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建构主义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探究

2023-12-26张鸿翼

山西青年 2023年21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建构教学方式

张鸿翼

兰州博文科技学院,甘肃 兰州 730101

英语写作作为大学生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之一,一些学生对此能力并不重视,仅仅通过背诵一些作文模板,在考试时机械套用。有的学校对此能力的培养收效不大。所以,为了满足社会对高素质英语人才的需求,学校应调整教学模式,改变学生应试型的学习方式。建构主义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建构主义教育观内涵

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被认为是建构主义最早教育实践的模式。18 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哲学家维柯则是近现代建构主义的先驱,他指出,人们认识事物,只能明白自身建构的事物。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建构,互为因果。教育家杜威指出,教育必须是建立于经验的基础之上,教育是经验生长和改造的过程。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学习是自我构建的过程,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形成同化、顺应,以此逐渐建构[1]。

(一)建构主义学生观

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学生是信息的加工主体,主动进行信息的加工者,主动的意义建构者,并非需要外界的刺激才能接受和被灌输知识的被动接收者。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利用自己的主体地位,主动去构建自己的知识意义,学会自己根据面对的问题去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并且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检验。因此,建构主义学生观的核心在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意义。

(二)建构主义教师观

20 世纪末建构主义者冯·格拉塞斯菲尔德认为,知识和能力的建构是个体通过学习对自身经验建构的结果,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传统的传授知识,而是基于学生的需要,提供相关的信息,帮助学生在某个范围内建构属于学生自己的经验。教师是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指导者,在学生建构意义过程中需要培养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创造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让学生能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也就是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所言“自上而下的知识和自下而上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最后让学生可以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知识的建构更有意义。

(三)建构主义学习观

作为一项重要的学习哲学,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心理积极运转的过程,是一种主动性的接受过程。学习是习得者以建构的方式,让自己对事物原本的各种知识了解得更充分。建构主义学习方法则是建立在学生这个主体之上,教师以指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这样的学习环境是非封闭式的,可以让学习者不断得到意义的解释和建构性的。

(四)建构主义教学观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观,学生的学习是意义的构建,教学过程绝不应该是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知识灌输[2],应是教师帮助学生对世界认识的过程,以期学生以此方法对事物、对世界有更完善的认识。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可以是模拟情境、角色扮演、多媒体学习方法、苏格拉底谈话法、支架式教学法等。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观,教学的策略是围绕学习者,经由教师辅助,让学习者和情境能最大限度相互作用,以主观能动的方式去建构知识意义。

建构主义教学过程包括分析教学目标、创设主题情境、设计和增加信息补充、设计学生自主的学习方法、设计协作下的学习环境、对学习效果和成果进行评价、强化训练。因此,以建构主义教学观为指导,教师的教学模式可总结为,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学生学习的帮助人,促成人、教学情境的创设人,通过多种技术和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实现对该领域内知识的意义建构。建构主义教学观下的学生具有主体价值,教师具有协作帮助的作用,它是双方互动互尊的教学观。

二、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现状及问题

英语写作能力对于21 世纪复合型人才来说是一项必备技能,所以英语写作能力培养非常重要。目前,高校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普遍较低,学习效率不高,学生在传统的写作模式下能力提高较慢。所以,英语教学亟需得到重视。

(一)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固化

传统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讲解,学生背诵,套用模板,教师批改。长期以来,大学英语的写作并非教师教学的重点,大学英语不会开专门的写作课程,教师会在讲综合教程时对课文体裁进行讲解和分析,课后作业的布置着重在于长难句的分析和语法的练习,不会以写作为主,所以教师对写作的重视不够,学生对写作的练习不足,学生在需要进行写作时只是凭背诵的一些范文和句子来填充作文,被动学习,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习效果不佳,学生写作能力无法充分提升。

(二)大学英语写作缺乏必要的技能训练

与专业英语不同的是,专业英语中有专门的写作课,大学英语的写作因为缺乏专业的课程训练,只作为大学英语课程中的一项教学内容,学生缺乏写作的必要练习,很少主动去学习某些体裁文本的写作方式,也很少去积极实践学到的理论。学生在接到老师布置的大学英语写作任务后,大部分学生会按照高中背诵的范文模式,把一些跟主题相关的词语、短语、句式等套入模板之中,教师在收到学生的写作练习后会进行批改,批改主要集中在拼写错误、语法错误、句式结构错误、篇章布局等方面,批改后学生收到教师的反馈后,大部分学生不会再针对教师的批改意见进行进一步修改并且提交给老师,只会看看评语,看看得分了之。而大学英语的授课班级人数一般在五十人以上,教师每次写作练习的批改任务量大,写作作业每学期只能布置寥寥可数的几次,学生对写作的练习较少,达不到技能训练的要求,写作水平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

(三)大学英语写作重输入,轻输出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学步骤一般为教师按照不同文章体裁对写作方式进行讲解,给学生提供一些可以参考使用的句式、例子,在学生写完作文提交后,教师进行批改,批改中注重篇章结构、语法、句法等方面问题,学生在收到教师批改后,有的学生会根据教师评语进行修改,大部分学生则看完了事,并不会修改后重新提交老师。教师在批改完所有学生作文后,在班级内针对此次作文整体情况进行分析,并讲解一些普遍出现的错误和典型错误。这样,一篇作文从布置到讲解的过程就结束了。在该过程中,教师作为主体,输出与本次作文相关的信息,但是学生在输入信息之后,并未作充分的输出,只是被动接受信息后,按照教师提供的信息写作文。

三、建构主义指导下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探究

大学英语写作的教学模式在力求变革过程中,建构主义做出了显著贡献,它通过提出新的教学论点,让传统大学英语写作进行改革,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让教学目标更加符合国家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让大学英语真正成为必修课。

(一)改革大学英语写作的教学评价体系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大学生写作的评价主要是由考试成绩作为评判标准,考试主要可分为期末考试和四六级考试两类,在这两类考试中,作文占比均很小,期末考试一般占比20%,四六级考试中占比15%,学生的能力均由试卷体现,所以学生的综合素质无法在这样的教学评价方式下得到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被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便受到影响,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国家育人的要求。

在建构主义教学观下,教师可以通过建构主义所主张的7 个教学环节,1.进行单个写作目标的设定;2.创设出该写作主题的情境,让学生尽可能设身处地去感受;3.设计出本次写作所需要的信息资源,确定资源的种类和不同资源所起的不同作用;4.根据不同的写作题材来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例如支架式教学,让学生实现知识的外化、自我反馈;5.设计出学生合作型学习的环境,让他们可以针对本次写作进行探讨和协商;6.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首先生生评价,其次教师评价;7.进行强化练习,改正他们在自主学习中的错误,最终实现意义的建构。

(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传统教学方式下的大学英语写作课上,学生是被动接受者,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较低。建构主义学生观下,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3],需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思考问题,利用多种方法积极搜集和分析相关的信息资料,开发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的兴趣,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假设、做出分析,学会“联系”和“思考”,主动构建知识意义。

基于建构主义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能够主动去发现和探索,提升自我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依照不同体裁的文本写作需求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想象自己该如何着手该文本的写作。与此同时,教师发挥支架作用,给学生的写作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建议,让学生更加理解该文本的写作要求,发现自己写作中的问题并及时改正,然后学生之间互相批改,这样可以在提高他们写作兴趣的同时学习别人作文中的优点,令他们的印象更加深刻,在学生互评结束后教师可以在平等和民主的氛围下与学生进行讨论,并提出修改建议,让学生进行修改,然后提交文本。这个修改反馈的过程可以重复多次,不断刺激学生的输出,让他们在持续输出过程中提升自我学习和自我改正能力,最终提升学习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三)大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模式单一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思维也变得固化,所以在改变教学方式的同时,也需要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建构主义学习观下,学习者需要不断发掘自身的能动性,主动构建知识意义,不再只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教师通过提供情境,让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协作的方式达到沟通。

写作是一项主观性的活动,而千篇一律的模板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在大学英语写作的教学中,应以建构主义学习观为指导,让学生在理解题目要求,结合写作体裁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文本的写作。教师则应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提出改进的意见,让学生的意义建构得以实现。

(四)提供多种多样的写作素材,丰富学生写作的题材

建构主义教师观下,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应该为学生的意义建构起支架作用。学生在写作时素材千篇一律,老生常谈,没有新意,是平时缺乏相关经验的体现。所以,学生在写作时关于某个意义的建构会出现不全面的问题。基于此,教师应该通过创设情境,补充跟情境相关的素材信息,让学生能在置身于问题中寻找解决方式时有多种选择,对意义的建构会因经验的丰富而更加全面,这样他们的写作题材可以更充足,让读者耳目一新。这样的学习才是更加符合学习本质的学习,有助于学习者大脑的开发,促进整体性、可持续发展性学习。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现代化技术的发展让大学英语写作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之前,老师一支粉笔,一面黑板的教学让学生只能听。现在教师可以借助微信、QQ 等多种学生常用的方式,与学生随时进行沟通交流,大学慕课等在线课程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授课方式,这些都丰富了学生知识建构时所需的信息。教师不再仅仅充当知识的讲授者,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方式来进行知识的分享,充当学生知识建构者、帮助者,让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补充知识,实现知识更全面的建构,让他们能真正掌握知识。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写作的教学不应局限于原来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应该在建构主义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和促进者,激发学生主动求知欲,发掘他们探究问题的创新能力,帮助他们实现对知识更加全面的建构,这样才能更加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学用结合,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让学生学以致用,在未来的就业中争得先机。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建构教学方式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建构游戏玩不够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