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郴州市传统村落空间特征研究

2023-12-20黄智凯张素娟

湖北畜牧兽医 2023年11期
关键词:郴州市村落特征

黄智凯,张素娟

(湘南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湖南 郴州 423000)

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1]。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2]。注重传统村落文化形态的本元性、整体性、综合性、活态性以及传承性,是传统村落作为“另一类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内涵[3]。

通过整理湖南省郴州市传统村落或古村落的文献资料,发现传统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筑空间、艺术特征、保护与发展等方面的研究相对集中,但从区域整体性、传统村落的类型特征以及多学科交叉角度对郴州市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的研究较少。在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郴州市传统村落的底图底数,通过分析其总体空间分布特征、典型平面形态特征等,探讨郴州市传统村落的空间特征,以期为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1 郴州市传统村落概述

郴州市历史文化悠久,自秦朝设置郴县以来已有2 000 多年的历史,自然风光优美、人文底蕴深厚。郴州市居楚之尾粤之头,是湖南省的“南大门”,素有“楚粤之孔道”之称。郴州市的总体地貌较为复杂,类型丰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开阔的水面相对较少。郴州市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三大水系,即赣江、湘江和北江。境内河流发育,呈放射状密布,主要河流有舂陵江、西河、东江、沤江、武水等。

郴州市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地貌条件、宗亲血缘为主的社会关系、传统耕读文化等因素使得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中原文化、客家文化和岭南文化,孕育了众多具有独特空间形态特征的传统村落。郴州有90 个传统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单[4]。

2 郴州市传统村落空间总体分布特征

2.1 郴州市传统村落地理分布特征

传统村落的选址、发展兴旺甚至没落消亡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5]。郴州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南岭山脉北麓,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远离中原地区,地处崇山峻岭之中,山清水秀,气候宜人,自古以来就是生态宜居之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吸引了大量先民迁居于此,建村繁衍。耕地、地形、交通用水等为乡村聚落的形成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6]。

在对郴州市传统村落的实地勘察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针对90 个传统村落地理分布特征、周边自然环境特点等进行了详细调研(表1)。将郴州市90个入选中国传统名录的村落通过GPS 坐标定位,并结合郴州市地形高程图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郴州市传统村落点群的空间分布具有以下特征。传统村落在郴州市西部、南部和中部地区聚集,东部地区次之,而北部地区最少;中部地区传统村落分布最为密集(图1)。从11 个县市区来看,汝城县最多,有17个入选,资兴市次之,有14 个入选,这两个县市占全市的34.4%,明显高于其他县市区;桂东县仅有1 个入选,而安仁县没有,其余10 个县市区入选村落分布较为平均(表1)。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交通不太便利的区域,传统村落数量相对较多;经济发展相对较发达并且传统村落保护意识较强的区域,传统村落数量也比较多。

图1 郴州市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表1 郴州市传统村落分布概况

2.2 地理要素关联特征

2.2.1 与山脉的关联特征 郴州市地处南岭山脉与罗霄山脉交错地带,地形地貌为东南面山系重叠,群山环抱;西部山势低矮,向北开口,中部为丘、平、岗交错。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东部是南北延伸的罗霄山脉,最高峰海拔2 061.3 m;南部是东西走向的南岭山脉,最高峰海拔1 913.8 m;西部郴道盆地横跨,北部有醴攸盆地和茶永盆地深入,形成低平的地势[7]。

山地为主的地貌特点、海拔高度决定了传统村落的选址以及农耕方式,进而对村落的分布、形成、规模等产生影响,促使聚落形成自己的习俗与文化特色。通过对密度及地形高差的叠加分析,郴州市传统村落总体分布特征表现为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中低海拔地区,在平原谷底区域分布集中。传统村落海拔高度在160 m以下的有20个,占总数的22.2%;160~500 m 的有37 个,占总数的41.1%;500 m 以上的有33 个,占总数的36.7%。

地形地貌作为一种基本的地理要素,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传统村落的选址布局,是建村选址的基础[8]。各县市区因地形地貌特点的差异,传统村落的分布有自身的特点。如汝城县和桂东县境内山地较多,所属18 个传统村落均分布在海拔500 m 以上区域;永兴县和嘉禾县所属的15 个传统村落则均分布在海拔500 m 以下区域(图2)。

图2 郴州市传统村落分布与海拔高度关系

2.2.2 与水系的关联特征 很多传统村落因水而生,河流为传统村落提供生活用水、农田灌溉用水等,为传统村落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9]。郴州全市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赣江、湘江和北江三大水系,其中10 km2以上河流有423 条。在对郴州市传统村落点位以及水系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郴州市传统村落主要沿舂陵水、西河、东江、沤江、武水等河流网络分布,共计78 个,占比高达86.7%;而仅有12 个传统村落分布与这几条河流水系关联性较弱(表2)。

表2 郴州市传统村落水系关联统计

2.2.3 与古驿道的关联特征 古驿道是传统村落文化交流、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古驿道周边逐渐形成了众多传统村落。古驿道的存在让村落与村落之间产生了直接的空间联系[10]。古代郴州市是湘粤古道上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在过去的2000 多年里,湘粤古道是沟通中原与岭南一带的交通要道,也是促进当地民族融合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道路。郴州市古话“船到郴州止,马到郴州死,人到郴州打摆子”,正是古时郴州市繁荣商贸活动的缩影。在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湘粤古道边,逐渐聚集兴起了众多村落。

古驿道与村落位置叠加分析表明,郴州市的传统村落与湘粤古道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空间分布与古驿道的线路方向保持一致。分布在古驿道10 km范围内的传统村落有53 个,占总数的58.8%(图3)。

图3 郴州市传统村落分布与古驿道关系

3 郴州市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3.1 空间环境特征

空间环境对传统村落的分布及整体发展有较大影响。早期传统村落在选址方面明显受到地形因素、水文条件等自然地理要素的限制。通过比较分析各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平面图及剖面图,发现郴州市入选国家传统村落名录的村庄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带,且大多靠近水源分布,总体环境良好。根据这些传统村落与山、水、河流的关系,将其空间环境特征分为依山型、背山面水型、临水型、平地型四大类(图4)。

图4 郴州市传统村落空间环境特征

3.1.1 依山型 依山型传统村落共有40 个,占比44.4%。村落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沿山地分布,周边没有大型河流,村前地势平坦开阔。而传统村落与山体的相互关系又是多种多样,有的建筑在山腰之中,有的坐落于山脚缓坡地带,有的则位于山谷之间,总体形成“山-村-田”的空间形态。如开国上将邓华故里陂副村,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村落倚靠后背山,依山而建,村前则是大片水田,山林、水田的自然风貌和湘南古民居交相辉映。

3.1.2 背山面水型 背山面水型传统村落共有40个,占比44.4%。传统村落的选址遵循着传统的风水原理,背山面水,藏风聚气,沐浴福泽,自成天然福地。村落建造紧靠山脚,河流在村前蜿蜒而过,总体上形成了“山-村-田-河”的空间形态。如临武县龙归坪古村,始建于明朝,已有近500 年的历史,古村南靠龙珠山,武水河呈“S”形环绕。“山-村-田-河”空间形态展现了古人在传统村落空间营建中的生态智慧。

3.1.3 临水型 临水型传统村落只有3 个,占比3.3%。村落选择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区域,重点考虑的是水源因素。河道较窄流量不大的流域,传统村落选择紧邻河流便于生活取水及农业灌溉;河道较宽流量较大的流域,村落选择距河流有一定距离分布,有的甚至采用其他的形式进行阻隔,以保证村落安全。总体上形成了“田-村-田-河”的空间形态。位于资兴市北部的蓼江村,建于蓼江河与程水河交汇处,村落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二水绕村护田,形成了优美的空间格局。

3.1.4 平地型 这类传统村落共有7 个,占比7.8%。村落选择安置在地势平坦的平原区域,土壤肥沃有利于农耕发展,也有利于聚落空间向外延展。周边土地资源丰富,总体上形成了“田-村-田”的空间形态。嘉禾县周家村,古名清泉坊,处湘粤古道、湘桂古道交汇地,平旷空野,北宋时为镇南将军欧大传、镇南节度使欧大郎兄弟的跑马场,平坦的地形条件,加上先民的辛勤营造,逐渐形成了“田-村-田”的空间形态。

3.2 平面形态特征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比卫星地图综合分析各传统村落的平面布局,结合郴州市传统村落的建筑布局特征、街巷布局特征进行综合分析,郴州市传统村落平面形态分为排列型、狭长型和围合型三种类型(图5)。

图5 郴州市传统村落平面形态特征

3.2.1 排列型 排列型传统村落主要根据街巷系统、建筑布局两大要素来界定。村落在建立之初,将建筑整齐排列,并形成了规则式的街巷系统。如桂阳县溪里魏家,背靠青山,面向月塘,村落以魏家宗祠为中心,民居建筑、街巷布局整齐划一,空间紧凑有序。

3.2.2 狭长型 受地形和水源条件的制约,部分传统村落沿山间谷地或河流沿岸分布,总体呈狭长型布局。如仰天湖瑶族乡安源村位于南岭山脉骑田岭,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受制于山地条件,村落沿两座山体之间的谷地呈狭长形布置。

3.2.3 围合型 村落发展以一点为中心(如宗祠)向四周辐射发展。如桂阳县锦湖村,圆形的锦湖位于村落中心区域,整个村庄则以锦湖为中央向四周扩展延绵;桂东县龙头村独具特色,龙头围屋总体呈环状,以正屋为主,其他功能性房屋联结正屋并将整个院落筑成圆形,兼具湘南民居与客家围屋的特色。

4 小结与启示

运用空间分析法,分别从空间总体分布特征和空间形态特征两方面探讨郴州市传统村落的空间特征,得出以下结论。

4.1 郴州市传统村落的空间总体分布特征

总体上主要集中分布于西部、南部和中部地区,东部地区次之,而北部地区最少;与山体的关联特征方面,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中低海拔地区,在平原谷底区域分布集中;与水系关联特征表现在传统村落主要沿舂陵水、西河、东江、沤江、武水等河流网络分布;与古驿道的关联特征中,传统村落与湘粤古道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空间分布与古驿道的线路方向保持一致。

4.2 郴州市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

根据传统村落与山水河流的关系,其空间环境特征分为依山型、背山面水型、临水型、平地型四大类;结合郴州市传统村落的形态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其平面形态分为排列型、狭长型和围合型三种类型。

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形态特征蕴藏着古人的设计智慧和地域文化特征,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基于研究结果,在制定郴州市传统村落发展规划时,应结合传统村落空间总体分布、空间形态特征的理念,在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中有效地延续传统文脉。

猜你喜欢

郴州市村落特征
林中村落
静谧村落
我的爷爷
如何表达“特征”
油画《村落》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郴州市:夯实基础,提升环境监察效能
抓住特征巧观察
“构”筑不一样的精彩——郴州市第三完全小学“同课异构”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