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的田间防效

2023-12-20张华崇戴宝生赵树琪闫振华黄晓莉吕锐玲邵锦涛

湖北畜牧兽医 2023年11期
关键词:硫菌三唑酮咪鲜胺

张华崇,戴宝生,赵树琪,闫振华,黄晓莉,张 欣,吕锐玲,邵锦涛,李 蔚

(1.黄冈市农业科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2.黄冈师范学院生物与农业资源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3.武穴市农技推广中心,湖北 武穴 435400)

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是中国小麦生产中重要的病害,具有大区流行性、危害严重性、暴发性的特点,严重威胁了小麦安全生产[1]。由于湖北省小麦生育期内雨水较多和秸秆还田等耕作制度推广,赤霉病逐渐成为该地区小麦第一大病害,其不仅造成小麦严重减产,而且病粒分泌的毒素危害食品安全[2]。此外,小麦白粉病在湖北省麦区也频发,常年发生面积20 万hm2左右,严重影响小麦产量[3]。种植抗病品种是既经济又安全的有效方法,但大量研究均显示,湖北省审定小麦品种对赤霉病和白粉病的抗性水平不高,尤其缺少高抗品种[4-6]。药剂防治仍是防治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的主要手段,但长期大面积使用多菌灵等单一药剂会导致病原菌的抗药性增加,防治效果大大降低[7-10]。为此,本研究选择3 种不同种类杀菌剂开展了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田间防治试验,比较了其田间防效,以期筛选出适合黄冈市的杀菌剂,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小麦品种为鄂麦006(鄂审麦2017002),区试抗病性鉴定为中感赤霉病和高感白粉病。试验于2020 年11 月6 日播种,播种量为150 kg/hm2。

供试药剂:400 g/L 戊唑·咪鲜胺悬浮剂(江苏富田农化有限公司)、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江苏剑牌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和500 g/L 甲基硫菌灵悬浮剂(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

1.2 试验设计

试验安排在黄冈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共4个处理,分别为400 g/L戊唑·咪鲜胺悬浮剂900 mL/hm2(A)、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440 g/hm2(B)、500 g/L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 500 mL/hm2(C)、清水对照(D),各小区随机排列,每小区40 m2,3 次重复。

药剂分两次喷施,第1 次在小麦扬花初期3 月28 日,采用农状元3WBD-16 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均匀施药,间隔7 d 后第2 次施药,两次用药量相同,用水量均为450 L/hm2。第1 次施药当天阴天,最高气温24 ℃,最低气温14 ℃;第2 次施药当天阴天,最高气温17 ℃,最低气温12 ℃;试验期间有降雨的天数为15 d。试验前后的田间管理均一致。

1.3 病害调查

1.3.1 小麦赤霉病调查方法 赤霉病病情稳定后调查,按照5 点采样法每个小区确定5 个点,每个点50穗小麦,计算病穗率、病情指数、病穗防效和病指防效。病穗分级标准按照NY/T 1464.15—2007 中“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进行分级。0 级,全穗无病;1级,枯穗面积占全穗面积的1/4 以下;3 级,枯穗面积占全穗面积的1/4~1/2;5 级,枯穗面积占全穗面积的1/2~3/4;7 级,枯穗面积占全穗面积的3/4 以上。

1.3.2 小麦白粉病调查方法 药前调查发病基数,第1 次施药7、14、21 d 后每小区对角线5 点取样,每点调查20 株。调查每株的旗叶及旗叶下第1 片叶的发病情况。计算病叶率、病情指数、病叶率防效和病指防效。病情分级标准:0 级,无病;1 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以下;3 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6%~25%;5 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26%~50%;7 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1%~75%;9 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76%及以上。

1.3.3 药效计算方法

1.4 数据处理及分析

试验数据均采用Excel 软件进行统计,采用DPS 7.5 软件中的邓肯氏新复极差法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药剂安全性

根据施药后至小麦收获过程中目测观察,各杀菌剂处理均未见药害,小麦生长情况与清水对照区无明显差异。这说明在本试验药剂用量下,均对小麦安全。

2.2 不同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第1 次施药35 d(5 月2 日)后小麦赤霉病病情稳定,调查结果见表1,不同杀菌剂间病指防效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500 g/L 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 500 mL/hm2处理(C)的病指防效最佳,达78.62%,极显著高于400 g/L 戊唑·咪鲜胺悬浮剂900 mL/hm2处理(A)和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440 g/hm2处理(B)。不同杀菌剂间病穗防效均存在差异,500 g/L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 500 mL/hm2处理(C)的病穗防效最佳,为59.00%,极显著高于400 g/L 戊唑·咪鲜胺悬浮剂900 mL/hm2处理(A)。

表1 不同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2.3 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试验结果(表2)表明,药后7 d,400 g/L 戊唑·咪鲜胺悬浮剂900 mL/hm2处理(A)的病指防效最佳,达62.31%,与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440 g/hm2处理(B)和500 g/L 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 500 mL/hm2处理(C)存在显著差异;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440 g/hm2处理(B)的病叶防效最佳,达46.69%,400 g/L 戊唑·咪鲜胺悬浮剂900 mL/hm2处理(A)病叶防效为45.95%,均与500 g/L 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 500 mL/hm2处理(C)存在显著差异。

表2 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药后14 d,500 g/L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 500 mL/hm2处理(C)的病指防效和病叶防效最佳,分别为71.41% 和62.44%,与400 g/L 戊唑·咪鲜胺悬浮剂900 mL/hm2处理(A)和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440 g/hm(2B)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

药后21 d,400 g/L戊唑·咪鲜胺悬浮剂900 mL/hm2处理(A)的病指防效最佳,达79.20%,其次为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440 g/hm2处理(B),病指防效为75.85%,500 g/L 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 500 mL/hm2处理(C)的病指防效最差,为69.18%。方差分析显示,400 g/L 戊唑·咪鲜胺悬浮剂900 mL/hm2处理(A)与500 g/L 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 500 mL/hm2处理(C)间病指防效存在显著差异,而与25%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440 g/hm2处理(B)间无显著差异。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440 g/hm2处理(B)病叶防效最佳,达64.57%,400 g/L戊唑·咪鲜胺悬浮剂900 mL/hm2处理(A)稍差,病叶防效为63.06%,500 g/L 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 500 mL/hm2处理(C)的病叶防效最差,为54.70%。方差分析显示,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440 g/hm2处理(B)与500 g/L 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 500 mL/hm2处理(C)间病叶防效存在显著差异,而与400 g/L 戊唑·咪鲜胺悬浮剂900 mL/hm2处理(A)间无显著差异。

400 g/L 戊唑·咪鲜胺悬浮剂900 mL/hm2处理(A)和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440 g/hm2处理(B)药后21 d 病指防效和病叶防效均高于药后7 d 和14 d的防效;而500 g/L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 500 mL/hm2处理(C)药后14 d 病指防效和病叶防效最高。

3 讨论

湖北省地处长江流域中下游,雨水充沛,据气象数据统计,2021 年3—5 月降雨天数总计达43 d,长时间阴雨天气导致病害尤其是小麦赤霉病严重流行。本研究显示,500 g/L 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 500 mL/hm2处理对小麦赤霉病有较好防效,病指防效达78.62%,极显著高于400 g/L 戊唑·咪鲜胺悬浮剂900 mL/hm2处理(A)和25%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440 g/hm2处理(B)。甲基硫菌灵属于苯丙咪唑类广谱剂、低毒、低残留、内吸杀菌剂,对番茄叶霉病[11]、枸杞白粉病[12]和小麦赤霉病[13]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400 g/L 戊唑·咪鲜胺悬浮剂900 mL/hm2处理(A)对小麦白粉病的病指防效较好,且持效期长,施药21 d 后其病指防效达79.20%。咪鲜胺属于咪唑类广谱、高效、低毒杀菌剂,具有保护和铲除双重作用[14]。广泛应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15]、甜瓜枯萎病[16]和莴笋菌核病[17]等病害。

综上所述,建议分别用500 g/L 甲基硫菌灵悬浮剂和400 g/L 戊唑·咪鲜胺悬浮剂防治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可以有效降低病害,但同时也应注意适期喷施杀菌剂,注重加强病害预测;同时应避免杀菌剂长期使用,合理交替使用,延缓病菌抗药性。

猜你喜欢

硫菌三唑酮咪鲜胺
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苹果轮纹病田间药效试验
农产品加工副产物对水体三唑酮的去除作用
三唑酮降解菌SM3的降解特性及其应用研究
HPLC-MS/MS法测定32%肟菌·咪鲜胺水乳剂 有效成分含量
除硫菌剂的工业化生产条件研究与应用
利用室内微宇宙系统研究三唑酮对淡水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测定蒜薹中的咪鲜胺残留
二价Mn促进紫色非硫菌处理啤酒废水的效果
咪鲜胺降解菌群的富集及降解特性研究
热带水果番石榴的保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