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美术色彩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

2023-12-28李淑燕

大观 2023年6期
关键词:设计师文字图形

◇李淑燕

一、中国传统美术色彩观

在中国历史上,色彩美学源远流长。在人们色彩观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色彩所表达的象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人的生活习性、审美偏好。甚至早在尧舜时期,色彩便已经与人们的信仰、日常生产和生活等融为一体。在传统美术色彩体系中,人们以黑、赤、青、白、黄五色为正色,认为该五色为最纯正的颜色。由于其他杂色无法得到五色,而五色的调配、混合却可以得到无穷丰富的间色,所以五色也被称为“本原之色”。该色彩规律在应用过程中逐渐发展成为我国极具特色的色彩体系与美学思想。

色彩在不同场景中能够引发截然不同的情绪变化,将不同食物赋予特定的色彩,能够进一步激发人们产生兴奋、沮丧、开朗等心境体验。色彩对人的心理状态有明显的影响,同时还可以使人产生同理心,刺激其思维发生变化。伊顿在其著作《色彩艺术》中认为,如果缺少视觉的准确性和情感力量,最终只能呈现出平庸的、模仿的自然主义;而如果欠缺结构象征和视觉力量,其感情效果也只会被局限在表面的感情表现[1]。因此,传统美术色彩不仅能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且能够产生民族亲和力,为色彩的应用提供更广泛的参考。平面设计作品中对传统美术色彩的体现也映照了大众审美、文化观念,赋予作品更深刻的内涵,在色彩的恰当搭配之上注入丰富的创意和情感。

二、中国传统美术色彩在平面设计作品中的应用及表现

我国传统美术色彩比较突出的特征是其具有较强的装饰性,该特点能够烘托作品中积极向上的气氛,有助于增强作品自由的风格。受中国传统美术色彩中“尚红贵黄”“五色令人目盲”等理念的影响,一些创作者倾向于使用传统美术色彩来体现强烈的冲击力,在作品中表现出生命的激情。特别是一些纯色的使用,如具有高饱和度的黑、红、绿等颜色,其明暗对比容易形成视觉上的冲击。但在现代平面设计作品中,设计师只将色彩作为部分要素使用,并且确保准确把握色彩的运用比例,以避免作品的视觉冲击效果下降,观者出现审美疲劳。此外,设计师有必要在作品中不断创新,发现和引导大众的审美取向,深入研究及利用相关要素,提升作品水准。

(一)对平面设计中文字表现的影响

作为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表达要素,文字的作用在于其能够以语言的形式将作品、产品内容明确地传达给受众。与图形、色彩这类元素不同的是,文字具有自身的语义体系,便于精准地表达独特的意义。中国文字的表象应用能够进一步丰富平面设计作品的内涵,形成有特色的视觉效果,因此成为设计过程中“出镜率”较高的内容。根据现代平面设计原理,对于色彩的科学运用有助于作品的表达,而文字的立体感能够更加突出这一效果。中国文字的内涵和意象外延,加之其与传统美术色彩的有机融合,能够使文字愈发醒目,放大传统美术色彩在作品表达中的优越性,将其他信息内容自然地、直观地呈现出来,和作品的观赏需求不谋而合,不仅能够增强文字的美感,还能激发作品受众对平面设计整体的认同感[2]。

在我国的各类民俗活动中,人们经常使用汉字图形,并将其作为活动的信物,如大红色的双“喜”寓意好事成双,同样正红色且上下颠倒位置的“福”字寓意福气来到等。这种传统美术色彩和文字的结合是人们所喜闻乐见的,同时也契合了国人的传统习俗和生活习惯。在现代平面设计作品中,将创意文字和传统美术色彩进行巧妙的组合,利用色彩制造气氛对文字内容加以烘托,能够更全面地发挥文字传递信息的功能,呈现出独特的东方文化内涵。

(二)对平面设计中作品审美的影响

经过长时间的积淀,我国形成了种类众多的民族文化,其对传统美学的影响是深远的,其中对于色彩、线条等元素的使用原则已得到了大范围的认同。将传统美术色彩应用于平面设计,有助于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美感。平面设计者应尽量避免对色彩的单纯模仿,需要将传统美学理念与作品结合在一起,防止出现“表里不一”的视觉效果。在传统美术色彩的使用历史中,各作品赋予色彩的内涵也各有差异,和民族特征、民族情感、民族文化保持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平面设计作品最终呈现的效果来看,使用传统美术色彩是为了构建出与之匹配的文化根基,所以合理运用传统美术色彩能够使作品在艺术追求、文化层次和视觉冲击等诸多方面满足设计需求。另外,在中国传统美术色彩的应用中不乏“退晕”“对晕”的手法,该处理方式能够达到平衡各类色彩的效果,使视觉效果更为和谐,在指向性较强的情况下能够为优化设计效果提供支持[3]。如2023 年国产动画《中国奇谭》中大量运用反差强烈的黑白色彩,同时又加入一抹红色打破了黑白灰所带来的质朴的感觉,为故事增加神秘色彩,将各个角色表现得淋漓尽致,加上墨色深厚的片头设计,迅速地抓住了观众的眼球。

(三)对平面设计中图形表现的影响

平面设计中需要依托点、线、面来对画面元素进行建构,色彩的使用能够带给图形一定的思想意味和情境趣味,即色与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图形与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表象更为贴近,而色彩的使用更注重设计的内在。图形,在语言符号中被视为“世界语”般的存在,这是因为在世界范围内人们可以通过图形形成一定的理解。如今,传统的图形在经历漫长的发展后拥有了新的含义。当图片所处的环境发生改变,其传达的信息也会随之变化,而图形是设计者表达思想的“利器”。

为突出视觉效果,就需要格外关注“写意”的内涵,即可以利用比较简单的图形、色彩来构建独特的图案风格,使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图形作为一种更易于观众接受、理解的符号,能够比较精准地表达出作品蕴含的深意。中国传统美术色彩和图形的科学组合,能够强化作品的整体观赏性,并使之呈现出浓厚的传统味道和民族气息,且有助于承载相关的历史。图形中对不同线条的运用有助于加深受众对整体作品的记忆。将传统美术色彩应用于平面设计,使色彩和整体画面形成呼应关系,有利于衬托作品的主体,调动观众的情绪与思维,更好地满足作品的审美需求[4]。在我国的消费市场中,将传统美术色彩与平面设计广告相结合,在带给消费者新颖视觉体验的同时,往往其设计内容和主题更易被接受,在大众中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形象,往往会达到超出预期的效果。在一些平面设计作品中加入传统美术色彩,如中餐馆“俏江南”的视觉导视系统运用川剧脸谱和篆书文字等元素,将红色、黑色作为其主基调,带给消费者更多的情感触动,并营造出令人难忘的视觉效果。但是,在运用相关色彩时应注意分清主次,使画面各元素条理清晰并互相联系,使观众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能够更迅速地接收设计者想要传达的信息。

三、将中国传统美术色彩和现代平面设计相结合的有效策略

(一)重视传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美术色彩不仅涵盖了历史积淀下宝贵的可视化内容,还有不可视的精神内涵,成为促进平面设计发展的有力支撑。现代平面设计要正视并传承中国传统美术色彩观,对其所蕴含的传统意义进行深入理解和继承。传统美术色彩具有开放性特征,在如今崇尚“简洁”“自由”的艺术氛围下,色彩观的核心可以在有效传承和创新之间寻找平衡点,并非全部继承原有色彩观念,而是在充分理解传统美术色彩的历史、观念的基础上,基于实际情况确定参考值,从而对色彩具有更强的把控力。需要注意,传承传统美术色彩不是简单地对古代色彩进行复原,而是思考设计目标和设计环境,将人文需求、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考虑进来,分析前人对色彩的态度,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必要的时候“批判地继承”,而不是单纯地割裂平面设计艺术和传统美术色彩间的联系。

另外,创新对于传统艺术是有所“扬弃”的。为确保平面设计作品水准的提高,需要综合相关开放性因素,如审美对象、当地民俗风貌等,而使用色彩装饰作品是在不改变物体的情况下使物体进行“自我改变”。为了获取更多思想层面的信息,平面设计师需要孜孜不倦地创造。社会在不断进步和发展,各个领域对于平面设计的要求也在持续变化,设计师应致力于有效搭配图形、文字、色彩,在实践与努力的过程中重视传承与创新,提高作品整体的审美效果,在竞争愈加激烈的设计市场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与精神效益[5]。

(二)提高传统美术色彩的表现性和象征性

人的视觉天然会被明亮的色彩所吸引,一些传统美术色彩搭配得艳丽火热,极富冲击效果。虽然传统美术色彩体系内容完整,但受时代影响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所以设计师在深入挖掘其价值时应避免对其过分“神化”。传统用色背后有其文化象征,但同时强调色彩搭配带来的视觉美感,重视视觉效果引发的心理变化,这是当代设计师应该着重借鉴的。视觉和设计语言随时代进步而改变,因此在传统美术色彩的基础上,特别是用色的明度、纯度方面应做出调整,以找到更为适合的色彩视觉语言。

日本色彩学家琢田敢认为:“色的联想就多数人来说具有其共通性。”人们对于色彩的偏好虽然各有不同且持续变化,但是颜色特别是传统美术色彩有包含的特定内容,借助传统美术色彩能够传达出设计的本来意义。传统美术色彩带给平面设计作品强烈的艺术感染效果,其蕴藏的象征性能够使作品具备内在情感力量,饱含精神气质。在如今推崇个性化的时代,将色彩作为一种个性象征的倾向是无法忽略的。传统的色彩观讲究五行相生相克,现代平面设计对于色彩的象征意义和心理变化从根本上看是对传统美术色彩观的延续与演变[6]。随着不同地区文化、经济交流的日渐深入,人们的审美视野也更为开阔,因此设计师对于传统美术色彩的应用不应停留在浅层的、具象的描述上,还应进一步重视色彩的外在视觉表意与内在心理效应,使审美、情感、文化互相交织,进而将现代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

设计师在现代平面设计作品中除了要表达图形、图像、文字等要素之外,还应当注意对整体风格的把控,即将作品中的主体凸显出来。在设计阶段,设计师应当灵活运用传统美术色彩,特别是重视其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色彩装饰性。通常来说,传统美术色彩颜色比较鲜明,具有比较高的色彩纯度,将其用于平面设计中能够塑造出比较生动的情境。此外,将传统美术色彩体现在平面设计作品后,能够显著提升设计作品的辨识度,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三)避免触犯颜色禁忌

由于人文传统、政治文化、习惯等多种因素,各地区、各民族自然有其不同的色彩“禁忌”。例如,部分地区的纬度较低,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倾向于选择更加艳丽明快的颜色;一些高纬度国家更多地使用淡雅、柔和的色彩;受到信仰的影响,明黄色、朱红色在很多地区特别是特殊节气时被大量使用;等等。如我国大多数地区在传统婚礼中大量使用正红色来表达热闹、喜庆的气氛,而黑、白二色被认为是丧气的。西式婚礼中更愿意使用白色的礼服、花束等营造浪漫的氛围,体现爱情的神圣与纯洁。这些色彩禁忌上的差异主要体现了不同群体价值观的不同,设计师在设计前应有所了解并加以防范。

四、结语

在现代平面设计作品中应用中国传统美术色彩是传达独特韵味、提高视觉传达效果的有效路径,能够赋予作品更多的活力,与此同时有助于我国传统美术色彩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所谓鉴古知今,在设计现代平面作品时,设计师应充分重视对传统美术色彩的传承与创新,适当优化对相关元素的应用,追求更高艺术水准、更具文化内涵的作品传输,打造更具时代性和表达力的优秀平面设计作品。

猜你喜欢

设计师文字图形
小小设计师
文字的前世今生
我是小小设计师
设计师访谈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推荐一个设计师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