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伟大的灵魂,常寓于平凡的躯体

2023-12-08谭嘉慧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3年29期
关键词:忠义凡人火场

谭嘉慧

【主题解读】

我们都是凡人,我们做的都是小事,仔细感悟,小事的背后都有令我们感悟或深思的东西。

“凡人小事”就是来自生活的人和事,用心观察生活、悦纳生活、理解生活、思考生活,就是“生活即语文”的较好诠释。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本多数是“凡人小事”,比如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胡适的《我的母亲》、杨绛的《老王》、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莫怀戚的《散步》等,莫不是“凡人小事”。

该主题作文引導一种“实诚”的文风,选材可以“以小见大”,表达“求真见美”“求实见理”,切忌华而不实、立意大而空、取材广而虚,导致全文似乎文采飞扬,但是一落地,一推敲,一沉淀,多为浮云也。

【高分技法】

技法一:缩小视角,关注身边小人物

经典示范:

李忠义是一个工人。

他没有值得炫耀的地方,活得也很艰难。他从小患有腿疾,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个子不高,头发有些发白,近乎丑陋的脸上还有一块疤。因为腿疾,单位安排他当收发员,无非是分发报纸信件。李忠义是个闲不住的人,他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后,就常到工地去转转。技术活他插不上手,可他总能找到自己能干的活儿:道路坑洼他去填平,排水沟堵了他去疏通,散落的砂石他细心地堆积成方,散放的管材他整理成行。他眼里总有活儿。夏日,酷暑难当,他主动去食堂帮厨,吃力地把解暑的绿豆汤担到工地,自己渴了却忍着不喝。冬日,他常常夜半巡夜,生怕工棚生火酿成事故。每天清晨大家走出工棚,总会看到皑皑雪地上,有一串串高低不平的足印。

他文化水平不高,却在工地醒目的地方立起一块黑板,用他笨拙的字迹,将每日新闻、安全警示和天气预报写在上面,虽然版面不很美观,却很受工友们的欢迎。

别人有困难他跟着着急,别人高兴他跟着快乐,别人痛苦他也跟着痛苦。一次,一个工友半夜发烧,他背着工友顶着风雪去医院,跛着腿跑来跑去,整整陪护了三天。工友病愈出院了,他却病倒了,一病就是一星期。

大凡地位卑微的人就扬不起头来,位尊显贵的人就低不下头去。李忠义却在命运面前不低头,也从不抱怨生活对他的不公。他充实地、忙忙碌碌地打发每一天,用他炽热的胸膛温暖冬天,用他辛勤的汗水融化冰雪。一次,工会到工地放露天电影,放到一半时,风把银幕掀落,正在大家焦急之时,只见一个笨拙的身影,蹬着梯子攀上柱顶,吃力地把银幕重新拉好。电影又重新放映,场内响起掌声。

——矫友田《天上没有多余的星星》片段

技法阐述:

凡人小事,意味着这些事情不是惊天动地的,而是生活之中常见的普通人做出的一些细微小事。这样的事情往往容易被大家忽视,可正是这些凡人小事才能够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那么,如何发现凡人小事,和如何选取凡人诸多事情中值得我们写作挖掘的素材,便变得格外重要。我们需要缩小视角,在人物选取上我们选择身边的人物,但是在选取人物对应的事例上,我们应当选择其与常人表现格外不同的某个细节,这样便于后续主题探究。

例如《天上没有多余的星星》一文中,作者选取身边最为常见的“工人”作为叙写对象,而将人物写出彩的关键则在于选取平凡人物生活中与他人不同的亮眼小事。李忠义在文化水平都不高的工友中坚持写板报,在饱受命运蹉跎的人之中偏要高昂起头,这种平凡人身上的不普通成为极其亮眼的凡人小事,成为优质的作文素材。

技法二:拉长镜头,增加动人细节点

经典示范:

买完盐,挨着树荫回家,在拐角的烈日炎炎处,看见了在超市后门管理自行车摆放的老人。我所知道的,她是个单亲妈妈,儿子在城里生活,她打工赚钱,想让儿子生活得更好。

她一头白发,一根根银丝都脆弱不已,风过,便摇摇晃晃,像是无根的蒲公英。衣服像哪个地摊上的廉价促销品,黯淡无光的图案,大出一截的衣角,极为怪异,裤子就是在一块打了补丁的布上,缝了几针,脚上两只不一样的男士拖鞋,边边角角都磨损了,“啪嗒啪嗒”地响。她佝偻着腰背,吃力地将自行车摆正。

她已经摆了许久,额头上的汗水一滴一滴地掉,眼前的自行车棚却还是一片狼藉,那双重重老茧的手,摆着车,脸上也努力地陪着笑脸,想让每一个停自行车的人摆正,他们却充耳不闻,头也不抬地停好,匆匆离去。

看着老人的样子,我打算离去,但随着一阵急促的跑步声,老人面前站了一个男人,三十岁左右,一身耀眼的名牌,我不禁停了下来。

男人站定,一声招呼都不打,开口就是:“钱,我要两千!”

老人颤颤巍巍地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布袋,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沓皱巴巴的纸币,似乎在犹豫,是否要给他,却被男人一把抢去。

“怎么这么少?现在城里房子可贵了呢!”男人瞧了她一眼。

老人可怜巴巴地望着他,有一丝爱意,更多的却是乞求。

男人不耐烦地摸了摸脑袋:“你快点寄给我啊,有急用!”撂下这句话,他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看着老人瘦弱的身躯与她苍白的脸,我本来还有些看不起的心,豁然敞开,双脚不自觉地迈开,却又止步。

老人站在原地没有动,怔了一怔,才缓过神来,继续艰难地摆单车。

——刘莞颜《凡人小事的背后》片段

技法阐述:

拉长镜头,意味着将一件时间不长的小事拉长,便于我们加入更多不同的细节。因为凡人小事在我们的固有印象中是平淡的、短暂的,所以这样的一种手法能够帮助我们真正达成素材的差异化,将我们选取的平凡人的亮点展现出来。

例如《凡人小事的背后》一文,作者选取了一个自己并不算熟悉的摆单车的普通单亲妈妈,写的是儿子找她要钱这样一件极其简短的小事。这种陌生人的小事,在没有过多的背景铺垫下,在并无更多事例支撑的情况下,我们就需要通过增加更多的细节点让故事更饱满充实。作者就是将老人工作时的艰难卑微,将面对儿子质问时的复杂情绪不断放大,展现给读者,更能让人感受老人复杂的情绪,以及平凡点滴中的辛酸。

技法三:升华主题,提炼人物高品质

经典示范:

可就在那个冬季的一天,李忠义值了一宿夜班,不知是过于劳累,还是那天风雪太大,经过一个无人值守的铁路道口时,竟被呼啸而来的火车刮倒,被人发现送往医院,已经没救了。一个普通而平凡的生命,在一个朦胧的冬晨消失了。

送别的那天,工友们都来了,他们穿着带着汗渍的工装,甚至有的还背着工具,戴着安全帽,他们要最后送他一程。悼词说的是什么他们没有听到,哀乐从哪里飘来他们没有听到,只听任奔涌的泪水顺颊而下,淋湿了衣衫,打湿了脚下的土地。李忠義需要休息了,他安详地合着双眼,那花白的头发在人们无尽的哀痛中,似乎还在微微抖动,像一朵成熟了的蒲公英,随风飘洒。

他的生命太短暂了,没有壮怀激烈;他的身份太普通了,没有光华闪烁;他的业绩太平凡了,没有风云叱咤。李忠义是一个工人,但更是一个好人,在工友的心中,他就是一座山、一条河。

天空就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那么多的星星亲密地依偎在一起,不管大的小的、远的近的,谁也离不开谁,就是云彩遮住了它们,它们也会躲在后面熠熠发光。

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

——矫友田《天上没有多余的星星》片段

技法阐述:

当我们选取平凡人物中与常人表现格外不同的某个细节作为素材时,这样的细节背后往往隐藏着更为深层的东西,而这便是我们可以对文章进行更深层次的主题拔高的重点环节。

在《天上没有多余的星星》一文中,作者以李忠义这样一个平凡人的死亡作为结尾,可是并不将此作为结束。李忠义这样平凡却不普通的人物的死亡,反而激起了无数普通工人对他高尚品质的怀念与认同,激起了作者对于平凡人群生存这个话题的更深思考与探讨。

【金题演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生路上,总有一些平凡的人,他们或许不被人们所关注,没有闪亮的光环,但他们却以自己的行动托起了一片天地。他们用平凡的生活点亮了人性的光辉,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温暖和希望。

平凡人物身上,闪着温暖生命的光芒。请以“凡人小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高分例文一】

记住一个点

长沙市怡海中学 刘隽昊

黑夜里,整个小镇陷入了一片安静,月光匍匐在我的背上,和我一起走进屋子。

我马上要离开小镇了。

爷爷上楼,帮我拿我的包裹。他佝偻着背,手扶着墙,试图用那枯木似的手撑起单薄的身体。他的腰弯得很低,像是秋天的枝柳,细瘦的手臂没有半分光泽。我望着爷爷的背影,他看上去像一根快燃尽的蜡烛,火光愈来愈弱,离我越来越远,远成了世界尽头的一个点。

拿完行李,我要赶最后一趟车,他不放心,硬要和我一起去。他走在前面,牵着他的老黄狗,我看他走路连抬脚都费力的样子,感觉他像一棵冬天的树,树皮是龟裂的,树冠是花白的,树身是衰败的,又像一架仿佛快没油的机器,生命的余音就在耳畔回响。

到了车站,他点了一根烟,烟雾缭绕着他那张惨淡的、沟壑纵横的脸。我像幼时一样细数他的皱纹,却发现怎么也数不尽。他那浑浊的眼睛,眼白隐隐泛着黄色,而那眼珠像个黑洞,将我脑海内的过往汲取而出:那深夜里等我回家的灯,那在床头讲的一个个故事,那些我们手牵手走过的路……一直被他呵护着的我呀!看到他如此老态,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

我走了,我离开了他,像一只成长的小兽。没有顺着那份爱寻找他,反而让他蜷缩在了故乡的烟雨小巷里,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酸楚。

我坐着车,渐渐地远离了他。爷爷站在尾气与尘土中挥着他的手,视线里的身影,渐渐变成一个黑点,一会儿便融进了月光。

我离开了小镇。

后来他也走了,走进一片无边的黑暗。而我,只想用尽我全部记忆,留住那一个点。

【评点】

作者选取了自己身边最熟悉的普通人物——自己的爷爷,聚焦于爷爷送别“我”这样一件小事。为了将这个细节写得更为生动感人,作者将送别这件小事中加入了无数动人的细节:爷爷的年迈,爷爷苍老的面庞,爷爷逐渐消失的身影……让读者充分感受到了作者对爷爷的不舍。意味深长的结尾,充满对时间不可逆的深深惘然,使文章更具蕴味。

【高分例文二】

他从火光中走来

长沙市怡海中学 周宇轩

五年了,我仍然无法忘记那个背影。

窗外人声喧嚣,救护车的声音忽远忽近,滚滚浓烟弥漫,急剧下降的氧气浓度让我无法正常呼吸,剧烈地咳嗽起来。命悬一线的危机下,求生欲让我想大口呼吸,可是缺少的氧气让我渐渐陷于昏迷。

再醒来时,火已经被扑灭了多处,余下的只是残火,只等浓烟散去,我们就可以安全转移。

我面前的是一个高大的背影,他很高,好像一座沉稳的大山,头发应是被闯入火场时泼的水打湿了,水珠正顺着脖颈滑落,肩膀很宽,好像可以在前面挡住一切伤害到我的东西。他所穿的橙色救援服十分抢眼,给人以安全感。

待浓烟散去,火已被完全扑灭。

我躺在救援床上,又望了一眼送我转移的消防员的背影:一米八的个子足以扛起两个像我一般年纪的孩子,宽阔的肩膀是幸存者最坚实的依靠,脖子上带着从火场上闯出来时被火焰舔舐过的焦色,腿很长,仿佛就是为了在火场上奔跑而生,站立时犹如擎天之柱一般挺拔,走起路来有一种独属于军人的气质和风度。

可能这就是常常为他人出生入死的人所特有的气质吧。那留下无数血印的手,一次又一次从死神手里救回一个又一个生命,那双有力的腿,一次又一次奋不顾身地闯入火场,不惧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之中。

他又向废墟中走去,手里牵着搜救犬,黑色的犬绳绕在他青筋暴起的手上,亲吻着那黑色的伤疤。年轻的脊背挺立着,犹如戈壁上死死抵抗风沙的白杨树,永远不向死神妥协。军用皮靴踏过被烧焦的树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我仿佛又看见他向下一场火险中奔赴的背影。

目光决绝,背影坚定。

他从火光中走来。

归于火光。

【评点】

作者选取了一名普通却不平凡的消防员作为叙写对象,以自己在火场中被救这一件小事作为文章的素材娓娓道来。在火场中的濒死煎熬,在被拯救后的远远凝视,实际时间并不会长,可是在作者加入了自己的细节感受,加入了对消防员的背影等细节的描摹后,显得漫长而感触深刻,进而由凡人小事升华为整个消防员群体背后为人民服务的高洁情操。

猜你喜欢

忠义凡人火场
凡人光阴
传话游戏
凡人善举
这条忠义街
基于无人机进行火场搜救设备的研究设计
朋友的情谊
不要迷恋神,神也是凡人
前方火灾,超人出动!
忠义救国军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