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3年广州市中考高分作文素材运用解析

2023-12-08夏海芹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3年29期
关键词:野菜师父赛场

夏海芹

【真题回放】

请以“一样的_____,不一样的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名师题解】

2023年广州市中考作文延续了去年的半命题形式,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重思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我”不同。

该题目由两个短语组成,从变化的角度来看,前面的短语“一样的_____”是固定的、静态的定量,后面“不一样的我”是发展的、动态的变量;从叙述的角度来看,前面是叙事的背景或场景,后面才是表达的重心,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素材皆为“有我之境”。动与静,主与次,定与变,前后两个短语构成辩证关系,互为参考,互相见证,对考生的思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二,书成长: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

半命题作文,横线处所填的词语决定了写作的内容。考生可以关注时间维度,填入传统元素,比如二十四节气、传统佳节,将传统文化植根于作文之中。广州中考期间正值端午节,龙舟比赛热火朝天,可以写“一样的端午,不一样的我”,以此类推,“一样的春节,不一样的我”“一样的中秋,不一样的我”等,这些作文题目都是不错的选择。再往细处探究,考生可以写更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比如岭南特色的素材,“一样的舞狮,不一样的我”“一样的荔枝,不一样的我”。考生可以关注空间维度,填入人物活动的地点、场景,比如“一样的校园,不一样的我”“一样的书房,不一样的我”。考生还可以关注具体物体,填入与自己亲密相伴且意义不同的物品,比如“一样的书包,不一样的我”“一样的钢琴,不一样的我”。

其三,抒真情:诚挚如微火,深情可燎原。

写真事,抒真情,考场作文里要有一颗少年人的心跳。如何写出“不一样的我”,或者“我哪里不一样”呢?

由“小不点儿”成长为翩翩少年郎的外在身体变化,由关注自我情绪转变为思考家国未来的内在思想深化,由被照顾被呵护转变为照顾家人、保护弱小的生活能力提升,这些都是“不一样的我”的体现。关注个人成长,作文中可有“士别三日,即刮目相待”的惊喜;关注岁月变迁,可有“天回地转春犹在,物是人非意自惊”的伤感;关注节气时令,可有“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的豪情。或回眸生活,或眺望远方,或思虑当下,让情感流淌在字里行间,以情动人,方能读有余味。

【高分例文一】

一样的纸镇,不一样的我

广州市番禺区沙湾象骏中学

陈丽敏

辛苦练习一个月的我,略带疲惫地走进赛场。获奖不少的我,对这次书法比赛,志在必得!

天有点灰暗,五月的广州常下雨。对着眼前的纸镇,我手执毛笔,却迟迟未动笔。“这次一定要拿一等奖!”满脑子都在想着获奖,我闭眼深呼吸,努力让内心平静下来。外面的一阵大风扰乱了窗边的树,我依然没有创作灵感,于是愈加慌张,眼看只剩十分钟,我硬着头皮草草书写,线条笨拙,结构零乱,不忍直视。上交时,我分明看到评委微皱眉头,似乎在质疑我的水平。

纸镇是书法老师——我的师父送我的,每次习字我都会带上它,此刻看着它,愧疚、失望之情涌上心头,无缘获奖,我愧对师父的三年栽培,更嘲笑自己的信誓旦旦。

走出赛场,师父一路陪伴,我默不作声。回到书法社,整理收拾后,我准备离开。这时师父叫住我,递来一卷竹制工艺品,“打开看看。”我轻轻展开,“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是《兰亭序》雕刻作品,整幅不大,却字字清晰,我再熟悉不过。

“记得当年为什么来我这里拜师吗?”师父问。

我努力回憶:“因为特别喜欢王羲之的《兰亭序》,它潇洒灵动、飘逸自然……我想学好行书。”

“你知道王羲之是在怎样的状态下写《兰亭序》的吗?”师父继续问我。

我摇了摇头。

“这‘天下第一行书,是王羲之与好友相聚,在山林间感受着风景之美,享受着相聚之乐,畅意挥毫、一气呵成的作品,此后他再抄写,也不复当初的神韵。” 师父潇洒一笑,“所以学书法,享受习字时的乐趣便可,快乐不是最大的收获吗?”

是呀,我何必在意一张奖状?它带给我荣誉,也带给我牵绊。往后每次练字,我专注于运笔的力度、线条的灵动,享受着一笔一划带来的平静与愉悦……那份快乐,来源于心底的踏实,跟得奖的胜利感完全不一样。

又迎来一年的书法比赛,我从容地踏进赛场。天晴,微风,伴随着路旁的阵阵茉莉香。我再次把纸镇放在眼前,折纸,反复压平;提笔,均匀蘸墨;运笔,一气呵成……

一样的纸镇,一场的赛场,不一样的我。此时,我收起了当年的高傲与功利,享受着习字时的专注与愉悦。腹有诗书气自华,心无杂念人自静。这一刻,我知道自己已经赢了。

【高分例文二】

一样的野菜,不一样的我

广州市番禺区祈福英语实验学校 单爱丽

这世上美味何止万千,有人嗜辣如命,有人无肉不欢,有人走南闯北,却独不忘佐粥小菜的鲜咸。最近总会梦到儿时,我和妈妈在春日乡间挖野菜的情景。

熬过一个寒冬的春风,轻柔地吹醒东北广阔的原野,吹开我们脚下嫩黄的野花,也吹走了整整一冬关于白菜土豆的腻烦,吹来了新鲜脆嫩的野菜。

小时候,一开春,妈妈就会挎上菜篮,带上小小的我和挖菜的刀,约上邻居阿姨,来到地头、山腰或溪边去挖野菜。那是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与其说是挖野菜,对于我,不如说是春游更恰当。一边在春日的野花嫩草之间游戏,一边听阿姨们聊些山妖狐怪的故事,一边又根据妈妈的收获替她操心,筹谋挖来的野菜究竟要如何安排才更贴合我的胃口:刺嫩芽要不要用水焯熟蘸酱,刺五加要不要剁碎加肉作馅,柳蒿芽终归要炖土豆才鲜美,小叶芹怕还不到时候……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小小的我俨然已是本土植物学家兼美食达人。待到妈妈终于把摘来的野菜做好端上饭桌,在山肴野蔬氤氲的美味之中,我深深记住了幸福的模样:布衣暖,菜根香。

此后几年,为了读书,我们一家离开东北,来到穗城安家落户。匆匆十载,恍然如一梦。我似乎习惯了每天的忙忙碌碌,步履匆匆。

直到有一天,和家里人一起外出用餐,竟然有一碗柳蒿芽炖土豆被端上桌,那股久违了的异香瞬间让我重返乡间的原野,刻在基因里的记忆又山呼海啸一般在脑海中重现……

喝一口菜汤,温热还未下肚,眼泪却已在眼中打转。多希望自己还是那个在地头玩耍的野丫头,多希望有机会再收获童年简单纯粹的美好,再享受团圆喜乐的年宵,再用力拥抱那些儿时的小伙伴。

一餐结束,我却还沉浸在柳蒿芽的余味之中。一样的野菜,一样的味道,而我却已长大,在遥远的南方思念北方春日田野上的一株鲜绿。

猜你喜欢

野菜师父赛场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挖野菜
师父穿越啦
野菜的盘中艺术
倒霉的师父
云山之间
我的师父
采野菜
赛场回眸
赛场回眸