本地名人生平故事、运河发展历史故事、本地特产演变故事等制作成趣味性的信息服务类城市家具,以不同的号码或符号串起来,以“线”的形式出现在公园内。这些城市家具会激发游客的阅读兴趣,用现代手法将历史重新演绎,赋予其新的生命力。最后,“面”则指由多个娱乐设施组成的城市家具群,如在儿童娱乐区,可以将本地特产如河豚和鲥鱼等以卡通形象的形式融入游乐设施。这些设施不仅能为儿童提供娱乐,还能让儿童在娱乐的过程中接触到本地文化,增强对本地文化的认同感。城市家具的设计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使用功能层面,更要追求精神层面的高度,从而吸引更多的民众参与户外的公共活动,推动城市公共生活的繁荣[6]。

四、结语

城市家具是现代城市空间必备的物质性构成要素,也是城市人文底蕴的重要载体。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城市家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对城市家具的概念梳理和功能分类,结合其公共性、服务性、环境性和文化性的特征,对锡澄运河公园(江阴段)的城市家具规划和设计展开了调研和思考,提出城市家具优化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江阴运河家具
魅力江阴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中国运河志》简介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登江阴黄山要塞》
如泰运河谣
江阴特产——马蹄酥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