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背景下开放大学会计专业个性化教学的策略探究

2023-12-26高颖雯

山西青年 2023年21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个性化知识点

高颖雯

东台开放大学,江苏 东台 224200

从现阶段的会计教学中可以看出,一些教师仍采用“大锅饭”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忽略学生的个体感受,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开展教学。主要体现在侧重知识传授,忽视全面发展;侧重课堂统一教学,忽略学生个性化发展[1]。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学生仍旧是被动学习的角色,特别是对于开放大学和社区教育,教师只管将课程讲完,而对学生实际吸收程度关心较少。随着素质教育深入开展,教育应重视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将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工具与会计专业教学充分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个性化教学的“四位一体”精准教学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一、问题的提出

(一)侧重知识传授,忽视全面发展

对于开放教育的会计专业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会计应用实操能力。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将学生的应用能力放在教学中的首位,而是依旧以学生的知识掌握,甚至是“考证”“毕业”为教学导向,以刷题分数为教学中的首要目标,故教学中重点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通过传授理论文化知识而帮助学生取得高分。虽然说知识的传授也很重要,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是综合素养培养和发展的基石,但如果一味将知识传授作为教学的重心,则会违背教学的目的和初衷。就会计专业而言,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其“知识性”,更要注重其“工具性”,即不仅要教给学生会计专业中的基础常识,让学生对于知识点有了基本的认知,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点灵活运用到生活中的会计实操情景中。但是现在一些教师却忽略了这一点,教学中未以学生为本,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只是一味的引导学生不断加强对知识点的掌握,本末倒置,从而使得教育目标变成了将学生培养成考试和考证的“机器”。

(二)侧重教师主导,忽略学生主体

在现阶段会计专业教学中,有的教师没有扭转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不太注重启发、引导学生,挖掘学生的自学能力,而是单纯将自己作为教学的主导人,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使得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1.教学课堂上,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将知识点讲完,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过多的时间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只能是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将考试中重点会出现的知识点快速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记忆并且背诵,从而更好地应对证书考试。这样不仅使得教学模式僵化,同时也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加固化。

2.教师为了让学生们取得高分而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在会计专业中很多时候会规定“标准答案”,限制学生发散性思维思考问题,告诉学生按照教师所规定的标准答案进行答题,不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对会计相关知识进行思考和发挥,以免在考试中无法得到认可丢分。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失去了会计专业的灵活性。

3.在会计专业教学的组织方面,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课堂的组织等,教师在这些方面只是考虑自己的教学进度和安排,从自己教学的角度出发去安排教学,忽略了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对知识的接受情况,只将学生放在了教学中的从属地位上,即要求学生只要认真听教师讲课即可,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对学生的引导启发,这就导致了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较差,遇到问题容易受条条框框思维的限制,缺少发散性思维。特别是在开放大学或者社区教育中,学生的既有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的学习目的也存在区别,这种“一勺烩”的教学方式,显然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三)教学方法僵化,课堂氛围压抑

培养学生在会计专业中的综合素养必然少不了教师高质量的教学,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灵活使用教学方法,通过多种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方法的使用来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能力,但是从目前开放大学会计专业教学课堂中的情况来看,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僵化,从而导致了课堂氛围较为压抑。

1.教师为了赶超教学进度,故无法兼顾每个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需求,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会以中间水平的学生为标准,开展统一性的教学内容传授,这样就导致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觉得课堂知识学习没有价值,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多数都是自己早就学会的内容,而会计专业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则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从而在课堂上无法紧跟教师的节奏进行学习。

2.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较为死板,只是一味按照教案中的内容给学生进行讲解,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他们觉得只要将教案上所有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就“万无一失”,就能确保学生在考试时不会遇到没有学习过的知识点,一步都不会跨越教案内容,甚至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不考虑学生对于知识点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掌握的实际情况,从而使得会计课堂教学变得机械化,课堂氛围较为压抑。

二、教改的措施

针对开放大学会计专业开展个性化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社会信息化教育的优势,开展个性化的“四位一体”教学。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开展个性化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方法,侧重导学、助学、监督及课外推荐督促,从而帮助学生提升会计专业核心素养。

(一)课前导学,教学备课个性化

在终身教学背景下,对会计专业一对一个性化教学的开展,教师需要在课前阶段就进行有效的准备,即在正式开展教学前,教师可以通过电子导学案的方式将接下来课程中要学习的重点目标、学习资料、微课视频等传给学生提前进行预习,从而有效实现“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个性化。

学生在课前根据教师所发的电子导学案提前进行内容的预习,在预习过程中,可以充分体现自己的自主性,即根据自身所掌握知识的程度来选择自己能理解的课程内容,并且结合自己接受知识的时间程度来选择学习节奏,就避免了在课堂上遇到不懂的问题只能暂且搁置的弊端。学生自己在课前结合教师导学案进行预习的环节中,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随时停下来去微课中或者相关的网页资料中查找相关的答案,直至知识点完全掌握为止。在学生预习完之后,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形成个人个性化的学习成果,并将其展示在个人学习库中,以供教师后续二次备课时进行参考。教师根据学生在预习中所展现的预习成果,可以通过系统数据分析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核心问题,进而进行二次备课,以学生们出现的问题为中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样会使得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避免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一对一开展教学,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

(二)课中助学,课堂互动个性化

素质教育背景下,我们开展一对一教学,必然离不开数字化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信息化应用使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数字化的信息技术工具在课中的使用,对教学最大的帮助就是使得课堂互动更加频繁了。课堂互动体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与移动设备工具的互动。在传统的教学中,更多是教师进行“一对多”的授课,即教师将自己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堂上面对几十名学生进行授课,学生只是被动听讲,然后对于自己不理解的内容单独进行记录,课下再找老师进行答疑。而信息化的背景下一对一系统的使用,可以使得学生随时在课堂上与教师以及同学之间进行沟通,自己不理解的问题随时可以进行交流或者在移动设备工具上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2]。这从根本上来看,彻底扭转了传统会计专业教学课堂,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成为知识学习的主动参与者。教师通过这一方式在课中进行助学,有效实现了课堂互动的个性化。

(三)课后巩固,监督交流个性化

在个性化教学中,我们使用信息化工具辅助教学,在课程结束后,将学生课前预习情况以及课中的学习情况,全部通过信息化工具进行记录,将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成学习数据,从而为后期复习及学习内容深入讨论做参考。课后对知识的巩固尤为重要,因为对于开放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讲,只是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去表达观点和想法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在课后的时间里对所学知识进行延伸思考及温故[3]。在课后复习的阶段中,可以继续借用信息化数字平台,由教师在平台上分享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案例或者题目,学生们一起在线上开展讨论,或者是由学生在学习平台上传自己的作业,由学生之间互评,共享交流彼此的想法,最大程度上实现个性化的交流和学习,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会计专业核心素养。

(四)课外推荐,自我建构个性化

会计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根据就职的行业不同、公司规模不同,需要不同的会计专业技能。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外多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多关注互联网上的优质学习资源。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移动终端已经进入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对于学生来讲,互联网资源是他们可以实现随时随地自主学习以及自我建构的有效工具。教师对于互联网上的优质资源要积极挖掘,并将其推荐给学生,使得学生可以在课外碎片化时间里充分利用起移动学习终端,关注教师所推荐的学习内容,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需求来进行个性化的知识探究,实现有效的自我建构。

(五)深入挖掘会计专业立德树人教育元素

据媒体报道,一大学会计专业毕业生在毕业留言中,写下的是“不做假账”。诚然,在会计行业中不时发生一些账目造假、泄露信息、私设账簿、篡改报表等违法违规事件,这与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缺失有很大程度关联。在实践教学中,可以深入挖掘会计专业课程中的立德树人德育元素,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对学生的职业操守进行重点教育。例如,在“会计总论”内容教学中,向学生传授一些会计职业道德、职业认同方面的知识;在“会计凭证”方面教学中,可以从中挖掘一些诚实守信、严谨认真的职业道德教育元素。而在《会计法》课程教学中,则要重点做好对学生会计专业法规教育,培养学生在从业过程中遵纪守法的意识,以及务实、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三、实践的效果及反思

(一)改善了开放大学会计专业教育环境

开放大学和社区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但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通过个性化教学的实践研究,特别是采用信息化方法开展个性化教学的探索中,有效提高了开放大学和社区大学对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的投入,丰富了会计专业教学内容,优化了会计专业教育质量。

(二)提高了会计专业学生实操能力和综合素质

个性化教学的开展,针对学生自身的不足“量身制定”了教学计划,并且其以会计实操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方针也有效提高了会计专业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此外,相比于“学会”,终身教育理念更加倡导“会学”,个性化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真正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开展会计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是开放教育的趋势

会计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需要开放大学会计专业学生既掌握“够用”“必需”的理论知识,又要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必须加强实践实训教学环节。[4]当前普遍的做法是在理论学习后进行分阶段实训,但是由于分阶段实训中一般是模拟实训,与实际工作场景出入较大。因此,后面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也是开放大学和社区教育中会计专业教学的尝试点和突破点之一。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个性化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关于G20 的知识点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