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艺术设计生态性和发展探究

2023-12-28◇陈

大观 2023年6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设计师环境

◇陈 苏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涵盖多个领域的学科,其目的在于使人所处的环境更加符合自身的审美需求。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重大改变。在当今社会,由于环境污染不断严重和工作压力不断增大,人们更加渴望生活在一个有益于自身健康的环境中,因此,生态性的环境艺术设计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一、环境艺术设计生态性的内涵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强调生态性意味着设计者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应当注重绿色环保,减少浪费与污染,实现环境艺术设计在生态与生态美学上的价值。为了使设计成果与周边环境更加契合,设计者应当注重设计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将环境改造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并最终实现人类生活与外界环境的协调一致。环境艺术设计生态性的深层次剖析可以理解为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1],即在可持续开发利用环境的过程中不断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并尽最大可能减少建设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生态性的环境艺术设计除了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外,还追求给人带来舒适的体验,以保证人在其中生活得健康愉悦。因此,设计师需要在细节上精心打磨,以便给人们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由此可见,生态性的环境艺术设计是复杂的,它涉及建筑、艺术、生物、地理等多学科知识,需要设计师有深厚的设计功底。

二、环境艺术设计生态性的意义

注重生态性已成为环境艺术设计的趋势之一,这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符合。将生态性融入环境艺术设计的意义主要有三点,具体如下:首先,从美学上看,生态性理念可以帮助艺术设计更加合理地与环境相融,使环境与设计之间呈现和谐之美;其次,有了生态性理念做指引,环境艺术设计能够有效避免改造过程对环境造成的巨大破坏,实现环境保护与艺术设计的良性共存;最后,从心理学看,生态性的内涵可以帮助受众从这些设计作品中感受到回归自然的舒适之感,从而缓解心理压力,这也符合现代人追求健康、舒适的生活方式的需求。

三、环境艺术设计生态性发展

(一)环境艺术设计生态性发展的原则

一是自然性原则。生态性以生态性理念为理论基础,该理念强调生态性的实现必须以自然性为基本要素。生态性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就是要让设计过程尊重自然、体现自然、追求自然之美,减少不必要的勾勒,使设计出来的作品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给人以舒适、亲近、自然之感。自然性原则在与建筑相关的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更加突出,需要设计师综合考虑与建筑有关的自然条件规律,制定出符合建筑实际的环境艺术设计方案。总之,设计师应该使自己设计的作品与自然保持沟通,具备朴实无华的自然属性,使人能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领悟到自然之美。

二是人性化原则。环境艺术设计是从整体出发优化人们的居住环境,因而具有生态性的环境艺术设计也是人性化的设计。任何艺术设计的目的都是满足人的需要,所以以生态性理念为指导的环境艺术设计也要以人为本,遵循人性化这一原则。人性化原则的实现要求环境艺术设计要与人的各种习惯与环境适应能力相匹配[2],使植物摆放、光照形式、色调搭配等符合人的心理预期与审美需要。人性化原则的实现要求设计师尽可能与用户进行深入的交流,了解用户的生活习惯、个人喜好等,以便知道用户在设计方面有哪些独特的要求。设计师需要从人的角度出发,以人为本,为人的需求服务,最终达到让人满意的设计效果。

三是多样化原则。环境艺术设计追求的多样化就是要求环境艺术设计产出的产品能够在内容与形式上表现得多种多样,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的需求。设计师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应该以消费者为中心,提供多样化的产品,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这种多样化的产品不仅能够体现艺术设计以人为本的思想,为人们减轻压力,还能够避免资源的不合理使用造成的浪费。同时,产品的多样化带来消费选择的多样化,但这种多样化与无节制的消费存在本质区别,这种消费方式的转变显然对环境的发展更加有利。

四是循环性原则。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和使用的原料应该尽量做到可循环。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应该综合使用化学、生态学、物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合理使用能量与原料,在保证合理的物质消耗的同时,也要使生产中产生的污染物能够得到及时分解,尽量避免对环境造成危害。循环之中也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以及资源高效利用的思想。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该尽量使用可再生资源,减少甚至放弃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资源高效利用就是将单位数量的资源最大可能性地应用于设计,杜绝因设计的不合理带来的资源浪费。总之,环境艺术设计必须综合分析环境保护的理念,建设可自主循环的系统,以免给环境造成较大的负担。

五是艺术性原则。环境艺术设计在生态性基础上还要充分体现设计的艺术性。因为艺术效果的实现是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所以设计师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必然要遵循艺术性原则,在保证生态性的同时,赋予设计以艺术性的内涵与价值。总之,要通过环境艺术设计将艺术的成分与生态的成分有机结合,凸显环境艺术设计对人的感染力。

(二)实现环境艺术设计生态性发展的策略

1.设计时将安全性放在首位

生态性的环境艺术设计要实现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在空间上的有机融合,这种融合的实现必须以保障安全为前提。如果某一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无法保障人的安全,存在安全隐患,那么人就不可能在其中获得良好的体验感受。不能保障人的安全的环境艺术设计再好看、再有艺术性,也无法得到大众的认可。因此,设计师一定要在生态性的环境艺术设计中将安全性摆在首位。具体来说,首先,应该考虑哪些地方可能存在隐患,并在可能发生危险的地方采取保护性设计,如假山、水池等景观存在较大发生危险的可能,所以不能将假山垒得太高或将水池挖得太深,还应该设计围栏或警示牌,给人以保护或提醒;其次,要保证造型与材质的可靠性,不能在人能够接触的位置设计尖锐的凸出部,以防有人被划伤,同时不能使用易老化、易变形的材质,而是要最大限度地保证设计材质的坚固可靠;最后,设计的布局应该将存在安全风险的区域与安全区域分开,尽量避免人接触那些存在安全风险的区域,以免人在活动过程中发生意外。

2.结合当地的地方特征进行设计

设计师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应该结合当地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特征,以及居民文化程度、生活方式等社会特征。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突出这些地方性特征,是实现环境艺术设计生态性的关键。要实现环境艺术设计生态性与地方特征的结合,要求设计师深入当地,对当地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特征进行细致研究,经过认知思考与科学分析,形成关于这些地方特征的准确认识,从而在亲身感受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研究当地自然环境时需要明确认识到:环境是一个整体,其中包含各个小的环节,各个环节之间紧密联系。环境艺术设计注重整体性,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与人类需求,从长远的角度把握环境艺术设计。因此,还要对地域性特征进行整体考虑,从而保证设计的科学性。

3.突出设计的舒适感

任何环境艺术设计活动的开展都是为了让人生活在更加舒适的环境中。满足人对舒适环境的需要是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例如:好的环境艺术设计能够充分利用自然光,为人们营造明亮的空间;使用太阳能发电装置发电,能够很好地解决照明问题,同时符合生态性理念;使用保温隔热材料,能够保持室内温度的基本稳定。在生态性的环境艺术设计中,人是感受的主体,要突出设计的舒适感,就要满足其生理与心理上的需求,像照明、采光、温度这些虽然是生理上给人的感受,但它们最终会影响人的心理感受,好的生理感受自然会产生好的心理感受。设计师要充分利用材料学、工程学、设计美学等各学科的知识,在各个方面带给人舒适的感受。总的来说,实现良好的舒适感,要求设计师将设计关怀无微不至地体现在各项设计内容中,让生态性的环境艺术设计在节约资源的同时给人美好的生活感受。

4.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性的环境艺术设计主张绿色环保,这也是当下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普遍追求。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设计师应该充分考虑如何节约能源,把绿色环保做到位。绿色环保的环境艺术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设计与自然的联系,实现环境艺术设计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平衡是协调发展的应有之义。环境艺术设计不能凌驾于生态环境之上,应尽可能保持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3]。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对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有一个准备,以便在建设活动结束后通过植树种草等方式快速恢复生态环境。此外,使用新能源也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有效措施。设计师应该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水能等新能源,代替原先的传统能源供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

(三)环境艺术设计生态性发展的要求

首先,要对国外基于生态性的环境艺术设计经验进行选择性吸收、借鉴,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国外的设计经验,只学习其中优秀的、精髓的部分,对其中不适应我国需要的部分果断舍弃。设计的发展重在创新,照搬照抄只会阻碍设计的发展。设计师要积极将国外经验与本国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以居民需要和当地的地质、气候、文化等为依据进行环境艺术设计,使设计成果更好地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并发扬本国的优秀传统。中国自古以来便有众多好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及思想,设计师应该将其运用在环境艺术设计当中。这样的环境艺术设计既能使我国基于生态性的环境艺术设计与国际接轨,又能彰显我国的民族特色。

其次,要尽量避免环境艺术设计生态性受到经济利益的影响。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较快,人们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变化,这不利于环境艺术设计保持其生态性本色。设计师应该对目前人们的消费观念有一个合理认识,保持自身设计的理性,坚持自己的设计理念,走出一条与市场消费观不同的生态性设计之路。

最后,要对传统生态建筑进行保护,这是因为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性不只有对自然生态的关怀,而且也有对生态建筑的关怀。传统生态建筑本身就包含了我国设计师关于环境艺术设计的思考,有着良好的研究价值与借鉴意义。设计师可以从这些传统生态建筑中学到属于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生态性智慧,以便运用在今天的环境艺术设计当中。

四、环境艺术设计生态性发展前景

环境艺术设计这门专业在我国出现的时间比较晚,其对设计生态性方面的研究要稍晚于国外。从现在的发展状况来看,一些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的本土化特色荡然无存[4]。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设计师模仿国外的环境艺术设计,同时忽视了设计中本应存在的生态性成分,不仅对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造成了破坏,还加剧了资源的消耗,这种设计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已经暴露出来。

从前景上看,环境艺术设计生态性发展越来越关注情感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情感方面,现代社会生活让人们的压力更大,容易产生压抑情绪,人们越来越希望自己生活的环境能够缓解这种压抑情绪。生态性的环境艺术设计遵循自然性、人性化、多样化、循环性、艺术性设计原则,本身就能够按照人们的不同需要进行设计。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够感受到与自然的融合,而自然恰恰能够给人带来一种闲适之感,正好能够消解现代社会生活产生的压抑情绪。因此,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将在未来更加关注设计对人们情感的调节作用。

总的来说,目前生态性的环境艺术设计发展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但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融入生态性理念是一个必然的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态意识也在不断增强,相信生态性的环境艺术设计将在未来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设计师环境
小小设计师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我是小小设计师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设计师访谈
《星.云.海》
《花月夜》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推荐一个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