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津巴多时间洞察力量表在中国老年人群体中的适用研究

2023-07-15李兆愉陈有国

心理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洞察力宿命消极

李兆愉 陈有国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西南大学时间心理学研究中心,重庆 400715)

1 前言

时间洞察力(time perspective, TP)是个体无意识之中把个人与社会经验划分为过去、 现在和未来的过程, 这给事件赋予顺序、 连贯性和意义(Zimbardo & Boyd, 1999)。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时间洞察力与个体态度、属性和行为有关。例如个体对于过去负性事件的关注与个体对疼痛的敏感性呈现显著相关关系(Gács et al., 2020);而过去消极时间洞察力还会导致个体更高的拒绝敏感性, 从而对个体的社交产生负性影响 (Bernstein & Benfield,2013)。陶安琪(2015)发现,与未来取向组相比,现在享乐取向组的延迟折扣率更高。还有研究表明,时间洞察力也会影响生活满意度, 那些在过去积极和现在享乐主义分量表上得分高的人对他们的生活更满意(Zhang & Howell,2011)。

津巴多认为时间洞察力由个体所接触的文化、教育、宗教、社会阶层和家庭模式等共同决定,同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有研究指出,中国比加拿大人更加关注过去的信息, 说明个体在感知以及表达时间信息方面存在文化差异(Ji et al., 2009)。而在相同的文化之下,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个体的时间洞察力也有很大差异。例如,男性关注未来时间的长度要显著高于女性(陈永进,1998)。 D’Alessio 等人(2003)通过调查1507个被试发现,女性更倾向于宿命论而男性更倾向于享乐主义。 研究者们也发现了时间洞察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证据,例如, 青少年在未来取向上弱于16 岁及以上的个体(Steinberg et al., 2009);28~40 岁的个体比16~27岁的个体更面向未来(D’Alessio et al., 2003)。 吕厚超(2004)认为除了年龄和性别,一些其他因素(比如,人格特征、社会角色、价值观等)也会对个体时间洞察力产生影响。

津巴多时间洞察力量表 (Zimbardo time perspective inventory, ZTPI) 由 Zimbardo 和 Boyd(1999)开发。量表建立在时间洞察力五因素模型上,包括过去消极(past negative)、过去积极(past positive)、现在享乐(present hedonistic)、现在宿命(present fatalistic) 和未来 (future) 五个独立的因素(Zimbardo & Boyd, 1999)。过去消极反映了个体对过去的消极的看法; 过去积极反映了对过去积极的态度;现在享乐展现了一种倾向于享受当下的快乐,而不考虑未来后果的态度; 现在宿命则揭示了对未来和生活的宿命论、无助和无望的态度;未来时间洞察力则反映了个体以实现未来目标为导向的态度。到目前为止,ZTPI 已经在多个国家进行了修订,适用于不同国家的ZTPI 的题项数目以及具体内容各有不同。 例如,36 项 (Sircova et al., 2014)、25 项(Wakefield et al., 2010; Worrell et al., 2018)、20项 (Orkibi, 2015; Przepiorka et al., 2016)、15 项(Kost'ál et al., 2015; Zhang et al., 2013)。 Wang(2015) 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比较了不同版本ZTPI在中国大学生样本中数据拟合度,证明了ZTPI 五因素结构的稳定性,发现Orkibi(2015)版本——20 项短版津巴多量表具有更好的结构效度, 并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因此Orkibi(2015)的修订版最适合测量中国大学生的时间洞察力。

已有研究将ZTPI 应用于测量老年人的时间洞察力, 但尚未见研究检验该量表是否适合于老年人群体。 Desmyter 等人(2012)通过调查149 名年龄在65 岁到96 岁之间的老年人, 发现五个时间洞察力维度与主观幸福感的四个具体方面(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和抑郁)相关。 这个研究结果强调了时间洞察力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关性, 给研究老年人的幸福感提供了新的思路。Wang 等人(2015)证实20 题项短版津巴多时间洞察力量表适合于测量中国大学生的时间洞察力。Chen 等人(2016)运用该20 题量表测量了儿童(9~11 岁)、青少年(12~18岁)、年轻人(19~40 岁)、中年人(41~64 岁)和老年人(65 岁以上)的时间洞察力发展轨迹,然而此研究并没有检验20 题的ZTPI 是否适用于测量老年人的时间洞察力。以往研究表明,津巴多时间洞察力量表的研究大多针对的是中学生以及大学生, 应用于老年人的研究较少。 因此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数目题项版本(56 题、37 题、36 题、25 题、20 题、17 题和15题) 的津巴多时间洞察力量表来检验是否存在适用于测量中国老年人时间洞察力的量表。

2 方法

2.1 被试

本次研究调查了450 名老人,其中女性268 人,男性181 人,一人未报告性别。年龄在65 岁至92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93 岁(标准差为6.32)。

2.2 工具

津巴多时间洞察力量表(Zimbardo, 1999)。 此量表一共56 题,包括5个分量表,其中过去消极时间洞察力10 题;过去积极时间洞察力9 题;现在享乐主义时间洞察力15 题;现在宿命主义时间洞察力9 题; 未来时间洞察力13 题。 该量表采用Likert 5点评分。该量表的过去消极、过去积极、现在享乐、现在宿命、 未来分量表的克伦巴赫α 系数分别是:0.82,0.80,0.79,0.74,0.77(Zimbardo, 1999)。

老年人抑郁量表 (Brink et al., 1982)。 共30题, 老年人根据当天之前一周的感觉评估是否有空虚、担心未来、哭泣、无望感等情感与行为方面的抑郁症状,对题项回答“是”或“否”,分别记1,0 分,总分0~10 分为正常,11~20 分为轻度抑郁,21~30 分则表示中或重度抑郁。 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α 系数为0.82。

UCLA 孤独量表(Hays, 1987)。 共20 题。 该量表评价由于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采用Likert 4 点评分:4“我常常有此感觉”;3“我有时有此感觉”;2“我很少有此感觉”;1“我从未有此感觉”。 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α 系数为0.85。

2.3 数据处理

使用数据分析软件SPSS 21 和jamovi 1.0.1.0(https://www.jamovi.org/)对数据进行分析。 对450名被试的数据进行初步处理,首先对ZTPI 量表的第9,24,25,41,56 题进行反向计分, 用平均值代替缺失值。 然后, 验证性因素分析考察ZTPI 完整量表(ZTPI-56)以及影响较大的10个简短版本量表对中国老年人数据的拟合情况。 模型拟合度参照卡方(χ2)、卡方自由度比(χ2/df)、比较拟合指数(CFI)、克路易斯指数(TLI)和近似均方根误差(RMSEA)。 由于χ2受样本量影响较大, 所以在比较时使用χ2/df,一般认为χ2/df 越小越接近1 则模型拟合程度越好,其值在2.0~5.0 之间时模型拟合可以接受(侯杰泰,2004)。 而CFI 和TLI 的值在0~1 之间,越接近1 说明模型拟合越好,并且需要大于0.90,而当大于0.95时模型适应良好;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一般小于0.08, 小于0.06 说明模型拟合很好 (Hu &Bentler, 1999)。

3 结果

3.1 老年人的完整版ZTPI 得分情况

研究调查了450 名老人, 女性在过去消极和现在宿命分量表上平均得分略微高于男性, 男性在过去积极分量表上的平均得分略微高于女性。 而在现在享乐和未来分量表上, 女性与男性得分几乎没有差别。 各个分量表具体得分情况如表1 所示。

表1 450 名被试的完整版ZTPI 分量表得分情况

3.2 验证性因素分析

表2 显示了不同版本ZTPI 量表在老年人样本中的拟合指数。 结果表明Zhang(2013)的15 题短版时间洞察力量表拟合指数最佳,模型拟合更好,其中χ2=155, χ2/df=1.94, p<0.001, CFI=0.92, TLI=0.90,RMSEA=0.05<0.06。 其他版本以及完整版ZTPI-56在本研究样本中拟合情况不佳。

表2 不同版本ZTPI 量表的拟合指数

3.3 内部一致性信度

基于老年人样本,对15 题简短量表(ZTPI-15,Zhang et al., 2013)和完整版量表(ZTPI-56)进行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 分别计算各个分量表以及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克隆巴赫α 系数。 其中ZTPI-15总量表的α 系数为0.73,其分量表的α 系数为0.25~0.70;ZTPI-56 的总量表α 系数为0.85, 其分量表α系数为0.60~0.73。 无论总量表还是各个分量表,ZTPI-56 的α 系数均大于ZTPI-15。 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ZTPI-15 与ZTPI-56 的内部一致性系数

3.4 效标关联效度

采用抑郁量表和孤独量表对15 题(ZTPI-15)以及56 题(ZTPI-56)津巴多时间洞察力量表进行效标效度分析。 结果见表4。

表4 ZTPI-15 与ZTPI-56 的效标关联效度分析

对于ZTPI-15, 抑郁程度与过去消极以及现在宿命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过去积极呈显著负相关(p<0.05);孤独得分与过去消极、现在享乐以及现在宿命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过去积极和未来呈显著负相关(p<0.05)。 对于ZTPI-56,抑郁与过去消极和现在宿命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过去积极呈显著负相关(p<0.05);孤独与过去消极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过去积极和未来呈显著负相关(p<0.05)。

4 讨论

本研究收集中国老年人数据来检验不同版本的津巴多时间洞察力量表的结构效度, 结果显示Zhang(2013)的15 题短版量表(ZTPI-15)拟合指数良好, 拟合情况在所有量表中最佳。 计算ZTPI-56和ZTPI-15 的内部一致性系数, 结果发现ZTPI-56的总量表以及各个分量表的α 系数均大于ZTPI-15。 效标效度分析发现,孤独与ZTPI-15 的现在享乐和现在宿命显著正相关,而与ZTPI-56 的这两个维度的相关系数并不显著;其余相关分析结果,ZTPI-56 和ZTPI-15 是一致的。

结果发现五因素结构模型在老年人样本中拟合良好,这与大多数研究的结果一致(Anagnostopoulos& Griva, 2012; Cretu et al., 2013; Liniauskaite et al., 2009; Milfont et al., 2008; Orkibi, 2015;Worrell & Mello, 2007)。 除了五因素结构,部分学者还报告了其他不同的结构。例如,过去、现在、未来三因素结构(Corral-Verdugo et al., 2006),现在宿命、现在享乐、未来三因素结构(D’Alessio et al.,2003),过去积极、过去消极、现在享乐、未来四因素结构(Przepiorka et al., 2016)。 但是在一项全球的研究中, 研究者收集了12200 名被试的数据, 涵盖24个国家的26个样本, 对量表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后,研究者同样得出了过去积极、过去消极、现在享乐、现在宿命和未来时间洞察力五因素模型。这验证了五因素结构跨文化的稳定性, 即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个体的时间洞察力可以从五个维度进行测量研究。在中国背景下,五因素结构的适用性在大学生群体中也得到了证实(Wang et al. , 2015)。

正如结果所示, 研究中比较的不同版本的津巴多时间洞察力量表, 都曾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群体中得到验证, 而中国老年人的数据显示只有Zhang(2013)的15 题量表(ZTPI-15)验证性因素分析指标良好。其中Orkibi(2015)的20 题短版津巴多量表在2015年被Wang 等人(2015)验证适用于中国的大学生,但是在本研究的中国老年人群体中,无法接受该20 题量表的验证性因素指标。 所以,测量青少年和老年人的时间洞察力量表题项可能组成不同。 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 成人各项认知能力呈下降趋势(申继亮等, 2000)。个体经验的不断累积会让个体对于事件的解释看法发生改变, 使得个体进入老年之后时间洞察力取向发生变化。 Laureiro-Martine 等人(2017)利用元分析技术分析多项研究,发现现在享乐和过去消极时间洞察力与年龄呈负相关,老年人会更少地带着遗憾回忆过去。因此同一文化背景下, 时间洞察力量表的题项组成可能具有跨年龄的差异。

本研究对ZTPI-15 和ZTPI-56 与老年人抑郁量表以及UCLA 孤独量表进行相关分析, 检验效标关联效度。 结果显示,对于ZTPI-15 和ZTPI-56,抑郁与过去消极、现在宿命时间洞察力显著正相关,与过去积极时间洞察力显著负相关; 孤独与过去消极显著正相关,与过去积极、未来时间洞察力显著负相关。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过去消极和现在宿命得分越高, 过去积极得分越低的个体, 其抑郁程度越高。 即对过去普遍呈消极认知的个体较少地发现他们生活中令人愉快的事情, 而现在宿命得分高的个体认为自己无法改变未来的生活, 所以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较为不好,更倾向于抑郁。未来得分高的个体倾向于关注自身的健康, 拥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 (Anagnostopoulos & Griva, 2012; Sircova et al., 2014; Zimbardo & Boyd, 1999)。 孤独仅与ZTPI-15 量表的现在享乐和现在宿命时间洞察力显著正相关,与对应的ZTPI-56 量表的现在享乐和现在宿命时间洞察力相关不显著,因此ZTPI-15 相较于完整版量表(ZTPI-56)来说校标关联效度更好。

本研究发现ZTPI-56 总量表的信度较好,为0.85。 过去消极、过去积极、现在享乐、现在宿命、未来分量表的α 系数分别为0.71,0.73,0.73,0.60,0.66。 现在宿命分量表的α 系数略低于0.6。 对于ZTPI-15,其整体α 系数为0.73,分量表的α 系数在0.25~0.70 之间。 Cortina(1993)指出,量表的题项数量越少,α 系数会越小,所以ZTPI-56 总量表与各个分量表的α 系数均大于ZTPI-15。 本研究发现ZTPI-15 的现在宿命分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过低,仅为0.25。 这个结果与已有研究一致,在验证一个36项短版津巴多时间洞察力量表时,研究者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三个国家的样本独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现在享乐、过去积极、过去消极和未来的α 系数均大于0.5,只有现在宿命在0.21~0.48 之间(Mckay et al. , 2015)。 Przepiorka 等人(2016)总结了多个研究者针对不同国家不同群体修订的津巴多时间洞察力量表, 结果发现许多研究中的现在宿命量表的可靠性较低。 他们认为现在宿命论可能具有与其它时间洞察力不同的性质, 因此在开发波兰版本津巴多时间洞察力量表时, 研究者直接删去了现在宿命这个维度, 得出一个四因素结构的波兰简短版时间洞察力量表。

本研究存在以下的不足:首先,本研究只考察了影响较大的11个版本的津巴多时间洞察力量表,并进行了验证性因素分析,如果检验所有版本的ZPTI量表的信效度,则未来需要采用系统综述(systematic review)收集所有版本;其次,本研究调查了450名老年人,他们大多来自川渝地区,中国其他地区的个体较少, 未来的研究可以以中国其他地区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

5 结论

Zhang(2013)的15 题短版津巴多时间洞察力量表(ZTPI-15)对中国老年人数据的结构效度指数最好;完整版(ZTPI-56)的总量表与各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 系数均高于15 题缩简版 (ZTPI-15),ZTPI-15 的现在宿命时间洞察力α 系数过低;ZTPI-15可以用于考察老年人的时间洞察力与其它心理量(如抑郁、焦虑)的相关关系。

猜你喜欢

洞察力宿命消极
Clothing is what you are
宿命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摩拜的宿命
智勇双全,秀出你的Freestyle
让自己发光
那一箭,沉寂了宿命的跫音
星河流转,宿命难逃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