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基于时间心理学的阐释

2023-12-23郝海平吕厚超黄希庭

心理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洞察力消极初心

郝海平 吕厚超 黄希庭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时间心理学研究中心,中国社区心理学服务与研究中心,重庆 400715)

1 引言

亘古至今,时间一直是人类关注的焦点。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通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慨叹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当前心理学对时间的研究(时间取向)与前人对时间的观点不谋而合。时间取向是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偏好在时间维度上的体现(刘霞等, 2010), 可划分为过去取向、 现在取向和未来取向。人们对这三个维度的知情意行也被称为时间洞察力(吕厚超, 2014)。 以往研究发现西方人偏向未来取向和现在取向, 他们很少回顾过去 (Brislin &Kim, 2003);而中国人偏向过去取向,尊重历史、以史为鉴,关注历史和团体组织的积极方面(Núñez et al., 2012)。 但Dale(1992)发现中国人比西方人更喜欢做长远规划, 做规划时更考虑长远未来, 似乎与Núñez 等人(2012)的研究结果相矛盾。 因此,本文通过梳理中国人的时间取向以阐明上述矛盾。

2 过去取向

2.1 中国人的过去取向

中国人关注过去,认为过去是现在的基础,过往信息和经验更重要、价值更高(Guo et al., 2012),喜欢回想过去、 购买熟悉品牌并在记忆中保留很多美好回忆(Ji et al., 2009)。中国人对过去的关注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悠久历史密不可分。 中国传统文化崇拜祖先、 尊重长者。 儒家主张仁礼并举, 其中“礼”代表尊卑长幼有序。此外,大量诗词通过“初心”表达对过去的关注。 “初心”最早出自《搜神记》卷十五:“既不契於初心,生死永诀。”除传统文化外,中国人对过去的关注离不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 研究发现个体的时间取向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由未来取向为主转变为过去取向为主 (de la Fuente et al.,2014)。 与中华文明长达几千年的历史相比,个体的一生很短暂。站在历史的肩膀上,中国人喜欢回忆过去。辉煌历史塑造了强大文化自信,影响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 例如, 中国人爱好历史题材的故事和戏剧,喜欢从过去信息中寻找答案(Ji et al., 2009)。传统文化和悠久历史共同铸造了中国人的过去取向。 但是,中国人的过去取向并非简单地关注过去,而是不忘初心和使命,为未来指明前进方向,即积极看待个体和国家过往的成功与失败, 从成功中获得快乐并转化为立足现在和展望未来的源动力; 从失败中吸取教训,避免未来再犯同样错误,将过去作为未来的借鉴。

2.2 过去取向的功能

过去取向(也叫过去时间洞察力)是个体思想和行为对过去的偏好(Zimbardo & Body, 1999),包括过去积极(反映了个体对过去的乐观体验)和过去消极(反映了个体对过去的悲观体验)两个维度。 过去积极者能够积极看待过去的成功与失败, 表现出积极情绪(Zhang & Howell, 2011)、高生活满意度和健康生活习惯(崔萌萌 等, 2014);与之相反,过去消极者往往表现出消极情绪、 不健康行为或精神失调(Ge et al., 2020)。 过去取向者将注意焦点集中在过去积极或消极经历中会对其心理和行为造成一定影响。

2.2.1 过去取向与心理健康

过去取向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Rush &Grouzet, 2012)。 过去积极与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Bhullar et al., 2015) 和积极情绪显著正相关(Zhang & Howell, 2011)。 过去积极者普遍表现出高生活满意度 (Przepiorka & Sobol-Kwapinska,2021; Sailer et al., 2014)。 从情感的角度看,过去积极者喜欢回忆过去美好经历并从中获得社会和情感支持;从事业发展的角度看,过去积极者能够正确对待以往的成功和失败并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与过去积极相反, 过去消极与神经质等消极情感特征及吸烟、饮酒等不健康生活习惯(Ge et al., 2020)和低生命意义感 (Vazeou-Nieuwenhuis, 2018)相关。 过去消极者容易沉溺于过去的痛苦经历中不能自拔,出现反刍思维。反刍思维容易导致个体对消极情绪的抑制和转换能力变差 (Yang et al., 2017),诱发抑郁、焦虑等不健康症状(李大林 等, 2019)。综上,过去积极可以视为心理健康的保护性因素,过去消极则为心理问题的风险性因素。

2.2.2 过去取向与成瘾行为

个体对过去的态度显著预测其当下的行为习惯。研究发现,过去积极与健康生活方式显著正相关(崔萌萌等, 2014)并正向预测健康生活方式(甄一凡等, 2015)。过去积极者一方面能够从自己、他人的过去,和国家、民族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另一方面不忘初心和明确目标,容易抵制抽烟、喝酒等的诱惑。与之相反,过去消极与赌博成瘾(Donati et al.,2019)、网络成瘾(Barnett et al., 2020)、酒精成瘾(Cole et al., 2016)等成瘾行为显著正相关。过去消极者容易将消极的过去情绪体验带到当前, 造成心理资源的过度消耗(卫武 等, 2019),导致拖延、成瘾等不健康行为习惯。 这些不良习惯严重影响学业表现、社会成就和主观幸福感(Stead et al., 2010)。此外,过去消极者只关注消极的过去事件,忽略对当前和未来的规划,倾向于即时满足(Florin & Iorga,2015)。 综上,过去积极可能是健康生活习惯的潜在保护性因素,过去消极则是成瘾行为的风险性因素。

关注过去积极事件有助于个体保持良好心理健康状态并养成健康生活习惯。但是,一味沉溺于过去的美好回忆中也会造成不良后果,例如,国家、民族和个体可能由于一直沉浸在过去的美好中而固步自封。 因此,个体不仅要不忘初心,还要立足现在和展望未来。

3 现在取向

3.1 中国人的现在取向

一些研究认为中国人比西方人更关注过去(Beiser & Hyman, 1997; Yau, 1988)。 但也有研究发现,由于对具体事件和特殊规则的关注,集体主义社会更关注现在 (Shirai & Beresneviciene,2005)。 例如,中国人和加拿大人在做决策时会对当前信息给予接近同等程度的关注(Ji et al., 2009)。中国人对现在的关注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研究发现, 现在取向与经济发展水平显著相关 (Rubin &Belgrave, 1999)。 远到文景之治、康乾盛世,近到我国成为世界GDP 第二大国,中国经济在大部分时间都位于世界前列(倪玉平等, 2015)。 唯有经济发达,老百姓才能不为柴米油盐所困扰,不必时刻为未来做准备,不会经常陷入过去贫困的回忆中,才能够立足现在并享受当下。受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人关注现在,脚踏实地,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3.2 现在取向的功能

现在取向(也叫现在时间洞察力)是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对现在的偏好(Zimbardo & Body, 1999),包括现在享乐(反映了个体对命运积极主动的看法)和现在宿命(反映了个体对命运消极被动的看法)两个维度。现在享乐者相信努力改变命运,能在努力工作和刻苦学习中体会到快乐,能通过家庭聚会、联系好友等活动汲取精神能量。 现在宿命者认为一切皆是命中注定,得过且过。现在取向者对命运的态度极大影响其心理健康和行为习惯。

3.2.1 现在取向与心理健康

现在取向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Przepiorka &Sobol-Kwapinska, 2021; Mãirean et al., 2017)。具体来说,现在享乐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绪。现在宿命负向预测生活满意度 (Przepiorka &Sobol-Kwapinska, 2021)、 生命意义感和主观幸福感(Vazeou-Nieuwenhuis, 2018)。 这种负向关系在中年群体和青年群体中尤为显著 (Chen et al.,2016)。 现在享乐者能够平衡工作和生活,在工作和学习中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取得良好学业成绩或工作成就。在工作或学习的同时,现在享乐者也不忘劳逸结合,外出游玩、走亲访友或陪同家人,并从中获得生活意义感。与现在享乐者相反,现在宿命者认为生活中的一切均为命中注定,以悲观、消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对未来失去期待,出现“抱负失灵”和“行为失灵”(胡小勇等, 2019)。 即便在控制人格的情况下,现在取向对生活满意度、抑郁等心理健康指标的预测依然显著(Stolarski & Matthews, 2016)。总之,现在享乐属于心理健康的保护性因素, 现在宿命则是心理问题的风险性因素。

3.2.2 现在取向与成瘾行为

现在取向(包括现在享乐和现在宿命)均与赌博成瘾(Anna et al., 2019)、网络成瘾(Barnett et al.,2020)、酒精成瘾(Cole et al., 2016)等成瘾行为显著正相关。与过去消极相同,现在取向会增加成瘾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和干预难度(曹华等, 2019)。尽管现在享乐者脚踏实地, 但也会由于工作成就变得骄傲自满,由于暂时失败变得郁郁寡欢,将注意转向成瘾物质。 一些现在享乐者甚至将成瘾行为当作其享乐手段。 尽管现在宿命者与现在享乐者一样容易沾染成瘾物质,但两者的内在原因不同。现在宿命者相信命由天定,不为未来做考虑,习惯即时满足和即时行乐。 总之,现在取向是成瘾行为的风险性因素,现在取向者倾向于进行不经思考的冲动性行为。

现在取向中的脚踏实地和从工作、 学习与生活中体验快乐是中国人“立足现在”的体现。但是,一味埋头苦干,不回头看过去,不抬头看未来,容易出现只重视短期享乐的成瘾行为 (Ciccarelli et al.,2016)。 因此,个体不仅要立足现在,还要展望未来。

4 未来取向

4.1 中国人的未来取向

中国人关注未来,除特殊时期外(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每隔5年都会做一个“五年规划”指导未来经济发展。 中国人对未来的关注源于传统文化和经济发展。 《周易》 中的“卦”和“爻”代表的卜算或预测包含着对未来的关注。此外,宗教信仰和神话传说中的积善成德和追求来世报也反映了中国人的未来取向(Núñez et al., 2012)。 经济发展与未来取向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教育和工作两个方面(Padawer et al., 2007)。 在教育方面,当今中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4.2%, 而教育正是对未来投资的体现(Guthrie et al., 2009);在工作方面,2020年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稳定的工作有助于个体摆脱对家庭经济的关注并着眼于未来。受传统文化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影响,中国人对未来充满憧憬和期待, 提前做好规划并一步步实现目标。

4.2 未来取向的功能

未来取向是个体思想和行为对未来的偏好。 未来取向者能够抵制当前的各种诱惑, 表现出延迟满足的能力和坚持目标的韧性(李爱梅等, 2018)。未来取向与心理健康和健康生活习惯(Abousselam et al., 2016)联系紧密。

4.2.1 未来取向与心理健康

研究发现未来取向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 乐观情绪(Przepiorka & Sobol-Kwapinska, 2021)、主观幸福感(梁群君等, 2017)等心理健康指标。这种预测效应在控制人格的情况下依然显著 (Stolarski &Matthews, 2016)。 此外,未来取向通过参与度(Denovan et al., 2020)、社会支持(梁群君 等, 2017)和感激(Przepiorka & Sobol-Kwapinska, 2021)间接预测积极情绪和主观幸福感。 高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者在未来取向上的得分往往较高(Korff & Biemann, 2020)。 未来取向者一方面能够合理安排和管理时间(郭琪琪, 吕厚超, 2019),将时间用在学习、工作、生活、社交等有意义的活动上,并从中获得生命意义感;另一方面会提前做好学习和职业规划并积极为未来学习和职业做准备。学习和职业规划有助于个体获得较满意的成就(刘伟臻等, 2021)。 总之,未来取向可能是心理健康的潜在保护性因素。

4.2.2 未来取向与成瘾行为和拖延行为

未来取向与成瘾行为和拖延行为显著负相关(Wojtkowska et al., 2019)。未来取向者的成瘾行为少,成瘾严重程度低(曹华 等, 2019; 杨秀娟 等,2021)。未来取向者成瘾行为较少的原因可能是他们倾向于为长远未来做打算, 对未来事件的敏感性更高, 能够理智思考并做出决策 (宋梅歌, 冯廷勇,2017)。 除成瘾行为外,未来取向者的拖延行为较少(宋梅歌, 冯廷勇, 2017)。 未来取向者拖延行为较少的原因可能是他们以“未来”为参照点,认为未来和现在之间的距离很近(李爱梅等, 2018),将未来当作自我的一部分。因此,未来取向可能是良好生活和工作习惯的保护性因素。

总之,未来取向通常伴随着积极情绪、愉快心情和高生活满意度 (Przepiorka & Sobol-Kwapinska,2021)。未来取向者在延迟满足和接受新事物方面均做得更好, 在享受现在还是为未来做准备的选择中更愿意积极为未来做准备 (王盼盼, 何嘉梅,2020)。中国人的未来取向体现了他们对个体和国家的美好未来的期待和规划。 这一点在“中国妈妈”身上尤为明显(李爱梅等, 2015)。 在婴儿刚出生时,中国妈妈已经开始为孩子的未来做准备。但是,一味追求未来的个体往往把全部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工作等为未来做准备的项目中, 忽略了过去的美好记忆和当前的多彩生活。 因此,个体不仅要展望未来,也要不忘初心和立足现在。

综上所述,消极时间取向者(包括过去消极者和现在宿命者)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生活满意度低、主观幸福感低等心理问题 (Vazeou-Nieuwenhuis,2018) 以及拖延、 成瘾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曹华等, 2019)。积极时间取向者(包括过去积极者、现在享乐者和未来取向者) 在心理层面上往往表现出快乐、感激等积极情绪和高生活满意度(Przepiorka &Sobol-Kwapinska, 2021); 在行为层面上容易养成健康、规律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如健康饮食、按时完成任务等(崔萌萌等, 2014)。 但是,忽略现在的过去积极者容易沉浸于过去的成就中, 易骄傲自满和固步自封; 忽略未来的现在享乐者容易出现追求当前享乐、即时满足的行为;忽略过去和现在的未来取向者容易一味追求工作,忽略家庭和生活。 此外,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一个连续整体,以往对时间洞察力的分类割裂了时间的连续性。另外,个体的时间取向会随着年龄、 情境等内外部因素的变化而灵活转换(de la Fuente et al., 2014)。 基于此,Zimbardo 和Boyd(1999)提出平衡时间洞察力的概念(balanced time perspective, BTP), 从动态整体的角度描述时间取向。

5 平衡时间洞察力

平衡时间洞察力是过去积极、 现在享乐和未来取向的最优组合,包括高水平的过去积极、中等水平的现在享乐和未来取向以及低水平的过去消极和现在宿命;是一种时间可塑性,使个体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环境(Stolarski et al., 2020)。

5.1 中国人的平衡时间洞察力

中国人不忘初心, 对过去充满积极和自豪的态度并在记忆中保留了很多美好回忆 (Ji et al.,2009)。 提到国家和民族的过去,首先映入中国人心中的便是文化上的五千年悠久传承、 科技上的四大发明、经济上的文景之治和康乾盛世等辉煌过去。过去的辉煌给予中国人强大的民族自信。

中国人立足现在。通过脚踏实地,中国人创造出各种奇迹,例如,经济和航空事业的高速发展。 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中国人也不忘享受当下,例如,节假日的走亲访友。 立足现在是中国人一往无前的起点和精神来源。

中国人展望未来,对未来充满无限期待。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正是国家基于对未来发展的长远规划。此外,国家从1953年开始,除国民经济恢复期和调整期外,每隔5年都会做“五年规划”。 另外,中国人无时无刻不积极为未来做准备, 如储蓄行为和子女教育投入。 展望未来为中国的未来指明了发展方向。

总之,中国人不忘初心,尊崇传统,牢记使命(过去取向);立足现在,脚踏实地,辛勤耕耘(现在取向);展望未来,规划目标,信心满怀(未来取向)。 当未来短暂失效,目标受阻时,能够不忘初心,明确方向,立足现在,脚踏实地,一步步走向未来;当现在抑郁不得志时,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并通过畅想美好未来获得动力;当现在取得成就时,能够不忘初心,以史为鉴,展望未来,志存高远,继续保持谦虚;当过去失效时,能够将美好未来转化为动力,努力工作,实现理想。 唯有不忘初心,立足现在,展望未来,才能行稳致远。

5.2 平衡时间洞察力的功能

5.2.1 平衡时间洞察力与年龄

平衡时间洞察力的最大优点是积极性和灵活性,即根据情境在积极时间取向之间灵活转换。平衡时间洞察力者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人生角色和任务的转变而灵活地调整时间洞察力的权重。 在平衡时间洞察力者中,年轻人偏向未来取向,老年人偏向过去取向, 中年人无明显偏向 (Webster & Ma,2013)。社会情绪选择理论认为时间感知影响社会目标的优先性选择,年轻人基于未来时间无限的判断以获取更多知识为目标; 老年人基于未来时间有限的判断以愉快度过剩余时间为目标(Carstensen,2006);中年人处于人生的中间阶段,不仅要兼顾家庭和事业,也要平衡地处理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关系。 青少年偏向未来取向有助于获得更好的学业成就; 老年人偏向过去取向有助于通过回忆过去有意义的事件来应对老年丧失期;中年人兼顾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及家庭和事业, 有助于实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5.2.2 平衡时间洞察力与心理健康

身心和谐健康是时间平衡最自然的结果(Griffin & Wildbur, 2020)。 研究发现,平衡时间洞察力与生活满意度 (Chen et al., 2020)、 主观幸福感(Griffin & Wildbur, 2020)、 心理适应性(Marczak et al., 2020)、 生命意义感 (马茜芝, 张志杰,2020)等一系列广泛心理健康指标之间存在联系。即便在控制身体健康和人口学变量的情况下, 平衡时间洞察力仍能显著预测心理健康 (Webster et al.,2014)。 平衡时间洞察力者对过去、现在和未来持有的积极态度是其心理资源的源泉。 资源保存理论认为高心理资源者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Hobfoll, 1989)。 此外,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灵活转换能降低个体出现反刍思维的概率。反应风格理论认为反刍思维者反复思考过去的负性事件和现在事件的负性结果会导致其对未来失去期待(林琳等, 2018)。 因此,平衡时间洞察力有助于个体提升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并保持良好心理健康状态 (Sobol-Kwapinska & Jankowski, 2016)。反之, 失衡时间洞察力显著预测抑郁等心理障碍和消极情绪。个体的心理问题会随着过去消极和现在宿命维度得分增高而增多 (Griffin & Wildbur,2020)。 因此,平衡时间洞察力可以视为心理健康的保护性因素和最佳预测指标; 失衡时间洞察力则是心理问题的风险性因素, 是抑郁、 焦虑和压力的基础。

5.2.3 平衡时间洞察力与成瘾行为和拖延行为

平衡时间洞察力与成瘾行为(曹华等, 2019)和拖延行为(宋梅歌, 冯廷勇, 2017)显著负相关。平衡时间洞察力既是积极时间取向的组合, 也是积极心理资源的组合。 自我控制的能量模型认为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会随着积极心理资源的丰富而增强(李文福等, 2021)。个体的积极情绪越多,因控制消极情绪所消耗的能量就越少, 自我控制就可以长时间维持较高水平。 高自我控制有助于个体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同时抵制网络、药物等的诱惑(李文福等, 2021)。此外,平衡时间洞察力者能够在过去、现在和未来取向之间灵活转换,不会因暂时成就而骄傲,也不会因暂时失败而沮丧。 反之,失衡时间洞察力正向预测成瘾行为(曹华等, 2019)。个体的时间洞察力越失衡,其成瘾严重程度就越高,成瘾戒断就越困难。总之,平衡时间洞察力可能是良好生活习惯的保护性因素,个体的未来维度得分越高,成瘾行为和拖延行为越少,成瘾和拖延的严重程度越低;在过去积极维度上得分越高, 越能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甄一凡等, 2015)。

综上,过去、现在和未来共同决定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不忘初心是民族认同感和自我认同感的源头,立足现在通过欢乐为生活提供养分, 展望未来给予个体展翅翱翔的翅膀。

6 未来研究展望

以往研究探讨了中国人的过去取向、现在取向、未来取向和平衡时间洞察力及其对心理健康和行为习惯的影响。 虽然有关时间取向的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究。

第一, 平衡时间洞察力概念的操作性定义尚不明确。一方面,虽然平衡时间洞察力是个体根据个人的资源状况和情境变量以适宜的方式在积极时间取向中进行灵活转换的能力,但研究者采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积极维度得分计算平衡时间洞察力(Zhang et al., 2013);另一方面,近期研究发现未来取向存在积极和消极两个维度(李小保等, 2021)。 因此,未来研究需进一步确定平衡时间洞察力的概念和维度。

第二,研究对象单一。以往研究大都集中于青少年(马茜芝, 张志杰, 2020)和老年人的时间洞察力(李小保, 吕厚超, 2018),缺少对中年人的探究。研究发现,个体的时间取向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从未来取向转向过去取向 (de la Fuente et al.,2014)。 中年阶段可能是个体的时间洞察力的平衡点。因此,未来研究需探索中年人的时间洞察力的特点以及时间洞察力随年龄的变化趋势。此外,以往对青少年的研究集中在未来取向 (Bamford & Lagattuta, 2020), 对老年人的研究集中在过去取向(Hepper et al., 2020)。 虽然个体一生可分为婴儿期、 儿童期等阶段, 但每个阶段都有开始期和结束期, 那么旧阶段的结束和新阶段的开始是否会引起时间取向的转变?例如,青少年在学业结束时是否会产生对学校、老师和同学的怀念与不舍,诱发过去取向? 老年人在即将退休时是否会产生对退休生活的展望,诱发未来取向? 因此,除了探索中年人时间洞察力外, 未来研究还需进一步关注特定阶段和特定情境下的时间洞察力。

第三,研究方法单一。已有研究多采用问卷调查法直接选取某个年龄段的群体来考察时间洞察力及其与学业成绩(蒋虹, 吕厚超, 2017)、主观幸福感(何文芳等, 2019; 李小保等, 2020)和行为习惯的关系 (宋梅歌, 冯廷勇, 2017; 钟毅平 等,2017)。问卷调查法受反应性效应和社会赞许的影响较大,并且无法得出因果推论。 此外,问卷调查法受文字材料的限制无法对幼儿等文化程度较低的群体进行施测。 因此,未来研究既可以尝试采用实验、访谈、纵向调查等多种方法探讨时间洞察力的基线、发展趋势及与其它变量的因果关系, 也可以尝试采用圆环测验、讲故事技术、主题统觉测验等(刘霞 等,2010)手段测量低文化程度者的时间洞察力。

第四,研究内容单一。已有研究多关注个体层面的时间洞察力(李小保 等, 2020),很少从文化、民族和国家层面探讨时间洞察力 (郭琪琪, 吕厚超,2021)。 研究发现,西方群体的个体主义时间取向和集体主义时间取向可能是分离的,例如,对个体时间持有积极态度, 对集体时间持消极态度(Shrikanth et al., 2018)。 那么在集体主义背景下,个体主义时间取向和集体主义时间取向是否分离, 其时间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这些问题均需进一步探究。

猜你喜欢

洞察力消极初心
Clothing is what you are
永远的初心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论“不忘初心”
智勇双全,秀出你的Freestyle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
十八而志,不忘初心
让自己发光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