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间叙事设计在绿道驿站建筑中的应用

2023-12-28王云龙

大观 2023年6期
关键词:纸坊江夏区驿站

◇刘 蒙 王云龙

一、研究背景

旅游已成为当代人们的典型娱乐形式。国内旅游人数于2019年突破60.06亿人次,同比增长8.4%。同年,武汉市江夏区全区实现接待游客63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0.99 亿元。需要注意的是,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使景区配套设施和驿站建筑等公共旅游设施不断增加。

本文针对驿站建筑设计现有问题,分析空间叙事对驿站建筑设计的必要性,总结空间叙事设计在驿站建筑中应用的关键要素,并在江夏区“不染”零碳驿站建筑中进行设计实践。这一实践有助于为当前绿道驿站建筑设计提供新思路,并为绿道驿站建筑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绿道驿站建筑设计现存问题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建设的绿道驿站建筑主要存在四个问题。第一,建筑外形千篇一律,犹如工厂复制一般,以方盒子形态分布在各大景区,缺乏个性和地域特色;第二,建筑整体与周围环境融合度差,未能与周围自然风景优美的旅游景区环境相协调,影响了景区的整体形象;第三,驿站建筑空间布局单一,空间设计缺乏变化,人性化关怀缺失,无法给游客带来精神上的体验;第四,驿站建筑有大量无人管理的时间,造成资源浪费,所以如何促进驿站建筑零碳发展、可持续发展也是重要问题。

三、空间叙事对驿站建筑设计的必要性

20 世纪以来的建筑设计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其中,彼得·卒姆托设计的瓦尔斯温泉浴场建立在当地开采过石头的原址上,这种石头成为设计的灵感来源,给设计带来了厚重感和尊严感。勒·柯布西耶在设计萨伏伊别墅时,深刻考虑到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融入,遵循了底层的独立支柱、屋顶花园、自由平面、自由立面、横向长窗的新建筑的“五要素”,创造出一个完美的功能主义作品。

针对目前景区现代驿站建筑存在的同质化等问题,将空间叙事应用于驿站建筑设计是很有必要的。空间叙事设计方法归纳为三个关键点:其一,以关注人的活动为出发点的建筑设计;其二,以历史文化等要素为出发点的场景描绘;其三,以感官材质叙事为整体性策略的建筑设计。

四、绿道驿站建筑的叙事设计应用——以江夏区纸坊街“不染”零碳驿站为例

(一)项目概况

1.区位分析

本次项目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纸坊街。江夏区是中国拥有湖泊面积最大的城区之一,水面积占到总面积的近三分之一。近日,武汉市将打造山城融合示范区以及纸坊造纸文化街区等逐渐提上日程,旨在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的幸福生活水平。

(1)历史文化

江夏区纸坊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据传说,江夏人马周听说唐王李世民虚心纳谏,想给他写封奏折,可是,身边怎么也找不到一张像样的纸。没办法,他只好效仿古人,削竹为简,向上进言。后来,他的学识终于得到李世民的赏识,从此青云直上。当了宰相后的马周想起了上书的地方青竹遮天蔽日,就指示下属在那里建坊造纸,从此,这块土地就叫“纸坊”了。江夏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贺胜桥、南桥等。此外,江夏区馆舍资源丰富,如中山舰博物馆等。

(2)资源丰富

江夏区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以及农产品。项目选址沿线分布有八分山、团结水库、沙港水库、红旗水库生态公园、龙王山等重要生态绿核,水系湖泊丰富,滋养着该地区大量农产品的开发,比如莲蓬等地区特产。周边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性价比高,好评度高。这些旅游资源将增加驿站的客流量,使驿站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2.现存问题及人群需求

本次驿站设计选址位于纸坊街,交通车辆众多,时常遇到交通堵塞问题。街道旁边的建筑老旧,摆摊现象严重,占据着街道原本的空地,加剧了所处地区的问题。作为旅游生态资源丰富、有文化优势的地区,红旗广场的状态十分荒凉,作为唯一一个公共服务区却年久失修,找不到一个休息的座椅,无法满足人们的正常活动需求。

根据人口数据报告,该区域的人口年龄结构中,青年比重较高。由于周围多为研究院、产业园和生态公园等,除了原住民,主要流动人员为务工人员和游客。然而,该场地附近的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无法满足原住民、务工人员、游客的日常散步、锻炼、信息交流等需求。

根据场地现状的调研分析,居民主要的聚集点在学校附近以及几个公园处,但这些公园内的设施不完善,供居民休息聚集的地方较少。纸坊街历史文化丰富,周边旅游景点颇多,游客人流量大,然而公共设施不完善,没有一个能够供大多数游客参观了解历史文化、休憩的地方。针对以上两个主要问题,建议在湖边周围的绿地,且距离周围的居民比较近的地方建设驿站,方便当地居民休闲游玩。紧靠交通干道建设驿站,能够增加游客人流量,在发展纸坊街旅游文化的同时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公共设施。

(二)设计理念

本次驿站设计方案的定位是在设计中体现《爱莲说》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打造一个可供人们娱乐休闲的城市客厅,助力城市“15 分钟文化生活圈”的构建。其中,以江夏区特色农产品——子莲中的莲叶为设计原型,对莲叶的形态进行了变形处理来装饰驿站,使驿站成为承载观景、游园、休憩等功能的休闲娱乐活动空间。设计中采用了空间叙事设计手法,体现了对城市的关怀、对建造的关切以及对人性化的追求等,用温暖的城市公共空间去承载起市民、游客对这座城市的需求。

驿站建筑的基本功能区以茶室、卫生间、管理室、医疗间为主,同时也为游客提供各种尺度的休息、交流聚会、医疗急救、管理和辅助服务。同时,各个功能区采用旋转玻璃进行围合,实现封闭和开放的需求,在保证隐私性的前提下,使空间具有流动感。

(三)“不染”驿站建筑空间叙事建构

运用空间叙事的手法介入驿站建筑整体造型、材质、布局等方面的设计,需要将场地周围环境、城市在地文化等要素考虑在内,以改变传统的模式化的驿站建筑形式,深入探索空间叙事设计的优势,形成驿站建筑设计的新思路。创造一个具有多层意义的故事性驿站建筑空间,能够为游客和当地居民提供富有吸引力和意义的服务。

1.建筑空间叙事:场所精神与建筑形态

驿站建筑的外观形态设计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如何处理建筑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场所精神;第二,如何设计建筑形态,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营造体验自然、舒适的使用场景。因此,在驿站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建筑如何与周围环境和谐共存,创造出具有吸引力和使用价值的建筑形态,使游客和当地居民都能够受益。

(1)场所精神

在场所精神叙事设计中,前期需要对场地周围环境进行深入调研。该驿站建筑周围的环境资源丰富,沿线分布多个旅游景点。结合项目要求,对驿站建筑的选址进行充分考虑,最终定位在纸金路路口的一片绿地。在这样的环境中,驿站建筑设计采用全开放式,以便游客在驿站休息的过程中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体验山体、湖水的风景。可运用中国园林中借景的手法,以“借”的思维进行设计,将周围环境介入驿站建筑,形成“借”的叙事,形成借光、借水、借山等自然景色。

(2)建筑形态

在建筑形态叙事设计中,需要关注当地文化、特色风貌的传承与创新。特别是在城市的旅游景区,建筑代表着城市的特殊文化符号,承载着居民生活的记忆点,诉说着当地的文脉。为了传承和创新江夏区的文化传统,本次驿站建筑设计采用了江夏区特色农产品——子莲这一文化符号。子莲作为江夏区的地理标志产品,有着“水上人参”的称号。同时,江夏区是我国子莲种植面积最大的区县之一,子莲产业的发展对于助推当地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此外,驿站场地附近多水域,运用子莲这一记忆点可以更好地体现当地居民的朴素生活,使游客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本土文化。对子莲相关元素进行分离、变形、挤压等处理,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实际建筑构造原理,对建筑形态整体和内部进行搭建,同时讲述江夏区的文化故事。

2.建筑空间叙事:空间流线与单元空间

(1)空间流线

在对空间流线进行设计时,融入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曲水流觞”的诗句,运用诗意叙事的方法,打造出文人墨客在自然环境中诗酒唱酬、悠然风雅的氛围,带给游客怡然自得的休闲时光。特别是在茶室空间和屋顶花园区域,采用不锈钢材质,打造出水光粼粼的感觉,还原诗句意境。在屋顶花园的地面铺装上,绿植的摆设随着铺装形态的变化而变化,为游客提供了愉悦的体验。

(2)单元空间

具有叙事性的建筑空间还会体现在内部空间的围合度层面。不同的围合度,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一般来说,开放性的空间可以给人们带来轻松愉快的感觉,而半封闭或封闭的空间使人们感受到压抑或悲伤。如果一个人长期待在完全封闭的空间内,甚至会产生抑郁情绪。因此,好的叙事空间需要考虑围合度的问题,以满足不同人们的情感需求。

由于本次设计的驿站建筑周围有多处景点,生态环境资源丰富,是一个公共性空间,因此采用了半围合的形式,以满足封闭和开放的需求,在保证隐私性的前提下,营造出流动感。将建筑内部与外部环境进行联通,能够吸引人进入,让人在建筑内部也能感受到周围的山、湖泊、空气以及不停变换的光,为人提供良好的休闲体验。

3.建筑空间叙事:材料与构造工法

驿站建筑材料的使用也会对建筑空间叙事产生影响。不同的建筑材料有着不同的属性,呈现出不同的效果,会带给人们不同的情感体验。建筑空间叙事不光体现在主题设置或者情节设计方面,还包括空间材料、照明等方面。游客可以通过多种感官感受驿站建筑空间的情绪。比如,不同的壁纸材质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因此,在驿站建筑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情感表达效果。

这次驿站建筑采用了绿色环保的钢木结构,以降低碳排放量。建筑外立面采用天然材料——大面积通透玻璃,利用自动感应式开合装置,使自然光24 小时渗透到空间中,使空间在天然材质、蓄能节水、回收减排等一系列环保措施中实现“自我造血”,营造出舒适的氛围。玻璃透着阳光,在地面上产生不同的光影效果,宛如一幅画,增强了互动性。

五、结语

本文旨在探索改变传统建筑模式的新方法,提供新思路,以“不染”驿站为例,分别在建筑形体、空间流线、建筑材质、场所精神等多个角度予以实践佐证,说明空间叙事在驿站建筑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为改进当下驿站建筑设计的不足之处提供新思路,促进绿道驿站建筑的深入研究和实际建设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欢

纸坊江夏区驿站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武汉市江夏区第一初级中学德育工作掠影
浅析丽江“东巴纸坊”的品牌塑造策略
扶好“素质”管好“规范”—— 武汉市江夏区学前教育优质发展经验
重塑城管新形象——记武汉市江夏区城管委主任范汉斌
纸坊隧道初始地应力场线性回归分析
纸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